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李曉彤是髮小加同學,我倆住同一棟樓,從小學到高中,在同一個班。表面上,我把曉彤當最好的閨蜜,她也倍加珍惜我們的友誼。
我有自己的苦衷,我們本是同年同樓生的孩子,可原生家庭卻大相逕庭。他們家明明有兩輛自行車,可不論上班、下班或者出去玩,曉彤爸總是用自行車載著她媽。自行車載著一家三口,輕快駛過街道的樣子,是鄰居們眼中的一道風景。我爸最大的愛好就是下班後和工友們一起喝酒,吆五喝六,吵得四鄰不安。最尷尬的是,喝醉的他要麼跟我媽吵架,要麼跑到樓下,在大庭廣眾下耍酒瘋。街坊四鄰平時看到曉彤爸媽,老遠就會打招呼,尊重有加。可是,看到我爸媽,尤其是我爸,人家是能躲就躲,不然就是敷衍而過。同樣地,我和曉彤一起手拉手去上學,鄰居見了,會誇曉彤的辮子梳得好,裙子漂亮。
曉彤的學習有父母的雙重輔導,我沒有,那就自己暗下功夫。曉彤喊我下樓玩,我每次都痛快答應,但玩著玩著,我就溜回家學習了。曉彤作文寫的好,秘訣是他們家的書多,於是,我豁出自尊心,拿她家當圖書館,有時去她家看書,有時借回來。這給了我無比信心——只要肯努力,再加上那麼一點點小心思,我完全可以跟李曉彤平分秋色。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我考了全班第一,比第三名的曉彤多了18分!我爸照例醉醺醺的,看都不看成績單,大大咧咧地說:「考的好有什麼用?你憋著氣跟人家曉彤比,有什麼可比的?人比人,氣死人,就是要飯,人家都比你要得多,要得好。」淚水在我眼睛裡打轉,滿腹的委屈、不甘全都轉化為對曉彤的怨恨。我倆照舊每天出雙入對,她心無城府地跟我分享所有學習資料。而我呢,學習資料照單全收,但我讓表姐買的題庫,卻自己悄悄的做。那一年,我以比她高出28分的成績,考進上海一所985院校,學習建築設計。而曉彤呢,去了廈門一所大學,被調劑到冷門的「社會學」專業。為此,我爸大擺謝師宴,請我高中老師及親朋好友和鄰居們吃飯,當然包括曉彤一家。喝醉的爸爸拉著曉彤爸的手,激動的語無倫次,大意是:「我以為這輩子都不可能跟你平起平坐,沒想到祖墳冒青煙,生個姑娘這麼爭氣,居然比你家學霸考得還好……」曉彤爸媽沒有表現出絲毫的難堪,而是用欣賞的眼神看著我說:曉彤則送給我三本厚厚的書:《 建築空間組合論 》、《 建築:形式、空間和秩序 》、《世界建築大師名作圖析》,都是英文原著,是她託在美國的小叔幫忙買的。這一家三口,言辭得體,祝福真誠,看不出絲毫的嫉妒,令我拼了18年的勝利,大打折扣。
我拿著不菲的年薪,嫁了一個生意人,住進豪宅,生了個兒子後,老公又給爸媽買了一套位於中心市區的商品房。曉彤在一所非重點初中當政治老師,嫁給了一位外科醫生。至此,無論是父母、家庭、事業,還是人生,曉彤已跟我沒有任何可比性了。雖然我爸不管走到哪裡,依然酗酒,如今還添了吹牛的毛病。老公根本不敢指望他們幫忙帶小孩,寧願掏錢讓閒得冒煙的他們,四處遊玩。只是,給他們報旅行團,必須報一次換一個——他們永遠是團裡最遭人嫌棄那一對。至於他們對我,從前是各種貶低,如今是言聽計從的討好巴結。無論如何,他們也算實現了理想,過上了有錢有閒的晚年生活。為了方便照顧外孫女,他們讓曉彤夫妻搬回去同住,一家五口擠在那套老舊的房子裡。從前那麼瀟灑的一對夫妻,如今,所有的財力與精力都耗在孩子身上了。
當年,曉彤是怎樣被富養的,如今的顏顏,有過之而無不及。每天,姥姥會給她梳不同的辮子,穿著漂亮的裙子,給她聽舒緩的音樂,為她做肢體按摩復健。只要天氣允許,上午十點,兩位老人會準時帶顏顏去公園,拿著動植物百科全書,帶她認識大千世界。甚至,連我們一年一度的同學聚會,曉彤也會帶著顏顏。就連曉彤的老公去國外參加一個學術會議,他也千辛萬苦地把顏顏帶在身邊。女兒,無論爸爸去哪裡,都要你作伴,被你眼睛看過的世界,才是爸爸眼裡最美的風景。
事實上,生活不順的曉彤反而讓我有了更親近她的願望。我時常開車載著兒子,呼嘯著開進兒時的胡同,裡面裝著我給顏顏買的各種名牌衣服和玩具。他尤其喜歡聽曉彤爸給顏顏講繪本,每次聽完都意猶未盡,還跟曉彤爸商量:「姥爺,能不能把這本《不一樣的卡梅拉》借我看看?」讀完一遍後,顏顏會用手指點點書,兒子立刻會意,又讀一遍……這個在家唯我獨尊的小霸王,每次到曉彤家,秒變優雅少年,愛讀書,說話細聲細氣,追著曉彤爸媽叫「姥爺」「姥姥」,比叫自己親姥姥姥爺都甜。外出時,他也會主動走在顏顏身邊,有人問,他就特別自豪地介紹:我帶著兒子接觸顏顏,本意是想讓他懂得珍惜健康,和他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他甚至在日記中寫道:我希望能有顏顏那樣的姥姥姥爺、爸爸媽媽,那麼慈愛,那麼溫柔。年少的我,曾經怎樣羨慕曉彤,如今的兒子,就怎樣羨慕顏顏。只是,我的羨慕裡摻雜了更高濃度的嫉妒,但兒子沒有。
她老公用那雙平時拿手術刀的手,幫病床上的嶽父打開塞露,為其接屎接尿。此時,我和老公恰好來探視,看到這一幕,心裡感慨良多。「說實話,做不到,因為你爸媽跟曉彤的爸媽沒法比。」因為原生家庭的原因,我心裡一直有一個巨大的空洞,這些年,我努力往裡填,卻怎麼也填不滿。時至今日,我仍無比渴望來自外界的認可,並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幸福。2020年春節,這場猝不及防的疫情,讓整個中國都陷入隔離狀態。我閒得無聊,每天在同學群、朋友圈裡曬自己做的一日三餐,戴著各種奢品玩自拍,美其名曰:生活所迫,只好幽默。
然而,我好不容易在群裡鬧出點熱度,卻再次被曉彤輕易搶鏡了。有個和曉彤關係要好的同學,丟出一張抗疫的新聞照片,@曉彤問:我吃了一驚,連忙放大了照片仔細看,儘管他帶著口罩,可是那眉眼,我確認,那就是她老公!我給曉彤打電話,一直無人接聽,只好給曉彤媽打電話。李新(曉彤老公)作為第一批援助武漢的醫生,大年初一就出發了。前些天,社區開始上門排查疑似病人,缺人手,曉彤做志願者去了。
33年了,就算我心裡一直嫉妒著李曉彤,但關鍵時刻,我發現她在我心裡,佔據的是親人的位置。「李新去了一線,曉彤在後方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心裡會安慰些。電話裡,阿姨反而安慰我,囑咐我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出門,照顧好家人等等。放下電話,我心裡有說不出的千般滋味,那感覺,有感動,還有這輩子再也追趕不上曉彤的挫敗。而我爸媽呢,自隔離以來,一天給我打不下十遍電話,問他們什麼時候能出門,說他們想出去玩……時至今日,他們依然三句話不到,就會吵起架來,然後讓我給他們評理……
我默默清空了自己的朋友圈,自欺欺人地刪除了同學群裡的聊天記錄。我開始聯絡散落江湖的朋友,力所能及地尋找口罩、防護服等一線急需的醫療資源。這不僅是因為我們的友誼,更因為,我需要他們長久地活在我的生命裡,提醒我的狹隘自私,令我也能離教養近些,內心的格局再大些。是的,儘管我和曉彤一直是塑料花姐妹,但我還是被這場年代久遠的友誼,靜水深流地哺育了。*作者:劉小念,一個寫故事的手藝人,也是一個二胎媽媽,專寫婚姻內外那些事兒,公眾號:寫故事的劉小念(ID:xgsdlxn),回復「目錄」,可閱讀所有故事來源。
LOVE107 21:00—23:00
LOVE107每周一至周五晚間直播《都市夜歸人-樂馨茶軒》
手機下載【阿基米德】搜索「都市夜歸人樂馨茶軒」,預定每晚21點節目直播,或者進行回聽以及下載收聽從此再也不用擔心錯過小夥伴們鍾愛的茶軒了…
節目互動公眾微信號:lexinchaxuan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le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