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蟲:已授站長之家使用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運營研究社公眾號(ID:U_quan),作者:套路編輯部,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最近,我媽的行為讓我有點顛覆對她以往的認知:
向來作息規律的她,經常性地熬到深夜;一見我玩手機就嘮叨的她,現在比我玩的還要久;一向省吃儉用的她,竟然「花重金」買起了 K 歌設備……
其實,今年春節的時候我就覺得不對勁,她天天對著手機反覆唱同一首歌,時不時抱著手機咯咯的笑,還會說上幾句:
謝謝大家的聆聽和花花,有請下一位好聲音……
經過我幾天的觀察,發現我媽這是中了一個叫做全民 K 歌的「毒」。於是我就知乎了一下怎麼讓她戒掉,這一搜才發現,真的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啊。
來自知乎網友@吃不胖的胖丁
能讓大爺大媽沉迷成這樣的除了鬥地主打麻將,也就是全民 K 歌了,看來我真得研究下這背後的套路了。
據官方數據顯示,全民 K 歌自 2014 年上線以來到現在,用戶量已經超過 5 億。根據易觀發布的《移動K歌行業數位化進程分析》報告顯示,全民 K 歌目前活躍用戶規模高達 1.97 億,在移動 K 歌行業遙遙領先。
全民 K 歌活躍用戶數量·圖片來源:易觀
那麼,全民 K 歌是怎麼做到的呢?
如何讓用戶快速感受到平臺價值?
對於剛剛接觸全民 K 歌的用戶來說,平臺一定會想方設法讓這部分用戶產生 「驚喜時刻」,讓他們第一時間感受到平臺的價值,比如在平臺上找到存在感和自信。
1)降低用戶進入門檻
仔細研究下來,我發現全民 K 歌的登陸方式特別簡單,只有兩種登陸方式,一種是微信,一種是 QQ ,沒有任何讓用戶輸入信息註冊的操作步驟。省去了註冊這個繁瑣的步驟,大大降低了用戶進入門檻。
像父母這些還不太熟悉手機操作的用戶,你讓他多走一步他都可能會流失掉。
2)自動發布約唱狀態
新用戶登陸的時候,會自動發布動態:
我開始 K 歌之旅了!大家快來找我約唱呀~(前 10 位發起約唱的還有 5 朵鮮花獎勵)
雙向通知
主動告訴好友們「我來了」,同時,系統還會自動給每個微信或者 QQ 好友發私信,通知有好友加入了。給用戶一種「原來你也在這裡」的感覺,讓用戶在平臺上迅速建立社交關係。
3)新手用戶教育引導
引導用戶了解平臺玩法,快速適應平臺規則。剛點進去的每個功能,都會有具體的玩法以及獎勵介紹,這是一個產品必須要有的環節。
不過,像全民 K 歌這樣的 UGC 產品,難點在於用戶在平臺上主動發布作品,因為有的人不會唱歌,有的人覺得自己唱得不好不害意思發。所以,所以在這階段,全民 K 歌的目的並非只是讓用戶簡單地知道怎麼玩,而是要打破用戶的社交障礙和心理障礙。
它是怎麼做的呢?研究下來我發現,全民 K 歌是通過明星教唱的方式,對用戶的內容(唱歌)創造進行引導。
比如《生僻字》的創作者陳柯宇,在明星教唱這個板塊,給用戶講解《生僻字》背後的故事,當然更主要的是告訴大家唱這首歌的正確姿勢,引導用戶發布作品。
4)第一時間給用戶回應
更絕的是,全民 K 歌可以第一時間給用戶回應,讓他們在平臺上迅速找到存在感。儘管你可能一個作品都沒發布,還是會有「粉絲」關注(筆者猜測可能是平臺"買的粉")。
當你發布作品時,也會第一時間得到回應和認可,比如系統會鼓勵你給你一個人氣獎盃,還會引導你分享到朋友圈。
你打敗了全國 12% 的用戶……
唱得不錯,再接再勵……
恭喜你晉升日榜XX名……
5)發布新手任務
為了讓新手期的用戶快速成長,系統會給新手用戶發布 7 大新手任務,每完成一個都有 10 朵花的獎勵。
這些任務中有發布作品、評論作品、送花送禮等,從這些任務中我們可以看出全民 K 歌的良苦用心:讓新手期用戶在平臺上產生內容並與好友進行互動。
其實,對於這個時期的用戶,平臺非常希望用戶能夠使用產品,可以感受到產品的價值。常用的手段有縮短用戶登陸路徑、快速與平臺其他用戶建立聯繫、第一時間給用戶回應、新手教育引導、發布新手任務等。
就這樣,大爺大媽們蜂擁而至,自從接觸到全民 K 歌就像打開了新世界一樣。當然,用戶新鮮感都是一時的,想讓他們對平臺產生依賴,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麼全民 K 歌是怎麼做的呢?
如何高性價比培養用戶使用習慣?
當用戶順利地走過新手期來到成長期後,平臺希望用戶加深產品的使用頻率,通過持續的引導來固化用戶的使用習慣,讓用戶持續不斷地產生內容,或者持續不斷地產生消費行為。全民 K 歌都做了什麼呢?
1)內容推薦
首頁有用戶推薦,好友作品,猜你會唱等。可以說首頁上的每一個板塊,都是為了讓用戶相互之間快速建立起社交關係,並進行互動。
全民 K 歌的內容推薦
不同於其他的內容平臺,全民 K 歌的首頁還有「打擂板塊」,利用用戶喜歡比拼的心理,通過引導用戶參與「對戰」的方式產生內容。
2)每天籤到
為了讓用戶連續登陸平臺,全民 K 歌有一個每天籤到領花功能,用戶連續登陸的天數越多獲得鮮花的數量就越多。
每日籤到
所以,很多人為了領取鮮花,就會堅持登陸。比如我媽和她的姐妹們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領花。
魔性的是,他們從來都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免費領「花」的機會。因為獲得的「花」可以贈送給好友表示讚賞或者表達感謝。
3)成長任務
除了領花之外,他們每天都會在平臺看直播,刷小視頻,聽歌練歌……等等,這個又是什麼操作?原來,這些行為都是因為平臺的成長任務。對於接觸平臺的普通用戶來說,成長任務中包括每日任務和活動任務,這兩種任務是平臺為了達到不同目的設置的任務體系。
① 每日做任務領花
每日任務中包括一些比較基礎的任務,比如發布作品,評論別人的作品,收聽作品超過 15 分鐘等。這一頓操作下來,用戶最高可以獲得近 40 朵免費的花。
另外,只要用戶完成當日任務即可參加抽獎活動,這樣一來,用戶就更有動力去做任務。說到底,每日任務實際上是幫助用戶在本平臺的更好的活躍和留存。
左每日任務,右活動任務
② 活動任務領花
和每日任務不同的是,活動任務的門檻相對來說高一些,獎勵也會更大。主要任務類似於:看微信視頻滿 5 分鐘,看直播滿分鐘,使用音兔 App ,邀請好友等。
從任務上看,活動任務更多的是聚焦在用戶拉新和推廣階段。但這些任務的底層邏輯和每日任務的相同,都是通過獎勵「花」的方式,讓用戶做一些平臺想讓他們做的事情。
③ 參與活動抽獎領花
這個是全民 K 歌在 2018 年 7 月開始做的一個活動,活動規則是給別人送一次 K 幣(需要付費6 元=60 K 幣)或者收到 3 個人送的 K 幣,可以獲得抽獎機會。
禮尚往來活動
全民 K 歌通過這一招,讓用戶互相贈送禮物不再停留在免費的「鮮花」,而是付費的「K幣」。
如何讓用戶不斷地發表作品?
首頁的內容推薦,讓用戶之間產生連接;每天籤到和成長任務的設定,是為了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但是這還遠遠不夠。對於內容型產品來說,當用戶渡過成長期來到成熟期後,運營的關鍵就是讓用戶在平臺上產生內容,並加強與其他用戶之間的互動。那麼對這個階段的用戶,全民 K 歌都做了什麼?
1)榮譽等級體系
關於只有榮譽稱號的等級體系,其實我一直有一個疑問,對於沒有任何權益的等級體系,用戶有動力升級嗎?
有。為什麼呢?因為高等級可以裝逼!
全民 K 歌的榮譽等級體系,就是很好地利用了用戶的虛榮心和攀比心。用戶需要多唱多練習,多參與評論和互動獲得升級的經驗值。
怪不得我經常會看見我媽每發一首歌,下面都有上百條的評論,評論內容都是表情。原來為了升級,她的幾個好友都在抱團相互刷評論。
抱團刷評論
評論越高顯得人氣越高,用戶就誤以為自己唱得真的不錯,然後有動力開始發布第二首歌了。這個等級體系的目的,就是讓用戶自發形成一個領花——送花——升級的閉環。
左自然等級,右財富等級
全民 K 歌除了自然等級之外,還有一個財富等級排行,提升等級的條件就是花錢買 K 幣,財富等級的下方還有相應的送 K 幣排行榜。就這樣,平臺通過榜單和等級的雙重「刺激」讓用戶在平臺產生付費行為。
同樣沒有權益只有稱號的等級體系還有網易新聞客戶端,將用戶等級定義為「跟帖局」 從科員到元老 11 個頭銜 16 個等級,每個等級都有不同的圖標。雖然這些等級的權益沒什麼不同,但是等級高的稱號,總是用戶們所嚮往的,這也是榮譽激勵的一種方式。
網易新聞客戶端的等級體系
2)「阿諛諂媚」的打分系統
不得不說,榮譽激勵這部分全民 K 歌做得很棒,就比如它的打分系統,將」阿諛諂媚「發揮到了極致。
熟悉這個平臺的用戶知道,它有一個很邪性的打分系統,知乎網友@xsank mar 反映:
講道理,這是我見過的最人性化的打分系統
在我唱的挫的時候,他給我打 SSS,鼓勵我再接再厲;
在我唱的好的時候,他給我打 B 或 C,提醒我不要驕傲……
經過對我媽的觀察,我發現確實是這樣,她有的歌明明唱得很難聽,卻總是得到 SSS 的等級,有時候唱的還不錯,系統打分只有一個 S ,鼓勵她繼續加油唱得更好。不得不說,這個打分系統真的很迷。
但她自己是這樣理解的:聲音越大,評分越高,所以,當她唱不到 SSS 的時候,就會反反覆覆,越來越大聲地唱同一首歌。
另外,很多用戶反應,在全民 K 歌上唱歌很容易獲得高分,獲得高分就找到了自信,並且會覺得自己唱得確實還不錯,並一直處在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
當打分系統學會了「阿諛諂媚」,這個「世界」是不是有點可怕了?
3)高互動性玩法
除了通過各種方式鼓勵用戶生產內容外,一些新奇有趣的功能比如多麥歌房和全民搶麥(和音遇的搶麥很像)功能,進一步加強了用戶之間的互動,來對抗用戶「稍縱即逝」的新鮮感。
當你玩多麥歌房或者搶麥的時候,平臺會將你的動態同步到首頁,有的好友看到了就會想到過來參與,假如你的好友開了歌房,系統會通過私信的方式通知你:
您的好友 XX 創建了歌房,要請你來看,速來圍觀啦!
用戶能在平臺上頻繁互動,除了用戶剛來到平臺建立的基本社交關係之外,還得益於用戶之間的相互吹捧和鼓勵。
多麥歌房恰好滿足了用戶」互相吹捧「的需求,這個功能屬於一個線上的 KTV ,參與的用戶輪流點歌(每首歌的時常大概 1 分鐘)。有一天我混進了我媽參與的歌房裡,氣氛特別嗨,雖然有的人唱歌跑調,觀眾們還紛紛表示唱得好,咔咔開始送禮物,甚至有人花錢買 K 幣打賞。
多麥歌房,評論區好友們在相互吹捧
我媽說了,一起參加線上 K 歌的人水平都差不多,唱的都很難聽,沒有人會嫌棄誰,反而還會互相鼓勵、讚美、送花送禮物等。
除了線上歌房,我媽還經常玩線上搶麥,因為匹配的都是陌生人,她覺得就算不會唱也不覺得丟人,而且特別容易獲得高等級,排名靠前還有獎勵拿。
線上搶麥功能
如何防止用戶流失?
再好的產品,再好的運營也不能留住每個用戶,即便用戶們持續保持著高活躍度。作為運營,我們希望能夠預判到哪些用戶會流失,並且提前對他們進行引導激活。
值得一提的是,像大爺大媽這個群體短時間內應該不會有太大流失的風險,因為他們有著充足的時間進行社交活動,比如線下建立的 QQ 群、微信群,時不時還會來一個面基。
然而,平臺只要監測到用戶有段時間沒有登陸,就會私信用戶:
再忙,也別忘了唱一首《XXX》……
像我這樣的,研究完平臺套路後,就算是全民 K 歌的流失用戶了。在我幾天沒有登陸全民 K 歌的時候,它在私信中告訴我:
XXX 關注你了……
你的好友發布了新作品……
點開私信登陸上去之後,在動態主頁自動發布約唱信息,試圖重新」激活「我這個即將流失掉的用戶。
總結
看到這裡,你應該明白了全民 K 歌為什麼會讓大爺大媽們沉迷了吧,全民 K 歌對處在不同生命周期的用戶,有著不同的運營目標和手段。
對於新手期的用戶,平臺會通過簡化註冊路徑、自動發布約唱狀態、第一時間給到用戶回應、新手引導、發布新手任務等手段,讓用戶有驚喜時刻,快速感受到平臺的價值;
對於成長期的用戶,平臺通過內容推薦、每天籤到、成長任務等手段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
對於成熟期的用戶,平臺會通過榮譽激勵,阿諛諂媚的打分系統以及高互動性玩法的功能,讓用戶不斷地在平臺產生內容。
對於衰退期的用戶,平臺會不斷地給他們發個 Push 進行召回。
最後說點題外話,那天我打了個電話採訪了我媽,問她為什麼會對這個軟體這麼上癮,有什麼功能是最喜歡的?
她的回答很讓我意外:
沒有什麼喜歡的功能,就是沒事打發時間……
聽到這裡,我鼻子一酸,不禁想到剛來上海的那段時間,我很少往家裡面打電話,她很想我卻又怕打擾到我,也不會主動聯繫我……
後來鄰居大嬸讓她玩這個 K 歌軟體,她就一發不可收拾,從此沉迷唱歌無法自拔。但說實話,我並不想讓她戒掉這個軟體,因為沒有什麼比她開心更重要了。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運營研究社,一個讓運營人快速崛起的公眾號,你所關心的運營問題,這裡都有答案。微信號:U_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