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我是來自阿根廷的攝影師,鹿班,這幾天我發現我寫的這些攝影乾貨內容大家都很喜歡!我決定以後更加努力,多多給中國朋友們總結一些關於攝影的實用的內容!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今天我打算根據近幾年的設備的提升水平,詳細告訴大家搞定風光攝影,需要從哪些方面進行注意或者改進。
數碼還是膠片
回溯到十年前,當你去問攝影師他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攝影設備時,大多數專家都推薦你使用中型和大型膠捲相機。此外,專家們還會特別強調:拍攝綠色風景的最佳方法是使用富士別墅倒裝片、柯達倒裝片在日落和秋天等。
很難想像有多少人在十年內仍然擁有電影攝影機。也許我們還是喜歡那些形狀模仿電影時代的相機。這只是外觀,而不是繁瑣的攝影成像系統,安裝緩慢的電影,然後列印。上周,當我把40卷冷凍在冰箱裡的富士別墅120觸發器扔進垃圾桶時,我並沒有考慮它們是否可用,而是考慮它們是否會汙染環境。
六年前,我帶朋友去夏浦三沙拍攝,面對一群攝影師,手裡拿著各式各樣的攝影銳利工具。我小心翼翼地走近一位使用Hasu 503CW膠捲相機的老紳士,悄悄地問我能不能把我的朋友擠進一個三腳架的位置。他抬起頭來看著我們,慢慢地說了一句令我震驚的話:「我用Hasu!它會被撞倒的。」這意味著哈希膠片相機是極其無與倫比的,顯然不屑使用數位相機。
我的一個好朋友施先生用了Hasu的H4D50數位相機。他開玩笑地喃喃自語道:「我也是Hasu。「現在,HASU H4D50的價值比HASU 503CW膠片相機高出幾倍。當數位相機為膠捲相機唱歌時,膠捲相機用戶的高尚態度依然如故。電影和數碼是不斷糾纏和爭吵的。
風景攝影師不相信鐵手功
我們已經知道手震的存在。在拍攝時,我們使用三腳架支撐和快門線來控制相機進行拍攝,隔離和阻止手部衝擊對相機成像的影響。拍攝時相機是完全靜止的。當我們按下快門時,我們會聽到一個愉快的「點擊」聲,這是由相機反射器升起和快門撞擊相機主體的動作引起的。由這種二次碰撞引起的振動稱為攝像機自振,這也影響最終圖像清晰度。
從手部衝擊的頻率到機器衝擊的頻率,我們可以得出結論,1/4-1/8是相機衝擊造成最大損傷的時間。我們稱之為避免相機模糊的時刻,並下意識地避免未來拍攝時秒的曝光時間。我看到一些「老鳥」發高燒多年,自詡拿著相機,隨心所欲地用相機拍照的「鐵手藝」。這種忽視手抖動的結果是使用昂貴的照相設備來產生定義不好的圖片。
如果你仍然堅持,恭喜你:你可以節省很多錢在高端攝影設備上,只要買一臺卡機。十年前,中國的專家們進行了手衝擊實驗。當10位自稱「鐵手」的電影製片人被要求在手上拍攝200mm長的聚焦照片時,當曝光時間從1/125秒到1/8秒時,手持攝影的成功率從60%急劇下降到0%。可以看出,1/8秒是手持式相機的死亡時間。
另外,如果你想用手持相機拍一張清晰的照片,試著選擇曝光時間小於1/250秒。如果沒有辦法選擇一個較小的曝光時間,我們還能做些什麼來補救它呢?這裡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使用相機連續拍攝功能的連續拍攝方法。根據振動定律,當手部衝擊振幅最大時,存在振幅位移為零的瞬間。在拍攝多個鏡頭時,可以在這個瞬間按下快門錯誤。這是一個消除手震的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