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年9月8日 - 2017年9月10日
VIP預覽:2017年9月7日
空間:上海展覽中心
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 (PHOTOFAIRS | Shanghai)的第四年,將會有來自16個國家、28個地區的50家參展畫廊參加,分布在核心 (Main) 和平臺 (Platform) 兩大版塊。除此之外,第四屆博覽會還推出多個精彩的特展和公共版塊,其中包括:「在場 Staged」,一個獨樹一幟的實驗性平臺,通過大型作品探索攝影與裝置、錄像、行為等其他藝術媒介的關係。「收藏家特展 Collectors' Exhibition」展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藏家的收藏力作,其中包括周大為(Cc基金會), 鄭志剛(K11藝術基金會), 邵忠(現代傳播集團), 王津元(復興基金會)等知名收藏家將參展。「對話 Conversations」、「洞見 Insights」等……
2017藝術深圳日期:2017年9月16日 - 2017年9月18日
開幕:2017年9月15日 15:00
空間:深圳會展中心6號館
轉型成功的「藝術深圳」經過兩年的耕耘,似乎已經在當代藝術領域站穩了腳跟,亦或者是市場對珠三角的期望讓畫廊們紛紛前往一探究竟。2017藝術深圳將會有59家藝術機構組成的強勢陣容呈現,其中首次加入的又27家藝術機構,除畫廊板塊以外還將設立影像空間、公共藝術單元,並舉辦相關的論壇等一系列多元化的活動。
2017CIGE日期:2017年9月28日 - 2017年10月1日
預展:2017年9月27日
空間:北京農業展覽館11號展廳(新館)
上海秋季拍賣
預展:9月15至16日
地址:佳士得北京藝術空間
預展:9月22至24日
地址:佳士得上海藝術空間及上海半島酒店
拍賣:9月24日
地址:上海半島酒店
預展:2017年9月28日至10月3日
現當代藝術拍賣:2017年10月1日
地址:香港會議展覽廳一
中國嘉德香港2017秋季五周年慶典拍賣會預展:2017年9月30日 - 2017年10月1日
二十世紀及當代拍賣:2017年10月2日
地址: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生聲不息:塞萊斯特·布謝-穆日諾日期:2017年9月1日 - 2017年11月12日
空間: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藝術家:塞萊斯特·布謝-穆日諾
那個水淹巴黎東京宮,並在裡面划船的法國藝術家塞萊斯特·布謝-穆日諾(Céleste Boursier-Mougenot)在中國的首次大型個展 ,展覽名為「生聲不息」,有著生命流轉循環以及聲音不絕於耳之意。展覽依據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特有的螺旋式空間結構,融合藝術家的6件大型裝置藝術作品於一體(《編舞》 、《霧》、《趨勢》、《此地入耳》、《示蹤器》、《叢》),通過運用聲音、雕塑、影像、裝置等多樣的藝術形式,進一步討論「人類如何與人工的自然共存」與「構建一個生態,想像人類之後的世界」兩個議題。
安東尼·葛姆雷:靜止中移動日期:2017年9月9日 - 2017年11月26日
空間:龍美術館(西岸館)
藝術家:安東尼·葛姆雷
安東尼·葛姆雷在中國的首個重要展覽。安東尼·葛姆雷因其雕塑、裝置和公共藝術作品而廣受好評,他一直在探索人體和空間關係,通過自己與別人身體的融合,直面了自然和宇宙中人類存在的基本問題,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為雕塑打開了新的可能性。此次展出的四件懸浮雕塑作品(2008-2012)看上去就像懸浮於空間中的繪畫,每件作品的中心都有類似素描般的身體空間顯露著,在這些非物質化的作品中,軀體是自由的、失重的並且沒有內心的。
宣言:朱利安·羅斯菲德日期:2017年9月20日 - 2017年12月31日
空間:昊美術館(上海)
藝術家:朱利安·羅斯菲德(Julian Rosefeldt)
收藏家鄭好先生創辦的私人美術館昊美術館(上海)開館展,將呈現德國影像藝術家朱利安·羅斯菲德(Julian Rosefeldt)個展——宣言:朱利安·羅斯菲德 》,這部由奧斯卡影后凱特·布蘭切特(Cate Blanchett)主演的電影裝置《宣言》,作為藝術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在亞洲的首次展出。此外,展覽還將呈現藝術家自2005 年以來創作的其他電影裝置及攝影作品。
Bill viola(比爾·維奧拉)個展日期:2017年9月23日 -
空間:紅專廠當代藝術館
藝術家:比爾·維奧拉
當代最優秀影像藝術家Bill viola(比爾·維奧拉)在中國的大型回顧展,將在廣州紅專廠當代藝術館三個展館展出藝術家17件作品,囊括藝術家從1977至2014的經典作品。更多信息館方並沒有透露,大家可以一探究竟。
非常持續——環保啟示錄
日期:2017年9月3日 - 2017年12月17日
開幕:2017年9月3日 15:00
空間:銀川當代美術館
策展人:謝素貞
參展藝術家:(按英文首字母排序)
AkinoriMatsumoto 松本秋則、Chen Nina 陳妮娜、Choi So Young 崔素榮、CHOU Tai-Chun 周代焌、CL Lam 林紀樺、Fang Wei-Wen 方偉文、Hany Rashed 哈尼.拉希德、He Chongyue 何崇嶽、Huang Xiaopeng 黃小鵬、Jiang Liang 蔣亮、Jonas Merian 尤納斯.麥瑞恩、Kentaro Taki 瀧健太郎、 Lei Lei 雷蕾、Li Hongbo 李洪波、Li Xinyu 李鑫宇、Luo Peng 洛鵬、Luxury Logico 豪華朗機工、Meng Baishen 孟柏伸、Mona Marzouk 莫娜.馬爾祖克、Said Kamel 賽伊德.卡邁勒、 Shen Baohua 申保華、 Shen Shaomin 沈少民、Teppei Kaneuji 金氏徹平、Tong Kunniao 童昆鳥、Wang Haichuan 王海川、Wang Lei 王雷、Wang Lichen 王立臣、Wu Gaozhong 吳高鍾、Yasmine Elmeleegy 亞斯明.埃爾默麗蓋、Yeonsoon Chang 張蓮洵
陳飛:美術
日期:2017年9月7日 - 2017年10月7日
空間:貝浩登(巴黎)
藝術家:陳飛
這是他繼 2014 年貝浩登(香港)的《我和肉》個展後, 在巴黎畫廊的首次個展。 電影是陳飛學生時代的專業。電影本質上是連串靜止畫面構成的動態陳述,選定一幀「靜止圖像」,即是以轉喻的手法來突出某一時刻。本次《美術》個展,陳飛以中西方普遍認同的(藝術)歷史時刻為素材,解讀他眼中的當代(藝術)史。
王功新:輪迴
日期:2017年9月6日 - 2017年11月11日
空間:香港白立方
藝術家:王功新
張海兒:繆斯日期:2017年9月7日 - 2017年10月29日
空間:上海攝影藝術中心
藝術家:張海兒
張海兒是中國攝影界享有盛名的人物,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自己的攝影生涯,三十年職業生涯他的作品多以零碎的形式和公眾見面,此次「繆斯」展覽與張海兒本人合作,將展出他整個攝影生涯中為人熟知及從未展示的作品並為其歸編。
程然:狂人日記日期:2017年9月9日 - 2017年10月22日
空間:麥勒畫廊798
藝術家:程然
「狂人日記」由三部分組成,是藝術家由2016年起至今持續創作的最新項目。每一部分選取一個城市作為拍攝和創作地點,逐步集合成一部屬於藝術家自己的「城市故事集」。此次展覽程然將藉由精心分隔的展廳和蜿蜒迂迴的觀展路線,展示出主旋律的三部曲:紐約、香港和耶路撒冷,以及作為序篇的掛牆電視機繪畫《xxxx年x月x日》、和大尺幅劇照牆《耳朵流浪者》,另有多件裝置作品,使觀眾如瀏覽於程然日記的書頁之中。
日期:2017年9月8日 - 2017年10月23日
空間:油罐藝術中心項目空間
藝術家:馬特·桑德斯
1975年生的美國藝術家Saunders 的創作方式非常的獨特,他用墨水直接在膠片上進行創作,之後再衝洗在相紙上,墨水在光滑滲水性差的相紙上蔓延沾染,再加上放大衝洗中出現的光學與化學反應產生了他獨具特色的混合媒體作品,帶給觀賞者一種全新的視覺感官。
日期:2017年9月9日 - 2017年10月22日
空間:BANK畫廊
藝術家:陳哲
藝術家陳哲在BANK的首次個展。早年間在其《蜜蜂 & 可承受的》系列中,陳哲以攝影為媒介審視和探詢自傷者的內心世界,藝術家也憑藉這兩個系列在國際上獲得了極高的關注度。而在《向晚六章》中,藝術家將她長時間對於複雜且易逝黃昏的著迷,投入到一系列涵蓋了攝影、視頻、裝置、實物和文字的文體實驗裡。
大衛·拉切貝爾:制景日期:2017年9月9日 - 2017年10月31日
空間:上海藝術門
藝術家:大衛·拉切貝爾
大衛·拉切貝爾(David LaChapelle)的在上海的首次個展《制景》。拉切貝爾在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其攝影生涯,17歲時獲得了波普大師安迪·沃霍爾的青睞為 INTERVIEW 雜誌拍攝,此契機也為拉切貝爾帶來了與國際雜誌和名流合作的機會。本次展覽是其最新系列作品《新世界》在亞洲的首次亮相,回顧拉切貝爾三十年攝影生涯所關切的不同主題,同時包括其早期的雜誌拍攝。
日期:2017年9月10日 - 2017年10月29日
空間:紅磚美術館
藝術家:邢丹文
策展人:塔雷克·阿布埃爾菲杜
通過攝影、裝置和影像作品,邢丹文將自己置身於事件之中,成為事件的主題、模特,抑或是一雙具有批判性的眼睛,既具顛覆性又富於詩意。愛之囚是邢丹文迄今為止舉辦的規模最大,作品涵蓋最廣的展覽,亦為其首次國內機構個展。有針對性地選擇了邢丹文創作至今的重要作品,其中包括攝影、裝置、影像以及一批藝術家早期創作並從未亮相過的作品。
日期:2017年9月15日 - 2017年10月22日
開幕:2017年9月15日 15:00
空間: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
「德國8-德國藝術在中國」,9月將在北京的8個重要美術館同時舉行。將展出包括喬治·巴塞利茲、安塞爾莫·基弗、格哈德·裡希特、西格瑪·波爾克、馬庫斯·呂佩爾茨、約翰·貝歇夫婦等在內的多位德國藝術大師,通過繪畫、雕塑、裝置、攝影和新媒體的專題分類,系統梳理和集中展示戰後至今的德國藝術的發展歷程和成果。落地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的展覽是德國8的攝影部分,即「攝影的語言-杜塞道夫學院」展。德國攝影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其中杜塞道夫的「貝歇學院」尤其著名。自20世紀70年代推出一系列有關工業建築的攝影作品以來,貝恩德和西拉· 貝歇夫婦( Bernd und Hilla Becher)一直給世人以強烈的衝擊,同時也深深影響著下一代攝影人。整個20世紀60年代,貝歇學院幾乎被看作是德國攝影的代名詞。
唐茂宏: 河床日期:2017年9月16日 - 2017年10月29日
空間:香格納北京
藝術家:唐茂宏
展覽中的作品由唐茂宏編織的一個虛構事件開啟:一群人扛走了河床。一系列新作並非是要解答上述問題,而是將自身化身為「扛石頭的人」,攝影是這一系列的第一章節,大量黑白照片的排列昭示了這一事件的集體性,而人物形象和身份的漂移,以及石頭顯而易見的虛假性卻使這一嚴肅且略帶悲劇性的行為變的荒誕。當藝術家從攝影過渡到繪畫,這種荒誕感更為明顯。
日期:2017年9月2日 - 2017年9月30日
空間:hiart space 上海空間
藝術家:恩裡科·巴赫
1980年出生於德國萊比錫的恩裡科·巴赫,非常擅長在大尺幅的畫布中展開許多抽象的空間,通過在簡單的幾何圖形所構成的基本框架,使用強烈的著色來強化畫面的張力。他將「平面」與「空間」的對應關係設置成自我創作結構的主要關聯,並始終嘗試在不同的尺寸關係內,於二維平面打開儘可能的三維空間的過程裡,以一種近似「知覺雕塑」的視覺體驗在塑造「型體」的同時突破空間局限。
李姝睿個展「LSR · 深白」日期:2017年9月2日 - 2017年10月13日
空間:空白空間
藝術家:李姝睿
研究光源和色彩的運動變化是李姝睿一貫的創作核心。近年來,藝術家發展出更綜合性的工作方法系統,並在設定色彩系統後進行樣本採集和羅列。《深白》是這種實踐的集中體現,柔和灰調的彩色被用以闡釋白光邊緣複雜灰色的區域。畫面結構中不同走向的圖層互相咬合,交替穿插,呈現出合聲的狀態。
「張雪瑞 新作」 個展日期:2017年9月2日 - 2017年10月17日
空間:今格空間
藝術家:張雪瑞
張雪瑞十幾年的創作實踐一直圍繞著規則的結構布局與漸變色彩。空間、時間、關係的探討與搭建形成了藝術家獨特的藝術語言即抽離具體物相的視覺空間,漸變格子組成的畫面又暗示出藝術家極為具體而真實的情緒。此次展出的新作中藝術家依舊延續了格子與漸變色,但在空間處理和觀看方法上更多思考於移位與分離探求。
秦一峰展日期:2017年9月2日 - 2017年12月3日
空間:上海餘德耀美術館
策展人:蕭開愚
藝術家:秦一峰
1992年前後,秦一峰確立了其稱之為「線場」的繪畫風格。「線場」初期作品以線條建構出的立方體作為視覺主體,此後藝術家捨棄了立方體而漸趨精煉,在簡單構圖中創造無盡變化。秦一峰也是明式素工家具的收藏與研究者,並以此作為對象進行獨特的攝影創作,此次展覽即是這批創作的集中展示。秦一峰用大畫幅座機拍攝有損壞的明制木器部件,其負片作品消除了文獻性——物件的構造及其在漫長時間中的經歷,以及攝影性——還原物件現狀的逼真空間。
塗繪與書寫:中國抽象藝術六人展日期:2017年9月8日 - 2017年10月22日即將開始
開幕:2017年9月8日 17:00
空間:阿拉裡奧畫廊西岸空間
策展人:李旭
藝術家:陳光武、黃淵青、馬可魯、祁海平、譚平、餘友涵
」塗繪」更接近西方式的藝術表達,有著「塗鴉」般的、隨機而偶發的自由,而「書寫」則更接近東方化的視覺創造,有著「書法」式的、規則而可控的法度。六位參展藝術家對於個人藝術觀念長期自覺的塑造,以及對形式語言的多年淬鍊和發掘,已經令他們的表達都顯現出異常特立獨行的態度,他們的作品也因而成為體現「塗繪與書寫」內在精神的極佳範例。
日期:2017年9月10日 - 2017年10月15日
空間:蜂巢(北京)當代藝術中心
策展人:王嘉驥
藝術家:周力
此次展覽動用蜂巢(北京)當代藝術中心的全部五個展廳,將呈現藝術家周力近幾年來不同系列的創作,作品包括裝置、抽象繪畫以及草圖小稿。其中一件名為《線·山》的大型裝置,長20餘米,寬8米多,高近6米,將佔據整個主展廳A廳,據說氣勢撼人。
佔研:手作超現實日期:2017年9月2日 - 2017年9月30日
空間:hiart space 上海空間
藝術家:佔研
舒暢:呼吸
日期:2017年9月9日 - 2017年10月15日即將開始
空間:艾可畫廊(西岸空間)
藝術家:舒暢
展覽由一系列人們熟悉的物件形體引入,看似日常空間中現成品的水槽和瓷磚牆面形態的石膏雕塑都是由藝術家手工鑄模、經過漫長的塑形逐漸完成。每一件看似普通的物件,都已從各自的原有語境中剝離出來,是藝術家以自己的語言對物體內在本質的萃取和再造。
新雕塑2017日期:2017年9月9日 - 2017年9月30日
開幕:2017年9月9日 15:00
空間:Hi藝術中心
藝術家:杜春風 關志輝 侯雯 賈倩 金釹 李偉&劉知音 李萬秋 李贏 任俊華 宋山彬 湯傑 王成普 王俊婷 王寅 吳大偉 夏理佳 謝鑫 熊春林 顏石林 楊東鷹 餘普彪 佔研 張弱 鄭路 郅敏
秦觀偉:小心地滑王禮軍:好的日期:2017年9月20日 - 2017年10月10日
空間:德山藝術空間
藝術家:秦觀偉 王禮軍
從展覽標題來看,這似乎是一場充滿互動性極強的雙個展。一個說「小心地滑」,另一位則回應「好的」。可是,它真的會如你所猜想的那樣嗎?
敲山震虎:中國青年雕塑家邀請展日期:2017年9月10日 - 2017年11月26日
空間:蘇州金雞湖美術館
策展人:劉禮賓
藝術家:黃智濤、劉戎路、仇越、楊淞、尹朝陽、曾健勇、張偉、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