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瀋陽2月7日電 (李晛)為有效減少人員聚集,阻斷疫情傳播,更好保障民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2月7日,瀋陽市嘉興社區張建偉早早起來,在小區門口支起一張桌,登記表平放在桌子上,手持測溫計在院門口堅守,冷了就去收發室暖和一會,眼睛始終盯著大門口。
據悉,遼寧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5日印發《全省城鄉社區(村)疫情嚴查嚴控措施30條》,全省小區村莊封閉管理。當晚,瀋陽市和平區連夜下發《關於做好和平區疫情防控工作「三不三查四嚴格」的通告》,要求區內小區(含物業與老舊小區)全部實行封閉管理。
工作人員在封門。 瀋陽馬路灣街道供圖 目前,瀋陽市和平區馬路灣街道198個大院已全部封閉,並嚴格做到「四有」,即有人看守、有外來人員登記、有測溫、有溫馨告示。為破解老舊小區封閉無人看守難題,馬路灣街道採取三項舉措:將院門上鎖,在門口張貼溫馨告示,取得居民配合,由院長、樓長、單元長等距大門較近的居民掌管鑰匙;對一個大院有多個院門的,只保留一個大門出入,其它大門封死。
張建偉是一名老黨員,參加過抗擊「非典」,在防控疫情方面比較有經驗。為嚴控疫情,他主動承擔起看家護院的責任。在他的帶動下,院裡的老黨員、老鄰居們都動員起來了,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承擔起外來人員登記、進出人員測溫、門口樓道消毒等工作。
日前,瀋陽市省委社區72歲的孫明巖老人居家隔離多日,每天叫外賣送餐上樓,為杜絕人與人接觸,社區和物業工作人員負責將老人叫來的外賣從院門外接過來,送到老人手中,孫明巖非常感動,本來焦躁的情緒也慢慢平復下來了。居民隔離,社區竟成了代購。
此外,在小區全部封閉的情況下,為將信息及時準確地推送到居民面前,並能第一時間採集到外來人口信息。馬路灣街道依託「樹狀圖」建立社區、網格、院、樓、單元五級微信群927個,形成微信矩陣網絡,既避免人與人直接接觸,又方便快捷地實現信息渠道暢通,做到有效掌控。同時在微信網內,推廣使用簡便易學的「和平萬戶通」小程序。居民通過「和平萬戶通」答卷,只需選擇10道題,就可以將疫情信息精準送達,由後臺直接生成數據,穿透到底,形成有效監督。(完)
【編輯:孫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