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攝影究竟用數碼還是膠片?專業攝影師總結,鐵手工不比三腳架

2021-01-18 大咖教攝影

大家好啊!我是來自阿根廷的攝影師,鹿班,這幾天我發現我寫的這些攝影乾貨內容大家都很喜歡!我決定以後更加努力,多多給中國朋友們總結一些關於攝影的實用的內容!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今天我打算根據近幾年的設備的提升水平,詳細告訴大家搞定風光攝影,需要從哪些方面進行注意或者改進。

數碼還是膠片

回溯到十年前,當你去問攝影師他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攝影設備時,大多數專家都推薦你使用中型和大型膠捲相機。此外,專家們還會特別強調:拍攝綠色風景的最佳方法是使用富士別墅倒裝片、柯達倒裝片在日落和秋天等。

很難想像有多少人在十年內仍然擁有電影攝影機。也許我們還是喜歡那些形狀模仿電影時代的相機。這只是外觀,而不是繁瑣的攝影成像系統,安裝緩慢的電影,然後列印。上周,當我把40卷冷凍在冰箱裡的富士別墅120觸發器扔進垃圾桶時,我並沒有考慮它們是否可用,而是考慮它們是否會汙染環境。

六年前,我帶朋友去夏浦三沙拍攝,面對一群攝影師,手裡拿著各式各樣的攝影銳利工具。我小心翼翼地走近一位使用Hasu 503CW膠捲相機的老紳士,悄悄地問我能不能把我的朋友擠進一個三腳架的位置。他抬起頭來看著我們,慢慢地說了一句令我震驚的話:「我用Hasu!它會被撞倒的。」這意味著哈希膠片相機是極其無與倫比的,顯然不屑使用數位相機。

我的一個好朋友施先生用了Hasu的H4D50數位相機。他開玩笑地喃喃自語道:「我也是Hasu。「現在,HASU H4D50的價值比HASU 503CW膠片相機高出幾倍。當數位相機為膠捲相機唱歌時,膠捲相機用戶的高尚態度依然如故。電影和數碼是不斷糾纏和爭吵的。

風景攝影師不相信鐵手功

我們已經知道手震的存在。在拍攝時,我們使用三腳架支撐和快門線來控制相機進行拍攝,隔離和阻止手部衝擊對相機成像的影響。拍攝時相機是完全靜止的。當我們按下快門時,我們會聽到一個愉快的「點擊」聲,這是由相機反射器升起和快門撞擊相機主體的動作引起的。由這種二次碰撞引起的振動稱為攝像機自振,這也影響最終圖像清晰度。

從手部衝擊的頻率到機器衝擊的頻率,我們可以得出結論,1/4-1/8是相機衝擊造成最大損傷的時間。我們稱之為避免相機模糊的時刻,並下意識地避免未來拍攝時秒的曝光時間。我看到一些「老鳥」發高燒多年,自詡拿著相機,隨心所欲地用相機拍照的「鐵手藝」。這種忽視手抖動的結果是使用昂貴的照相設備來產生定義不好的圖片。

如果你仍然堅持,恭喜你:你可以節省很多錢在高端攝影設備上,只要買一臺卡機。十年前,中國的專家們進行了手衝擊實驗。當10位自稱「鐵手」的電影製片人被要求在手上拍攝200mm長的聚焦照片時,當曝光時間從1/125秒到1/8秒時,手持攝影的成功率從60%急劇下降到0%。可以看出,1/8秒是手持式相機的死亡時間。

另外,如果你想用手持相機拍一張清晰的照片,試著選擇曝光時間小於1/250秒。如果沒有辦法選擇一個較小的曝光時間,我們還能做些什麼來補救它呢?這裡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使用相機連續拍攝功能的連續拍攝方法。根據振動定律,當手部衝擊振幅最大時,存在振幅位移為零的瞬間。在拍攝多個鏡頭時,可以在這個瞬間按下快門錯誤。這是一個消除手震的竅門。

相關焦點

  • 風光攝影師原來這樣選擇手機三腳架
    今天小編來和大家介紹一下如何選擇手機三腳架,很多喜歡攝影的朋友們不知道如何選擇,今天來大家總結幾點關與選擇手機三腳架的知識來幫助大家選擇。在專業攝影領域,三腳架是一個必備的攝影附件,特別是對風光攝影師而言,選擇一款過硬的三腳架更是能夠拍到精彩作品的關鍵。
  • 這是一份風光攝影相機挑選指南
    對於風光攝影師來說,相機具備的能夠最小化或在線顯示圖像所需時間的能力往往掩蓋了一系列的其他核心功能。風光攝影可以被認為是最慢節奏的圖像製作流派之一。因此,它與許多其他的攝影類別沒有相同的需求。這篇文章從最基本的功能到一些最先進的技術方面進行分析,力求在購買新相機的時候能夠選到最為合適的相機。
  • 膠片 or 數碼,究竟哪個才是最好?
    1次金馬獎最佳攝影。這個問題在電影業界爭吵了好一段時間,眼下美國仍有不少電影還是繼續用膠片來拍攝,並且有上升的趨勢。雖然我們戲院大部分的投影機還是以2K為主,但是4K雷射投影機的觀影廳越來越多,全面更換為4K投放勢在必行。不管你是用膠片還是數碼攝影機拍攝,我們採用的鏡頭,最多也只是4K解析度!毫無疑問,這一點數碼攝影機完全是優勢。
  • 百諾出席《數碼攝影》「鄉愁中國」暨第五屆尋找中國數碼攝影師城市巡展北京站活動
    百諾出席《數碼攝影》「鄉愁中國」暨第五屆尋找中國數碼攝影師城市巡展北京站活動
  • 簡述「風光攝影」三腳架的重要性
    俗話說好馬配好鞍,好車配好輪,一位攝影大師出類拔萃,取決於他的想法以及他的經驗,如何將想法創意展現出來,自然是離不開手中的器械,對風光攝影而言,一個牢固的三腳架是很重要的設備。雖然比不上球狀和孔狀的雲臺有那麼多功能,但是那種三向平底傾斜的雲臺可以提供任意軸方向的獨立調整,這一點在拍攝時十分有用,在你摸索著將相機擰上一個三腳架雲臺時,很容易就錯過了轉瞬即逝的光線,能快速固定的三腳架雲臺可能會花費多一些,但是長年累月的攝影從中所得到的益處使人覺得最初的投資很值得。
  • 細說膠片攝影的魅力
    這些年,和攝影結緣頗深。除了學習數碼攝影,膠片拍的也不少。說真的這年頭拍點膠片不容易,除了膠片價格日漸上漲,衝洗點越來越少外,出去拍攝也令人躊躇,常常會被圍觀,有好奇者,有批評者,有不屑者,說有錢燒的大有人在,說為出風頭的也不在少數。編輯向我約稿,我斟酌了半天,還是決定抓住這個機會,申明一下我拍膠片的原因。
  • 膠片的味道|膠片攝影入門必看,你所不知道的膠片知識
    再次撥動過片把手,取景構圖……這份獨有的魅力深深地吸引著無數的攝影師。雖然我的攝影之路是從數位相機走起的,而在拿起膠片機的那一刻,我才開始理解ISO、曝光、光圈,開始用心去拍正確的照片。膠片攝影目的不同,使用的膠捲各異。最主要的幾個分類是黑白卷、彩色正片和彩色反轉片(負片)。最常見的膠片尺寸是35mm。許多單眼相機(SLR)和旁軸相機都使用這種膠捲。
  • 數碼當道 為啥還用膠片拍照
    我真正玩膠片還是歪打誤撞的,在大學畢業買了顆美能達MC 135/2.8的膠片機手動鏡頭轉接我的索尼NEX-7,然後乾脆又買了臺美能達X700,從那會兒開始我便愛上了用膠片拍照,之後又相繼入了雙反機美能達AUTOCORD,尼康F5。
  • 膠片與數碼的對比:質感
    決心寫幾篇膠片與數碼比較的文章,是因為攝影圈裡於此話題眾說紛紜卻少有理性探討。套用胡適先生的話,是為了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情懷,避免無休止的爭執,找到攝影的本真。文章可能有缺陷,歡迎理性討論。如此歸類,膠片的質感很難用儀器去觀測,更多的是觀測者的主觀感受。質感怎麼定義呢?一般我們覺得油畫、布、皮革等看上去有質感;屏幕上的數碼照片、塑料等沒有質感。仔細思考可以發現,從前者我們能觀察到材質的肌理、質地,或者說,視覺上有比主體尺寸小很多的微觀結構。就好比金屬外殼手機做拉絲、氧化(以達到磨砂效果)處理後,相比未處理時更有質感。那膠片的質感來自哪裡呢?
  • 夕陽攝影完整指南,無論專業攝影師還是攝影愛好者,都會從中受益
    拍攝出色的夕陽照片並不一定需要昂貴的專業裝備,將功夫用在拍攝技巧上(包括精心設置相機),才能使夕陽照片與您所看到的美麗風景發生化學反應,讓作品具有驚嘆之美。如果您是一名夕陽攝影愛好者,以上的目標也許會讓您感覺到困難,但請不要害怕和退縮:有了我們詳盡的夕陽拍攝指南,就可以立即讓您拍攝出絕對美麗的夕陽圖像。讓我們開始吧!
  • 用膠片玩攝影會比數碼玩攝影要學得更快嗎?對初學者的4個建議
    如果是想從事攝影專業,從膠片開始是個好選擇,但如果非專業攝影人士,玩膠片只是出於情懷的話,並不太建議!不管是設備的選擇、畫質的精細度和像素還是輸出的便利性上,數碼攝影相比膠片都是更好的選擇。2、設備便利性目前來說,膠片相機和膠捲,相對並不是太容易獲得,還有就是相應的鏡頭,要知道膠片時代的鏡頭和數碼時代的鏡頭,往往還是不通用的。
  • 買了三腳架拍照時還是抖?最全選購攻略,讓你買到最好用的三腳架
    很多愛好攝影的朋友,將關注點都放在單眼相機上,卻忽視了一些配件的重要性。前兩天就有位朋友向我抱怨說,自己帶著三腳架出去拍風光,但是整個過程中三腳架都處於抖動的狀態,根本沒法拍。攜帶三腳架的目的就是為了穩定,但是卻出現了抖動的情況,怎能不讓人惱火!那麼,關於三腳架的選擇到底有哪些注意事項?今天的內容,作者就要來給大家詳細說說。
  • 攝影基礎丨寬容度與層次感
    寬容度是一個攝影新兵在最初選擇相機時很少注意的事項,廠商也不會將寬容度作為什麼特色來強調。但是作為使用者,我們的視線不能只停留在像素和畫幅上,因為像素再高,如果寬容度不夠高,那麼死白和死黑也會將我們的作品毀於一旦。眼睛的寬容度最大,測光、對焦也是最快寬容度的概念最早出現在膠片時代,本義是指膠片所能正確容納的景物亮度反差的範圍。
  • 買什麼樣的三腳架適合你?攝影隨心,三腳架助拍大片
    對於很多攝影師,尤其是新入門的初學者,拍攝時候,手抖是在所難免的,拍照時候一定離不開三腳架,三腳架幫助我們固定相機,還能為我們提供更多的穩定拍攝的角度,為了拍出更好的照片,選擇一款好的三腳架尤為重要。隨著精神生活的逐漸豐富,攝影已經成為許多人的重點愛好,但是在攝影進階的道路上,大多數朋友都還只算半隻腳踏入大門,因為攝影不僅僅是一臺相機,配件的選用也是相當重要的。為什麼要用三腳架?三腳架的作用暫時是無法用後期以及數碼技術來取代的,所以在風光、微距、棚拍、野生動物等題材攝影中十分常用。三腳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給相機一個穩固的支撐,使畫面不會糊掉。
  • 富士膠片發布 全新無反中畫幅數位相機FUJIFILM GFX100S
    富士膠片發布採用GFX系統的第四款無反中畫幅數位相機FUJIFILM GFX100S(簡稱GFX100S)。GFX100S以FUJIFILM GFX100的開創性構想為基礎,秉承移動性和便攜性的理念,突破了拍攝傳統中畫幅圖像的各種限制,讓攝影師有機會在以往中畫幅相機從未拍攝過的地方拍攝令人驚嘆的高畫質圖像。富士膠片追求在獲得便攜性的同時兼顧性能,打造出了業界稱讚的緊湊型高性能的中畫幅相機之一。它比迄今為止任何一款GFX系統相機都要緊湊,並將富士膠片非凡的成像技術融入到重量僅為900g 的相機中。
  • 解密風光攝影的成功秘訣
    您過去以拍攝中國西部風光為主,近些年來為何又熱衷於美國西部的拍攝?我拍了20多年的中國西部,揚名也是源於中國西部風光,將來我還會繼續拍攝中國西部,但在職業道路上如何更進一步,是我必須要思考的。我覺得,美國的自然風光攝影在世界上一直是領先的,美國的職業自然風光攝影師們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個群體,於是我連續六年十多次前往美國。
  • 風光攝影的十個容易忽視的技巧
    我們生活在一個讀圖的時代,許多地方我們可能一輩子都不可能去,但是有漂亮的風光照片在,我們就可以通過看照片來認識這些地方。所以風光攝影能夠讓我們認識自然,分享大自然的壯麗與秀美。在中國攝影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以攝影為生的職業攝影師大多喜愛拍攝人物,而以攝影為娛樂的業餘攝影師大多喜愛拍攝風光。所以中國擁有最大的業餘風光攝影群體。
  • ND鏡在城市風光攝影中的運用
    方形和圓形ND鏡的製造工藝、使用方法和應用效果各有優劣,本文暫且不做討論。二、數碼時代還有必要使用ND鏡嗎?作為數碼時代的風光攝影師,我經常在拍攝時根據需要使用ND鏡。同行的攝影師常常對我說,數碼時代沒有使用ND鏡的必要了吧,Photoshop就可以後期模擬慢門的效果,這聽起來似乎有些道理。
  • 專業攝影的大基本功:底片掃描系統(彩色膠片版)
    – 〈專業攝影的大基本功:區域曝光系統(彩色膠片版)〉讀懂這篇文章,除了要先理解引言裡的彩色膠片版的區域曝光系統,還要先讀完〈專業攝影的大基本功:底片掃描系統(黑白膠片版)〉。也就是說,黑白攝影是彩色攝影的基礎(請見〈專業攝影的大基本功:區域曝光系統(黑白膠片版)〉),再學會掃描黑白底片,才能知道怎么正確地掃描彩色底片。
  • 別用膠片來「裝B」!富士即可拍才是最牛的相機!——富士【寫ルンです】
    但怎樣簡單方便的最大優化膠片的資源配置?1986年的富士公司已經為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寫ルンです】,這個相機有個很貼切的中文名字「即可拍相機」或「一次性相機」。上期森山大道的街頭攝影習慣中提到了這款機器,這個系列產品真是豐富這相機究竟有多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