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識上面這個成語嗎?不認識沒關係!像這樣的還有一打呢!以下12個「冷成語」,若能認識一半,算你厲害!一起來看看吧……
皮裡陽秋
指藏在心裡不說出來的言論。本來寫作「皮裡春秋」,到了東晉,簡文帝司馬昱的母親鄭太后名叫阿春,為了避她的諱,遂改為「皮裡陽秋」。
皮指外表,裡指內心,春秋即孔子所修的史書《春秋》。意思是表面上不作評論,內心卻有所褒貶。
綆短汲深
綆:汲水用的繩子;汲:從井裡打水。吊桶的繩子短,打不了深井裡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難以擔任艱巨的任務。
掛一漏萬
形容列舉不周,選了一個,但遺漏很多,一般用來自謙。語出唐·韓愈《南山》詩:「團辭試提挈,掛一念萬漏。」
計日程功
出自 《禮記·儒行》:「程功積事,惟賢以盡達之。」。基本解釋 計:計算;程:估量、考核;功,成效。工作進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計算,形容進展快,有把握按時完成,成功指日可待。
膠柱鼓瑟
現含貶義色彩,指不能靈活變通。多用於書面語中。「膠柱鼓瑟」,亦作「膠柱調瑟」。比喻拘泥成規,不知靈活變通。漢·揚雄《法言·先知》:「以往聖人之法治將來,譬猶膠柱而調瑟。」
繼晷焚膏
繼:繼續,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燈燭。點燃蠟燭或油燈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繼日地勤奮學習或工作。
吉光片羽
吉光:古代神話中的神馬名;片羽:一片羽毛。古代傳說,吉光是神獸,毛皮為裘,入水數日不沉,入火不焦。「吉光片羽」指神獸的一小塊毛皮,比喻殘存的珍貴的文物。
過江之鯽
東晉王朝在江南建立後,北方士族紛紛來到江南,當時有人說 「過江名士多於鯽」。比喻某種時興的事物多得很。後用以形容趕時髦的人很多,但多含有盲目跟風之意。
酒店猛狗
《酒店猛狗》出自於《晏子春秋·內篇問上》,酒店猛狗寓言告訴我們:「猛狗」不殺,再好的「酒」都會變酸,一個英明的領導要注意「審擇左右」,親賢臣遠小人,以趨利避害。領導者只有從全局出發,才能慧眼識人。
大含細入
原指文章內容精博,既包涵天地的元氣,又概括了極微小的事物。後來用以稱讚文章的博大精深。
羚羊掛角
指羚羊夜宿時,掛角於樹,腳不著地,以避禍患,舊時多用該詞語比喻詩的意境超脫。詞語出自宋代嚴羽的《滄浪詩話·詩辨》。
築室道謀
築:建造;室:房屋;道謀:與過路的人商量。比喻做事自己沒有主見,缺乏計劃,一會兒聽這個,一會兒聽那個,終於一事無成。
你還知道哪些有趣的冷門成語?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