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夢」下的學生們,別等到連技術工人都沒了,再去談大國工匠

2020-12-23 阿柒說社會

以「網紅」為榮的時代

一個亞裔家庭的餐桌上,父母和女兒正在激烈爭吵著:女兒夢想成為一名醫生,而父母卻覺得女兒的夢想是天方夜譚,辛苦養了她二十幾年,居然只是想做醫生?

身為老牌網紅,這對父母的心願則是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也能成為一名網紅,對於女兒的「醫生夢」更是不屑一顧,辛苦而又低薪。

爭吵之間,父親被食物噎住,危及生命,女兒用所學的醫學知識救了父親,家裡的其他人才對醫生這個「沒出息」的職業有所改觀。

就在女兒為父親同意自己從醫而感到欣喜時,卻發現哥哥早已偷偷把剛才爭吵、父親暈倒的畫面拍了下來,發到網上,一下子火了起來……

這個故事發生在2079年,來自一部名為《爸媽讓你當網紅》的短片。

影片很短,故事也是虛構的,但其中的寓意卻真實反映了當下社會的現狀:「網紅」正在成為許多人的理想職業,沉迷於「網紅光環」的這代人,在幾十年後將這個「希望」帶到下一代人身上,以成為網紅為榮。

並非誇大其次,僅是現在就有不少年輕人將「網紅」作為自己的職業選擇,甚至已經成為當代中小學生的「國民理想」。

《2018年中國網紅經濟發展洞察報告》顯示:有53.9%的網紅粉絲年齡在25歲以下,也就是說超過半數的網紅粉絲是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

「網紅文化」不僅是流行於青少年,更是在未成年學生中捲起一股「風氣」,有孩子在看到網紅的光鮮後,質問自己的母親為何不當網紅?

2016年,北京多所小學做了一份「理想職業」的調查報告,而數據顯示,有近8成的小學生鍾意於「網紅」。

曾聽過這樣一句話:

「這是最好的時代,網際網路的成熟讓每個人對世界觸手可及,生活豐富多彩;

同時這也是最壞的時代,在悄然之間,「網紅」的衝擊讓下一代人的就業觀念變得扭曲。」

流量至上,娛樂至死

有人說如今的網紅行業像是一個充滿渾水的池塘,裡面魚龍混雜,難辨是非。

對於這句話,阿柒深以為然。

短視頻的興起,催生了一群以此為職業的創作者,數量龐大且質量參差不齊,有的以正能量為主,向人們展現美好生活,也有的為了流量而不擇手段。

「網紅」這個詞,更多的是指後者,帶著嘲諷和不屑的意味。

這些年來,對於某些「網紅」為了博人眼球而做出的奇葩行為,相信每個人都有所耳聞。

馬克思說:

「當利潤達到10%時,便有人蠢蠢欲動;當利潤達到50%的時候,有人敢於鋌而走險;當利潤達到100%時,他們敢於踐踏人間一切。」

「錢來得快」這個詞,帶著太多誘惑,面對僅僅是失去面子和尊嚴的後果,某些人開始了不堪入目的「表演」。

為了吸粉,快速成為「網紅」,可以說他們用盡了千方百計,各種無法用常理形容的行為,皆能在這群人身上找出來。

有以「吃」博眼球的;.

有以「奇葩行為」逗觀眾笑的;

更有甚者在違法犯罪的邊緣瘋狂試探,不斷「作死」;

然而一切不勞而獲的東西,暗地裡早已備註好了代價。

這些年來,關於「網紅」出事的新聞數都數不過來,有「吃進」醫院的、也有玩丟性命的,屢見不鮮,讓人嘆息而又可悲。

但總有人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不畏生死,沒了一個,後面再補上來一個,周而復始,不曾間斷。

其實,網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沒有原則,不顧一切後果,想方設法變紅的「網紅」。

他們所帶來的不僅僅是人們對於這個行業的誤解,更對給這個社會,給下一代人帶來極其嚴重的負面影響。

當這群人的扭曲價值觀傳播給年紀尚小的孩子時,「未成年網紅」應運而生。

多少人還記得此前靠被罵而火的13歲小學生郭樂樂,這個本該在課堂上學習的孩子,在見識到網紅的奢靡生活後,靠著一首《我的小可愛》,不顧一切的將自己打造成網紅。

他帶著自己的「成名曲」走上好幾檔主流的綜藝節目,用嬌嗔、陰陽怪氣的聲音演唱,隨著而來的是全場觀眾的崩潰,評委直呼自己世界觀都崩塌了。

甚至在課堂上,郭樂樂當眾直播,公然頂撞老師。

在採訪中主持人問他:「為什麼要當網紅?」

他說:「紅了,想幹啥,就能幹啥。」

在該讀書的年紀不讀書,紅了,能幹啥?

郭樂樂並非單一的例子,曾一夜走紅的17歲少女「溫婉」也是如此。

17歲的女孩不上學,不讀書,整天蹦迪炫富,過著不勞而獲的日子,在其視頻的評論下方,隨處可見同齡人對她那種生活的嚮往。

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多到我們已經數不過來。

在屏幕面前隨便扭幾下就能賺到不少錢;

整個容,化個妝就能收穫成千上萬的粉絲;

膽子大點的,以惡搞、耍寶成為名人。

在這種極端扭曲的價值觀面前,什麼「十年寒窗」,什麼「努力學習」,什麼「知識改變命運,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

不怪乎孩子會質疑為什麼要讀書?這一切難道是孩子的問題嗎?

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為了出名,為了錢,某些人早已失去了為人的底線,「網紅培訓班」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將孩子當成「網紅賺錢工具」的父母也不在少數。

每一場「畸形狂歡」的背後,都是對下一代人未來的深深毒害。

流量至上,娛樂至死,一邊是無數孩子做著「網紅夢」,另一邊卻是技術性人才缺乏的困境。

被貶低的職業,陷入困境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篇文章,講述中國製造業在時代發展下所面臨的困境:技術性人才不足。

當年輕人乃至孩子沉迷於「網紅夢」時,與之相伴的卻是某些技術性崗位人才的逐年減少。

新華社曾發布一份報告,名為《95後謎之就業觀》,調查結果讓人既瞠目結舌,又不寒而慄:

54%的人最嚮往的職業是「網紅」;

17%的人渴望成為配音員;

11%的人傾向化妝師;

......

而當被問及為什麼選擇這些職業的時候,受採訪的人絕大部分的回答是:「輕鬆,錢來得快」。

著實可怕,在萬千種職業選擇中,竟然沒有幾個人選擇科學家、工程師,甚至是最基本的技術工人都沒有。

我們從「中國製造」一路走來,到如今的「中國智造」,這段路走得既漫長而又艱辛,但結果是喜人的,在製造業這方面,我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萬丈高樓平地起」,在這成功的背後,是那些默默奉獻的基礎技術工人,而在他們之中,往往有那麼些人脫穎而出,被授予「大國工匠」的稱號。

而隨著上一代技術工人的老去,新一代的接班者成了無法忽視的問題,正如上面的調查報告所展示的:這一代的年輕人的心,早已隨「網紅夢」而去。

「大國工匠」這個詞,其實所涵蓋的領域很廣泛,從傳統的製造業產業到文化藝術領域,都包含在其中。

《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熱播,將「大國工匠」的意義展現在世人面前:用最敬業的態度和高超的技術,完成同行人難以完成的工作。

不只是「修文物」,每個行業都有著獨一無二的巨匠。

以「長徵五號」為例,大到整體,小到一顆螺絲釘,都需要精確的數據和一絲不苟的態度。

被授予「大國工匠」的高風林,曾參與那次研發。

0.33毫米厚的噴管,整整數百根,精密的製造無法用計算機實現,而高風林通過三萬多次的焊接,成功將其組裝起來,也正是那一次,他被授予「大國工匠」的稱號。

出名之後,無數媒體對高風林進行採訪,稱他為國家高級技師,但相比於這個稱呼,高風林更願意管自己叫焊工。

焊工這個詞很少出現在媒體的報導中,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高風林大國工匠的基礎上,正是這個不起眼的焊工名頭。

人們總是震驚於徐悲鴻八駿圖的栩栩如生,但畫壇名宿的基礎,首先應該是一個熱愛畫畫的人;

人們折服於託爾斯泰的鴻篇巨製,但文學大家的基礎,首先應當是一個熱愛寫作的人。

「大國工匠」的稱謂讓人心生嚮往,我們渴望中國出現更多這樣的人,但想要達成這個目標,首先是要有堅實的技術工人基礎。

但看著如今孩子們的「理想職業」,我們不經懷疑:還有幾個孩子願意從事技術性工作?

在孩子們的眼中,相比於技術工人「辛苦而又低薪」的工作,單靠「不要臉」就能獲得不菲收益的「網紅」,顯得更有吸引力。

別等到最後,才發現太晚

德國一直是以精益求精的製造業聞名世界,究其背後的原因,是工人們嚴謹的工作態度和高質量的產品。

而之所以能達到這一步,是因為德國人民對於技術工人的尊重和工人本身對自己工作的滿足感和自豪感。

這一點,我們曾經也擁有過,在「網紅文化」的衝擊下,如今卻在不斷流失。

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下,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網絡,只是,在日益繁華的娛樂節目中,我們越發不明白:

「網紅文化」盛行的背後,是時代的進步了,還是時代變傻了?是就業觀念前衛了,還是「尊重技術」的缺失?

每一種事物的存在,必然有其意義。

不可否認,諸如李子柒等網紅,給人們帶來許多正能量,這是好事。

只是某些「不良網紅」的存在,加之社會對於「網紅」的過度追求,已經深深影響到下一代人。

看著《爸媽讓你當網紅》這部短片,以及諸多「未成年人理想職業」的調查,阿柒久久沉默,無法言語。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對於某些「網紅」所引起的不良風氣,人們是時候正視了,對於孩子正確的「理想職業觀」,也該教導了。

別等到連技術工人都沒有,再去談什麼大國工匠。

文/阿柒

相關焦點

  • 別等到連技術工人都沒了,再來談什麼大國工匠!
    國家一直在提倡工匠精神,但技術工人的待遇卻遲遲沒有改善,導致國內的製造業似乎目前後繼無人,很多小工廠招不到人,很多這一行的人紛紛轉行。 累,髒,窮似乎成了這一行業的標籤,培養一個熟練的技術工人,需要三到五年,高級人才需要十年以上,人才的流失使這一行在失血。
  • 看點 大國工匠進校園 激勵職業教育發展
    一方面,人們驚嘆於工匠們的精湛技藝;另一方面,大家也在思考,應該如何培養更多的大國工匠。日前,借著紀錄片的熱播,由全國總工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大國工匠進校園」活動在北京正式啟動。活動開始後,電視裡技藝精湛的「工匠大師」們將走進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15所職業院校,開展示範性活動,與學生們面對面交流。
  • 觀《大國工匠》有感
    觀《大國工匠》有感今天,我看了《大國工匠》這部紀錄片,有感而發,寫下了這篇觀後感。
  • 2019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揭曉 襄陽孫紅梅入選
    2019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揭曉 襄陽孫紅梅入選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17日 17:23 來源:襄陽市總工會今日熱點:湖北省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成果不斷提升國家再評專精特新「小巨人」 湖北省48
  • 2019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揭曉
    記者今天從中華全國總工會了解到,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紮實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由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舉辦的2019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發布活動,近日揭曉評選結果。
  • 「中國夢 大國工匠篇」陳建平:普通電焊工如何成長為焊接技能專家...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一般都是單手焊接,今天我給大家展示雙手焊接,這也是我的絕活……」12月1日,跟隨「中國夢·大國工匠篇」活動採訪團,大河網記者在中國電建集團河南工程有限公司焊接技術培訓中心見到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技術能手陳建平。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辦好「技能大賽」 鑄就「大國工匠」
    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向大賽的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參賽選手和廣大技能人才致以誠摯的問候,並指出,「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職業技能競賽為廣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藝的平臺,對壯大技術工人隊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希望廣大參賽選手奮勇拼搏、爭創佳績,展現新時代技能人才的風採。」
  • 「大國工匠」一線比拼——第八屆東方雨虹瓷磚鋪貼與美縫國際競技...
    從沒有一根釘子的榫卯家具,到耗費數月、甚至數年時間製作的蘇繡,再到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瓷器,國人自古以來就對「匠人」們的作品和精神極為推崇。因為這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磨練,是時間沉澱下的精緻。隨著時代變化,「大國工匠」在新時代有了新內涵。就瓷磚鋪貼系統而言,傳統水泥砂漿鋪貼工藝,正在向標準化、工具化、專業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
  • 不疾不徐,看大國工匠怎樣「煉成」
    老歌唱道「咱們工人有力量」,其實我們鐵路工人不光有力量有韌勁有毅力,更有頭腦有知識有技能。只是,工匠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絕非一蹴而就。  「一個人可以沒有文憑,但不能沒有知識。」人生是一場馬拉松,絕非速成班。出生於上世紀50年代末的郭晉龍,因為種種原因在讀完三年小學和一年初中之後,便成為了一名鐵路工人。
  •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一顆匠人心 「酒」「久」永流傳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一顆匠人心 「酒」「久」永流傳 原標題:   編前語:「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大型主題宣傳活動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和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開展,中央新聞網站、地方重點新聞網站及主要商業網站共同參與。
  • 2019「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名單發布!吉林省1人當選!
    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紮實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由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舉辦的2019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發布活動,近日揭曉評選結果。他們來自國防軍工、裝備製造、交通運輸、傳統工藝等多個行業,都是所在行業的頂尖技術技能人才,都是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優秀傳承者。
  • 珠江鋼琴集團高級調律師陳德然獲中國輕工「大國工匠」稱號
    近日,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主辦的第二屆輕工「大國工匠」評選名單出爐,珠江鋼琴集團高級調律師陳德然過五關斬六將,成為中國樂器行業唯一上榜「大國工匠」。▲「大國工匠」陳德然從事鋼琴製作27年的陳德然,曾榮獲「中國樂器行業工匠」、「南粵工匠」和「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
  • 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校友李凱軍當選2019年「大國工匠年度...
    近日,由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舉辦的2019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發布活動揭曉評選結果。他們來自國防軍工、裝備製造、交通運輸、傳統工藝等多個行業,都是所在行業的頂尖技術技能人才,都是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優秀傳承者。
  • 2019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揭曉,10人來自多個行業
    2019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發布活動,近日揭曉評選結果。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寧波北侖第三貨櫃碼頭有限公司橋吊班大班長竺士傑他們來自國防軍工、裝備製造、交通運輸、傳統工藝等多個行業,都是所在行業的頂尖技術技能人才
  • 高鳳林等10人當選2018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
    由全國總工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舉辦的2018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發布活動,經過自下而上推薦、初選、評委會評選等環節,今天產生出10位2018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這10位當選的是:1、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專家高鳳林2、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焊工李萬君
  • ...剪紙、木工都很有意思,工匠進校園活動走進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盛銳 通訊員 羅曇9月16日下午,杭州市總工會「工匠進校園」系列活動走進了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旨在讓大國工匠為學生樹立職業理想,弘揚工匠精神,增強學生職業信心,把學生培養成「德技雙馨」專業技能人才。
  • 「大國工匠」郭晉龍走進金山熱電傳授經驗、溝通匠心匠藝
    12月3日,金山熱電公司四樓會議室一場別樣的弘揚工匠精神講座讓職工們耳目一新。由呼市總工會送教上門,金山熱電公司工會承辦,特別邀請「大國工匠」郭晉龍傳授多年來在焊接、電力等領域取得的成就和經驗,面對面和公司職工溝通匠心匠藝。  鋼軌「淬火」的過程,就是追求完美的過程。
  • 多些大國工匠 少些「差不多先生」
    差了點工匠精神,就差了一大截市場競爭力:短期看,反覆糾錯,增加了人工和材料成本,擠壓了利潤空間,削弱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長遠看,品牌口碑受到影響,勢必制約企業提升產品附加值,阻礙轉型升級  去年底,筆者定製了一套家具,沒想到3個月了還沒完工:壁櫥裝斜了,衣櫃內格尺寸搞錯了,櫃壁上還有兩個小洞——大概是安裝工人錯打了兩個釘子孔。
  • 人民日報各抒己見:多些大國工匠 少些「差不多先生」
    ●差了點工匠精神,就差了一大截市場競爭力:短期看,反覆糾錯,增加了人工和材料成本,擠壓了利潤空間,削弱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長遠看,品牌口碑受到影響,勢必制約企業提升產品附加值,阻礙轉型升級      去年底,筆者定製了一套家具,沒想到3個月了還沒完工:壁櫥裝斜了,衣櫃內格尺寸搞錯了,櫃壁上還有兩個小洞——大概是安裝工人錯打了兩個釘子孔
  •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張懷紅:用40萬米焊道鑄就閃光匠心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張懷紅:用40萬米焊道鑄就閃光匠心 央視網消息(記者 宋春燕):以電焊為生,卻不僅僅是為了謀生,他將電焊作為畢生的事業。他叫張懷紅,是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的一名電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