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奴、古月和馬麗獲贈四面山「愛情禮物」 華龍網資料圖
由莊奴和古月聯手為江津創作的「愛情天梯」四部曲2014年8月4日晚在江津四面山景區迎來了首唱,演唱者是「小鄧麗君」馬麗。「愛情天梯」四部曲《愛情天梯在哪裡》、《相信愛情》、《我好愛你》、《愛的故事》也是莊奴與古月時隔三十多年首次再度攜手為江津寫歌。這也是江津在七夕來臨之際送上的一道群眾文化大餐。
互相調侃 「古月照江津 莊奴忙耕田」
18時許,93歲的莊奴在助手的攙扶下,走進了江津四面山七夕節的新聞發布會現場。
頓時,現場掌聲雷動。
這位耄耋老人曾為鄧麗君創作大量歌曲而蜚聲海內外,雖年逾九旬,但這位老人對江津「愛情天梯」的故事依舊念念不忘。
四部曲風格與早年莊奴古月聯手打造的鄧麗君歌曲有著一脈相承的風格。清新別致的旋律中,唱出了四面山廣為傳頌的愛情故事。
早在新聞發布會,莊奴與古月就互相調侃「古月照江津,莊奴忙耕田」。兩人對於這種長期以來的合作倍感得心應手。
而「愛情天梯」的四部曲從四月創作到今天首唱以來,也才四個月的時間。
談創作 愛情故事美好 有感而發而寫
著名作曲家古月(左宏元)說,「美好」兩個字。可以概括這個享譽中外的愛情故事。
「與國外的愛情故事不同,四部曲不是寫羅密歐與朱麗葉,寫出來的是對愛情追逐的自由。」古月說,在譜曲中,一邊感受到這個愛情故事的偉大,一邊又驚嘆這樣平凡的愛情之難能可貴。
「男女主角給我們的感受就是平民化,在沒有任何物質條件的誘惑下,在那個時代勇敢的掙脫世俗的看法,傳遞出來的就是你愛我,我愛你,飛向天涯的自由精神。」
為江津作曲的莊奴、古月和演唱者「小鄧麗君」馬麗助陣晚會現場 華龍網資料圖
古月說,希望用這個故事,讓大家享受這段愛情,相信這段愛情。
由於莊奴年事已高,很多話都是由古月代表發言。在創作四部曲的過程中,由於莊奴不小心摔跤,導致記憶衰退,因此,兩人的默契合作則是選擇在早上創作。
「四部曲的歌詞很簡單,走群眾路線,沒有很高深的詩詞,就是生活中樸素的語言,這也是愛情天梯的真實寫照。」古月說。
談四面山 景區環境好 適合創作
「來到四面山如臨仙境,睡得比較好,重來沒享受過這麼好的環境和氛圍。」古月說,創作「愛情天梯」四部曲也是在這樣的氛圍中有感而發。
古月說,莊奴雖然是93歲的人,但卻有39歲的心。
原來,兩人最開始打算為江津「愛情天梯」寫四部曲,後來由於親臨四面山之後,實地感受到了當地的愛情故事,尤其感動。從今年四月開始,就開始寫詞譜曲,原本打算寫四首的組合曲,沒想到後來莊奴詞性大發,又為四面山景區再寫了一首《四面山是個好地方》。
「這首就相當於是我們為四面山專門譜寫的一首歌曲,作為禮物送給四面山景區。」古月說。
莊奴、左宏遠(古月)和馬麗現場合唱為江津四面山譜寫的新歌 華龍網資料圖
談歌詞 貼近群眾 傳遞不同的愛情故事感受
在莊奴為「愛情天梯」寫的四部曲中,雖然歌詞不長,尤其以問答式的歌詞居多。
比如,在《愛情天梯在哪裡》這首歌中,開篇就是「愛情天梯在哪裡,你問我我問你。」
歌詞唱完直到最後,依然是「愛情天梯在哪裡,如果你叫我一聲好聽的,我就會告訴你。」
「雖然沒有說明愛情在哪裡,但愛情本來就在我們心裡。」作為莊奴的愛徒,馬麗說,在莊奴的這幾首歌中,歌詞寫作帶有明顯的民族特色。
馬麗說,在演唱這幾首歌的過程中,感動是首要的,不同階段傳達了不同的故事,其中尤以愛情天梯的故事最感人。
有次,因為被這個愛情故事所感動流淚,中途錄音停了一次,情緒失控的馬麗只好調整好心情吧,再錄了一次。
馬麗說,愛情故事的男女主角,為當代社會的愛情觀樹立了榜樣,真愛情就是真情,可以與物質無關。
古月說,流行音樂是音樂大樹的衍生出來的枝椏,它屬於群眾的,愛情天梯的男女主角都是群眾的,歌詞也是按照群眾路線的風格來寫。
「哎喲,哎喲,傳遞出來的是一種對愛情理解的頂點表達。不要認為愛情給了我們很多傷痛就遠離它,我們依然應該對愛情充滿甜蜜蜜的認可。」古月說。(記者 雷其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