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想買到性價比高的影視設備,無論電視or投影,其實簡單,就盯準3000~5000元這個價位。
用3000~5000元預算,做二選一的取捨題:
想要畫質,選電視,犧牲大屏;
想要大屏,選投影,犧牲畫質。
我說的「大屏」是指100寸,即投影幕布的標準尺寸。
常見電視最大也就75寸、85寸,與投影100寸比起來,不能算大。
不好意思,100寸大屏液晶電視,價格區間猛升到10萬元以上,不是普通家庭能承擔得起的。
雖然也有幾萬元的專業光學投影儀,但是音響和播放源都要另配。
整個投影系統的麻煩程度,已經邁入了發燒友領域,不是普通家庭需要的。
雖然也有幾萬元的100寸大屏雷射電視,但雷射電視本質是投影的一種,比起普通液晶電視,畫質差太多。
篩掉那些不便捷、不實用、觀感差的產品以後,你會發現,5000元到10萬元之間的電視市場,真就是一片空白,沒什麼好的選擇。
不過,3月的紅米發布會,最後憋了個大招——紅米MAX 98寸電視發布。
賣價19999,兩萬以內,是努努力能夠得到的價格了。
未來幾年肯定有更多的廠商發布價格合理的98寸/100寸電視,普通家庭可以有更多更好更便宜的大屏電視選擇。
我現在的觀點是:想要畫質選電視,想要大屏還是選電視。
兩萬元預算投入到電視,對許多家庭來說,並不是太艱難,更何況能畫質和大屏兼得。
對於100寸電視,也有人會質疑:「普通人家誰用這麼大電視啊?」
難道像網友說的,只能農村自建房八十平大客廳,請全村人看電視?
我可以明確告訴你,100寸電視完全適用於普通家庭戶型,甚至可以用在小戶型。
導購經常說,三米客廳要買55寸的呀,四米客廳要買70寸的呀,這樣看著最舒服的呀。
首先,中國家庭的戶型裡,絕大多數的客廳,寬度都在三米到四米之間。
然後,市面上產量最大的電視型號,就是55寸到70寸之間。
所以,「三米客廳適合55寸電視、四米客廳適合70寸電視」,更多是商家為了出貨,主動引導消費者的營銷話術。
「多大客廳應該買多大電視」的說法,隔幾年就變一次。
當年市場主流的電視是什麼尺寸,坊間就傳說客廳應該買什麼尺寸:
目前,比較科學的規範,是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2016年發布的《客廳平板電視主流尺寸推薦規範》(T/CVIA-56-2016)。
注意,「客廳建築開間距離」是你家客廳兩面牆中心線的距離。
因為牆體厚度、電視櫃、人一邊看電視一邊在茶几上做事等等因素,《規範》認為客廳建築開間距離減1.2米,才是人眼到電視的淨距離。
想要觀看98寸電視的話,客廳3.5~4米再減去1.2米,是2.3~2.8米人眼距離,幾乎所有大中小戶型家庭的客廳都能滿足。
看電視最舒服的視線是平視,也可以眼神稍微抬高又不至於刻意仰頭。
電視畫面中心線最好距離地面1.2米,基本和人坐沙發的視平線重合。
100寸電視使用標配底座,畫面中心線距離地面一般是0.7~0.8米,稍微有點矮。
以電視掛牆為例,電視長度約2.2米,電視中心線距離地面約1.2米,電視頂部距離地面約1.8米。
這意味著,只要你家有一塊2.2米*1.8米的牆面,就可以掛98寸電視了。
價格降了以後,限制絕大多數人選擇100寸電視的原因,是安裝。
必須預約廠家上門測量,確保你家的電梯/樓梯、公共走廊必須有足夠的面積,才能迴轉開。
如果不能走電梯/樓梯,就要破窗而入——把窗戶拆了,用吊車把電視送進去。
安裝費肯定不低,另外大屏電視掛牆用的支架,價格幾百塊,也要另買。
總結一下,小戶型只要牆面有2.2米*1.8米、客廳開間在3.5米以上、能解決搬運入戶的問題,就可以買100寸電視。
你看王校長,專注觀看比賽的時候,坐在100寸索尼Z9D電視前,甚至不到兩米。
想把客廳電視看出電影院的效果,就要距離近、近、近。
電影院的「最佳觀影區」,總是居中靠前的那幾排座位。
美國電影電視工程師協會認為:
● 人眼看屏幕的水平視野是30°時,絕大多數人覺得很舒服
● 水平視野是40°時,觀影效果更好
舉例55寸電視來說,距離2.3米觀看就很舒服,距離1.7米觀看效果更好。
也有人很討厭去電影院,看電影屏幕會頭暈噁心,就是臨場感太強導致了不適。
我國《客廳平板電視主流尺寸推薦規範》給了36°的折中方案,推薦給普通家庭:
水平方向的視角為 36 度時, 就會有非常好的視覺臨場感, 而且也不因為頻繁轉動眼球造成疲倦。
想知道自己適合多大的電視,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親自試看。
帶把捲尺去商場,在電視前估算你家沙發的距離,搬個小板凳,感受看電視的效果。
然後一點一點往前挪,如果電視畫質依然清晰,就證明你還可以接受更大尺寸的電視。
這樣挨個電視試一圈,就能找出你家客廳能接受的最大尺寸。
家有小朋友的,考慮到小朋友眼睛發育不完全,可以適當縮小電視尺寸。
不管你研究了多少參數,明白了多少技術原理,當你真正站到電視前面,會發現:
專業人士對參數的分析,和自己的直觀感受,完全不一樣;
舉個例子,現在電視普及LCD屏幕,下一代技術是OLED或者QLED屏幕,大家會默認OLED和QLED的屏幕觀感更好。
但是,在對比了索尼LCD、索尼OLED、三星QLED之後,我發現自己反而更喜歡LCD屏幕的畫面。
索尼經典款X8588G系列、X9500G系列,以及今年新款X8000H系列,都是LCD屏幕。
我的感受是清楚、不刺眼、兩米內觀看55寸無壓力、三米內觀看85寸無壓力。
索尼高端旗艦,畫諦A9G系列,OLED屏幕。
感受是:畫中人就像開了美顏磨皮,糊得一比。
對我來說,實在是太亮了一些,顏色過於鮮豔夢幻,不像是真的。
個人感受可能和很多因素有關,眼睛識別色彩的能力、播放片源的質量、商場的環境亮度等等,都對觀感有影響。
在2020年這個時間節點,4K電視已經到了全面普及的階段,下一代馬上就是索尼三星正在研究的8K。
現在買電視,要真4K(紅綠藍RGB三色像素排列),要支持HDR,才能近距離觀看清晰。
4K片源現在非常多了,有幾個渠道:
● 央視CCTV-4K頻道
● 國產支持4K的電視盒子+各大視頻網站會員
● 蘋果盒子Apple TV 4K,開通美區iTunes Store帳戶,能看美區的4K電影
●亞馬遜盒子Amazon Fire TV 4K,開通美區亞馬遜帳戶,能看網飛和油管的4K視頻
最後,再劃一遍買電視重點:
● 別問!問就是買大的!
● 清晰度4K HDR起步,3米客廳可以看100寸電視不模糊
● 一定要現場試看!在眼睛不難受的情況下,買最大尺寸
●3000~5000元性價比最高,想要畫質選電視,想要大屏選投影
● 預算多、不著急的可以等等,100寸電視有降價到2萬元的趨勢,畫質和大屏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