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老齡化程度逐年加深,如何升級我國現有養老服務體系以匹配未來激增的市場需求已經成養老產業發展的當務之急。近年來,政策一方面引導社會力量進入養老行業,另一方面通過推進醫養結合、完善居家和社區養老政策、推進醫養結合、探索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等方式層層深入布局,養老產業已呈現出快速發展之勢。
在社會力量當中,保險機構逐漸成為推動養老行業升級發展的主力軍。保險資金具有長期穩健投資的風險偏好,保險產品又可以對接養老和醫療服務,因此相較於其他跨界進入養老產業的行業而言,保險行業與養老產業更能形成協同效應。過去兩年,保險機構的布局成效正在逐步顯現。
中國老齡化加劇:傳統養老模式無法滿足養老需求
聯合國對「人口老齡化社會」的統計標準是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國家總人口數的10%或者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人口總數的7%以上。
數據顯示,2019年末,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54億人,佔18.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76億人,佔12.6%。因此,中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行列。
東北證券(000686,股吧)研報預測,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還將進一步加深。到2030年,中國65歲人口預計達到2.65億,佔比為18.51%;到2050年,65歲以上人口預計達到3.48億,佔比將達到26.49%。
面對即將激增的養老需求,中國的養老產業現尚未能滿足當下的市場需求。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養老床位供給不足,每百人僅三床,在一些大城市的長者得到90歲以後才能等到養老床位。
除了供給不足以外,醫養分離也成為養老行業的痛點,傳統的養老機構往往無法滿足慢病管理、長期護理需求。據國家衛健委數據,截至2018年底,全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高達4400萬。此外,2018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是77歲,但是健康預期壽命僅為68.7歲,也就是說,居民大致有8年多的時間帶病生存。
換而言之,如果醫養無法結合,長者的晚年生活品質將難以保障。市場迫切需要更多醫養結合型的養老機構實現破局。
政策積極推廣醫養結合:或將極大增加有效供給
醫養結合是指將養老機構和醫院的功能相結合,以「醫養一體化」為發展模式,集醫療、康復、養生、養老等為一體,將養老機構和醫院的功能相結合,把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康復關懷融為一體的新型養老服務模式。
近年來,政策正積極倡導建設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2016年10月,國務院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醫養結合機構,為老年人提供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安寧療護一體化的健康和養老服務,促進健康老齡化。
此外,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印發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以2022年和2030年為時間節點,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置老年醫學科比例分別不低於50%和90%;到2022年,所有養老機構都能夠以不同的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並在到2030年期間持續改善。
政策頻頻發文鼓勵社會力量布局醫養健康產業,目前已經有積極響應者,市場的供給得到補充。以前海人壽為例,2014年起,前海人壽前瞻布局醫養產業。2018年8月,前海人壽旗下首個以「醫養結合」為特色的高端養老機構——前海人壽深圳幸福之家養老院正式開業。2019年,以老年醫學為特色之一的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正式接診。前海人壽打造的醫養結合型服務正在逐漸覆蓋粵港澳大灣區。
打造醫養結合範本:幸福之家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務
前海人壽深圳幸福之家養老院是前海人壽旗下首家開業的醫療養老機構,該養老院共334套房間,可提供逾500張養老床位,是一家集養老、醫療、保險服務於一體的養老服務品牌,被列入深圳市十二項重大民生工程之一,致力於為長者打造高品質、有尊嚴的晚年生活。
據了解,前海人壽深圳幸福之家養老院充分發揮其突出的醫養結合、健康管理優勢,讓院內長者們享受到醫疾無憂的全方位健康服務,已成為醫養結合的優秀範本。
前海人壽深圳幸福之家養老院醫療健康管理中心採用MDT多學科診療服務模式,院內的醫生都是全科醫生,長者入住之後,養老院會建立健康檔案、對長者的身體情況進行評估和追蹤、慢病管理。
前海人壽深圳幸福之家養老院會要求藥劑師為每位老人建立藥品目錄,記錄常用的藥品種類、藥品用法、用藥時間、藥品的作用以及副作用等。此外,藥劑師還會了解長者用藥的進度、提醒長者吃藥,並及時根據長者身體情況調整藥品。
此外,前海人壽深圳幸福之家養老院藉助與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相鄰相近的優勢保持著密切聯動,共同守護長者身體安康。
「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重點打造的老年病康復、心腦血管、帕金森醫學治療、胃腸病、腫瘤、睡眠等醫學中心均與老年長者常見疾病息息相關,能為長者就醫帶來很大便利。隨著5G、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成熟,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還將為前海人壽深圳幸福之家養老院提供更多醫療支持。」前海人壽深圳幸福之家養老院有關負責人指出。
與此同時,前海人壽深圳幸福之家養老院也與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寶安人民醫院等大型專科醫院建立了就醫綠色通道和雙向轉診,確保入住長者在有需要的時候能得到及時的治療。
險企布局醫療養老的優勢:形成協同發展效應
天風證券研報指出,保險資金投資養老具備先天優勢,通過投資養老產業,協同和聯動負債端與投資端。養老社區投資與保險資金負債久期長的特性匹配,雖然盈利周期較長,但更重要的是對於保險產品銷售的帶動作用和醫療健康資源產業鏈整合作用。
目前,在保險主業與醫療、養老產業融合方面,前海人壽已將保險服務和醫療、養老服務實現對接。前海人壽所打造的「保險+醫療+養老」三大民生保障服務體系正給前海人壽帶來更強的市場競爭力。以養老闆塊為例,截至2020年6月30日,前海人壽深圳幸福之家養老院累計促進規模保費約4.99億元,與保險主業的協同效應初步顯現。
「高淨值人士往往都有很強的保險需求,哪怕不是要入住養老院,也會通過保險產品進行風險保障、財富保值增值、財富傳承等安排。因此高淨值人士選擇購買前海人壽的特定產品,既可以滿足他們對於風險保障、財富管理的需求,又能獲得入住高端養老院的資格,且產品紅利還可以抵消大部分入住費用,這就是『保險+養老』服務模式的魅力。」前海人壽有關人士指出。
前海人壽深圳幸福之家養老院以及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是前海人壽旗下目前在營的2家保險醫養機構。截至目前,前海人壽在建、在營三甲規模綜合醫院、專科醫院、高端養老院15家,覆蓋深圳、廣州、西安、南寧、成都、南京、長沙、萬寧、韶關等省會與區域中心城市。
據了解,前海人壽未來將持續推進「保險+醫療+養老」的特色化經營,在5-10年內興建30家以上三級規模醫院、專科醫院、養老院及高端醫養結合項目,形成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中心、覆蓋全國重點地區、並與壽險主業相呼應的醫養服務網絡,實現醫養服務規模化、連鎖化、品牌化發展,為健康灣區和健康中國建設貢獻積極力量。
(責任編輯:李顯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