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詠逝世2周年,妻子哈文發15字悼念:我知道,你一直沒有離開

2020-11-01 克拉底醫學


1


10月25日,不僅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也是主持人李詠逝世兩周年的日子。

妻子哈文在微博發文悼念丈夫:

「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

短短十幾字,詮釋了生命與時光的意義,表達了對丈夫的思念。

離開的人不是失去了生命,而是走出了時間。

去年,同樣的時間,哈文以「只願歲歲平安,即使生生不見」悼念李詠,令人動容。

女兒法圖麥「每天都想你,遲一點,天上見」表達了對父親的想念。

時間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撫平你的傷口,卻無法帶走你的回憶。

2012年的一天早上,哈文發了一條微博:

」過了今天就不會有今天了,讓我們好好珍惜屬於我們的今天,早安。「

從那天起,哈文每天早上都會在微博上發」早安「問候,一直堅持到2018年10月17日,共發了551個早。

這看似是一句簡單的問候,卻是哈文默默無聞陪伴李詠度過抗癌的每一個日子。

每天不間斷的打卡,是給自己打氣,也為李詠加油。

有多少個早,李詠就與病魔鬥爭了多少天。

奈何,命運並沒有因為哈文夫婦的堅持,格外開恩。

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年僅50歲的李詠還是離開了我們。

從此,哈文再也沒有了互道早安的那個人,「永失我愛」,是她內心最大的痛。


轉眼間,李詠已經離開2年。

從春晚常駐,到家喻戶曉的《非常6+1》,李詠帶給我們太多美好的回憶。

有人說,人在臨終之前通常會有感知,未來發生的事件可能比人產生預感的時間要遲到幾個小時、幾天甚至幾年。

李詠也不例外。

在生前最後一場演講裡,他對觀眾說:

「假如生命只剩下最後一天,我會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靜靜地待著。

我不會有道歉,也不會有離別,更不會有抱怨,我只會有感謝。

感謝你們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或許李詠早有預感,從確診癌症那天起,便把生命中的每一天當做了最後一天。

只是在這個流行離開的世界,每個人都不擅長告別。

時光是一條永遠不會倒流的河,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日子頗多,日子可以慢慢過。卻不知道,「戛然而止」四個字,也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你永遠都不會知道,哪一刻,你身邊或認識的某個人,會突然地離開。

他們用這樣的方式告訴你:

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無方長。人生除了生死,其它都是擦傷。


2


據悉,李詠患的是喉癌。

在得知自己患癌後,他曾前往全世界最好的醫院「梅奧診所」進行治療。

美國的「梅奧診所」,是世界上最大的癌症治療中心。

在2014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全美醫院排名中,梅奧醫學中心排名第一。

不僅實力雄厚,且醫療資源充沛。

院內擁有1400張病床和6萬多名員工。

是一家名副其實的「大醫院」。

許多名人、政要、皇室貴族,都曾被梅奧診所接待過。

坐落美國,自身又有龐大的影響力,診治費自然要比普通醫院高昂許多。

據網上披露:

在梅奧診所,一個胃癌手術就要三萬多美金,折合人民幣大約二十多萬元。

這只是手術項目費用,還不包括輔助的檢查、藥物、住院費用。

在國外看病,花費至少是國內的3倍。

有網友估計:

李詠在美國治療癌症期間至少花費人民幣500萬元左右。

在全世界最頂尖的醫療中心救治,用的是最好的藥,花的是最多的錢,卻還是沒能救回李詠。

疾病真的是一件很公平的事,無論你是商業巨賈,還是貧困之家,在健康面前都沒有討價還價的權利。

你無法期待有意外的降臨,只能接受命運的擺布。

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沒有和病魔抗爭過的人也無法體會摻雜百味的隱痛。

有人說:醫院的牆壁比教堂聽過更真誠的禱告。

在那裡,每個人都希望獲得新生。

豆瓣上有一位抗癌患者@小康康,他分享了自己長達1年的抗癌日記。

2018年4月17日,小康康被確診「結腸腫瘤」。

因事態嚴重,醫生給出的建議是儘快手術取出。

術後的一段時間裡,小康康每天都要輸11瓶液體、葡萄糖、胺基酸、脂肪、鉀,各種的營養素,身上還插著尿管。

長時間的輸液,雙手的留置針已經換了不知道多少個,手上的血管堵了又堵,不得已從頸部的深靜脈輸液。

那段日子對小康康來說十分漫長。

本想著熬過了所有的苦,病魔會就此停手。

可複查後的結果徹底讓他陷入了絕望。

「他患上了粘液腺癌,一種致死率和擴散風險都極高的惡性癌症」。

接下來他要進行半年八個療程的化療,並且這五年將會頻繁的與醫院打交道。

這意味著:

他要放棄他未來五年內的所有規劃;

他要放棄創業快三年,剛剛步入正軌的事業;

他要放棄本該出現在他生活裡的無限可能。

在得知自己患癌後,他的腦袋飛速閃現了過往地種種情景。

想到無數日夜與合伙人連調產品、商量方案、迭代新產品還有對企業的轉型。

所有美好的期盼,曾經付諸的努力,在這一刻都被癌症打斷。

不止是他的夢想,被打斷的還有他可控的人生。

他曾在飯否上寫過一段話:

「被告知真實病情的昨天已經過去,昨天是崩潰的、無助的,今天開始正式抗癌了,咬牙堅持吧,至少這麼多年的艱苦創業都走過來了。」

他收起了對身體毫無幫助的書本,他不再關注最新的人工智慧技術、最新的商業動態,他想為忐忑不安的內心找到一份歸處,那裡應該有平和。

村上春樹曾說:

當你穿過了暴風雨,你就不再是原來那個人。

那些與死神交過手的人,他們都曾向命運發起挑戰,最終,在一番惡鬥裡,輸的一塌糊塗。

幾經周折後,他們得到了向上的反思,在試圖坦然和接受之間,找到了一條通往光明的路。


3


2013年,即將52歲的李開復,得知自己患上了第四期淋巴癌。

他說:

「身體在我多年來的摧殘之後,發出最嚴正的抗議,要我正視它的存在;

在毫無防備下,我戰慄地感受到死神和自己離得那麼近。」

從人生的巔峰墜入病痛的折磨,從喧囂抵達沉寂,他開始反思:

「除去虛名和成就,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

原來的李開復,是公認的「工作狂魔」。

他給自己的空閒時間設定一個標準,一旦達到,就會立即回到工作中。

回覆郵件、推出產品、投資其他公司和做演講。

他一度認為睡眠是浪費時間,為了回復從美國發來的電子郵件,他把自己的生物鐘調至凌晨2點和5點。

著了魔似的投身工作,使李開復成為世界上頂尖的人工智慧研究人員之一。

他建立了亞洲最好的計算機科學研究機構,成功創立了風險投資基金,寫了很多本暢銷書,還在社交媒體上積聚了一大批粉絲。

以「客觀」標準衡量,李開復這套「個人」的算法,讓他實現了自身價值的飛躍。

可他卻忘記了,光環籠罩,站在人生巔峰;而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

他的「生活算法」與個人成就構建的世界瞬間崩塌,既救不了他,也無法給他安慰。

與其他被迫突然面對死亡的人一樣,他不只有對未來的恐懼,還有對於過往生活方式的遺憾。

這些感情交織在一起,使李開復痛徹心扉。

在高曉松導演的紀錄片《築夢者之李開復懺悔錄》中,李開復溫情講述他對家人的虧欠,以及自我的反思:

「健康、親情、愛,才是永恆。以前鼓勵年輕人要去追求什麼,現在則不一樣了。

年輕人需要放下追逐虛名,關注健康、親情和愛才更重要。」

也許正是這趟癌症列車,讓李開復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光輝,更學會了分享愛。

有一個很著名的護士看護了很多臨終病人,大部分的臨終病人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

李開復在面臨死亡前,從未想過他心中的每一個思念都與工作無關。

他有一本書叫做《向死而生》,闡述的也是李開復向死而生的過程。

向死而生本身的意思,是說人容易陷入世俗,而面對死亡,反而容易得到頓悟,理解生命的意義。

讓死亡成為生命旅程中無形的好友,溫和提醒我們,好好珍惜我們的生命,不是只度過每一天的日子,也不是只追求一個現實的名利目標。

當你特別糾結自己「名」的時候,或許刻意,或者不刻意,都會讓追求名成為一種方式。

這是一個人工智慧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大數據和算法,可是所謂的優化並不」人性化「,甚至有些冰冷。

就像李開復所講:

我們不只是在人工智慧時代生存,還希望獲得美好的生活。

這條路將我的重心從機器帶回到「人」本身,從智能回到了「愛」。


4


柳巖曾在《王牌對王牌》中聊起因癌症去世的爸爸,令人動容。

柳巖眼眶泛淚,說自己只看到爸爸穿過兩次西裝,一次是爸爸媽媽的結婚照,另一次是她幫爸爸媽媽舉辦的婚禮上。

爸爸還和柳巖做了約定,要在柳巖的婚禮上再穿西裝,可是已經沒有機會了。

2018年,柳巖給爸媽安排了一場浪漫的紅寶石婚禮。

就一個月之後,父親被確診胃癌晚期。

柳巖至今都記得當時大夫跟她講父親還剩下的時間數字。

從一年到半年,從半年到三個月,從三個月到一個月,從兩周到「就這幾天」。

雖被稱為「孝女」的柳巖,談起父親一度哽咽,覺得自己能為父親做的事情太少了。

「如果親人健在的時候,有什麼都給他們吧,我不想讓他們覺得,他們不配擁有這一切。」

在許飛演唱的《父親寫的散文詩》下面,有這樣一條評論:

「我多麼羨慕,你們能聊起父親的種種,我的父親在我21歲就離開了。

還沒等我有能力給他買好吃的,買新衣服時,沒看到我和弟弟結婚,沒看到外孫孫子,沒坐過我和弟弟各自買的汽車,沒住過好的房子。

甚至,唯一一次穿西裝還是送我上學借別人的。」

記得畢淑敏在《孝心》中寫道:

「我相信每個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擊的脆弱。」

無論是夫妻之間的相守,還是父母子女間的陪伴,我們總是習慣忽視他們的感受,忘記關心他們的健康,他們過得好不好。

有人幸運可以用今後更多時間去彌補,可缺失這份幸運的人,留下的將是終身難忘的遺憾。

這種遺憾會在每一個不經意的時刻給你帶來陣痛,陣痛留下的是每一次你可以做到,卻沒做的那份不甘。

李開復的《向死而生》是他的向死而生,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向死而生。

你問我什麼才是最好的人生?

我想,大概是此生無憾吧。

相關焦點

  • 哈文悼念李詠逝世兩周年 不知不覺中,李詠已離開我們兩年了
    哈文悼念李詠逝世兩周年 不知不覺中,李詠已離開我們兩年了時間:2020-10-26 06:5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哈文悼念李詠逝世兩周年 不知不覺中,李詠已離開我們兩年了 10月25日,已故知名主持人李詠的妻子哈文在社交帳號上發文悼念丈夫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
  • 李詠患癌去世兩周年,妻子哈文發15字文悼念,字字淚目
    談到李詠,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非常6+1的綜藝節目,在這個節目裡,李詠曾經帶給我們無窮的歡樂,這些都是難以忘懷的。在社交帳號發文悼念丈夫李詠:「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短短15個字,哈文卻寫出了對丈夫的思念,以及對生命的感悟,李詠離世2周年,妻子哈文對丈夫的思念仍未停止,還在這個特別的日子又值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發文悼念,相信李詠知道也會深感欣慰。
  • 李詠逝世一周年的 哈文發文悼念李詠 一句話惹人掉淚
    10月25日是李詠逝世一周年的日子,在這天哈文發文悼念李詠,隨後李詠的女兒法圖麥也發文悼念父親,來看看哈文和法圖麥都說了什麼。  哈文發文悼念李詠怎麼回事前央視知名主持人李詠2018年10月25日因病去世,今天是他逝世一周年的日子,妻子妻子哈文在社交帳號發文:「只願歲歲平安 即使生生不見」。女兒法圖麥也發文悼念父親:「每天都想你。遲一點,天上見。」一字一句讓人心疼。據悉,主持人李詠抗癌治療17個月後,於2018年10月25日凌晨在美國去世。
  • 李詠去世2周年,妻子哈文發文悼念,他們的愛情讓人淚目
    10月25號的中午12點,李詠的妻子哈文,在社交平臺中發文悼念李詠去世2周年。也是在李詠去世的2周年後,看到妻子哈文發的悼念詞,都是短短十幾個字,而每一次的十幾個字,讓人看到就能淚目的那種。當然,真正讓人淚目的還是哈文和李詠那種「至死不渝」的愛情。
  • 李詠逝世2周年,妻子發文悼念,給時光以生命,讓人淚目
    有人想到的是聲音中氣十足的朱軍,有人想到了董卿,而我想到了那個已經逝世的李詠。 10月25號是李詠逝世兩周年,妻子發文稱: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 短短15個字寫進了喪夫之痛和思念之情。
  • 李詠逝世2周年,妻子發文悼念:給時光以生命,讓人淚目
    有人想到的是聲音中氣十足的朱軍,有人想到了董卿,而我想到了那個已經逝世的李詠。10月25號是李詠逝世兩周年,妻子發文稱:短短15個字寫進了喪夫之痛和思念之情。很多人都說我們能理解,然而你不是他,你如何能站在他的角度去想這件事。
  • 哈文發文悼念李詠去世兩周年:簡短15字,盡顯對丈夫思念之情
    其實,李詠非常的喜歡孩子,但是妻子哈文起初的時候,並不想要孩子,原本的想法是做一對丁克夫妻。後來不知道怎麼了,哈文突然又想要孩子了,於是女兒法圖麥就出生了。直到李詠去世,妻子哈文才對外透露,李詠一直在美國進行抗癌治療,雖然經過了17個月的治療,但還是無力回天。
  • 李詠逝世兩周年,哈文重陽節十五字悼念,憶19歲那年初相識
    兩年前的今天(2018年10月25日)前央視名嘴李詠因喉癌不幸病逝美國醫院,噩耗傳回國內引發眾人的驚訝與不舍,導演哈文亦是歇斯底裡痛心吶喊「永失我愛」。時光飛逝、白駒過隙,一轉眼兩年過去了;今天是李詠逝世兩周年的日子,又值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悲傷氣息油然而生。
  • 哈文悼念李詠逝世兩周年:「永失我愛」讓人心痛,有一種愛情不死
    #哈文悼念李詠逝世兩周年#01晚上的時候,看到一條熱搜:哈文悼念李詠逝世兩周年。斯人已逝,可是他永遠地停留在你的心中。離開的人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時間,因為活著的人愛他的人,會永遠惦記著他,就好像他從來都沒有離開過一樣。
  • 李詠去世兩周年,哈文發15字文悼念惹淚目,女兒法圖麥暫未發聲
    2018年10月25日著名主持人李詠患癌病逝,年僅50歲,今年是李詠離世2周年,哈文對老公的思念仍未停止。25日中午12點哈文社交帳號發文悼念丈夫「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15字詮釋生命和時光的意義,離世後的李詠仍然活在大家的心中,時光不老,生命不息。李詠年紀輕輕離世,哈文和女兒法圖麥相依為命,每年李詠的忌日以及生日哈文對丈夫的思念從未停歇。
  • 哈文發文悼念李詠去世兩周年,15字引人淚目,昔日合照惹人懷念
    近日,著名導演哈文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發文悼念丈夫李詠逝世兩周年,在文案裡,哈文寫道:「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簡短的十五個字,道出了生命和時光的意義。永失我愛」四個字,道出了他們的愛情。而在19年,李詠去世後的而第一個忌日,哈文也曾發文悼念李詠,哈文道:「
  • 李詠患癌去世兩周年,51歲妻子哈文發文悼念:給時光以生命
    李詠去世兩周年,51歲妻子哈文悼念10月25日,已故知名主持人李詠的妻子哈文在社交帳號上發文悼念丈夫「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短短15個字,哈文卻寫出了對丈夫的思念,以及對生命的感悟,不得不說,哈文是一位重感情的妻子,也是一位對李詠有很深感情的女人,李詠已經離開她兩年了,哈文對丈夫的思念仍未停止,依然念念不忘,還在這個特別的日子發文悼念,相信李詠知道也會深感欣慰
  • 李詠去世兩周年 妻子哈文發文悼念:給生命以時光
    25日中午,導演哈文在社交帳號發文悼念丈夫李詠:「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15字詮釋生命和時光的意義。據悉,今年是李詠離世2周年,哈文對老公的思念仍未停止。去年李詠去世一周年,哈文也選擇中午12點發文「只願歲歲平安,即使生生不見」,令人動容。2018年10月29日上午,李詠妻子哈文發文稱丈夫李詠去世。
  • 哈文發文悼念李詠去世兩周年,文案十五個字意義深刻,合照引懷念
    10月25日是著名的央視主持人李詠去世兩周年的日子,他的妻子哈文也在微博為她的老公發文進行悼念在微博文案中,哈文。哈文僅僅打了15個字用來悼念他的老公,而正是因為這15個字加上他們全家人的合照,引起了一眾網友們的懷念,那麼下面小編就帶大家看一看這件事情吧。
  • 哈文悼念李詠逝世兩周年,人到中年另一半走了,留下的那個苦啊
    10月25日是主持人李詠逝世兩周年,中午12點,哈文@法圖麥的媽媽 在微博發文悼念丈夫,她寫道,「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簡短有力量。去年10月25日,哈文發文「只願歲歲平安,即使生生不見」。
  • 李詠去世兩周年,妻子哈文15字發文令人淚目
    昨日,李詠的妻子哈文在社交平臺發文,表達自己對丈夫逝世兩周年的思念,雖然只有短短的十五個字在李詠的一家三口的曾經合照裡可以看到,妻子哈文滿臉微笑站在兩人身後,女兒也已長大成人年輕又漂亮,李詠有著天生的感染笑容,卻沒有一張標準的國字臉,他並不適合比較嚴謹的新聞主持,於是他的精力都放在了央視的娛樂綜藝節目上,他也是央視裡最出名的娛樂主持人。
  • 哈文悼念李詠兩周年:再看哈文寫給李詠的信,才發現愛的真諦
    在李詠離開她時,她寫道:「永失我愛,」簡單的四個字,已經讓人感受到那種窒息般的心痛,不需要再多言語,已讓人明了她的痛;李詠離開一周年,她寫道:「只願歲歲平安,即使生生不見,」她是多麼希望那個深愛的人還在身邊,哪怕兩個人從此不見,也只求他平安,只是現在都不可能了;李詠離開兩周年,她寫道:「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愛人離開兩年,而她仍然在思念著他,她希望能夠重回那段時光,重溫過去的美好。
  • 哈文悼念李詠兩周年:再看哈文寫給李詠的信,才發現愛的真諦
    01 微博上看到一條熱搜:哈文悼念李詠兩周年,原來不知不覺已經兩年了,而哈文一年又一年地用這樣的方式記住他。 在李詠離開她時,她寫道:「永失我愛,」簡單的四個字,已經讓人感受到那種窒息般的心痛,不需要再多言語,已讓人明了她的痛; 李詠離開一周年,她寫道:「只願歲歲平安,即使生生不見,」她是多麼希望那個深愛的人還在身邊,哪怕兩個人從此不見,也只求他平安,只是現在都不可能了; 李詠離開兩周年
  • 沉痛悼念著名節目主持人李詠逝世兩周年
    10月25日中午12時,著名主持人李詠離世2周年之際,妻子哈文發文悼念丈夫:「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去年李詠去世一周年時,哈文亦發文悼念「只願歲歲平安,即使生生不見」,令人動容。今年依舊沒有遲到的悼文依舊念惹淚目。
  • 哈文悼念李詠去世兩周年,道出為何將丈夫葬在美國,真相讓人感動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距離央視著名主持人李詠去世已經2周年了。李詠的妻子哈文在李詠去世兩周年這天也是發文悼念,雖然只有簡短的15個字,但是卻充滿了對丈夫的無盡思念。「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這簡短的15個字,道出了生命和時光的意義,也表達了對愛人的相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