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綾波麗 影探
最近,各大流媒體平臺的好劇來勢洶洶。
不少平臺都推出了不少好劇,競爭相當激烈。
比起先前的網飛一枝獨秀,現在越來越多的流媒體平臺呈現百花齊放的趨勢。
誰都不甘示弱。
Hulu最近又上線一部西班牙懸疑劇。
《極地暗殺》
The Head Season 1
2020.6.12
因為故事地點發生在南極,又一口氣死了很多的人。
所以被觀眾稱為,南極版狼人殺,科學版《無人生還》。
豆瓣評分8.5。
節奏緊湊,劇情燒腦,一集入坑。
我剛看完前幾集,就迫不及待地想給你們講講!
01.極夜中的殺人遊戲
幾個小時後,南極將迎來極夜,太陽有6個月不會升起。
一群科考隊員,在最後幾個小時的日光中,極盡所能的狂歡。
按照他們科研基地的規定,南極地區進入極夜後,只留下10名科考隊員在此守夜,剩下的人要離開這裡。
這10名隊員裡有醫生、廚子、通訊員、生物學家等等。
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極夜來臨,10名隊員其樂融融,他們一起看電影,一起挑戰300度溫差跑步。
從200度(93攝氏度)的蒸汽房一口氣衝到零下100度(-73攝氏度)的黑暗極夜,在這極寒之地散發著人類的狂熱。
外面風雪嘶吼,屋內爐火通明。
但隨著屋外此起彼伏的海豹的哀吼聲,一切都變得危險起來......
時間直接跳轉至半年後,極地迎來白晝。
新一批的隊員去替換守夜隊員,不過迎接他們的不是什麼歡迎儀式,而是死亡和謎團。
負責人喬安撞開門,進入死氣沉沉的屋子。
然而屋裡所有的一切,都透露著詭異。
牆上有血手印。
車庫有燒毀的雪地車。
禁止帶武器進入的基地有彈孔。
而那10名守夜隊員,有7個被大家找到,只不過都已經變成了冰涼的屍體。
他們死相慘烈,有的被割斷了頭,有的被大火燒死,有的被直接凍死。
這6個月發生了什麼?
他們是怎麼死的?
最先被找到的指導員
剩下的三個人,一個在密閉的廚房中被找到,一個在基地的隧道中被找到,還有一個至今下落不明。
然而被找到的兩個人,已經開始「狗咬狗」式的互相指控。
在廚房被找到的瑪姬,是一名醫生,精神時不時的就會崩潰。
她認為是守夜人員違反了《南極守則》,一切事情才會接踵而至。
而在隧道被找到的亞瑟,是科研項目的領頭人之一。
他命令所有人不要聽信瑪姬的話,是瑪姬將他關進隧道,是瑪姬殺了所有的人。
而下落不明的安妮卡是喬安的妻子,她房間裡有一堆被撕碎的紙條。
上面寫著:
「我的雙手沾滿罪惡的血。」
隨著故事的展開,線索越多,真相卻越模糊。
答案,像是被埋在極地2千米厚的冰下。
誰的話是真的?
安妮卡為什麼這樣指責自己?
劇集的進度條已經到達30%,卻埋下如此多的線索和謎團。
後面的解密過程真的讓人拭目以待。
02.孤島模式中的推理遊戲
>>>孤島模式
這部劇遵照「孤島模式」,將一群人困在相對密閉的空間中,斷掉他們的通訊設備,讓他們與外界形成孤立狀態。
註:孤島模式又稱「暴風雪山莊模式」,在推理類文學或影視作品中一種常見的模式,是指一群人聚集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內,在這期間發生一些奇怪的事情。
守夜隊員們的噩夢,就是從通訊設備壞掉開始的。
唯一會修通訊設備的人,首當其衝被兇手殺掉了。
通訊員被殘忍割頭
而離科研基地最近的阿根廷貝爾格拉諾將軍2號站,在地圖上的直線距離有幾十公裡。
他們雖然有兩輛雪地車,但是在黑夜中開出去太危險。
附近救援可行性不大,而白晝來臨還要再等6個月。
一瞬間,所有人都陷入了恐慌。
大家互相懷疑,將他們認為最有嫌疑的人關起來。
可誰都沒能阻止死亡的到來。
最有意思的是,孤島模式意味著高科技斷案手段都無法直接使用。
所有人只能依靠腦力推理的模式將兇手逮住。
你不知道誰是兇手,你也不知道下一個死的人是不是自己。
這是一群高智商人之間的較量,所有人都在高壓狀態下,有人激發潛能,有人提前瘋掉。
人性與黑暗,在這一模式下被赤裸裸地展現。
而且故事採用兩條時間線交叉進行講述:
瑪姬講述6個月前的故事,喬安6個月後根據已知線索尋找真相。
並且替換隊員們也依然處於被困狀態,警察至少要48小時才能到達。
未知的兇手,像一柄懸在空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殺人。
劇情,非常吊人胃口。
>>>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
這群高智商的科研人員來自世界各地,讓他們聚集到世界盡頭的原因可不只是對科學的崇高敬仰。
大家其樂融融的景象背後,有著意想不到的複雜關係。
故事開始,鏡頭掃過狂歡的人群,信息頗多。
有著家庭的女人和指導員頗為曖昧。
兩個生物學家,安妮卡和亞瑟之間有著不小的摩擦。
明明是兩個人同時發現的細菌,卻只有亞瑟一個人被大眾記住。
安妮卡
指導員和亞瑟之間也有著權利紛爭,指導員被擁有科學光環的亞瑟壓制,隊員們更聽信於亞瑟。
隨著故事的發展,人物之間複雜的矛盾逐漸顯現。
一個胖男人突然和通訊員打了起來,他們說是因為一件小事兒爭吵,真的如此嗎?
通訊員(左)胖男人(右)
在後續,隊員們互相指責中你就能明白:
這個胖男人T3(症狀為甲亢,患者易激動)指標升高,易怒。
並且他還有殺人前科,雖然警察沒有找到證據,但是他殺過人這件事情在所有人看來板上釘釘了,大家都忌憚他。
不止這一個人有秘密,所有人都有。
用最高級別的軍事密碼,鎖住自己手機的廚子。
在戰場上拋棄手下,獨自逃命回來的指導員。
來到世界盡頭,比起追尋什麼,這群人更像是在逃避什麼。
在這個距離人類文明500英裡的地方,可以隱藏一切也能暴露一切。
每個人的背後都有秘密,挖開秘密離著真相或許就不遠了。
>>>鏡頭裡的線索
除了在敘事和故事方面下功夫,創作者在拍攝上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讓整個劇的懸疑張力十足。
在殺人現場,一名隊員被殺死,瀕臨死亡。
一個主觀鏡頭向前推進注視著他。
是殺人兇手還是有人恰巧路過?
鏡頭虛晃,是上前救人,還是繼續殺人?
幾秒鐘,一個鏡頭,懸疑、驚悚的氛圍展現得足足的。
這也讓人只要開始看劇,就根本不想停。
當通訊員被殺死以後,其中一名隊員阿奇開始了自己的推理。
瑪姬(左)阿奇(右)
他將自己的想法說給瑪姬聽。
然而在他們站立的不遠處,又有一個主觀鏡頭像一雙眼睛一樣地監視他們,偷聽他們的對話。
故事採用倒敘的方式進行講述,此時觀眾已經知道隊員阿奇死亡。
誰在偷窺他們?殺阿奇的人是此時偷窺的人嗎?
這種帶有意味性的鏡頭,讓人非常不舒服。
卻又讓人在這種坐立不安中想要迫切的知道答案。
03.讓人痴迷的偵探遊戲
也因為這部劇的懸疑性太強,喜歡推理的觀眾都恨不得拿放大鏡看劇。
不少人連官方海報都進行了研究。
豆瓣也有很多小組組成了討論群,根據現有的線索猜測劇情走向,猜測誰會是兇手。
兩集,才不到一個小時,但是線索一點都不少。
而且創作者也非常善於挖坑設計陷阱,讓劇情有了更多的走向。
在劇中,安妮卡和亞瑟曾經一起發現了一種細菌,可以解決地球變暖問題。
他們這次南極科考也是關於這個項目。
但細菌這種生物不可控,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如果科學失控導致細菌肆虐地球,拯救地球就變成了屠殺。
一場人類對戰神秘科學的大戰上演。
而且他們每年歡迎守夜新人的儀式都是一起看恐怖電影《怪形》。
這部電影講的就是,南極科考隊員們被寄生在一條雪橇犬上的神秘生物感染,最終全部死亡的故事。
是怪力亂神還是科學事故?有待後續劇情的描述。
當然,可能性最大的劇情走向,還是關於人性黑暗面的鬥爭。
關於這個實驗項目,大家既是利益獲得者也是利益相爭者。
雖然每個人想擁有的東西不一樣。
與指導員曖昧的女人想要錢。
生物學家安妮卡想要名譽。
指導員想要權勢。
......
但,無論觸動了誰的奶酪,在這種環境下,大家都會被欲望支配變得瘋狂。
在醫生瑪姬的桌子上,還擺放著一本《麥田的守望者》。
表面意思或許是說,大家都是科研基地的守望者。
但看過書的人都知道,整本書都充斥著憤怒與焦慮,道德墮落和虛偽作風是書裡最重要的主題。
書中精神病態的社會是否在映射,科研基地中的人也是如此?
希望這部6集短劇,可以給觀眾一個驚喜。
《極地暗殺》無論在節奏還是驚悚感上,都可圈可點。
做為一部幽閉空間的懸疑劇,開始前兩集非常抓人。
在世界盡頭的黑夜裡,一切都有可能發生。
手無寸鐵的人靠什麼和黑暗鬥爭?
讓我們拭目以待。
迷底讓人
抓!心!撓!肝!
原標題:《極地版狼人殺,這8.5分懸疑劇真刺激》
閱讀原文(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