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學的方式,重新剖析自己,我是誰?

2020-12-24 芸芸俗事

很多朋友非常相信命理,非常相信星座是什麼就代表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其實我們如果用這樣命定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性格,某方面來說就代表著性格好像是與生俱來的,無法改變的。我相信各位會在這裡聽這門課,應該都是對自己現況有一些不滿,或者是希望追求更好的性格適應。

所以我們第一步就是要先調整一下我們對性格的認知

很多人都喜歡命定論,因為很多時候很不安,需要一條明路指引,需要有人很明確地告訴我們你就是怎樣的人,你就是要做這樣,然後走這條路才會比較適應發展的最好。於是我們就把做選擇或者是評定自己是個怎麼樣的責任,交給了別人,交給了星座,好像一切都已經定下了。

當你很想算命很想看星座運勢的時候,不妨去想一想你內心是不是有一些不安?或許有沒有可能我們一起做一些更深入的探究,一起去努力來改變自己的性格,我們又該如何超越自己性格的限制?

在我做諮詢的歷程當中,如果涉及到一些性格或者自我價值的改變,我通常會邀請來訪者用20個詞彙形容自己,用20個詞彙描述優點,20個詞彙描述缺點.大部分的人能把缺點寫的更多. 還有很多人根本沒有辦法描述出自己.

而改變第一步就是要先了解自己,我們在上一堂課有談到如何去改變你的性格,需要內在動力,外在刺激也要足夠的強,帶動內在動力,才有能量去做一個改變。改變是很困難的,大部分的人不改變正常的,可是各位我們都已經在這裡了,我相信各位一定是想要有一些改變的。

到底心理學家如何靠譜地了解人的性格呢?

有問卷法、作業法跟投射法等,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心理學家去了解人的性格。各位雖然不一定是個心理學家,我們一樣能透過這些方法去對自己的性格輪廓做一個描繪。

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就是來透過這些心理學家找出的一些規律來描繪自己的性格輪廓。在前面文章我邀請大家準備一本筆記本,隨時可以把反思的問題做一些記錄。如果大家跟著我們的問題做些記錄,最後這本筆記本就會呈現出非常清晰的性格輪廓。

剛剛我們講到心理學家要如何去了解人的性格,在壹心理測評有一個性格掃描儀的測試,是運用圖片的排序來做測驗,深入的解析大家在不同面向性格的影響. 大家有空的時候不妨去做一下這個測驗,可以更全方面的認識自己的性格。

有些朋友會覺得這個結果跟算命一樣。是得,有時候我會說我們的靠譜的心理學測驗就像是非常靠譜的算命,有科學根據的算命一樣,而這些結果是真真正正出自於自己的選擇,為自己量身定做的.如果你期待有一些改變,可以先透過一些心理學測驗對自己有一些全面而且深入的了解,才知道要針對哪邊下手。

我們在前面文章中梳理了各位性格形成的歷程,還有過去或者是一些家庭和環境如何影響我們現在的性格。再加上剛剛提到的自我描述及測驗結果,看看你的性格反思筆記,

問問自己,我是誰?

面對這個問題,你會有什麼答案?你會用什麼樣的詞彙來描述自己的性格?你對你自己性格的認識跟構成包含了哪些?可能你覺得你的星座測試是非常準確的,或者是一些心理測驗對自己性格有更多的,也有可能通過我們上一堂課跟這一堂課的說明對自己的性格又有些新的認識,那到底你是誰呢?

我想邀請各位寫出兩個問題,第一個,你能不能用20個形容詞來形容自己?第二個,用10句話來描述自己的性格。

請各位先對自己的性格簡單做一個總結,試著回答這幾個問題你會怎麼描述自己呢?

我們充滿智慧的老祖宗孫子就有在孫子兵法中提到要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當你在面對各種挑戰,雖然我們現在面對的環境可能沒有像以前戰爭一樣可怕,但現在面對的人際情境並不比戰爭輕鬆,如果能夠知己又知彼,在面對這些挑戰的時候,才能有效地降低自己失敗的風險。

我們充滿智慧的老祖宗孫子就有在孫子兵法中提到要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當你在面對各種挑戰,雖然我們現在面對的環境可能沒有像以前戰爭一樣可怕,但現在面對的人際情境並不比戰爭輕鬆,如果能夠知己又知彼,在面對這些挑戰的時候,才能有效地降低自己失敗的風險。


相關焦點

  • 10本心理學著作,助你深入了解自己
    3《自我的本質》作者:【英】布魯斯·胡德譯者:錢靜推薦理由:幾乎從人類出現社會活動開始,就有了「我是誰」這個亙古迷思威林厄姆教授的這本書正是從字母到單詞到句子,一步步剖析閱讀背後的認知過程。只有理解了這些過程,才能更好地閱讀。
  • 《分手心理學》:走出感情的困境,活出自己的人生
    否定自己的同時,也會轉化成一種憤怒的情緒,想伺機報復對方:你讓我痛苦,我也不讓你好過。有人說,相愛時,有多甜蜜,分手時,就會有多仇恨!太多的不甘心,促使自己一直糾纏對方,希望挽回這段感情。一直糾纏=浪費時間+拖垮情緒+思慮傷身+患得患失+關係僵化……面對這種困境,需要用理性的思考方式取代非理性的思考方式,及時地疏導憤怒的情緒。其實這是我們的思維在作怪,誰說分手就是失敗呢?
  • 《革命之路》:用心理學經典著作 剖析中年婚姻之困
    本文將從以下方面入手,嘗試回答這個疑問:● 結合經典心理學著作《親密關係》,以影片時間線為軸,深入剖析影片主人公的感情狀態及「革命」的象徵性意義;● 解析影片主人公情感歷程對現實的影射和對我們的啟示
  • 《沉默的羔羊》,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救贖自己
    1991年上映的這部《沉默的羔羊》,我看了不下3遍,因為喜歡心理學,所以每一次的觀看,都讓我對漢尼拔敏銳的觀察力,精準的心理分析能力做折服,如果他不是罪犯,那麼對這個行業,這個學科的貢獻將是深遠的。警方的壓力巨大,史達琳不得不再次前往「探望」漢尼拔,希望可以得到他的指點,為了得到線索,史達琳不惜用自己的內心與漢尼拔交換,說出了埋藏在心底不願道與人聽的傷痛——父親過世後自己童年最痛苦的回憶。
  • 《頭腦特工隊》:從心理學的角度剖析這部作品設定的合理性
    它用一種比較易於理解的方式記錄了以一個小女孩由出生到進入青春期的心理狀態,將一些原本非常枯燥乏味的心理學知識用幾個具象化的人或物的狀態來表達,讓小孩子也能夠理解究竟到了青春期時期人會發生的變化。這是一部做到了創造力和心理知識完美契合的作品,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實至名歸。
  • 《想見你》:用心理學剖析「禁果效應」下李子維的高效戀愛方案
    這其實是男女在面對喜歡的人時,不懂得釋放自己的魅力與吸引點,只會一味地沿襲「我只要對你,你就會愛上我」論調。從而導致自己單身,錯過意中人與優質愛情。在2020年上映的一部電視劇《想見你》愛情電視劇,其穿越時空、懸疑、反轉的「燒腦」劇情與高甜的模範愛情,讓這部劇迅速引起了廣大的討論 。
  • 感恩孩子,給了我重新認識自我的契機,讓我懂得調整自己的生命軌跡
    她分享了自己的日常學習方法,書寫了自己對教育本質的理解,她悟到了活出自己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我們要用一顆常懷感恩的心,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對於夫妻的相處之道,她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希望她睿智、深刻的剖析,能夠為你撥雲見日,指引方向。
  • 心理學深度剖析「渣男愛野花」的秘密,防渣必看
    下面我就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1、史上著名情聖在聊這些渣男的心理之前,我們先來說一個人,歷史上有名的情聖——賈科莫·卡薩諾瓦。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他們一般有著下面的特徵。1、自戀型人格這類人對於自身重要性有一種不切實際的誇大,他們需要一直被關注、被認可,別人的愛慕對他們來說是證明自己的方式。
  • 用心理學解答一個快被問爛,但又始終無解的問題:「我」是誰?
    從古希臘的哲學家,到「吃飽了沒事幹」(褒義)的思考者都在研究「我是誰?」這一千古難題。 後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知識的精專細分,心理學誕生了。正當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心理學就是一個對「自我」的研究時,現實卻有點「慘不忍睹」——「現代心理學史中最不可思議的事情是自我研究變得次要,甚至消失殆盡。」
  • 心理學:以下2種方式,徹底讓你忘記一個人
    例如,長時間發呆,誰叫都不會理、反應遲鈍,總在游離狀態、無緣無故流淚不止、情緒起伏大。這時候,已經開始影響正常的生活。 這不得不提到心理學,從心理學上看,運用以下兩種方式,可讓你徹底忘記一個人。有這方面苦惱的人,儘量都試試。
  • 心理學:你是不是總感覺自己不好?
    我不知道你有時候會不會遇到這種情況,走在路上,一有人看你就會開始想,是不是自己的衣服或妝容很奇怪?在一次面試中失敗了就很氣餒,覺得自己很差勁,遇到優秀的人對你有好感,第一反應是自己配不配得上她,如果你總是有這些想法的話,你可能對自己的認同感就比較低了。
  • 心理學:永遠不要把老公當親人,無論他愛你多用心
    本文是《女性課堂:婚姻心理學》專欄,通過專欄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的婚姻情感知識,解決婚姻和情感發展中遇到的困擾。通過案例的剖析、婚姻心理學知識的分享,讓我們女人更懂男人的心理和婚姻的真諦。從底層上改變思維模式,從而為走向幸福的婚姻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 心理學深度剖析,帶你走嫉妒出泥潭
    ,都隱藏著一種「必須」思維,而必須思維,在心理學中是一種常見的錯誤思維方式。4、用心理學科學擺脫嫉妒困擾書中,作者介紹了很多方法,我結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將其歸納為四個方面。如果我任由嫉妒控制自己,事情會變得怎麼樣?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認知情緒理論,我們的認知導致了我們的情緒,心理學將導致我們不良情緒的認知稱為「思想入侵」。
  • 哈佛心理學專家教你正確的打開方式
    遇到這種情況,可能有人說,你自己作,誰讓你選這種負能量的人。但是,珍愛生活,遠離負能量的人。道理大家都懂,你真的可以做到嗎?回想一下,每當有不順利的事情發生的時候,你是先怪自己,還是先怪別人?1、如果你一向都是先怪自己,那長期下來會影響自信。
  • 心理學定論「自證預言」,遇事用這種方式思考,你會心想事成
    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我們經常是會有這樣的一種經歷,很多事情在自己的心理驅使之下是很容易變的按照預期進行的。如果是一件事情自己覺得是相當有可能成功的,那麼只要是自己心裡沒有發生任何的轉變,最後的結果也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下去;當然還有一些事情是自己覺得很有壓力,於是自己首先就失去了信心,而最後的結果也基本上是會失敗,而以上種種的原因都在表明,實際上決定最後結果的並不是完全由自己的能力控制,很大的程度上是自己的預言導致。
  • 阿德勒的心理學著作
    世界三大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榮格和阿德勒。讀弗洛伊德的作品,你就會理解到在潛意識裡的因果聯繫。而阿德勒的著作則引導人們認識過去與未來之間的因果聯繫的假象。1913年,這個團體更名為「個體心理學學會」。阿德勒開始稱自己的理論為個體心理學。此前《被討厭的勇氣》已多番推薦,此書雖非阿德勒所作,但對於理解阿德勒的心理學有很大的幫助。阿德勒本人著作不多,現推薦給大家。
  • 心理學:若想超越自我,先搞明白「我是誰」
    作者臥龍心術,燃夢文化執行董事兼經理,創始人:專欄結合個體、微行為、社會、發展、情緒以及性格等一系列的心理學內容,同時附加方式和技巧,解析人性之中「陰暗面」的特點,幫助你認知人性的醜陋,認知自我,掌控自己的人生,開發自身的潛能
  • 夫妻間的「真相」和「謊言」,這個法國編劇用兩部劇剖析了
    夫妻間的「真相」和「謊言」,這個法國編劇用兩部劇剖析了 澎湃新聞記者 潘妤 2020-06-11 12:03 來源:澎湃新聞
  • 【愛情】愛情心理學,教你「戀愛」的正確打開方式
    她樂意與學生溝通此類問題,因此產生了一種想法:有沒有一種方式可以改變幫助學生理性戀愛呢?契機出現在1999年,當時廣外號召老師們開選修課,於是她就嘗試性地推出「愛情心理學」的選修課。  「正式把愛情課列入課表,這在國內絕對是最早之一」,韓娟美強調,「比如,在戀愛前必須讓思想先準備好。這個『準備』不是指準備戀愛,而是先了解自己想要什麼。
  • 心理剖析電影推薦(中)
    到底誰能相信?娜塔莉婭?泰迪?還是他自己? 抽絲剝繭之後,真相呼之欲出,簡單之至卻又殘酷無比,而萊納是否有面對這一切的勇氣?影片營造的支離破碎感覺,讓觀眾切身地體會主角的內心世界。然而,傑克發現,他走到何處都無法擺脫泰勒的影子,他開始思考:我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