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今天應該是發個範冰冰和李晨的文,但是鹹魚醬突然低血糖奄奄一息無法寫稿,所以只能先把這篇綜藝觀後感頂上。對不起大家了。
鹹魚醬為了小偶像去追綜藝《鄰家詩話》,卻意外發現了王勁松老師在這檔節目裡挑大梁做起了主MC的角色。
這檔主打詩詞文化的綜藝節目,將直播間布置成了中式庭院+茶席的模式,以「以茶會友」引出每期要探討的古詩詞,再圍繞著這首詩詞,通過樂、舞、歌等等手段進行展示。王勁松老則以「茶席主人」的身份,在節目中擔任主MC控場,其餘的嘉賓則被冠以「庭院佳客」的頭銜。
守候了整整一集,也沒看到wuli可愛的小偶像黃婷婷,不過對於這檔綜藝,鹹魚醬倒是有話要說。
情景劇式開篇降低門檻留住觀眾
近年來文化類綜藝開始從小眾舞臺崛起,漸漸成為了各個平臺選擇發力的目標。然而,作為文化類綜藝來說,對於觀眾而言最大的問題就是「門檻高」。根據統計調查顯示,大部分網民的平均學歷在中學水準左右,詩詞文化類綜藝則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識底蘊。
純文化類的綜藝,尤其是對談形式的文化類綜藝,勢必留不住大部分觀眾,想要從小眾轉變為大眾就需要找到留住觀眾的「點」。在以往做的比較成功的文化類綜藝,如《中國詩詞大會》、《中華好詩詞》等,是以答題挑戰+獎金的形式,在節目中製造懸念與衝突。這類知識挑戰類綜藝,在國內可謂是「古早」級別,但是觀眾對於這類「民選高手」+「挑戰權威」模式的綜藝向來買帳。
另一類文化類綜藝,則是近年來流行的情景劇式綜藝,以《國家寶藏》作為代表。一集中只涉及一件文物或歷史事件,通過專家講解、明星短劇等諸多方式,將知識點掰開揉碎「餵給」觀眾,隨著近幾年的文博熱,這類綜藝的收視情況也算不錯。
《鄰家詩話》從形式上看,仍舊屬於文化對談類,採取一張圓桌+幾個嘉賓對談的模式。但是在這種對談模式中,《鄰家詩話》加入了更多場景化的元素進行鋪墊,來降低門檻並且留住觀眾。
譬如第一集開篇,先是一群漢服小女孩圍著老師一起作畫,而後茶席主人王勁松踱步而來,詢問小女孩們的日常,並且引出主題——《蒹葭》。
節目內容雖然是圓桌對談的形式,但是從圓桌變成了更具有傳統色彩的茶席,不僅更符合節目主打傳統文化的調性,也能夠讓在對話過程中「插不進去話」的嘉賓有事可做,不是乾巴巴地呆坐在一旁那麼突兀。
在題材的選擇上《蒹葭》這首詩,基本算得上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選擇它作為綜藝第一集的開篇,對於觀眾的文化門檻要求並不高,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留住觀眾。
節奏零碎嘉賓選擇有待調整
這檔綜藝主打的多種手段來展示詩歌之美、古典文化之美,但是其內核仍舊是文化對談類節目。從第一集的節目節奏來看,多種表現手段反而把整個節目的節奏切得有些零碎。
例如這部綜藝在預告中的「名場面」:王勁松老師擊缶。在這檔綜藝中出現的時機卻令人感覺有些突兀,不僅鋪墊不夠,而且對於擊缶的表演時長也不夠長。給人感覺,僅僅只是為了凸顯多種手段而設置的一種過場,把這一段表演去掉,對於這期節目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
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節目結束後,這一段擊缶內容又有了長達兩分鐘左右的展示時間。那麼安排兩遍擊缶的意義何在呢?如果說第一段擊缶的主視角是演唱者和擊缶的王老師,片尾的亮點則在舞蹈家金玉老師身上,但也可以通過剪輯等技術手段來達到平衡,而無需同一內容播出兩次。
比起零碎的節奏來說,這一期的嘉賓安排則顯得更加尷尬。
除了茶席主人王勁松以外,第一期節目請到了四位庭院佳客,與王勁松在《破冰行動》中有過合作的馬局長張晞臨、文學講師蔡老師、法國美女白露娜、樂師方頌平。在40分鐘的節目中,基本上談話的對象都圍繞著王勁松、蔡老師和張晞臨三個人。
方頌平存在的意義,似乎只是在擊缶環節表現一下自己的歌喉,白露娜則是在節目將近結束的時候,朗讀了一段法語版《蒹葭》,其他時間,兩位佳客則一直處於游離的狀態,插不上話只能全場尬笑。
第一期節目給人的感覺,仍舊是老師講課學生聽課,間或加入一些文藝表演。蔡老師對詩詞的分析與講解,雖然已經盡力在「接地氣」,但仍舊學術範十足。作為一場文化公開課來說,這期節目相當精彩,但是作為文化類綜藝節目來說,仍舊給人感覺嘉賓不夠放鬆,整體節奏零碎,且對於某些觀眾來說存在著文化門檻。
控場能力強王勁松是寶藏
說過了節目的問題,最後還是來誇一誇王勁松老師的控場能力。鹹魚醬在看到他做主MC的時候,其實是有一絲擔心的。王勁松老師的熒幕形象,不是陰惻惻的反面角色,就是憂國憂民的忠臣,這麼一個嚴肅的人,主持節目會不會架子端得太足?
然而他並沒有。節目一上來的一段詩歌朗誦給人感覺確實有些「起範兒」,但是進入到對談環節,回到了自己熟悉的泡茶主戰場,王勁松老師肉眼可見地鬆弛下來。作為老藝術家,能夠為了節目主動「自炒CP」,王勁松老同志我可真是小看你了。
剛才鹹魚醬說過,節目中有兩位嘉賓幾乎是枯坐了大半場,他們罕有的幾次發言互動機會,都是王勁松老師瞅準時機拋出去的「梗」,從這一點看,作為非專業主持出身的王勁松老師已經算是相當高質量地完成了主持人的任務。
作為文學講師的蔡老師,在這期節目中是學術擔當,那麼王老師與他的老夥伴張晞臨則充當起活躍氣氛的角色。兩人把蔡老師提到的種種知識點,與自己在《破冰行動》中的角色結合,降低了觀眾理解難度。
從彈幕的觀眾反應來看,多數人都是衝著王勁松才來看這檔節目。一把年紀居然成為節目中的流量擔當,希望王勁松老師繼續保持睿智人設,不要被所謂「戲骨流量」的現狀所迷惑,走上如趙立新、吳秀波這些同僚的人設崩塌之路。
從預告片來看,下一期除了茶席主人以外,其他的庭院佳客都將再換一批,鹹魚醬心心念念的小偶像婷婷桑也將出現在節目中。不過這檔節目中,婷婷桑大概率還是作為人肉背景板出現,所以鹹魚醬對她的表現也不抱太大希望了。
這個背影就是wuli婷婷桑
這檔節目,鹹魚醬將會持續關注下去。同時鹹魚醬也想說這檔節目雖然做了一些創新嘗試,但是對談類的本質是沒有變的。既然是對談那麼在嘉賓的選擇上就要更用心,至少大家可以放鬆聊起來,而不是一個人講課其餘人附和的公開課形式。
本文作者/編輯:鹹魚醬(忙裡偷閒的娛樂觀察者)
文字原創,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