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大夫一檢查是直腸癌,聽到癌我感覺半邊天就塌下來了,牛大夫跟我說了具體情況,還有做手術的希望,我也就有信心了,手術很成功。」回憶起當時情況,患者丈夫李守忠仍心有餘悸。李守忠妻子以前有痔瘡,也沒在意,今年3月份嚴重了,才到康樂縣人民醫院檢查。他口中的牛大夫,就是康樂縣人民醫院外一科副主任牛維民。
牛維民專業是普外、肛腸、血管外科,擅長腹腔鏡甲狀腺、腹腔鏡疝、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電子結腸鏡檢查及腸鏡下腸道疾病治療。
「老李妻子還是比較幸運的,及時找到我們專業大夫檢查,病情剛發展到中期,還能做手術。但是,還有很多像老李妻子一樣的病人,當小病在小診所或門診隨便抓一些治痔瘡的藥,沒有及時找專業大夫檢查,都耽擱了。」牛維民說。
牛維民是一個很熱心、很善於與病人溝通的人。他說:「當大夫,不但要學會治病人身體上的病,更要學會治病人心裡的「病」,要注意跟病人溝通,你溝通好了,病人心情暢快了,有些病其實也就好了一半了。」他看完病,總是很樂意把自己的手機號留給病人,有的時候是微信,他有一個病人微信群,現在有300多人,還有私加的微信,有1700多人。「有些病人家比較遠,來一次醫院不容易,微信很方便,手術後的日常護理、用藥、病情等,就可以通過微信解決,不用再跑到醫院。」他輕描淡寫地說。
這樣的方式給病人帶來很多方便,但牛維民付出了很多,因為病人多,很多病人都向他諮詢,他都要一一耐心解答,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病人。「有時候跟家人正在吃飯,病人電話就來了,然後就描述病情,因為都與肛腸有關,剛開始家人一聽,飯都吃不下,後來時間長了,家人也習慣了。」他笑著說。
牛維民對工作很痴迷。在醫院裡,除了上班時間以外,他抽時間不斷學習。同事周霞東大夫告訴記者,「我經常看到他下班以後還呆在辦公室裡,學習、看書、訓練自己的腹腔鏡技能,是一個很不錯的醫生。」他對工作的痴迷不僅表現在醫院裡,也表現在家裡,他自己買了一臺模擬訓練箱放在臥室裡,一有時間,自己就練練手。
天道酬勤,隨著他不斷地努力,2013年12月,獲得「甘肅省優秀普外科醫師」,2020年11月,獲得「甘肅省腹腔鏡操作技能比賽一等獎」······牛維民的努力也得到了醫院領導的認可。「牛維民是我們醫院優秀醫護團隊中的一員,這次從全省63家醫院的100多名優秀選手中脫穎而出,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康樂縣人民醫院院長朱永同高興地說。
在牛維民眼中,這些榮譽都是鞭策他繼續前進的動力,但他更關注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醫術,更好的為病人服務。他說:「微創外科是目前外科發展大局勢,如何能更微創的為病人解決問題、治療疾病是我們現在主要奮鬥的目標,能夠讓病人用最小的創傷,更早的出院,更早的康復,這是我們團隊一直努力的方向,我的病人要是能平安的早點出院,我會感到非常欣慰。」
來源:大美康樂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