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香港8月27日電 中國日報亞洲領袖圓桌論壇今日在香港舉辦題為「疫情下文化娛樂業的新常態和新機遇」的網絡研討會。
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總監利雅博,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主管(戲劇)劉祺豐,臺北藝術節策展人鄧富權,以及香港沙龍電影有限公司董事長汪長禹應邀參與討論。著名導演陳德森亦作為特別嘉賓錄製短片分享了對疫情下電影業生存發展的看法。
嘉賓們在線上分享觀點。上排左起:中國日報亞太分社視頻總監、論壇主持人David James Clark,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主管(戲劇)劉祺豐,中國日報香港版文化版主編Chitralekha Basu;下排左起: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總監利雅博,香港沙龍電影有限公司董事長汪長禹,臺北藝術節策展人鄧富權。
突破重圍需要眾人努力
利雅博指出,電影院現在因為人流量受限而處於非常艱難的時期。維持影院的運作不能單靠政府的努力,因為政府的資金是有限的。香港影院最大開支是租金,其次是支付給電影製作人和影院員工的薪金。因此,維持影院的生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我們和藝術家們要思考如何探索更多可能性來維持存在感,同時與不同觀眾保持互動,」劉祺豐說,「從長遠角度來看,我們要開始儘可能地思考不同的商業模式,包括重新思考平臺的選擇,以及思考如何通過不同平臺來獲得收益,從而讓藝術家和工作人員們獲得正常的報酬。我們也需要認識到,藝術家們的表演不是免費的,我們需要認可他們的工作,並認識到他們的工作帶來的價值。」
目前社交距離措施仍在延續,人們在劇院中也必須保持社交距離。劉祺豐表示,西九龍文化區有很多的戶外場地,大家可以利用這些空間,在遵守防疫措施的前提下,重新想像和規劃文化藝術的表演方式。而汪長禹則認為,政府需要帶個好頭,更合理地利用現在因為疫情而空置的電影院和戲院。這些場所不僅僅是用來欣賞電影的,也可以是多用途的(例如用作選舉投票或者是比賽)。我們應該把影院變成具有社會功能的地點,而不僅僅是一個電影院。
鄧富權說:「對於臺北藝術節來說,我們是很幸運的。因為觀眾和藝術家可以進入劇院,所以我們沒有舉辦任何線上活動。我們拒絕為觀眾帶去數位化疲勞,取而代之的是,我們運用了一些數碼元素以提升表演的質量。」
電影行業的新常態和新機遇
利雅博認為,處於暫停發行狀態的新電影,為本地小成本的獨立電影提供了一些機會。但歸根結底,電影屬於商業活動,我們必須考慮回報。目前來講,在疫情爆發之前已經投資了很多電影,而這些電影很多尚未發布。因此他們現在是非常謹慎的,他們將在了解疫情後觀眾對於回歸電影院的反應以及對新電影的評價以後,再決定下一步計劃。
面對疫情,串流影音平臺發展強勁,利雅博認為這對影院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因為串流影音平臺是另外一種創建和觀看內容的平臺,電影內容可以在戲院、家庭影院、在線平臺和電視等多平臺播放。汪長禹說,我們應該讓市場去嘗試新的電影形態,但也要觀察現時環境和各支援領域是否可以支撐新行業的誕生和可持續發展。「我認為疫情後,人們或許不會去電影院看電影了。但可能會有上億人一同坐在家裡觀看3D或者AR電影。這必須有一個強大的電影公司去實現這些,例如擁有資金和專業製作團隊的華特迪士尼公司。Netflix等新串流平臺的確是後起之秀,但在疫情下也缺少新節目,「內容為王」是關鍵。在大型電影分銷前,市場始終需要好的內容。
後疫情時代,電影業必能再創輝煌
「受疫情打擊,我認為整個電影行業在三四年內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發展水平。我們需要重新審視整個行業,適應疫情下的『新常態』,並做出很多改變,這將是一個很漫長的恢復過程。儘管我很憂心電影業中短期內的發展,但從長遠來講,我仍舊看好電影產業。」利雅博說。
汪長禹認為,未來電影行業發展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傳統的電影產業已經很成熟並在快速發展。他相信年輕的後起之秀們也會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來支撐行業的進步。他指出,電影業不僅應該關注影片質量和收益,更應關注普羅大眾。電影投資者應該多關注全民的電影鑑賞水平,從而將社會變得更好。
陳德森,曾導演《十月圍城》《特務迷城》等多部電影,希望線下影院早日恢復正常。
有人說,電影院將逐漸消失。而導演《十月圍城》等影片的陳德森認為,看電影是一種社交行為,因此居家觀影是無法替代在影院看電影的。「舉一個例子,比如富裕一些的家庭,在家裡布置了一個放映院。但問題是,就算音響很好,畫面100尺,單單幾個人一起坐在家裡看,與幾百個人的影院裡一起分享笑聲、分享驚悚片緊張的感覺,兩者的氣氛和情緒都是不一樣的。人們在黑暗空間裡產生的共鳴,與自己在家看電影的感覺不同。」他說。
「一些文化藝術工作者會仍會因為懷念疫情前的境況而感到沮喪,但我相信,會有一批擁有創新精神的文化藝術界人士帶著意志力和智慧繼續前進。」鄧富權說。
關於中國日報
中國日報是中國國家英文日報,創刊於1981年,擁有報紙、網站、移動客戶端、臉譜、推特、微博、微信、電子報等十餘種媒介平臺,全媒體用戶總數超過2.2億。中國日報微博粉絲數超過5500萬;微信訂閱人數830萬,客戶端全球下載用戶超過3200萬,是中國唯一下載量過千萬的英文新聞客戶端;臉譜帳號粉絲數超過9200萬,位居全球媒體帳號粉絲數第二位;推特帳號粉絲數437萬。
關於中國日報亞洲領袖圓桌論壇
亞洲領袖圓桌(www.cdroundtable.com),旨在搭建一個由亞洲國家和地區的政商學界領袖和社會精英參與的高端對話和交流平臺,圍繞亞洲地區經濟、商業、產業和社會發展等具有戰略影響的重要議題展開討論和分享見解,以增進中國與亞洲和西方國家的交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