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公益救援力量與時報一起成長

2021-01-07 濟南時報
  

2020年3月28日,藍天救援隊馳援武漢50多天後,平安凱旋。 本版照片均由新時報記者王汗冰 攝
  新青年救援隊進行水上救援演練
  每當突發意外危難事件,總有一群人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救援,不計成本,也不要報酬。救援任務結束後,他們又會默默回到自己的工作中,過著像其他人一樣的平凡生活。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民間公益救援隊。近年來,濟南的民間公益救援力量不斷壯大。戰疫一線、救災現場、水域救援、街頭尋人……每當有需要幫助的地方,都會活躍著濟南藍天救援、濟南新青年救援等民間公益救援隊員。當然,與他們同行的還有秉承著「無現場不新聞」的濟南時報·新時報記者的身影。同在第一現場,濟南時報·新時報與民間公益救援隊共同成長。

風雨災情中成長的民間公益救援隊
  2019年,「利奇馬」颱風肆虐泉城,一支支濟南民間公益救援隊迅速集結,第一時間從不同的地方奔赴災情最為嚴重的章丘村莊。據不完全統計,先後有濟南藍天救援、新青年救援等約十支民間救援隊伍參與這次救災行動。他們所攜帶的大中型衝鋒舟、強力馬達、救援車輛等設備也派上用場。
  「在這次救援中,我們對濟南時報·新時報的印象很深刻,記者不僅僅在採訪,他們甚至也協助救援人員有序撤離群眾。」濟南新青年救援隊隊長馮磊說。
  這一年也被業內人士稱為濟南民間公益救援隊的「元年」。
  鮮有人知道,6年前濟南民間公益救援隊並不多。彼時,十幾名志同道合的熱心人士籌建起濟南首支藍天救援隊,其僅有的裝備也只是一根50米長的救援繩。因缺少專業救援設備,讓擅長水域救援的隊員也時常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處境。作為公益品牌,不做商業廣告冠名,也沒有任何收費的救援項目或服務,藍天救援隊只能靠別人捐贈和隊員湊錢購買相關救援設備。
  儘管如此,每當遇到有人溺水、大雨中人員被困……他們依然義無反顧地趕往現場參與救援。截至2020年,正式隊員已有300餘人,不僅裝備了衝鋒舟、馬達、聲吶設備,甚至還有了水下搜救機器人。
  近年來,包括濟南新青年義務應急救援隊、濟南越野e族志願救援隊、章丘雷霆應急救援志願服務隊等在內的民間救援力量,經過一次次風雨的洗禮,不斷發展壯大,溫暖著整座城。

從「草臺班子」到有正式救援身份
  早期,活躍在濟南民間公益救援隊的隊員不少是由戶外運動愛好者和愛心人士組成。「我們都是志願者,湊在一起就是想做一點公益。」一位較早加入公益救援隊的隊員說。
  「救援隊要去傳播社會正能量,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去服務社會回報社會。」濟南新青年救援隊隊長馮磊說。組建之初,他們更多的是出人力和物力,幫助虧電車輛打火,幫助尋找走失的人員等,「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濟南時報也會參與其中,發揮自己力量幫助一起尋找走失人員。往往,這種聯合救助的效果會很好」。
  為了能使隊伍更加專業化救援,道路走得更遠一些,馮磊意識到,隊員需要在體能、技能、理論知識上都要有提高。每個月,馮磊都會組織隊員進行相關訓練,邀請醫護人員、消防員來講課,同時隊員還需要考取相關救援資質證書,比如潛水資格證。
  相比於其他救援隊,濟南新青年義務應急救援隊成立時間較晚。目前,他們也成立了嚴格的框架體系和選人標準,從最初的幾十人到現在的500餘人。
  2020年9月,濟南民政部門官網公布新標識的志願服務組織名單,濟南大愛(新青年救援隊)、閃電、全誠、眾安、魯力同心等多支救援隊品牌均已登記備案,這也意味著他們有了正式身份。

南方抗災武漢戰疫也有濟南民間救援的身影
  「利奇馬」颱風水災救援,是「年輕」的「新青年」經歷的最艱苦的一次任務。這也讓隊長馮磊更加堅定信心打造一支「水上尖兵」的民間救援力量。此後一年,他們在設備、訓練、預案上不斷「成長」,「多救人」是他們一旦再遇洪水時的救援目標。
  2020年雨季,安徽遭受強降雨,汛情形勢嚴峻,不少居民受困。濟南新青年和閃電應急救援兩支救援隊,攜帶衝鋒舟、擔架、醫療器械、發電機、無人機等救援裝備,星夜自駕馳援受洪災較嚴重的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幫助被困居民轉移。
  「疫情不退,藍天不退。」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濟南藍天救援隊作為一支民間公益救援力量,迅速投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王志剛、蘇雅婷等8名志願者作為山東省首批援鄂志願者前往武漢。出發當天,濟南時報·新時報也在高速路口記錄下這一時刻。
  14個小時星夜兼程,志願者驅車千餘公裡,於次日凌晨到達武漢,幫助分發管理防疫物資。因倉庫需轉運安置的物資太多,隊員們顧不上休息,第一時間投入到任務中。
  整個疫情期間,濟南藍天、新青年等救援隊一直在參與濟南公共防疫宣傳、高速路口客流篩查,貢獻著志願者的愛心。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防控得到有效進展,濟南市出臺相關復工復產政策後,大街小巷,社區學校等公共場所,時常有兩支救援隊活動的身影,隊員手持彌霧機,為相關場所進行義務消殺作業。

練為戰做應急救援的重要輔助力量
  2020年,山東省發布《關於建立健全應急救援力量聯調聯戰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文件指出,社會應急救援力量是全省應急救援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包含具有註冊資質的公益救援隊、消防志願組織、青年志願者協會等民間救援組織。
  其實,應急管理部門成立後,也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民間救援組織以正向的鼓勵。一救援隊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社會應急力量參與搶險救災網上申報系統上線運行,對通過申請的民間公益救援隊來說是一個好消息,沿線收費站免收車輛通行費,在服務區也可以優先加油、加水。」
  目前,濟南不少民間公益救援隊與政府的應急力量聯繫越來越密切。「近期,北園派出所了解到濟南新青年義務應急救援隊後,經過雙方探討,為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我們成為北園轄區『警民聯合執法』活動的隊伍,跟隨輔助派出所人員執行巡邏安保等工作。」
  「我們也一直在不間斷地訓練,做好政府部門的應急救援重要輔助力量,繼續協助有關部門為美麗的泉城日夜守護。」馮磊說。目前,不少民間公益救援隊也面臨一個困擾已久的現狀,由於救援隊的公益性質,其救援是完全義務和免費的,那麼在救援行動中產生的所有花費都是由大家承擔。
  不過,這些民間救援隊表示,他們會一直堅持公益救援。也正是在一次次風雨中,濟南的民間救援隊正逐漸成長壯大。「希望未來我們能與濟南時報繼續合作,為泉城市民打造一張靚麗的名片。」馮磊說。
  (新時報記者丁國彬)

相關焦點

  • 公益電影《追光者》舉行新聞發布會 惠州民間救援故事將搬上銀幕
    7月4日下午,一部反映惠州民間救援故事的公益電影《追光者》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該片以惠州公益越野公路救援車隊真實故事改編,拍攝地點全部在惠州範圍進行,並正在惠州三縣四區進行選點並海招演員,目前相關準備工作已經完成,將於八月中旬在惠州開機拍攝,爭取明年初在全國上映。
  • 整合民間力量 實現跨界聯動 龍遊縣廟下鄉打通鄉村救援「最後一...
    這支民間救援力量現有隊員50餘人,主要承擔山林防滅火救援、公益救援、道路施救、搶險救災等應急救援任務。救援隊成立至今,已出動山林防滅火救援任務20多次,搜救失蹤人員5次,積累了一定的應急救援實戰經驗。今年以來,以加快構建「縣鄉一體、條抓塊統」高效協同治理格局為契機,龍遊縣龍南片區提出強化區域統籌,著手推進溪口、廟下、沐塵、大街等鄉鎮「一鎮帶三鄉」改革。
  • 民間救援為什麼值得尊敬,這部電影,告訴你答案
    在發布會現場,北京電影家協會、中國空軍飛行大隊、中國藍天救援、中國綠舟救援等單位相關領導以及電影《長白山行動》總監製著名軍旅文學家韓靜霆、總導演雪村、總出品人、總製片人兼總策劃俞晴以及影片中張高興的飾演者王千源,王厲害的扮演者黃聖依等主創紛紛亮相,為開幕式助陣。
  • 春日暖陽,公益救援「藍精靈」!
    " "藍天救援隊"是中國民間專業、獨立的純公益緊急救援機構。所有的隊員都來自各行各業,平時大家都是各忙各的,但是有情況的時候,大家都會聚集到一起。 胡春陽,27歲,共青團員,襄陽藍天救援隊隊員,也是一名大學生自主創業者。
  • 成龍攜手美國野生救援協會老虎保護公益廣告全球投放
    本報北京2月10日電(記者李海秀)從日前在京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龍騰虎躍,愛心護天下――成龍攜手美國野生救援協會老虎保護公益廣告全球投放」。會上首播了成龍保護老虎的電視公益廣告,同時,成龍帶領「新七小福」共同發起保護瀕危野生動物老虎的倡議。
  • 樂元素攜手野生救援探索公益新模式
    人民網7月27日電 (記者 沈光倩)為保護瀕危野生大象和犀牛,樂元素和國際公益組織野生救援WildAid近日聯手推出《開心消消樂》的全新公益特別活動,號召玩家和野生救援公益大使蔣勁夫一起,在玩遊戲的同時,為保護瀕危野生動物貢獻自己的力量。
  • 野生救援公益大使馬霸霸!
    今天,國際公益組織 野生救援(WildAid)宣布:觀復博物館創始人、著名文化大家馬未都先生正式出任野生救援公益大使。雙方已於日前籤署了合作協議,將在未來三年內攜手開展工作,提高公眾對瀕危野生動物保護意識,減少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消費。
  • 公益接力曬|孟霖:悲憫情懷的公益裡程
    通過對塵肺病農民工群體的救治,我對民間公益推動社會進步,傳播正能量有了更深刻地認識,我的精神境界也隨之得到了更高的升華,我從事社會公益事業的信心更足了,積極性也更高了。 最重要的是,創造性地運用社會組織益雲地圖的強大科技優勢,把所有進入災區的救援力量全部納入電子地圖進行動態化網格管理。 2015年4月25日西藏日喀則發生強烈地震,我在甘肅省社會組織促進會的大力支持下,克服各種困難,突破六道關卡。
  • 災難面前,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長白山行動》民間救援電影
    2020年10月15日《東北人都是活雷鋒之長白山行動》開機發布會在北京舉行,這是雪村導演首次擔當導演,這也算是院線電影導演首秀,他集合眾多圈內好友及演繹明星共同打造民間救援隊的故事,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後,中國各地區各行業陸續自發成立的社會應急救援組織及民間救援組織,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偉大
  • 汪聰助力動物保護公益 與吳秀波一起參與野生救援
    7月29日,汪聰受邀參加由美國野生救援組織WildAid舉辦的「救等你來」8小時不間斷野生動物影展,現場觀影者在朗朗、吳秀波、劉歡、李光潔、江一燕5位明星的「帶領」下觀看瀕危動物的故事。
  • 樂元素x野生救援公益周落幕 遊戲讓公益觸「屏」可及
    北京2016年8月3日電 /美通社/ -- 8月1日,樂元素和國際公益組織野生救援WildAid強強聯手推出的《開心消消樂》創新公益特別活動溫馨落幕。在為期8天的活動中,全國各地玩家積極參與,與野生救援公益大使蔣勁夫一起在遊戲中解救了超過125億頭遭遇危機的大象和犀牛。
  • 2019公益慈善人物吳強宗:無償獻血搶險救援 公益之路越走越寬
    在佛山奮鬥的20年裡,吳強宗大部分業餘時間都與「公益」在一起。他說,是佛山溫暖有愛的公益慈善氛圍,讓他學會了如何感恩,找到了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今年40歲的吳強宗是佛山市南海區誠信鴻昌冷氣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他的另一個身份是佛山市菠蘿救援服務中心(以下簡稱「菠蘿救援」)服務監督隊隊長。在獲得2019年佛山公益慈善優秀人物命名後,吳強宗近日登上了公益慈善年度優秀線上成果展。
  • 《長白山行動》開機發布會,黃聖依傳遞救援精神
    發布會現場,黃聖依與各救援隊成員親密互動,在分享「生命的意義」「活雷鋒精神傳承」等環節中掀起一陣陣情懷共享的飆淚高潮,應急救援代表們現場表達了對該片寄予的厚望與感激之情據了解,這部電影是我國首部以民間救援真實案例改編的半寫實院線電影,影片中的故事原型來自於到場的救援隊。電影《東北人都是活雷鋒之長白山行動》的主創團隊希望藉此影片向中國各領域的應急救援英雄們表達敬意,在頌揚與傳遞應急救援活雷鋒精神公益力量的同時,號召更多的愛心人士一起關注支持並參與到應急救援工作中來,為我國的防災減災,災後止損及災後重建貢獻各自的力量。
  • 助力應急救援 湖南新華保險向藍天救援隊捐贈4萬元救援設備
    11月10日,「新華有愛,擁抱藍天」捐贈儀式在長沙開福區民兵水訓碼頭進行,新華保險湖南分公司志願者代表將20套專業激流救生衣贈予藍天救援隊湖南省隊志願者們手中,以期共同助力社會救援工作的有效開展。同時,活動還邀請救援隊的專業隊員為志願者們講解救援救護知識,教授現場人員學習激流救生衣的使用、溺水救援以及橡膠船操作等基礎知識,並進行實地演練,加強志願者專業救助能力的提升。
  • 瑞思英語推出母親節公益活動 野生救援WildAid公益支持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5月11日,在2020年母親節來臨之際,瑞思英語以保護自然、關愛野生動物為主題,推出「用成長致敬母愛」特別活動。本次活動,瑞思英語得到了全球知名的非政府非營利國際自然保護機構野生救援WildAid的支持。本次母親節公益活動瑞思以中國經典親子類動畫——《小蝌蚪找媽媽》故事引入,借寓經典來喚醒母子兩代人的回憶,從而在這個母親節感悟到生命的偉大,成為野生動物守護者中的一員,完成愛心的傳遞。
  • 野生救援:一種公益 一種媒體
    這是野生救援11月剛剛發布的公益廣告,探討人和鯊魚的關係—鯊魚應該在你的身邊,而不是碗裡,「請拒絕食用魚翅」。它用另一種思維告訴你,「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野生救援1999年在美國註冊成立,2004年進入中國開展工作,發起了包括鯊魚、犀牛、大象、穿山甲等多項野生動物保護項目,姚明、成龍、李冰冰、angelababy數十位明星成為它的公益大使。
  • 春暉博愛攜手新浪公益、阿那亞共同主辦公益演講,關注弱勢兒童成長
    (原標題:春暉博愛攜手新浪公益、阿那亞共同主辦公益演講,關注弱勢兒童成長)
  • 小派大愛助力兒童成長 好麗友探索公益新模式
    小派大愛助力兒童成長 好麗友探索公益新模式 2017-05-24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王勇 小派大愛助力兒童成長 好麗友「十點集善」項目旨在關注特殊兒童的成長健康,是通過在每天上午十點的課間為特教學校殘障兒童提供愛心能量加餐,來改善其營養狀況,陪伴其快樂成長的公益計劃。
  • 內黃驢友林州失聯:多方救援力量搜救失聯者 無人機助陣搜救現場
    12日上午,袁先生在跑步過程中遇到兒子陽陽(化名)和兒子的朋友前往林州市爬山,於是袁先生隨大家一起前往。據家人桑女士介紹,當天13時30分左右,家人還曾撥通袁先生電話商量家務事,沒想到隨後竟然失聯了。據同行驢友林先生介紹,12日下午,大約100多人從林州市任村鎮南豐村上山,沿山路行至姚村鎮水河村的金鐘玉鼓峰附近時,由於該山峰道路崎嶇難行,大部分人繞行該山峰。
  • 陽光保險舉辦2018小橙大愛·公益徒步活動
    支持「心靈陽光計劃」,關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成長每位活動參與者完成5.2公裡公益行走後,陽光保險愛心基金會將捐出52元,連同籌得的愛心善款一起全部用於貴州從江、威寧等地區的10餘所農村寄宿制學校「心靈陽光計劃」落地。「心靈陽光計劃」是由陽光保險愛心基金會攜手教育公益組織歌路營月2017年發起的一項旨在關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成長的公益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