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人壽旗下高端養老院打造醫養結合範本

2020-12-27 和訊

  隨著老齡化程度逐年加深,如何升級我國現有養老服務體系以匹配未來激增的市場需求已經成養老產業發展的當務之急。近年來,政策一方面引導社會力量進入養老行業,另一方面通過推進醫養結合、完善居家和社區養老政策、推進醫養結合、探索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等方式層層深入布局,養老產業已呈現出快速發展之勢。

  在社會力量當中,保險機構逐漸成為推動養老行業升級發展的主力軍。保險資金具有長期穩健投資的風險偏好,保險產品又可以對接養老和醫療服務,因此相較於其他跨界進入養老產業的行業而言,保險行業與養老產業更能形成協同效應。過去兩年,保險機構的布局成效正在逐步顯現。

  中國老齡化加劇:傳統養老模式無法滿足養老需求

  聯合國對「人口老齡化社會」的統計標準是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國家總人口數的10%或者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人口總數的7%以上。

  數據顯示,2019年末,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54億人,佔18.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76億人,佔12.6%。因此,中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行列。

  東北證券(000686,股吧)研報預測,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還將進一步加深。到2030年,中國65歲人口預計達到2.65億,佔比為18.51%;到2050年,65歲以上人口預計達到3.48億,佔比將達到26.49%。

  面對即將激增的養老需求,中國的養老產業現尚未能滿足當下的市場需求。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養老床位供給不足,每百人僅三床,在一些大城市的長者得到90歲以後才能等到養老床位。

  除了供給不足以外,醫養分離也成為養老行業的痛點,傳統的養老機構往往無法滿足慢病管理、長期護理需求。據國家衛健委數據,截至2018年底,全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高達4400萬。此外,2018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是77歲,但是健康預期壽命僅為68.7歲,也就是說,居民大致有8年多的時間帶病生存。

  換而言之,如果醫養無法結合,長者的晚年生活品質將難以保障。市場迫切需要更多醫養結合型的養老機構實現破局。

  政策積極推廣醫養結合:或將極大增加有效供給

  醫養結合是指將養老機構和醫院的功能相結合,以「醫養一體化」為發展模式,集醫療、康復、養生、養老等為一體,將養老機構和醫院的功能相結合,把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康復關懷融為一體的新型養老服務模式。

  近年來,政策正積極倡導建設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2016年10月,國務院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醫養結合機構,為老年人提供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安寧療護一體化的健康和養老服務,促進健康老齡化。

  此外,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印發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以2022年和2030年為時間節點,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置老年醫學科比例分別不低於50%和90%;到2022年,所有養老機構都能夠以不同的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並在到2030年期間持續改善。

  政策頻頻發文鼓勵社會力量布局醫養健康產業,目前已經有積極響應者,市場的供給得到補充。以前海人壽為例,2014年起,前海人壽前瞻布局醫養產業。2018年8月,前海人壽旗下首個以「醫養結合」為特色的高端養老機構——前海人壽深圳幸福之家養老院正式開業。2019年,以老年醫學為特色之一的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正式接診。前海人壽打造的醫養結合型服務正在逐漸覆蓋粵港澳大灣區。

  打造醫養結合範本:幸福之家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務

  前海人壽深圳幸福之家養老院是前海人壽旗下首家開業的醫療養老機構,該養老院共334套房間,可提供逾500張養老床位,是一家集養老、醫療、保險服務於一體的養老服務品牌,被列入深圳市十二項重大民生工程之一,致力於為長者打造高品質、有尊嚴的晚年生活。

  據了解,前海人壽深圳幸福之家養老院充分發揮其突出的醫養結合、健康管理優勢,讓院內長者們享受到醫疾無憂的全方位健康服務,已成為醫養結合的優秀範本。

  前海人壽深圳幸福之家養老院醫療健康管理中心採用MDT多學科診療服務模式,院內的醫生都是全科醫生,長者入住之後,養老院會建立健康檔案、對長者的身體情況進行評估和追蹤、慢病管理。

  前海人壽深圳幸福之家養老院會要求藥劑師為每位老人建立藥品目錄,記錄常用的藥品種類、藥品用法、用藥時間、藥品的作用以及副作用等。此外,藥劑師還會了解長者用藥的進度、提醒長者吃藥,並及時根據長者身體情況調整藥品。

  此外,前海人壽深圳幸福之家養老院藉助與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相鄰相近的優勢保持著密切聯動,共同守護長者身體安康。

  「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重點打造的老年病康復、心腦血管、帕金森醫學治療、胃腸病、腫瘤、睡眠等醫學中心均與老年長者常見疾病息息相關,能為長者就醫帶來很大便利。隨著5G、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成熟,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還將為前海人壽深圳幸福之家養老院提供更多醫療支持。」前海人壽深圳幸福之家養老院有關負責人指出。

  與此同時,前海人壽深圳幸福之家養老院也與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寶安人民醫院等大型專科醫院建立了就醫綠色通道和雙向轉診,確保入住長者在有需要的時候能得到及時的治療。

  險企布局醫療養老的優勢:形成協同發展效應

  天風證券研報指出,保險資金投資養老具備先天優勢,通過投資養老產業,協同和聯動負債端與投資端。養老社區投資與保險資金負債久期長的特性匹配,雖然盈利周期較長,但更重要的是對於保險產品銷售的帶動作用和醫療健康資源產業鏈整合作用。

  目前,在保險主業與醫療、養老產業融合方面,前海人壽已將保險服務和醫療、養老服務實現對接。前海人壽所打造的「保險+醫療+養老」三大民生保障服務體系正給前海人壽帶來更強的市場競爭力。以養老闆塊為例,截至2020年6月30日,前海人壽深圳幸福之家養老院累計促進規模保費約4.99億元,與保險主業的協同效應初步顯現。

  「高淨值人士往往都有很強的保險需求,哪怕不是要入住養老院,也會通過保險產品進行風險保障、財富保值增值、財富傳承等安排。因此高淨值人士選擇購買前海人壽的特定產品,既可以滿足他們對於風險保障、財富管理的需求,又能獲得入住高端養老院的資格,且產品紅利還可以抵消大部分入住費用,這就是『保險+養老』服務模式的魅力。」前海人壽有關人士指出。

  前海人壽深圳幸福之家養老院以及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是前海人壽旗下目前在營的2家保險醫養機構。截至目前,前海人壽在建、在營三甲規模綜合醫院、專科醫院、高端養老院15家,覆蓋深圳、廣州、西安、南寧、成都、南京、長沙、萬寧、韶關等省會與區域中心城市。

  據了解,前海人壽未來將持續推進「保險+醫療+養老」的特色化經營,在5-10年內興建30家以上三級規模醫院、專科醫院、養老院及高端醫養結合項目,形成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中心、覆蓋全國重點地區、並與壽險主業相呼應的醫養服務網絡,實現醫養服務規模化、連鎖化、品牌化發展,為健康灣區和健康中國建設貢獻積極力量。

(責任編輯:李顯傑 )

相關焦點

  • 「公建民營」醫養結合新模式落地 示範效應助推溫州市破解養老難題
    這是一家集養老與醫療為一體的養老院,該養老院是全國規模最大的醫養結合集團綠康醫養集團在溫州的第一個項目,也是全市首個「公建民營」醫養結合示範項目。2020年元旦前夕,綠康楠溪家園舉行開業儀式。該項目有何示範意義?未來我們如何養老?記者就此進行採訪。
  • 安順:醫養結合 其勢正聚
    據了解,安順市養護院、安順市老年病醫院是我市第一家以老年病診療為特色的專科醫院,系非營利性「醫養結合型」養護院,致力於打造現代醫療技術服務與養老、護理相結合的安順康養新模式。安順市養護院、安順市老年病醫院是我市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的一個縮影。
  • 蕾娜範康養中心:打造醫養結合養護「濟南範兒」
    「德國」元素引入濟南 打造醫養結合養護體系在蕾娜範康養中心,各類「德國元素」隨處可見。多功能活動室內陳列著各類老人康復設備,另外,全自動多功能護理床、洗便器、自動升降浴缸、大型的洗衣、烘乾等配套養老設備的引進,結合國內養老機構的特點以及不同老人的身體狀況,給予老人全方位的照護。
  • 君康人壽布局大健康產業 「產品+服務」提升養老生活品質
    去年8月,君康人壽發布大健康戰略,其旗下專屬康養品牌君康年華宣布與日本介護機構日醫學館旗下日醫北京、國際領先的養老機構愛志株式會社,以及國內知名的綜合性三甲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南院、上海嘉會國際醫院建立戰略合作。
  • 高端醫療跑馬圈地,資源整合仍存難題
    近年來,險資布局高端醫療早已不是新鮮事,但如泰康般深度布局的企業並不多見。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包括復星、前海人壽等險資均涉足了康養領域,同時布局高端醫療板塊。據第一財經記者調查,事實上,受制於體制機制等因素,險資布局高端醫療,往往均是「重資產」投入的模式。
  • 天連社區醫養結合服務中心啟用!順德均安努力打造全省標杆
    均安開創了佛山順德醫養結合的先河,如今再升級!7月1日上午,均安天連社區醫養結合服務中心啟用,這是均安第二間啟用的醫養結合中心,將提供50張床位,助力老年人在「家門口」解決醫養康養問題,這也標誌著均安鎮醫養結合總體布局初步搭建形成。
  • 高端醫養結合中心 萊西市宏遠桃園東方健康頤養項目預計六月份試運營
    根據此前的官方消息,該項目不僅配備了社區醫院、健康體檢中心、二級康復醫院,還將設遊泳池、老年餐廳、活動中心、景觀湖、採摘園等,娛樂設施一應俱全,全力打造高端醫養結合中心。
  • 174家機構入選首批老齡健康醫養結合遠程協同服務試點機構
    央廣網北京9月2日消息(記者 果君)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了《關於確定首批老齡健康醫養結合遠程協同服務試點機構的通知》,在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推薦和國家遠程醫療與網際網路醫學中心遴選基礎上,確定北京老年醫院等174家醫養結合機構作為首批老齡健康醫養結合遠程協同服務試點機構。
  • 湖北仁馨養老院:打造康養老人溫馨的家
    作為我縣首家民營養老機構的湖北仁馨養老院既注重康養老人的身體健康,更注重老人們的心理療養,著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為他們打造一個溫馨的康養之家。國慶中秋來臨之際,湖北仁馨養老院的負責人帶著醫護人員,專程到匡河鎮雙界嶺村,對曾經入院的九十歲老人方桃英進行回訪。
  • 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醫養結合與長期護理保險實踐創新」分論壇...
    2020年12月6日,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和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在武漢召開,作為大會9個平行分論壇之一的 「醫養結合與長期護理保險實踐創新論壇」成功舉辦。
  • 安順市「醫養結合」引領健康產業繁榮
    安順市養護院、安順市老年病醫院是非營利性「醫養結合型」養護院,致力於打造現代醫療服務技術與養老、護理相結合的安順康養新模式,為住養人員打造暖心、開心、省心、舒心、安心「五心」服務。    幾年前,安順市邁開「醫養結合」的步子,率先在14個鄉鎮衛生院開展基層醫養結合服務試點,通過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作用,探索基層醫養結合服務經驗。
  • 北京平谷:「醫養聯動」 破解農村養老難題
    結合醫療布局和醫養聯動工作實際,構建「區、鎮鄉街道、村和家庭」四級醫養聯動的功能和結構體系,滿足不同類別老人的醫療、護理和養老需求。1.戶級-醫養家庭。平谷區搭建醫護到家服務平臺,成立醫護到家公司,藉助醫療機構醫生護士等優勢醫療資源,採取多點執業方式,提供上門換尿管、胃管、褥瘡護理三項服務,解決居家養老不能外出、需要專業護理人員的護理需求。
  • 招商仁和人壽去年虧逾4億 招商銀行貢獻超六成保費
    招商仁和人壽將如何利用股東資源,走出一條差異化發展路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招商仁和人壽披露的關聯方數據顯示,2018年招商銀行及關聯方代理保費收入約為12.8億元,佔公司原保費收入的六成以上,招商局集團旗下的招商銀行是其率先利用的資源。年報還顯示,在公司2018年銷售前五的產品中,前四款均主要在銀保渠道銷售。
  • 滕州市「四舉措」推動醫養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滕州市將以健康滕州建設為引領,聚焦健康事業、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聚力抓重點、補短板、破瓶頸、建機制,打造覆蓋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的醫養健康產業體系,著力釋放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政策紅利,著力保障百姓健康需求,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健康獲得感」。滕州市衛生健康局黨組書記、局長孟祥磊說。
  • 疫情下的風口:這39家房企跨界醫養!
    2016年起,泰禾的「地產+醫療」版圖持續擴張,先後收購婦女兒童醫院、大型三甲醫院、北京裕和中西醫結合康復醫院;與美國醫療聯盟國際部籤署合作協議,在北京通州打造國際一流綜合性醫院;成立百餘家健康管理中心,輻射全國30城,可提供體檢、癌篩、遠程醫療、家庭醫生等服務……
  • 煙臺市醫養結合機構達241個 醫療床位2.2萬多張
    水母網9月18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李俊玲 信召紅)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煙臺作為建設國家首批醫養結合試點城市,堅持「居家醫養為主體、機構醫養為補充、家庭醫生籤約為抓手、信息化建設為依託、保障機制體系為支撐」的總體思路,突出規劃引領,注重模式創新,推動了醫養深度融合發展。
  • 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心血管內科順利完成急診冠狀動脈造影+PCI
    近日,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心血管內科成功為一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急診冠狀動脈造影+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術)。患者謝某,入院前半小時於活動過程中突發胸痛,疼痛劇烈難以忍受,遂通過120急送到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據心電圖結果,診斷為「急性前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經心血管內科主任邱健帶領專家團隊急會診後,立即啟動導管室,同時向患者及家屬交代病情,建議行急診冠狀動脈造影+必要時PCI術,得到患者及家屬同意後,予行急診冠脈造影。
  • 蘭州市老年護理院試營業 為蘭州唯一一家公立醫養結合老年護理院
    蘭州市老年護理院試營業為我市唯一一家公立醫養結合老年護理院老人入住護理院 劉曉芳攝每日甘肅網5月16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5月15日,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醫養結合建設項目——蘭州市老年護理院試營業。據悉,該項目為蘭州市唯一一家公立醫養結合老年護理院。通過醫院申報,2016年,市政府通過了醫院醫養結合項目,確立為蘭州市「十三五」規劃內容和主要民生工程,隨後蘭州市民政局加掛了「蘭州市精神醫療康復養老院」。
  • 每周報告丨高端養老矛盾「旋渦」待解:引入海外模式水土不服,售房...
    他擔心,若高端養老社區借鑑房地產開發銷售模式,即通過主打醫養結合概念,將養老社區房間銷售獲利,可能導致很多醫養服務品質不足,不但讓很多高淨值客戶花了冤枉錢,也難以讓他們父母感到安居晚年的快樂。「一床難求」背後的矛盾「現在找一家高端養老社區房間床位,實在太難了。」
  • 「早知道就從30歲開始排養老院了」,家中去世兩個月才被發現,「養兒防老」不存在!
    公立養老院有政策補貼,最低的一個月不到千元,有些還提供補貼,但一般被認為是「窮人」的保底選擇。費用低同時也意味著,條件差。還記得之前看到的一條新聞,是北京的一家標杆公立養老院,然而「輪候」等待的老人眾多,甚至排在隊尾的老人要等100年才能入住。據已經入住的老人說,他們已經在這裡住了三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