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全投全控,發力院線原創電影

2020-12-25 澎湃新聞

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放眼這三年,眾多類型、題材紛紛突破票房體量的天花板,愈加多元的影像表達,愈發新鮮的創作思路與角度層出不窮,開拓眼界的同時,我們也發現,精品內容多是時代迴響,卻恰恰能夠超越時空、超越年齡、超越性別感染觀眾,這是電影的魅力,應該也是內容發展不變的鐵律。」 8月27日,第10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在演講時說道。說起來,自2016年起一年一度於年中召開的「愛奇藝世界·大會」,是世人觀察與摹寫愛奇藝乃至當下中國網絡視頻市場發展現狀與趨勢的窗口之一。而自2017年登上「愛奇藝世界·大會」的講壇,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憑藉多年主持大型節目的功力傍身,一開口便牢牢成為會場矚目的中心。今次在北影節論壇上亮相的他,依舊不改一位中年男人的帥氣和陽光——只是不再染髮,顯出歲月浸染的痕跡。

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在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發表演講。北京國際電影節主辦方供圖某種意義上說,亞寧此次在北影節的演講可以視作去年「愛奇藝世界·大會」上正式提出將推出原創電影後,進一步的闡發與階段性匯報。在去年演講中,亞寧首先援引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對過去幾年愛奇藝在「網絡綜藝,網劇,網絡大電影等領域獲得巨大的成功」的介紹,繼而提出2019年愛奇藝將會在院線電影領域做出新的探索和創新,「這就是我們要推出的原創電影計劃」。彼時,他以「獨家投資、聯合製作、院線發行」三要素,來定義何謂愛奇藝影業的「原創電影」。一個與生俱來帶有網際網路基因的影業公司為何要在這個時間節點上,轉向「獨家投資」,做「進院線」的原創電影?有業內分析人士當時就指出,不獨愛奇藝影業,近些年不少相繼入局電影產業的新公司都會在一定的發展階段面臨新的挑戰與抉擇。

「前幾年比較流行的玩兒法是,看上一位有票房號召力的導演,找來一些有知名度和流量的明星,產品項目書出來開始社會融資,在融資過程中做溢價,這樣發起方先就可以規避掉大部分風險。」這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拍完上院線,賺了還好說,賠了誰也跑不了。如此一來,作為項目開發方,他們不會把全部精力放在一個作品的打磨上,反而是想騰出精力再多弄幾個(項目),搞得像押寶一樣。這樣的話,尤其當一些新公司作為跟投方的時候,其實風險更大。而且目前行業弊病還有一個結帳周期過長的問題,(即便)賺錢了,你都不知道現金什麼時候能到帳。」他繼而指出,「這(情形)在前幾年影視圈熱錢湧動的時候尤其明顯。」

有共識,自然見諸行動。從去年亞寧的演講中,不難看出他對《我不是藥神》、《西虹市首富》等電影的認可與推崇,特別是「現在(去年四月)和《復仇者聯盟4》同期上映的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這樣的電影能夠取得2億票房,充分說明我們中國觀眾愈發成熟和理性。」亞寧還橫向比較了大洋對岸的情形,「『迪士尼+』的推出,(傳統影業巨頭)切入了流媒體的賽道。而以流媒體起家的網飛也在今年年初加入了美國電影協會,成為好萊塢新六大(之一)。」

回到剛剛過去的,8月27日北影節論壇現場,亞寧代表愛奇藝影業發布了2020-2021年愛奇藝原創電影院線新片片單,在已發布片單中包含已完成和積極推進中的電影作品,涵蓋了動作、犯罪、懸疑、青春等多元化的商業類型。如同他去年所擘畫的一樣,片單電影出膛後的「第一彈著點」並不是線上點映,而是實打實要上銀幕的院線電影。

這其中,《中國桌球》由創作了《奪冠》、《中國合伙人》的金牌編劇張冀擔任劇本顧問。顯然是《奪冠》後,又一部熱血體育片。而同樣立足真實事件或時代背景,講述和刻畫中國精神的作品還有《絕地追擊》、《你好,英雄》和《邊緣行者》。

《絕地追擊》由邱禮濤執導的《絕地追擊》改編自真實案件,不僅展示了緝毒過程中驚心動魄的槍戰動作戲,更創新融合了山洪暴發等災難元素。在他之前,林超賢、劉偉強已經證明了香港導演完全有能力執導國產主旋律商業片,燃爆票房。相較於前兩者,邱禮濤不僅同樣有著「快靚正」的業界口碑,更曾在邪典電影上機變百出,他能否為此一類型片帶來新的亮點?值得關注。「市場迅速而直接的反饋告訴我們,觀眾口碑不僅是試金石,更是指揮棒,很多傳統的方法論逐漸失效,而『精品內容』的評判標準正加速向故事創新度、情感共鳴度、思想深刻度、時代價值彰顯度等維度傾斜。」亞寧在此次北影節上介紹說,「未來愛奇藝原創電影廠牌下將保持年產5部及以上院線電影的體量,保證充足的影片儲備,覆蓋未來全年主流檔期。」由此不難看出,「後疫情時代的精品院線電影」是現如今愛奇藝影業的廠牌定位與發力重心。近日,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在京接受了澎湃新聞記者的專訪。

【對話】

全投全控,愛奇藝原創電影是一種創新

澎湃新聞:此次新冠疫情對影視行業影響很大,能否談談對此的思考和應對?

亞寧:年初春節檔突然停止,對整個行業震動非常大。之前雖然有過應對非典的經驗,但事實明顯證明這一次影響更大、更持久。坦白講,疫情對愛奇藝影業的影響倒還不是特別大。這首先得緣於影業成立7年來,去年5月份我們對既有思路做了一次巨大的改變,提出要做自己的原創電影——所謂「原創」,指的是非向外購買,而是自主開發、製作的電影。這些作品從項目孵化、成片到宣發上映,全部由愛奇藝影業全權主導,最終版權也歸我們所有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創新,因為在整個傳統電影行業裡,由一家公司全部投資一個項目,這種模式其實很少見。

澎湃新聞:我是否可以理解為愛奇藝影業要從之前的參投,變成之後的主投主控?

亞寧:應該說是全投全控。以去年5月份開始這個模式算,一個電影從孵化到最後製作完到上映有一定的周期,剛好我們是卡在這個周期當中。所以疫情期間,我們大部分片子還在正常孵化推動或者是後期製作的過程中。《再見吧!少年》(林子平導演),去年11月份開機,差不多今年1月份殺青。今年6月,《彷徨之刃》開機,剛剛殺青,王千源、王景春兩大影帝對手戲,我想大家都會非常期待。而且《彷徨之刃》應該是後疫情時期,第一個開機的規模較大的電影項目。儘管在整體行業悲觀的情緒下,我們反而好像是逆行者。

《彷徨之刃》開機海報澎湃新聞:你剛才提到愛奇藝原創電影的模式是一種創新,能否再具體展開講講?亞寧:在整個傳統電影行業裡,能夠一家公司全部投資一個項目,這種模式其實很少,一般來講大家覺得為了將風險化解攤薄,可能是一家或兩家大的影業牽頭組局,構成複合式的投資主體。坦白講,我們也參與過這種模式,有成績也有教訓。現在從上到下基本統一了認識,文化產品本身有自己的特點和規律,應該把全副精力放在如何做好一部電影上。

澎湃新聞:作為愛奇藝影業總裁,你投拍的電影都是要先進院線的。那麼對於電影院作為線下觀影渠道或者說終端,經此一疫後,你覺會有哪些改變?

亞寧:電影院肯定還會一直存在下去,只是說在不同時段,一些突發事件可能會促它做些改變。但電影院觀影的模式會長久存在下去,正是基於這樣的堅定信念,我們對做愛奇藝原創電影的信心也從來沒有因為疫情影響而改變。疫情期間,大家會發現網上觀影也挺方便。線下部分我覺得,當線上觀影越來越便捷之後,窗口期(註:隨著視頻網站興起,一些電影往往在搬上院線一段時間之後,就開放給視頻平臺。開放給視頻平臺或其他媒介之前的那段院線獨播時間,即為院線窗口期。)逐漸在縮短,在這樣的情況下對影院,對院線電影的內容要求只會越來越高。只有內容好到一定份兒上,觀眾才會有驅動力去電影院看。

澎湃新聞:在剛剛過去的北京國際電影節上,陳思誠導演發言時稱未來能讓觀眾進影院的電影,「要麼是必須進影院看的大片,要麼是關注社會的議題式電影(大意)」,你怎麼看?

亞寧:我覺得是這樣,從未來從線上和線下的區別看,當然是線下的觀眾體驗越來越重要,這需要影院硬體不斷升級改造,因為線下觀影支付的票價還是相對比較高的,你如何拉開它跟線上觀影的區別?肯定在於觀影體驗。銀幕是不是應該越來越大?聲音效果是不是越來越好?包括現在已經有全景聲,未來還有更高的影音概念。電影院已經經歷了多廳時代,未來細分的方向可能更多——IMAX廳會不會更多些?場地不夠的話,小廳是不是在別的觀影體驗上做做文章?

你提到高概念的工業大片,這肯定是未來的方向之一。但中國電影工業化的道路還在探索,出現了《流浪地球》這樣成功的大製作。《流浪地球》提出的概念是一種「中國方案」,體現了中國人的生活、情感和價值觀。它的成功不僅僅是靠特效博眼球,而是引起了社會共鳴,這是我更看重的。

內容為王的時代終會到來,好內容不愁沒排片

澎湃新聞: 能否簡要回顧下之前愛奇藝影業投拍的電影體量與規模?

亞寧:過去我們以參投方式或主投方式做過的影片裡面,有文藝片也有商業片,商業片裡邊從小成本到大製作都進行了探索。我們也曾嘗試過工業化特色的特效影片《神探蒲松齡》,成龍大哥演的,還是在春節檔。那部電影應該也是由網際網路電影公司主投主控,登陸春節檔的第一個影片。

澎湃新聞:未來愛奇藝影業全投全控的片子是不是以中等體量投資為主?

亞寧:愛奇藝影業全權主導,確保電影從創意到成片的質量和品質。未來大體量的電影,如果有特別好的項目,我們不會拒絕。但如你所說,還是會以中等以上的投資體量,有社會現實關切度的電影項目為主。我們看近年來不少成功的電影,他們關注反映的都是普通中國人的情感和生活,能夠引起大眾情緒的宣洩和情感共鳴,是講你我的故事,講中國故事,這是我們選片的大方向。

澎湃新聞:愛奇藝影業未來在產業鏈的布局上有何考量?

亞寧:我們首先尊重電影這個有著100多年歷史的傳統產業,尊重產業發展的規律。在這個基礎之上要談創新,通過各種各樣的創新來帶動和改變這個產業。談到市場回收變現有兩個渠道,一個當然是影院,傳統的院線,還有一個渠道就是線上價值的實現。

以前有一個爭論,所謂內容為王還是渠道為王?現在大家的共識當然是兩者不可偏廢。線下重資產在此次疫情期間,運營的壓力很大。未來內容和渠道之間,首先來是說一定要先有好的內容。觀眾現如今獲取娛樂的方式太多,資訊也足夠發達,他們的選擇會越來越理性。只要電影項目內容好,影院是會側重排片的,因為這才能有上座,有票房,運營才會良性。自己排片,自己院線保底未來是走不通的。內容為王的時代終會到來。

澎湃新聞:聊到這我想聽聽你就美國同行網飛近些年的動作和布局,談談看法?網飛(Netflix)聯合創始人馬克·倫道夫的著述《復盤網飛》中文版近日也已推出,圈裡不少人也在關注熱議這件事。

亞寧:你問起來,這裡我就談一點個人看法。Netflix生存在好萊塢這樣一個環境裡面,做電影起步非常不容易,或者說它要在傳統電影行業裡想獲取相當的地位非常難。它本身模式是創新的,而好萊塢相對又是保守的,比如關於膠片還是數字拍攝之爭,在電影產業新興的國家可能問題不大,但在好萊塢就不一樣。

線上、線下,現在還涉及一個窗口期的問題。Netflix這兩年也有幾個項目,比如《愛爾蘭人》,由此聚攏一批有個性、有成就的電影人。當這樣線上播出的電影也在奧斯卡贏得了獎項,誰還能質疑Netflix做電影的專業性呢?就國內市場愛奇藝、優酷、騰訊這三家網際網路平臺而言,同傳統電影行業間大家相處得還挺好。愛奇藝影業做原創電影,一開始就申明是要進電影院的。所以Netflix有Netflix的模式,中國的網際網路電影公司有我們的智慧,那就是良性互動,彼此共贏。

什麼樣的力量能驅動中國觀眾去電影院看電影

澎湃新聞:具體到你,作為曾經的知名主持人四年前加入愛奇藝影業,能否談談這幾年的感想?

亞寧:愛奇藝影業到今年七歲了,我們是三大(愛奇藝、優酷、騰訊)裡成立專門的電影公司是最早的。一開始通過參投一些影片介入到電影行業,逐漸意識到參投方對於題材、內容、製作、宣發的掌控力都有限。第二個階段主要是主投主控,項目由自己研發,之後吸引更多的投資方,大家一起來做。這個階段大抵和我來到愛奇藝影業的時間點相同,大概從2016到2018年是如此。之後,也就是從去年5月開始,我們提出要做全投全控的原創電影,這是我們未來的方向。

澎湃新聞:能否回憶一兩個你接手後投拍的案例?

亞寧:電影《八月》是我們主投的小成本文藝片,摘得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和最佳新演員獎,也是愛奇藝影業在文藝片領域裡目前最好的成績。說到商業片,我們也有不少嘗試,小體量的《我是你媽》,閆妮主演的母女感情戲,去年和復聯4一起上映,取得了三千多萬票房。這幾年我們從文藝片到商業片,各種體量的電影都嘗試了,有成功也有教訓,但就像是學遊泳,你不下水永遠也學不會,現在就是要踏踏實實做原創電影項目。

澎湃新聞:那就來說說新項目。中國體育電影類型還沒有真正樹立,我個人很感興趣《中國桌球》。

《中國桌球》亞寧:之所以選中《中國桌球》這個項目,首先桌球是國球,這麼大的人口基數在這擺著。但我們的擔心恰恰又是,中國桌球健兒近些年的成績太好了(笑),甚至輸出人才給對手,還是具有壓倒性優勢。國家榮譽當然是大家的驕傲,但單從做電影劇本的角度,可能就不夠抓人。所以我們的劇本會選擇一段中國桌球的「至暗時刻」,大概是上世紀90年代初,打單和團隊都進入到低谷的一個階段……這是一個中國桌球國手們從低谷崛起,重新贏得榮譽與尊重的故事,不僅是弘揚了體育精神、民族精神,裡面也有「燃」和「淚」這樣的商業元素。澎湃新聞:我們都注意到,其實不管是《我不是藥神》還是《八佰》,很多觀眾在觀影過程中都感動流淚了,近些年有淚點的片子是不少。

亞寧:沒錯,我們也在思考現在的觀眾要什麼樣的電影。現在隨著各種娛樂形式,特別是各種長視頻、短視頻的發展,人們日常生活獲取笑比獲取哭的機會要多得多。大家隨便刷刷手機可能就笑個不停,但在影院裡,你笑的頻次顯然無法達到。什麼樣的力量能驅動中國觀眾去電影院看電影?我們覺得就是「燃」和「淚」,這樣的電影能讓觀眾在漆黑的影院找到情感共鳴,能讓他們帶著情緒走出影院,在人際傳播中繼續發酵電影的口碑,甚至會主動幫你傳播和推介這部電影,我們現在很看重這一點。《中國桌球》目前還在從大綱向劇本完成的階段,「燃」和「淚」是一定要有的。

《忠犬八公》澎湃新聞:中國版《忠犬八公》的導演是徐昂嗎?《看不見的客人》是西班牙翻拍片嗎?亞寧:對,這個已經定下來了。徐昂導演雖然年輕,但總是出手不凡。他對《忠犬八公》這部電影非常慎重,現在還在打磨劇本。未來主角曝光後,相信會讓公眾更加期待。

《看不見的客人》《看不見的客人》改編自西班牙同名電影,導演是葉偉民。這個故事看重的是燒腦,反轉之後再反轉。我們在劇本創作階段做了很好的本土化改造,一方面繼承原作的反轉,同時在人物關係設置上,懸疑片如果知道底兒了,那就沒什麼可看了,所以要做出調整。澎湃新聞:看片單,《絕地追擊》的導演也交給了邱禮濤,能不能談談愛奇藝影業同中國香港導演的合作?

亞寧:邱禮濤導演是中國香港唯一的一位博士導演,過往也執導過很多經典影片。邱導演拿到劇本後表示了濃厚的興趣,因為裡面既有洪水泥石流災難片的元素,也有邊境緝毒警匪片的元素,他可能覺得自己沒有嘗試過這個方向,現在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期間,電影取材於雲南緝毒公安和邊防武警執行任務的真實案例。

澎湃新聞:談談你對未來中國電影市場的判斷和愛奇藝影業的願景。

亞寧:愛奇藝影業是中國電影行業裡的新兵,與傳統的電影公司比還很年輕,未來我們希望能夠行穩致遠,在行業擁有一席之地。我們對中國電影市場依舊充滿信心,儘管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但8月行業復工以來各項數據回升明顯。同時,隨著經濟內循環的展開,老百姓的生活品質和收入逐漸提高,會有更多的人有能力進到電影院。說到這,我國單人年觀影次數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隨著年輕人逐漸成為社會主流,進影院觀影的習慣會逐漸固定下來。

愛奇藝原創片單(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專訪|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全投全控,發力院線原創電影
    在去年演講中,亞寧首先援引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對過去幾年愛奇藝在「網絡綜藝,網劇,網絡大電影等領域獲得巨大的成功」的介紹,繼而提出2019年愛奇藝將會在院線電影領域做出新的探索和創新,「這就是我們要推出的原創電影計劃」。彼時,他以「獨家投資、聯合製作、院線發行」三要素,來定義何謂愛奇藝影業的「原創電影」。
  • 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網際網路與傳統院線相互促進,愛奇藝原創電影...
    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華誼兄弟(300027,股吧)副董事長兼CEO王中磊、萬達文化集團執行總裁兼萬達影視集團總裁曾茂軍、貓眼娛樂CEO 鄭志昊等嘉賓出席論壇,並就電影行業疫情後的新變化、新應對,線上線下的發展等話題進行了探討。現場亞寧表示:網際網路發行與傳統院線並不存在衝突,在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和傳統的電影企業是非常友好的,網際網路開辦的電影企業也和傳統的電影企業融合在一起。
  • 第十屆北影節|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愛奇藝原創電影布局圍繞現實...
    8月27日,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600977,股吧)產業發展高峰論壇 ——『內容為王』講好中國故事,主流電影商業化探索」在京舉辦。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編劇張冀,新麗傳媒高級副總裁兼新麗電影總裁李寧,保利影業董事長李衛強,編劇、製片人龔格爾等嘉賓出席論壇並就主流電影商業化議題進行了探討。
  • 產業鏈上遊搶得C位,愛奇藝影業發布 13部原創電影院線片單
    在今天舉行的第10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愛奇藝影業發布了2020-2021年愛奇藝原創電影院線新片片單。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出席論壇並分享了愛奇藝原創電影在院線電影領域的開發理念和內容布局,已發布片單中包含已完成和積極推進中的電影作品,涵蓋了動作、犯罪、懸疑、青春等多元化的商業類型。
  • 看電影有了新選擇,愛奇藝原創電影院線開出新片單
    8月27日,愛奇藝影業於第10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現場發布了2020-2021年愛奇藝原創電影院線新片片單。
  • 《中國桌球》《絕地追擊》《彷徨之刃》…愛奇藝原創院線電影片單公布
    今天上午,愛奇藝影業於第10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現場發布了2020-2021年愛奇藝原創電影院線新片片單。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出席論壇,分享了愛奇藝原創電影在院線電影領域的開發理念和內容布局,已發布片單中包含已完成和積極推進中的電影作品,涵蓋了動作、犯罪、懸疑、青春等多元化的商業類型,愛奇藝影業正在深耕類型化布局並通過多部現實主義作品關注社會議題、傳播時代正能量。
  • 愛奇藝原創電影院線片單曝光,「中國桌球」「彷徨之刃」等受力薦
    8月27日,愛奇藝影業於第10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現場發布了2020-2021年愛奇藝原創電影院線新片片單。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出席論壇並分享了愛奇藝原創電影在院線電影領域的開發理念和內容布局,已發布片單中包含已完成和積極推進中的電影作品,涵蓋了動作、犯罪、懸疑、青春等多元化的商業類型,不難看出愛奇藝影業深耕類型化布局並通過多部現實主義作品關注社會議題、傳播時代正能量。
  • 大步挺進院線的愛奇藝
    現場同時公布了「愛奇藝原創電影」計劃第一期項目,包括《追錢逗愛熊仁鎮》、《蘿莉大叔》、《非常死刑犯》、《發熱的春天》、《一號坦克》、《分手合約2》。在大會開幕之時,愛奇藝創始人兼執行長龔宇曾表示:今年愛奇藝世界·大會的創新關注點,就是院線電影。
  • 愛奇藝原創電影戰略一周年回訪:連推13部精品背後的決心和野心
    作者/鄧穎翀時隔一年,小娛再次見到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原創電影戰略已初有成效。去年五月愛奇藝世界·大會上,愛奇藝影業突然公布了一個名為「愛奇藝原創電影」的重磅戰略。所謂「原創電影」,意指非購買、而是自主開發、製作的電影。這些作品從項目孵化、成片到宣發上映,均由愛奇藝影業全權主導,最終版權也歸其所有。
  • 愛奇藝原創電影戰略一周年回訪:連推13部精品背後的決心和野心
    >亞寧,原創電影戰略已初有成效。去年五月愛奇藝世界·大會上,愛奇藝影業突然公布了一個名為「愛奇藝原創電影」的重磅戰略。所謂「原創電影」,意指非購買、而是自主開發、製作的電影。這些作品從項目孵化、成片到宣發上映,均由愛奇藝影業全權主導,最終版權也歸其所有。
  • 」愛奇藝原創電影」戰略一周年回訪:連推13部精品背後的決心和野心
    作者/鄧穎翀時隔一年,小娛再次見到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原創電影戰略已初有成效
  • 2019愛奇藝世界·大會電影論壇:開啟「愛奇藝原創電影」計劃
    作為探討全球娛樂趨勢和發展方向的前沿盛會,愛奇藝世界·大會上探討話題和戰略發布,涵蓋劇集、綜藝、電影、文學、動漫、遊戲、體育、短視頻、科技創新等娛樂多領域。電影論壇上,愛奇藝會員及海外業務群總裁楊向華、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演員白百何、王太利,以及超500位愛奇藝電影領域合作方受邀出席。
  • 愛奇藝亞寧:電影不應被熱錢突破市場規則 需關注內容創作本身
    6月19日,第四屆全球電影產業鏈發展論壇在上海舉行,本次論壇主題為「中國電影金融化,路在何方」,邀請包括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華誼兄弟電影公司CEO葉寧,上海東方明珠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總裁張煒,美邁斯律師事務合伙人及娛樂體育媒體業務聯席主管Stephea Scharf,奧斯卡獲獎製片人安德魯•摩根,IMAX公司Richard Gelfond等共同對電影金融化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 愛奇藝電影進化 網際網路或將重塑電影市場新格局?
    線下原創電影開拓商業片市場  劇集綜藝領域的產能,已一半以上由視頻網站產出。隨著網際網路公司步入電影產業深處,「製作」這步棋勢在必行。  龔宇在Q2財報會上表示:對於電影來講,全行業主要的電影來源都是院線電影之後的第二個窗口期。因為疫情的影響,院線電影幾乎在半年內都沒有上線,所以導致我們院線電影的供應斷了。因為愛奇藝在電影品類裡面,市場份額排絕對第一。
  • 原創電影院線片單曝光《中國桌球》《彷徨之刃》等受力薦
    8月27日,愛奇藝影業於第10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現場發布了2020-2021年愛奇藝原創電影院線新片片單。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出席論壇並分享了愛奇藝原創電影在院線電影領域的開發理念和內容布局,已發布片單中包含已完成和積極推進中的電影作品,涵蓋了動作、犯罪、懸疑、青春等多元化的商業類型,不難看出愛奇藝影業深耕類型化布局並通過多部現實主義作品關注社會議題、傳播時代正能量。
  • 電影市場「乘風」回暖,愛奇藝電影「破浪」創新
    隨著網際網路公司步入電影產業深處,「製作」這步棋勢在必行。龔宇在Q2財報會上表示:對於電影來講,全行業主要的電影來源都是院線電影之後的第二個窗口期。因為疫情的影響,院線電影幾乎在半年內都沒有上線,所以導致我們院線電影的供應斷了。因為愛奇藝在電影品類裡面,市場份額排絕對第一。
  • 愛奇藝原創電影片單正式發布:13部作品將在2020-2021年陸續上映
    8月27日,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於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現場發布了2020-2021年愛奇藝原創電影院線新片片單。片單中包含了《中國桌球》《彷徨之刃》《再見吧!少年》《掃黑·兩面人》《看不見的客人》《忠犬八公》《絕地追擊》等13部電影作品,涵蓋動作、犯罪、懸疑、青春等多元化商業類型。
  • 愛奇藝影業2017影享會發布片單 分享華語電影頂峰話題(4/9)
    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中國內地著名導演馮小剛,香港著名導演、監製、編劇王晶,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兼CEO王中磊,Base FX創始人、CEO,Christopher Bremble,大盛國際傳媒集團董事長安曉芬,金海岸影業總裁劉曉光、樂視影業副總裁黃紫燕等嘉賓,及數百家媒體,逾700位行業人事共同出席。
  • 亞寧頭髮花白,從央視主持到愛奇藝總裁,這些年他經歷了什麼?
    已經是愛奇藝影業總裁的他,亮相「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並做了演講。如今的亞寧,頭髮花白,卻不改帥氣儒雅,只是多了一份歲月的滄桑。,在央視電影頻道工作,最後做到總編室主任的位置。《十面埋伏》、《千裡走單騎》等大製作電影的首映,包括一些頒獎典禮與晚會都是由亞寧負責統籌安排。
  • 金馬最佳劇情片《八月》定檔2017年春 愛奇藝CEO龔宇:持續助力文藝片院線表現
    >答謝會現場,影片的出品方代表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及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楊向華也為電影《八月》送上了祝福與期待。作為愛奇藝影業試水文藝片領域的第一部作品,《八月》的黑馬出世無疑證明了文藝屬性與網際網路思維的融合、碰撞、發力,擁有更多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