月餅的起源?正史野史一起來!

2021-02-23 朝文社

歷史迷聚集地,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問答

視頻

話題

音頻

闢謠

►中秋佳節,丹桂飄香,圓月懸空,清輝無限,人們吃餅賞月,老少團圓,其樂融融,是人世間難得的好時光。

這好時光裡,聊個話題,自然有錦上添花的趣味: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究竟是怎麼演變來的呢?




關於這個問題,好些單機遊戲老司機朋友們,肯定印象深刻。本世紀初火遍大陸的明朝背景武俠角色扮演遊戲《武林群俠傳》裡,這可是男主角學藝的重要一關。

 

在當年那遊戲劇情裡,男主角要跟師父學到超級武功,中秋節賞月那天很重要,是夜歡聲笑語間,白鬍子老師父會突然犀利發問:中秋節為啥會有賞月習俗呢?關鍵時刻來了,答對答不對,關係很重大!

那么正確答案是啥呢?遊戲裡的答案是:元末昏君當道,百姓苦不堪言,為了反抗暴政密謀造反,小小月餅,就是傳遞造反情報的信號。此後歷經艱苦奮鬥,終於在朱元璋的英明領導下,成功推翻暴虐的元朝,創建了偉大的大明。從此天下太平,欣欣向榮!


這個給力回答,外帶給力的遊戲劇情,是那個網遊尚未普及的年代裡,一撥遊戲迷們彌足珍貴的青春記憶。只是,倘若把這答案當了真,那麼玩家的歷史知識,恐怕也只是個遊戲水平。

因為這吃月餅鬧起義的說法,也只是中國古代,關於月餅起源的說法一種。這說法最原始的版本卻是:元末大謀略家劉伯溫組織農民起義,約定以吃月餅為信號,大明王朝一統天下的腳步,從此轟轟烈烈開始。

這說法的出處,來自明中期各色話本小說。但較真歷史就知道:劉伯溫自己走上起義道路,都是被朱元璋軟硬兼施拽上去的,主動發動農民起義?真不是他的節奏!

所以,吃月餅鬧起義的說法,也是藝術加工成分居多。

而且較真下正史野史就更可確信,中國人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比元末要早的多。

早在春秋年間,以《禮記》說法,就有了秋季祭月的典禮。而月餅最早的鼻祖,好多人認為是周代產生於浙東的「太師餅」。西漢以後,西域的餅食傳入中國,與中國本土食物雜糅,衍生出了胡餅,真正和中秋掛上鉤,卻是在唐代。


到了唐代,民間中秋賞月習俗,已是特別熱鬧。有多熱鬧?聽司空圖的詩就知道: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中秋節不看一眼月亮,這一個秋天都白過了。

為了不白過,唐朝人的賞月,當然格外熱鬧。今天民間保留的「舞草龍」「砌寶塔」等民俗,基本都是唐朝賞月傳下來的。著名的「霓裳舞衣曲」,更是以唐玄宗中秋遊月宮為話題。盛世大唐裡,賞月就是火熱時尚。

既然火熱,吃食也當然講究。可在唐朝,還沒有專門吃月餅的習俗。中秋吃餅的說法,可追溯到唐高祖武德年間,大將李靖打了勝仗,正碰上中秋佳節,喜上加喜舉國歡慶。有吐蕃商人趁熱打鐵,送上親制的餅食祝捷。唐高祖李淵喜不自勝,當場持餅向月亮說了句:應將胡餅邀蟾蜍。白話意思是,和月亮一起吃。月亮吃沒吃不知道,據說中秋吃餅的習俗,這時就開始了。

但同樣較真下就知道,武德年間,大唐還被突厥打的頭破血流。李靖大破突厥?那至少也是貞觀年間的事。所以後來也有人加工,把請月亮吃餅的人,換成了唐太宗李世民。但無論換誰,還是胡餅的月餅,確實開始在中秋節搶風頭了。

至於為啥叫了月餅?野史的說法,是豔壓後宮的楊貴妃看到月亮後靈感大發,隨口就給起了,但真正有史料證據的出處,卻是來自宋人吳自牧的《夢梁錄》。書中詳細記錄了宋代中秋習俗,並有了月餅一詞。

而比起唐代的搶風頭,宋代的月餅,卻真箇出鏡率越發高了。皇家的中秋節,最喜歡吃一種小型月餅,美其名曰宮餅。以蘇東坡的讚嘆說「小餅如嚼月」,真箇是舌尖上的月亮。民間也越發流行。以《燕京歲時錄》裡說,月餅當時是「到處皆有」,上面還繪製月亮兔子圖案,好看又好吃。

好些宋代中秋活動裡,月餅更是主角,比如爬山登樓,先氣喘籲籲爬上去看月亮,然後再一本正經的用月餅祭月亮。祭完了呢?同樣是《燕京歲時錄》裡的話:祭畢而食者。吃唄!

但雖說受歡迎,宋代的中秋月餅,還沒有後來的重量級地位。兩宋的中秋賞月,真正搶賞月頭條的,基本還是喝酒。比如汴京城,以《東京夢華錄》的說法,中秋節前,基本酒全賣光。到中秋節那晚,家家飲酒賞月,一玩就是通宵。而且就是窮人家,哪怕當了衣服,也要在中秋節月亮下喝頓酒。吃不吃月餅無所謂,酒才一定要喝!

而月餅真正成為中秋節的主角,並作為傳統民俗延續至今,實事求是說,卻是明代!

明代的中秋節,從宮廷到民間,月餅都是標準主角。比如皇宮裡,中秋節當天,首先要先擺桌供月,月亮出來後先上香,擺上月餅祭祀,完後開吃。賞月宴席,同樣是鬧騰一整夜。

當然不止吃月餅,還有螃蟹等食物。但是月餅從頭到尾,都已是頭牌。

而且明代的月餅,水平比起宋代,更是突飛猛進,製作更精巧,圖案也更精美,基本接近了今天的樣子。味道和美觀度都更好,自然成了受歡迎的主角。

放在民間,更是隆重,民間叫「祭月光」,先要把月餅擺上祭月亮,然後開始飲酒。除了吃,月餅在明代,更是貴重禮物,親友之間互相走動,都是送月餅。

為啥送月餅,因為這月餅最重要的意義,在明代已是共識。以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書中記:「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月餅雖小,團圓祝福,卻是情深義重。


中秋佳節之際,以這一篇文,祝所有的讀者朋友,闔家團圓,幸福安康。

相關焦點

  • 皇太后下嫁多爾袞之謎:正史噤如寒蟬;野史記載詳實
    在《清朝野史大觀》中記載,因為多爾袞放棄帝位,擁立順治成為皇帝,導致當時的人都為多爾袞感到歉然。趁這個機會,多爾袞與自己的心腹范文程定計:先讓順治視多爾袞為父;等到這個計策成功之後再以"不可使父母異居"的理由促成多爾袞和孝莊太后的婚姻。
  • 看看正史野史怎麼說
    但正史和野史對他的死因卻有兩種不同的說法。趙雲的一生趙雲是常山真定人,孩童時期和一群小夥伴玩打仗遊戲被路過的槍法大師童淵發現,徵得父母同意後成為童淵的關門弟子。童淵總共教了趙雲十年時間,還特意為他打造了亮銀槍做武器。
  • 秦始皇臨死前發生的3件異事,至今無人能解,正史還是野史?
    在秦始皇臨死前曾發生的3件異事,至今無人能解,正史還是野史?我們一一道來。一、熒惑守心熒惑守心事件,是秦始皇嬴政臨終前的第一個異事,其實它只是一個正常的天文現象。「熒惑」指的是火星,本來它就行蹤不定,古人不知道它的行動軌跡,而且外表看起來熒熒似火,古代人便稱之為「熒惑」。心是指心宿也指星宿,它的意思是火星在心宿左右徘徊不離去,它們相輝相映,相互映襯,閃爍著紅色的光芒。
  • 中秋節小故事(月餅起源)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民眾不堪忍受元朝殘暴的統治,便開始紛紛準備起義,抗元。準備起義抗元的反抗力量剛準備起義時,卻被朝庭的搜查而延遲。朱元璋聽了此計策拍案叫好,便立刻執行此計策,並開始向屬下下達命令,命令屬下,將寫著」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月餅之中,然後再派人將藏有紙條的月餅派送到各地起義的義軍之中,告知起義的義軍,他們將在八月十五日的晚上起義。因劉伯溫的月餅藏計,八月十五晚,各路的義軍一齊響應。
  • 關於吳川月餅的起源,原來有這麼一個傳說
    關於吳川月餅的起源,你知道多少?此後,吳川月餅的美味傳開了,為滿足民眾的需求,吳川舊縣城吳陽街的糕餅作坊,紛紛效法吳頤製作吳川月餅出售。吳川人制月餅、吃月餅在清代開始興盛。當時吳川的縣城在吳陽鎮,鎮上出現了大大小小的餅鋪。每年八月初一開始,這些餅鋪便爭相開爐制餅,一直忙碌到八月十五。月餅售賣的時間也就十幾天。晚清時期,吳陽出了兩位很有名氣的制餅大師傅,一位叫陳寶新,一位叫廖貴祥。
  • 《蝙蝠俠:致命玩笑》原本不算在正史中
    但也許大家不知道,Alan Moore在寫這個故事的時候,一開始就不打算將它的故事作為正史。也正常,Alan Moore寫故事從來都不喜歡被束手束腳,如果被當做正史,就勢必要考慮到後面的故事發展,同時也不能與之前的故事產生矛盾。就像守望者的故事就是獨立的(沒錯,就是這位寫了守望者故事的大神,不知道的請記住他)。
  • 三國大腦洞野史趣聞
    三國大腦洞野史趣聞寧衰人歷史輕鬆讀物日常分享中國歷史及世界歷史的趣聞解讀。目前已有《歷史穿越假設》系列、《亂燉中國史》系列。野史基本是民間一些好事之徒編撰的歷史,內容五花八門,有時候根據神話、民間傳說,再加上想像力編寫而成。反正人民群眾的添油加醋能力幾千年來一直在增長。可能野史中確實有真實可靠,說不定還真是歷史的真相,不過確實沒法考證,所以我們也就當茶餘飯後的故事看一看。
  • 野史記載司馬昭死於司馬炎之手,這種可能性有多大?
    據正史記載,司馬昭篡位之前不幸因中風而死。但是在一些野史之中,卻記載著司馬昭是因中毒而死,下毒之人正是他的親生兒子司馬炎。野史中的說法是胡編亂造,還是有一定的事實依據?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看一看司馬炎毒殺司馬昭一事是否可能成立。
  • 貂蟬、花木蘭居然只存在歷史小說中,正史中沒有關於他們的記載
    歷史上有這三位女英雄,其實她們在正史中是不存在的。第一,貂蟬,大家都知道貂蟬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但是在正史中卻完全不存在的,正史中記載呂布和董卓的一個侍女私通,董卓知道以後勃然大怒,此後,兩人便結下了梁子,想必貂蟬也是以這個侍女為原型逐漸演變出來的。
  • 五仁、冰皮……各種月餅用英文怎麼說?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快和小狀元一起來學習吧~中秋節的多種英語表達Happy Mid-autumn day!Happy Mid-autumn Festival!Happy Moon Festival!棗泥核桃月餅Date Paste and Walnut Mooncake松仁黑麻月餅Mooncake with Black Sesame Paste and Pine Nuts粒粒香芋月餅Taro
  • 7大派系32種月餅,中秋節必備談資!最後有驚喜~
    眼見著就快到中秋節了,想必大家也備好了月餅準備過節~可能不少人只吃過廣式和蘇式的這兩種月餅。事實上,月餅文化由南到北,差異不小,派系頗多。今天介紹代表性的7大流派,一起來長知識~晉式月餅是以山西地區製作工藝為代表的月餅種類。代表品種為:提江、混糖、夯月餅、細皮、郭杜林。「郭杜林」餅是山西特殊地域條件下的產物,其「以面為餡」的特殊工藝是晉餅工藝的傑出代表。也是山西地方民族個性與民族審美的體現。外觀:表面呈棕紅色有光澤。口味描述:松酥,利口。
  • 懶漢圈活動,陌生人,一起來交換月餅吧
    中秋節到了,小編好嗨森,中秋我們懶漢圈還是要組織一下活動的,本周日,就是明天,我們將組織一場桌遊,不同的是,本次桌遊要參加的小夥們每人要帶一個月餅哦
  • 明朝野史 宰相首輔張居正真正死因
    張居正的死因 有關張居正的死,正史的記載相當簡單,《神宗本紀》只用了一個「卒」字。在《張居正傳》裡則說:「亡何,居正病。帝頻頒敕諭問疾,大出金帛為醫藥資。四閱月不愈,百官並齋醮為祈禱。」至於是什麼病,沒有說清楚。
  • 兒童之家公益課堂開課了,迎中秋一起來月餅DIY吧
    兒童之家公益課堂開課了,迎中秋一起來月餅DIY吧 2020-09-27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盤點三國野史中那些奇葩說法:「一半名將死於馬忠?趙雲竟是女兒身?……」
    眾所周知,正史就是由官家主持編寫的,具有政府權威性的史記;而與之相對的野史,就是由由民間人士編撰的歷史,裡面有真有假,魚龍混雜。相較其他歷史朝代,大家對三國的了解幾乎是家喻戶曉。因為僅僅是這不足百年的歷史,卻非常的風雲激蕩,英雄輩出。不僅如此,三國的精彩還在於它極強的故事性,才醞釀了《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兩部優秀的文學作品。
  • 非色素添加,一起來做港式冰皮兒月餅吧!
    今年中秋節,咱也帶娃自己動手DIY一盒美美的港式冰皮兒月餅吧!除了讓娃體會動手的樂趣,也讓咱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嘗嘗孫子孫女親手做的月餅,向辛苦了四季幫我們帶娃的老人們表表孝心!這麼高大上的月餅,好看好吃,Q甜不膩,不僅口感清新,也是曬圖發圈兒做相冊的必備良品!無色素添加,色彩從純天然果蔬中提取哦!!
  • 傳統文化——為什麼中秋全家要坐在一起吃月餅!
    對於中秋節它的來歷故事備受人們的關注,那麼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中秋來歷故事吧!相傳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八月十五起義。
  • 看看正史野史怎麼說
    野史中趙雲是怎麼死的呢? 趙雲雖一生馳騁沙場領兵打仗無數,卻從來沒有受過傷!可是這種說法並沒有得到所有人的認同,他們認為這不過是野史上胡亂編造的罷了。而且也沒有提起這個趙子龍的妻子是誰,至於史書上,就更沒有說明了。但後世的創作中,倒是有挺多的。
  • 花好月圓|各種常見月餅的英語讀法,榨菜鮮肉月餅、小龍蝦月餅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之美景,在如此美好的節日裡,再搭配一碟月餅,可謂錦上添花。今天現代教育帶大家認識各種常見月餅的英語讀法,一起來認識下吧。>Red Bean Paste Mooncake粒粒香芋月餅Taro Mooncake高纖椰蓉月餅Coconut Mooncake五仁叉燒月餅
  • 五仁月餅弱爆!帶魚月餅、老乾媽月餅、竹炭月餅...統統在這裡!還有驚喜等著你~
    各種奇葩月餅都上市啦!究竟有多奇葩?跟卡卡一起來大跌眼鏡吧!說到今年最「網紅」的月餅,那麼非小龍蝦月餅莫屬,在南京街頭某連鎖品牌的零食店門口,掛著很多海報宣傳「龍蝦月餅」。除了小龍蝦月餅,南京某廠家還推出頗有南京特色的清香蘆蒿月餅,據說很受歡迎哦!洪荒少女的表情包現在在網絡上遍地流傳,但是你見過把表情包做到月餅上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