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JoJo看到好朋友來家裡玩,總是熱情地拿出她的百寶箱,翻出來各種各樣的玩具,堆撒一地。小朋友們玩得不亦樂乎,積木、釣魚、遊戲桌、球、繪本,玩過之後隨手一丟,地上沙發上撒慢了JoJo的玩具。孩子玩的盡興,但面對著無處下腳的災難現場,JoJo媽就頭大,孩子熱鬧2分鐘,自己要辛辛苦苦收納2小時。
相信很多寶媽都遇到這樣的情況,辛辛苦苦收納好的玩具,孩子一時興起,譁啦,又把玩具全部倒出來丟的到處都是。我們都有一個感觸,有了孩子之後,家裡再也沒有乾淨整潔過,到處亂糟糟的擺放著各種各樣的玩具,客廳裡有玩具,臥室有玩具,連廚房裡都有孩子的玩具。我們經常把亂糟糟的局勢歸罪於孩子,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們沒有讓孩子參與到收納過程中,也沒有讓孩子養成自主收納的好習慣。
如果孩子除了知道玩玩具,還知道收納玩具,那即使有再多的玩具,孩子再頻繁地去拿各種玩具,家裡照樣會很乾淨整潔。因此,教會孩子收納玩具和養成自主收納的好習慣是至關重要的,孩子可以開心盡興的玩,父母可以省心的看著孩子玩。
那如何才能讓孩子自主收納呢?今天JoJo媽跟大家分享一點心得,對大多數孩子是有效的,各位寶媽不妨試一下吧。
寶媽要買一些彩色的收納箱和可愛動物貼圖,讓孩子自己動手把可愛的動物貼圖張貼在各個收納箱上。父母可以跟孩子玩送玩具回家的小遊戲,讓孩子把每樣玩具都安排一個收納箱作為玩具的家,當孩子玩完玩具的時候,讓孩子跟玩具說拜拜,並送玩具回家。一開始孩子會覺得新奇好玩,配合父母一起玩,玩的次數多了,孩子形成習慣了,自覺主動就會放歸原處,就不需要父母跟在屁股後邊喊著收拾了。
最開始引導孩子自主收納的時候,父母不需要給孩子條條框框,不需要諸多限制孩子,父母放手讓孩子按照他(她)自己的想法收納,只要乾淨整齊就好。孩子一歲半左右就可以嘗試讓孩子自主收納玩具,因為習慣都是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的,一旦孩子習慣隨便放等著父母收納,即使年齡增長,孩子也不會改掉這個壞毛病,對孩子而言,已經習慣的事情就很難做出改變。因此不要因為孩子年齡小,就放棄讓孩子參與收納,父母在孩子學會走路之後就開始有意識地引導孩子進行收納。
讓孩子養成收納的好習慣是開端,隨著孩子年長,父母再引導孩子把玩具分類,規整擺放。收納玩具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值得注意的是,在探索收納這門學問中父母起牽引的作用,主體應該是孩子。這不光是讓父母省心省力的事情,也是讓孩子收納玩具、養成收納好習慣,為孩子之後的生活習慣做鋪墊。
父母是孩子知識上的導師,也是孩子行為習慣上的導師,初為父母的我們雖然會走很多彎路,但貴在我們可以及時調整,任何時候做出改變都為時不晚,如果你發現你家孩子不愛收拾,亂丟玩具,就跟孩子一起努力做出改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