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2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福清撤縣設市。回首一望30年,時間都去哪兒了?
看發展,處處朝氣蓬勃——農業大縣蛻變為工業強市,地區生產總值從1990年的13.32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150.15億元,在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中排名第15位、全省第2位。今年繼續保持強勁勢頭,「抓項目促跨越」、招商引資等行動考評均位居福州市第一位。
說城市,功能品質躍升——30年前,沒有高速公路、沒有鐵路、公路網密度全市倒數,如今江陰港口通達世界、高速公路和鐵路快進快出、公路網密度上升到全市第一,還捧回全國文明城市、2020中國宜業宜居城市等金字招牌。
話民生,幸福底氣十足——從全縣僅有一輛救護車,到開建首家三甲醫院、福清市醫院成為福建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醫療服務。此外,教育事業加大投入、日新月異,養老服務社會共建、幸福倍增,「兩館一中心」開啟的文化惠民時時潤澤福清人民的心田……
更高起點再出發,新徵程再創輝煌。「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福州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扶引大龍頭、培育大集群、發展大產業,全力抓產業建集群、抓城鄉促融合、抓民生補短板、抓開放拓空間、抓改革優服務,為省會福州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貢獻福清力量。」福州市委常委、福清市委書記劉卓群說。
做強產業支撐:
從農業大縣到工業強市
產業是帶動城市發展的主引擎。30年前,福清雖坐擁江陰深水良港,但因尚未開發,加上全縣缺水,多種地瓜,所以被稱為「地瓜縣」,背後則是農業獨大的現實。
為了打破產業「偏科」帶來的發展瓶頸,30年來,福清全市上下銳意進取,以吸引僑資為突破口,積極創辦工業園區,全力建設江陰港區,持續激發商業活力,形成了一二三產齊頭並進、鼎力支撐的發展新格局,入選「全國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
園區是產業發展的平臺,園區建設質量彰顯產業發展水平。在福清,融僑開發區、江陰港城經濟區等園區經過長期蓄力,已成為支撐經濟發展的一根根「頂梁柱」。
初冬時節,位於江陰港城經濟區的萬華福建產業園內,雖是寒風陣陣,卻讓人感受到熱氣騰騰——自今年3月動建以來,產業園4個新建項目和4個技改提升項目均按序時推進,建成後,將推動我省突破化工產業相關技術瓶頸,助力江陰港城經濟區化工新材料產業邁向千億級。
這樣的優質園區,在福清已是「多點開花」。近期,福州市印發《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推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以5個園區為試點,打造產業千億規模的示範標杆,其中2個花落福清。
園區優,企業好,產業強。目前,融僑、江陰、元洪、藍園四大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1500億元,集聚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製造、紡織化纖、食品加工、精細化工、生物醫藥等6條產業鏈,孕育了產值超億元的工業企業194家,湧現出全球規模最大的汽車玻璃生產商福耀玻璃、全球最大的液晶顯示器生產商冠捷電子、亞洲最大的珠光材料生產龍頭企業坤彩科技、全球最大的箱包生產基地祥興集團、全球最大的BOPP膠粘帶生產商友誼集團等產業龍頭,呈現出加快發展、奮勇爭先的良好態勢。
30年來,伴隨著工業起飛,福清同樣邁出了農業現代化、三產加速度的腳步。中國工業百強縣(市)、國家現代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縣)、國家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縣、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100強……一面面沉甸甸的獎牌,彰顯福清30年來產業躍升的高度。
做優城市品質:
從「地瓜縣」到濱海都市
要想富,先修路。福清人腳下的路,記錄著這座城市品質提升的足跡。
12月20日,福清濱海大通道一期工程主體工程完成建設。這標誌著,經過6年磨礪的福清濱海大通道一期工程即將全線通車。屆時,不僅將為福清增添一條南北向交通幹線,還將為福清濱海新城打造重要通道,為福清帶來一條溝通南北、暢通人流物流的黃金線路。
福清濱海大通道全長約114.7公裡,採用二級公路標準建設,一條路超過了1990年全市所有二級公路的總長度——當時,福清市三級及以上等級公路僅80.5公裡,未通高速公路,公路網密度排在福州倒數第三位。
如今,再看福清的路,滄海桑田——至2020年底,全市三級及以上等級公路531.5公裡,其中高速公路134.2公裡,公路網密度升至福州市各縣(市)區第一位。
一條條四通八達的公路,描繪出福清30年的城市變遷壯麗畫卷。
「過去的縣城,破舊低矮簡陋,城區面積不足4平方公裡。路通了,城市也長大了,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城區面積增長到35平方公裡,並且在城市規劃中提出了沿江向海的發展思路。」福清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國土空間規劃科負責人吳傳瑞介紹。
路好了,城靚了,城市品質不僅注重「面子」,更倚重「裡子」。
再過幾天,福清市市民服務中心將全面開放。作為福清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重點項目,該中心共設80個窗口,進駐266項便民服務事項,還有24小時便民服務區和母嬰室、輪椅、便民藥箱等服務設施,可以為市民提供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一站式」政務服務,便捷又貼心。
值得一提的是,市民服務中心所在的福清市「兩館一中心」,更是一張體現福清城市品質的亮麗名片——在這裡,音樂劇、話劇、芭蕾舞、交響樂、美術展等高品質、上檔次的演出、展會,以及高水準的體育賽事輪番上演,城市的文化品位也隨之不斷提升。
做大「民生蛋糕」:
從「一根獨苗」到聚木成林
剛剛撤縣建市時,福清民生事業正處於起步期,「一根獨苗」現象十分普遍:
只有一輛120救護車,每天從早到晚跑全城;只有一條公交線路,覆蓋區域和人群不多;只有一座街心公園,群眾休閒娛樂場所匱乏……
30年來,伴隨著城市發展的大步前進,福清民生事業也從一根根幼苗,成長為茂盛之林。
截至2019年底,福清市公交線路已覆蓋每一個街區,全市共投放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500輛,佔運營公交總量的98%,「綠色交通、低碳出行」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近年來,福清市先後建成大型綜合性公園、主題公園等40座,人均公共綠地面積是1990年的17倍。今年,福清市委市政府部署啟動了城市街頭綠地公園建設,因地制宜將街頭空地、邊角地和微型空間,打造成25個精緻美麗的「口袋公園」,為市民生活再添新幸福。
「30年前,福清醫院內科的設備少,只能憑藉臨床經驗將病人身上看不見摸不著的病因找出來,遇上病情危重的病人,就只能轉到大醫院去治療。」80多歲的福清市退休醫生楊爾隆從醫50餘年,全家兩代6人從醫,見證了醫療衛生事業的巨變。「現在,福清在醫療設備、醫生技術、醫療政策等方面都有了質的飛躍,讓福清老百姓的健康更有保障了!」
今年4月,福清市醫院正式加入福建醫科大學「大家庭」,成為其附屬醫院。下一步,福清市醫院將依託福建醫科大學在醫學教學、科研技術等方面的優勢,促進醫療技術水平和綜合服務能力的提高,為福清人民提供更為優質的醫療服務。
「民生蛋糕」越做越大,幸福的喜悅越來越多。眼下,福清人最實在的幸福,來自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送來的汩汩清泉。
此前,福清龍高片區近50萬群眾飲用水水源主要為地下水或山澗水等,大多數村莊存在「喝水難」或「喝水差」問題。今年以來,福清全力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建設,以龍高片區為主戰場,推進福清龍田水廠改擴建工程和供水主幹支管工程,並全面鋪開龍高片區141個建制村的村內管網建設。
「我們正加快各村供水管網建設進度,爭取早日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確保春節前龍高片區50萬群眾喝上放心的自來水,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福清市供水辦負責人說。(段金柱 卞軍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