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祺豐|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利雅博|鄧富權

2020-12-28 騰訊網

中國日報香港8月27日電 中國日報亞洲領袖圓桌論壇今日在香港舉辦題為「疫情下文化娛樂業的新常態和新機遇」的網絡研討會。

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總監利雅博,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主管(戲劇)劉祺豐,臺北藝術節策展人鄧富權,以及香港沙龍電影有限公司董事長汪長禹應邀參與討論。著名導演陳德森亦作為特別嘉賓錄製短片分享了對疫情下電影業生存發展的看法。

嘉賓們在線上分享觀點。上排左起:中國日報亞太分社視頻總監、論壇主持人David James Clark,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主管(戲劇)劉祺豐,中國日報香港版文化版主編Chitralekha Basu;下排左起: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總監利雅博,香港沙龍電影有限公司董事長汪長禹,臺北藝術節策展人鄧富權。

突破重圍需要眾人努力

利雅博指出,電影院現在因為人流量受限而處於非常艱難的時期。維持影院的運作不能單靠政府的努力,因為政府的資金是有限的。香港影院最大開支是租金,其次是支付給電影製作人和影院員工的薪金。因此,維持影院的生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我們和藝術家們要思考如何探索更多可能性來維持存在感,同時與不同觀眾保持互動,」劉祺豐說,「從長遠角度來看,我們要開始儘可能地思考不同的商業模式,包括重新思考平臺的選擇,以及思考如何通過不同平臺來獲得收益,從而讓藝術家和工作人員們獲得正常的報酬。我們也需要認識到,藝術家們的表演不是免費的,我們需要認可他們的工作,並認識到他們的工作帶來的價值。」

目前社交距離措施仍在延續,人們在劇院中也必須保持社交距離。劉祺豐表示,西九龍文化區有很多的戶外場地,大家可以利用這些空間,在遵守防疫措施的前提下,重新想像和規劃文化藝術的表演方式。而汪長禹則認為,政府需要帶個好頭,更合理地利用現在因為疫情而空置的電影院和戲院。這些場所不僅僅是用來欣賞電影的,也可以是多用途的(例如用作選舉投票或者是比賽)。我們應該把影院變成具有社會功能的地點,而不僅僅是一個電影院。

鄧富權說:「對於臺北藝術節來說,我們是很幸運的。因為觀眾和藝術家可以進入劇院,所以我們沒有舉辦任何線上活動。我們拒絕為觀眾帶去數位化疲勞,取而代之的是,我們運用了一些數碼元素以提升表演的質量。」

電影行業的新常態和新機遇

利雅博認為,處於暫停發行狀態的新電影,為本地小成本的獨立電影提供了一些機會。但歸根結底,電影屬於商業活動,我們必須考慮回報。目前來講,在疫情爆發之前已經投資了很多電影,而這些電影很多尚未發布。因此他們現在是非常謹慎的,他們將在了解疫情後觀眾對於回歸電影院的反應以及對新電影的評價以後,再決定下一步計劃。

面對疫情,串流影音平臺發展強勁,利雅博認為這對影院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因為串流影音平臺是另外一種創建和觀看內容的平臺,電影內容可以在戲院、家庭影院、在線平臺和電視等多平臺播放。汪長禹說,我們應該讓市場去嘗試新的電影形態,但也要觀察現時環境和各支援領域是否可以支撐新行業的誕生和可持續發展。「我認為疫情後,人們或許不會去電影院看電影了。但可能會有上億人一同坐在家裡觀看3D或者AR電影。這必須有一個強大的電影公司去實現這些,例如擁有資金和專業製作團隊的華特迪士尼公司。Netflix等新串流平臺的確是後起之秀,但在疫情下也缺少新節目,「內容為王」是關鍵。在大型電影分銷前,市場始終需要好的內容。

後疫情時代,電影業必能再創輝煌

「受疫情打擊,我認為整個電影行業在三四年內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發展水平。我們需要重新審視整個行業,適應疫情下的『新常態』,並做出很多改變,這將是一個很漫長的恢復過程。儘管我很憂心電影業中短期內的發展,但從長遠來講,我仍舊看好電影產業。」利雅博說。

汪長禹認為,未來電影行業發展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傳統的電影產業已經很成熟並在快速發展。他相信年輕的後起之秀們也會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來支撐行業的進步。他指出,電影業不僅應該關注影片質量和收益,更應關注普羅大眾。電影投資者應該多關注全民的電影鑑賞水平,從而將社會變得更好。

陳德森,曾導演《十月圍城》《特務迷城》等多部電影,希望線下影院早日恢復正常。

有人說,電影院將逐漸消失。而導演《十月圍城》等影片的陳德森認為,看電影是一種社交行為,因此居家觀影是無法替代在影院看電影的。「舉一個例子,比如富裕一些的家庭,在家裡布置了一個放映院。但問題是,就算音響很好,畫面100尺,單單幾個人一起坐在家裡看,與幾百個人的影院裡一起分享笑聲、分享驚悚片緊張的感覺,兩者的氣氛和情緒都是不一樣的。人們在黑暗空間裡產生的共鳴,與自己在家看電影的感覺不同。」他說。

「一些文化藝術工作者會仍會因為懷念疫情前的境況而感到沮喪,但我相信,會有一批擁有創新精神的文化藝術界人士帶著意志力和智慧繼續前進。」鄧富權說。

關於中國日報

中國日報是中國國家英文日報,創刊於1981年,擁有報紙、網站、移動客戶端、臉譜、推特、微博、微信、電子報等十餘種媒介平臺,全媒體用戶總數超過2.2億。中國日報微博粉絲數超過5500萬;微信訂閱人數830萬,客戶端全球下載用戶超過3200萬,是中國唯一下載量過千萬的英文新聞客戶端;臉譜帳號粉絲數超過9200萬,位居全球媒體帳號粉絲數第二位;推特帳號粉絲數437萬。

關於中國日報亞洲領袖圓桌論壇

亞洲領袖圓桌(www.cdroundtable.com),旨在搭建一個由亞洲國家和地區的政商學界領袖和社會精英參與的高端對話和交流平臺,圍繞亞洲地區經濟、商業、產業和社會發展等具有戰略影響的重要議題展開討論和分享見解,以增進中國與亞洲和西方國家的交流理解。

相關焦點

  • 多元藝術在此交響——探訪香港西九文化區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指出,整個申遺過程成就了粵港澳三地的粵劇文化更深層次的交流,讓各地相互觀摩,各展所長。10年過去,戲曲中心的開幕讓戲曲藝術擁有一個國際水平及規模的專屬表演平臺,標誌著本地粵劇發展的一個裡程碑。  中國戲劇家協會梅花獎藝術團今年3月來港獻演,多位梅花獎得主為香港觀眾送上贛南採茶戲、越劇、豫劇等地方戲,同樣受熱捧,上座率達八成。
  • 近觀與遠望|香港西九文化區「製作人網絡會議及論壇2018」
    誠然,如她補充的,通過每年交流,來自不同地區和舞臺藝術門類的製作人,開始「根系纏繞」,當彼此回到自己地區和領域的時候,能夠真正「開花結果」,而不至於使每次相聚成為「社交式」的交流。  PNMF何以有如此魅力?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先揭開其主辦方「西九」的真面目。
  • 專訪丨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主管鍾珍珍:戲曲跟我們一直在一起
    ——專訪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主管(戲曲)鍾珍珍中國藝術報記者  怡 夢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推廣短片
  • 香港西九文化區舉行2019新聞發布會 透露重要進展
    西九文化區(圖片由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提供)2019年3月28日,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管理局)在其首個開放的地標式表演藝術場地戲曲中心舉行2019年新聞發布會。過去12個月,西九文化區首個主要表演場地──戲曲中心──開幕以來的表演備受觀眾歡迎。視覺藝術方面,M+成立希克獎,同時在去年納入多項主要藏品,例如Archigram檔案等。
  • 「香港國際黑盒劇場節」10月上演
    新華社香港7月30日電(記者丁梓懿)由香港話劇團與西九文化區首次聯合主辦的「香港國際黑盒劇場節」將於10月在香港上演。活動將帶來四部來自不同地方的作品,通過獨特的視角和創作方式帶領觀眾反觀自己的行為和思想,重拾生活的信念和力量。
  • 西九新地標——香港戲曲中心昨啟用!特首贊有助提升國際文化大都會地位
    她讚揚戲曲中心有助提升香港作為國際文化大都會的地位,希望戲曲中心除了重點呈獻優秀作品外,也能夠在教育、培訓、專業發展方面有所建樹,促進粵劇和不同戲曲劇種的交流。她亦熱切期待西九文化區更多設施在未來數年陸續啟用。
  • 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傳承戲曲魅力 推廣文化藝術
    世界上規模的文化項目之一——西九文化區,就像金字塔的光輝。西九文化區堪稱是香港文化藝術發展的新裡程碑,讓維港的傳奇邁向一個新高度。  自由空間外貌 (圖片由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提供)  從高空俯瞰西九文化區,恰好能看到呈現傳統彩燈形狀的戲曲中心和一座黑盒子外形的建築,剛好東西對稱地屹立在西九文化區。
  • 《高博文說繁花》亮相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
    為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弘揚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由香港西九文化區主辦,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特別支持的評彈《高博文說繁花》於5月23日至6月2日在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茶館劇場連演8場。一位來自香港的老觀眾觀看後深受感動,「我從小就在思南路南昌路皋蘭路走來走去,評彈《高博文說繁花》聽來非常親切」,這種感動不僅是因為聽到了鄉音或是其他,更是聽出了上海的味道。
  • 第44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宣布取消
    第44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宣布取消 澎湃訊 2020-07-24 16:14 來源:澎湃新聞
  • 香港西九新地標戲曲中心開幕 特首冀向世界展現中國戲曲精髓
    點擊上方「中國粵劇網」藍色字可加關注       毗鄰高鐵西九龍站的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
  • Road to Ultra香港音樂節將再度回歸西九文化區苗圃公園
    神級電音DJ藝人,年度璀璨維港匯演即將在今年九月十六日登陸集美麗、時尚於一體的香港西九文化區苗圃公園。Road to Ultra 擁有世界頂級的國際陣容, 超現代全方位的 LED 舞臺,將會為大家帶來更多感官享受。
  • 第44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取消 為創辦以來首次
    7月24日,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宣布,第44屆香港國際電影節(HKIFF44)將會取消。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總監利雅博同時宣布,Cine Fan電影節發燒友9/10月節目亦會取消,而第18屆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HAF18)則繼續於8月26至28日以網上形式舉行。一連14天的第44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原定於3月開幕,但因疫情延期至8月18至31日與夏日國際電影節同期舉行。
  • 第45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將首度以實體與網上混合模式舉行
    中新社香港1月13日電 (記者 韓星童)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13日公布,定於4月1日開幕的第45屆香港國際電影節(HKIFF45)將會進行12天至4月12日,並首度以實體與網上混合模式舉行。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總監利雅博表示,今年疫情暫未見消退跡象,協會必須靈活應對,決定以戲院放映與網上串流雙軌並行,相信此模式將為電影節帶來新機遇,開闊發展空間。利雅博表示,本屆電影節既提供大銀幕獨一無二的觀影體驗,併兼顧防疫措施,讓影迷安坐家中,欣賞電影節精選的環球佳作。世界各地影人亦將以不同的方式與影迷會面,在光影世界之中互相連結。
  • 香港國際電影節確定8月18日開幕,引眾多網友期待
    6月10日下午,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宣布,第44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將於8月18日至31日舉行,為期14天,引發網友們的熱議。
  • 第45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將首次以線上線下混合模式舉行
    新華社香港1月13日電(記者丁梓懿)第45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將於4月1日至12日舉行,首次採取線上與線下混合模式。「本屆電影節既提供大銀幕觀影體驗,又兼備防疫措施,讓影迷安坐家中欣賞精選環球佳作。」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總監利雅博表示,世界各地影人也將以不同方式與影迷會面。
  • 第45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將以線上線下混合模式舉行
    1905電影網訊 第45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定於4月1日開幕,為期12天,舉行至4月12日,將首度以線上與線下混合模式舉行。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總監利雅博表示,本屆電影節既提供獨一無二的大銀幕觀影體驗,又兼備防疫措施,讓影迷安坐家中,欣賞電影節精選的環球佳作。
  • (港澳臺)第45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將首次以線上線下混合模式舉行
    新華社香港1月13日電(記者丁梓懿)第45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將於4月1日至12日舉行,首次採取線上與線下混合模式。 「本屆電影節既提供大銀幕觀影體驗,又兼備防疫措施,讓影迷安坐家中欣賞精選環球佳作。」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總監利雅博表示,世界各地影人也將以不同方式與影迷會面。
  • HKIFF | 香港國際電影節線上「大師班」
    在此之前,鑑於近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已經根據疫情宣布:第44 屆香港國際電影節(HKIFF44) 及第18屆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HAF18) 延期舉行,電影節發燒友四、五月節目取消。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總監利雅博確認,原定六星期後舉行的兩項旗艦活動,均會延至暑假期間舉行,Cine Fan電影節發燒友四、五月節目則會取消。
  • 香港新地標 | 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照明設計
    適逢粵劇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十周年之際,從設計到完成歷時8年,香港首個戲曲文化表演藝術場地——戲曲中心於近日正式啟用,以此向中國傳統文化致敬。戲曲中心(Xiqu Centre)毗鄰香港高鐵西九龍站,是該區的首座表演藝術中心。佔地面積約2.8萬平方米,內設大劇院、茶館劇場、演講廳等多個場地,以適應不同戲種的表演需求。
  • 香港西九戲曲中心明年1月開幕,開臺節目搶先睇!
    點擊上方「中國粵劇網」藍色字可加關注      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