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冠軍出身,熊欣欣以李連杰替身出道,曾質疑甄子丹的武打設計

2021-03-03 星君娛樂

說到中國武俠電影,《黃飛鴻》系列是必然繞不開的談資,影片為觀眾活靈活現地塑造出了黃飛鴻、黃麒英、梁寬、豬肉榮和牙擦蘇等深入人心的武俠形象。在黃飛鴻的「愛徒」之中,亦正亦邪、腿功高超的鬼腳七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其扮演者相信對大多數功夫片影迷來說並不會陌生,他就是被業內人士尊稱為「七哥」的熊欣欣。

熊欣欣出生於廣西柳州,為了躲避「上山下鄉」,十幾歲的他被家人送進了武校,一待就是八年時間。熊欣欣天生就是「習武」的材料,在此期間,他不僅拿過地區武術冠軍,也獲得過全國武術冠軍頭銜,不過彼時的他根本沒有想過加入電影圈,而是選擇在退役之後「安安心心地當一輩子武術教練」。

可俗話說「人的轉機有時就在牆角的拐彎處」。八十年代正值港式功夫片蓬勃發展時期,香港導演赴內地發掘武術人才的事例不勝枚舉,像當時的趙文卓就是經人介紹給了導演元奎,並以《方世玉》裡的反派九門提督一角而正式出道。而熊欣欣進入電影圈的經歷也與之頗為相似:1984年劉家良到內地拍攝《南北少林》時,需要在當地招募一位李連杰的替身演員,於是熊欣欣被師兄拉著一起去劇組面試,最後他憑藉著紮實的功夫底子「順利過關」,在影片裡做了回無名英雄。這次合作也讓劉家良對熊欣欣十分欣賞,並力邀其加入劉家班,助他開啟了影視表演生涯。

80年代末期,熊欣欣又接連參演了劉家班打造的兩部《老虎出更》,雖然仍是擔綱動作配角,但對於熊欣欣來說,劉家良是自己的「恩師」,沒有理由不為他「賣命演出」。因此在電影裡他遍嘗危險特技,哪怕是需打石膏、去醫院縫針這樣的受傷也權當家常便飯。

讓熊欣欣演藝事業再上一個新臺階的,無疑是與徐克的多次合作,兩人的「結緣」,始於拍《黃飛鴻之壯志凌雲》的時候:這部戲的動作設計剛開始聘請的是劉家班團隊(主要以劉家榮為首),但因兩者在動作設計理念上的不合最後「分道揚鑣」,不過其中的熊欣欣卻被徐克留了下來,一來是他做過李連杰的替身,熟悉其武術風格和套路,二來,他的「光頭」還省去了另覓武指重新剃頭的「麻煩」,因此影片中那場經典的「竹梯大戰」,很多鏡頭都是熊欣欣代李連杰完成的(拍攝這場戲時,李連杰腿部受傷)。

由於熊欣欣「能打」,再加上徐克要為《黃飛鴻》及其多部續集不斷創作出各色各樣的「功夫高手」,於是熊欣欣也從「幕後」走到了臺前,戲份更是一次比一次重要:從《壯志凌雲》裡沙河幫中的一個小嘍囉,到《男兒當自強》裡的反派九宮真人,再到《獅王爭霸》中的鬼腳七,熊欣欣終成為了「黃飛鴻」班底裡的穩固成員。特別是鬼腳七一角更是讓他家喻戶曉:他不僅演繹出了這個人物的倔強與傲氣,其常常歪著脖子比出打鬥架勢的經典造型也影響著後來「新鬼腳七」的諸多扮演者。

如果說劉家良是熊欣欣的「引路人」的話,那麼徐克對熊欣欣來說那就是真真正正的「伯樂」了,在其鏡頭下,熊欣欣不僅留下了《刀》裡的飛龍,《金玉滿堂》裡的廚師黃榮以及《大三元》裡的高利泰等幾個徐克為他量身定做的經典角色,還被提拔為武術指導,像《新龍門客棧》的武術設計就有熊欣欣的重要參與,後來徐克受邀到好萊塢拍攝的《反擊王》,他也是動作設計,這也為他進軍好萊塢鋪墊了重要的道路。其中的《七劍》還讓熊欣欣斬獲了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這個獎項也幫助他在華人武指界站穩了腳跟。

而現實中的熊欣欣也有很多武指所具有的「傲氣」。曾有記者詢問他:「你不覺得甄子丹的武術設計設計得好嗎?而他的回答是:「沒覺得,他有什麼設計(感)嗎?」也許會有人覺得熊欣欣這樣說會顯得「太狂」,但實際上他也是在做「善意提醒」,因為在熊欣欣看來,具有寫實色彩的動作設計容易被外國人(好萊塢)掌握,只有堅持對傳統武術理念的弘揚,做出自己最具特色的東西,才是別人拿不走的,也是華人武指在世界影壇安身立命的優勢。最讓熊欣欣佩服的人是成龍,因此當某些觀眾質疑成龍的動作特技是「雜耍」時,他力挺道:「如今的動作演員沒有誰比成龍更實在了」。

正因為憋著習武之人的「一股勁」,熊欣欣不甘於僅做演員和武指,後來亦邁入動作片導演行列,並在2009年完成了其真正意義上的導演處女作《戰·無雙》。熊欣欣拍攝這部電影的初衷和目的,出於武打演員青黃不接的局面讓他大為感嘆,因此他想在老一輩動作演員的衰退期為功夫動作片領域發掘培養出新的「接班人」,於是他通過本片捧出了畢業於北體的女打星蔣璐霞。2013年,他又執導了劇情長片《光輝歲月》,並請來了很多武俠動作片裡的符號級演員同場獻藝,因此本片更有情懷,也更有意義:用熊欣欣自己的話來說,拍攝本片是為了向香港動作電影的輝煌時代致敬,言下之意,亦是在提醒人們「切莫忘掉和丟掉傳統武俠動作電影之精神」。

如今的熊欣欣雖已經57歲,不過他仍沒有準備退休的打算,像即將播出的古裝大劇《大宋宮詞》就是熊欣欣的「武指」作品,他坦言要為這麼一部宏大的劇集設計武打特技動作是前所未有的新挑戰,但支撐他用心做好的只有一個動力:「讓自己精心設計的一招一式,漂亮的呈現在大熒幕上」。

相關焦點

  • 武打影星熊欣欣,曾狂扇李連杰耳光,如今功成名就
    ,後來自己獨當一面,在很多電影上擔任重要,多年的武打經驗讓他在好萊塢有了很好的發展,成為了一名武術指導。熊欣欣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人認識,空有一身好武藝,但沒有得到賞識,一直都是默默無聞,但「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熊欣欣在一部重要的電影裡,做了李連杰的替身,因出色的表現,武功打得非常厲害,很快就得到了導演的賞識,並且在多部電影裡都有出現
  • 他是李連杰替身,曾連打李連杰7個耳光,卻造就了一部經典影片
    出身於武術運動員的熊欣欣有著紮實的武術功底。他第一次做替身演員,就是為李連杰做替身。之後為元彪、元華等等明星做過替身。武術電影中的許多鏡頭,都留下過他的身影。國際許多的武打電影動作具有他設計知道完成。徐克專門把熊欣欣從好萊塢拉來進行武打動作設計。果然不負眾望,電影《七劍》憑藉著精彩的武打場面,斬獲了當時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這是對熊欣欣武術動作指導的最高褒獎。
  • 他是李連杰替身,曾連打李連杰7個耳光,卻造就了一部經典影片
    出身於武術運動員的熊欣欣有著紮實的武術功底。他第一次做替身演員,就是為李連杰做替身。之後為元彪、元華等等明星做過替身。武術電影中的許多鏡頭,都留下過他的身影。
  • 他給李連杰當了22年替身,如今終於熬出頭成好萊塢第一武術指導
    在演藝圈裡面,幾乎每一個武打演員在拍戲的時候都會有替身代替他們出演一些比較危險,或者是一些高難度的動作,就像李連杰,李連杰是家喻戶曉的一個武打明星,曾經出演過的影視作品是相當的多,並且大部分都是比較經典的,雖然現在已經是逐漸開始有一些日落西山的走向,但不可否認李連杰曾經在娛樂圈中的知名度和地位都是相當高的
  • 他是李連杰替身,無名22年,如今在好萊塢武術指導獲成功
    而且對於自己的替身演員,李連杰也從來不會刻意隱瞞,甚至在媒體面前還曾介紹過自己的替身,只是因為李連杰的光芒太盛,大家並沒有過多的關注這位替身演員而已。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位為李連杰當了22年的無名替身吧!他現在終於成為好萊塢亞洲第一武術指導,憑藉著強勁的實力,獲得了一致認可。
  • 從無名替身到好萊塢導演,他曾將李連杰扇腫,一口道具賠了80萬
    以前的電視銀幕上,出了不少例如李連杰、甄子丹這樣的功夫影星。而這些巨星的背後總有武指和替身的默默付出,再加上導演對鏡頭的把握,才會呈現出屏幕前流暢的打戲。他出生於1962年,待他長到少年時,正是中國武打片開始盛行的時候。可能受此影響,熊欣欣12歲便開始練武,兩年後就進入了廣西武術隊,曾有過長達8年的學武生活。
  • 為李連杰做了22年的無名替身,如今終成好萊塢亞洲第一武術指導
    很多人都喜歡看功夫電影,而功夫巨星們有非常多,成龍、李連杰、甄子丹等大量功夫巨星被觀眾們熟知,當然他們基本上自己的電影都是親自上陣,而很多的動作片中演員們都會用替身,能夠成為功夫巨星的替身也是非常厲害的演員。
  • 7次飾演鬼腳七,完成李連杰做不了的動作,他半生宣揚華語動作片
    能做到這樣的人不多,他也曾對成龍的武打做出最實在的評價,對甄子丹的武打做出沒什麼設計的評價,放眼娛樂圈,有幾個敢對他們做評價?今天就來說一說熊欣欣的能耐。熊欣欣一九六二年出生於廣西柳州,小的時候因為受武俠小說的影響,熊欣欣便想著做一名行俠仗義的大俠。
  • 從李連杰專用替身,到黃飛鴻徒弟「鬼腳七」,熊欣欣的武行之路
    熊欣欣1962年出生於廣西柳州,說起來比李連杰還要大一歲,不同的是李連杰7歲就開始習武,熊欣欣開始習武的時間要晚很多。家中姐弟4個,熊欣欣排行第3,並且是家中唯一的男孩。自幼淘氣,上樹掏鳥,下河摸魚,是附近農村名副其實的「孩子王」。熊欣欣的父親是一名轉業軍人,當兵之前是一名大學生,不願看到孩子荒廢,於是,弄來古典名著給熊欣欣看。
  • 李連杰風光無限時,他一直在默默做其替身,如今發展令人讚嘆不已
    正因為如此,才會有替身這一職業的存在。而我們接下來要給大家介紹的內容,就主要跟一位替身演員有關。他的名字叫做熊欣欣,不僅在李連杰風光無限的時候給他做過替身,而且還給其他一些知名武打明星做過替身。雖然曾經他只是個小小的替身,但談及其如今的發展,令人讚嘆不已。
  • 中國武打明星十大排名,甄子丹第五,他竟然排第二,第一實至名歸
    NO.10樊少皇樊少皇自兩歲開始,便隨邵氏武打演員的父親樊梅生接觸演藝圈,1975年,他由童星出道,第一部參與作品是電影《法網難逃》,十三歲,正式學習武術,經父輩提攜練就一身功夫,為進軍演藝圈打下良好基礎。
  • 他是甄子丹的師傅,李連杰的對手,將武術學校開到了美國
    提起李連杰,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身為一個武打明星,先後參演了多部影視劇的拍攝,以一部《少林寺》走進了千家萬戶。很多人認為李連杰是個演員,在熒幕上的招式,應該都是設計好的,其實不然,他不光有真功夫,還曾拿過全運會的冠軍。
  • 認劉家良做契爺,獲徐克力捧,一人替李連杰任世官,因演配角不紅
    ,甄子丹,吳京,還有趙文卓,釋小龍,張晉,而來自廣西的功夫大俠熊欣欣卻經常會被網友忽略。 入行之前,熊欣欣是一位武術教練,他12歲習武,曾多次奪廣西地區及全國武術大賽的冠軍,21歲便擔任武術教練,因為招收了很多外國留學生,他居然動過改行學外語當翻譯週遊世界的念頭,好在劉家良導演及時發掘了他,否則華語影壇會少一位功夫影星
  • 「鬼腳七」熊欣欣:《黃飛鴻3》雨中那場戲,打了李連杰七個耳光
    熊欣欣從小習武,專業武術運動員出身,還獲得過全國武術冠軍,自從看了《少林寺》之後,對他的震撼太大,他羨慕李連杰、胡堅強、于承惠、計春華、於海等人可以在銀幕上大展身手,通過《少林寺》,他也了解到原來武術可以通過電影推廣,而且自己就算不做運動員
  • 武術冠軍趙長軍:洪金寶重金請他,甄子丹拜他為師,卻打不過混混
    可是,娛樂圈中有一類人才卻是一直都非常緊缺的,而且目前也沒有特別優秀的年輕人補充進去,那就是武打演員。說起武打演員,大家首先想起來的可能就是李小龍。李小龍師從葉問,精於武術,為了將中國功夫發揚光大,他隻身來到美國闖蕩,並成為一代傳奇。
  • 武打巨星甄子丹背後的男人
    1939年袁小田開始進入劇組,擔任電影的武打和替身演員。20世紀60年代,袁小田將自己的孩子帶入武行、戲班。1962年,年僅17歲的袁和平以演員的身份加入電影《白蛇傳》,開始了自己的演藝之路。袁和平認為李連杰的武打實在,沒有花錢秀腿,更不是空架子,他覺得這樣的真功夫不應該被埋沒。袁和平說:我合作那麼多動作演員,我覺得李連杰真的一流。因為他懂的武術太多了,你講什麼他都懂,好像一個功夫字典。他是一個難得的人才。為了幫助李連杰,袁和平對他進行的全面設計。
  • 武術冠軍出身 曾被公司力捧 梁家輝彭于晏都為他做配角 如今沉寂
    武術運動員出身的演員當中,李連杰無疑是取得成就最高的一個,他不僅在香港電影黃金年底拍出過很多賣座片,後來還成功打進好萊塢市場,因此揚名國際。、王群和王珏等人都是從這一時期開始投身影壇,儘管他們最後均未能夠達到如李連杰那樣的高度,但卻為中國影壇帶來了一種「傳統」,而同樣是武術冠軍出身的袁曉超,也是這一「傳統」的受惠者。
  • 甄子丹電影十大經典武打場面,哪一戰是你心目中的最佳對決?
    在成龍、洪金寶日漸老邁,李連杰幾乎退隱,甄子丹已然成為事實上的華語影壇首屈一指的動作巨星。雖然甄子丹和李連杰同年,但李連杰早就不打了,而甄子丹仍然相當活躍,近年一直作品不斷,並且保持著極高的水準和狀態。從小習武的甄子丹,出道至今已經36年,出演過的動作電影已經有60多部,其中的經典代表作都有十幾部。每一部經典的動作電影,都至少有一場經典的武打戲。
  • 武術通才、功夫之子——甄子丹
    於是,1980年,甄子丹十七歲的時候,父母便安排他到北京武術隊和李連杰一起學習國標武術,甄子丹成為北京武術隊裡第一名非中國的運動員,北京武術隊也從此開了先例。雙方動手,只一個照面,甄子丹的腿功還沒有施展出來,就被李連杰打趴下了,滿嘴是血,哭天抹淚。這件事情一直到現在,還被北京武術隊傳為笑談!
  • 「刀口上舔血」的武打替身,有的迎娶港姐,有的死後獲賠500萬
    在影視圈裡,替身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職業,特別是武打替身,不但要有一身能抗能打的過硬本領,還多多少少得有些運氣才能「駛得萬年船」。許多一線的功夫巨星,如李連杰、甄子丹,甚至包括總愛親自上陣的成龍在內,都有自己固定的武打替身,而同樣是過著「刀口上舔血」般日子的幕後英雄,他們的命運卻是天差地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