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ichael,1958年8月29日在美國印第安納州加裡市出生,美國歌手、詞曲創作人、舞蹈家、表演家、音樂家。1964年作為傑克遜五人組的成員和他的兄弟一起在職業音樂舞臺上初次登臺。1968年樂隊與當地的一家唱片公司合作出版了第一張唱片《Big Boy》。1971年12月,發行了個人首支單曲《Got to be there》。1982年12月,發行專輯《Thriller》。1986年9月,出演的3D影片《Captain Eo》上映。1987年9月,展開個人首次全球巡演。1993年先後獲得美國音樂大獎「國際藝人大獎」、「格萊美傳奇獎」、「年度人道主義獎」。2002年11月,在德國柏林獲得了德國斑比獎。2009年5月,宣布在倫敦舉行系列音樂會;6月25日,他因為急性丙泊酚和苯二氮平類藥物中毒導致心臟驟停逝世。2010年,麥可·傑克遜被授予格萊美終生成就獎。
麥可傑克遜,1958年8月29日出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的小城蓋瑞,是家庭中第7個孩子。他的父親約瑟夫與凱薩琳於1949年結婚,約瑟夫出身在阿肯色州的一個路德教牧師家庭,很愛音樂,擅長演奏電吉他,並經常在一個叫「費肯思」的樂隊演出,以賺取一些額外收入,來支撐這個家庭龐大的生活開支。母親凱薩琳會彈鋼琴,也會演奏單簧管。1963年,5歲的傑克遜便開始顯露其在歌唱及舞蹈方面的才華。
傑克遜與其父親的關係一向欠佳,以致他自小便不喜歡父親。麥可曾說過,父親從沒有和他玩過遊戲,也不曾背過他,而且童年時受過虐待,故父子關係極度疏離。1993年,在接受美國黑人脫口秀女主持溫普瑞的採訪時,傑克遜第一次公開透露童年時父親對他的虐待。他回憶說,每天只有兩三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其餘所有時間都在錄音棚裡排練,一直練到睡覺前。傑克遜記得父親常常坐在一把椅子上,手裡拿著皮帶。
1960年代中期,傑克遜和四個哥哥在父親的組織下成立了傑克遜五兄弟,這個組合以麥可為主唱。
1968年,傑克遜所在的樂隊與當地的一家唱片公司Steeltown合作出版了第一張唱片《Big Boy》。
1969年,傑克遜全家遷居洛杉磯。傑克遜個人的首支單曲《I Want You Back》登上排行榜榜首。
1979年8月10日,傑克遜發布了首張單飛專輯《Off the Wall》,使他從一個剛露頭的童星成長為具有開創性的藝人。 這也是麥可首次與專輯製作人昆西·瓊斯 (Quincy Jones) 合作。
1972年11月起,傑克遜五兄弟開始了國際性巡迴演出,包括倫敦、西德、義大利、法國、印度、日本、澳大利亞、非洲等地。麥可在摩城唱片,共發行了4張個人專輯。
1975年1月,麥可發行第四張專輯《Forever, Michael》。
1976年,傑克遜五兄弟與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籤訂了協議,先加入費城國際部,後來又轉到該唱片公司旗下的EPIC唱片公司。傑克遜五兄弟樂隊改名為「傑克遜樂隊」。
1978年,麥可與黛安娜·羅斯一起出演電影《新綠野仙蹤》,並結識了電影的音樂製作人昆西·瓊斯。
1979年8月10日,麥可發行專輯《Off The Wall》。這張專輯總共在美國專輯榜內停留了84周,其中派生的四隻單曲全部打進了排行榜前10名。而《Don't Stop 'Til You Get Enough》一曲使麥可獲得了葛萊美獎最佳R&B男歌手。
2.張學友,1961年7月10日出生於香港,中國香港男歌手、演員、畢業於香港崇文英文書院。1984年,因獲得首屆香港十八區業餘歌唱大賽冠軍而出道。1985年,發行首張專輯《Smile》。1986年,出演首部電影《霹靂大喇叭》。1989年,憑劇情片《旺角卡門》獲得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1990年,憑武俠片《笑傲江湖》獲得第27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1993年,發行專輯《吻別》。1995年,獲得世界音樂大獎全球銷量最高華人歌手獎。1997年,參與策劃的音樂劇《雪狼湖》,在香港連續演出42場。2002年,憑文藝片《男人四十》獲得印度新德裡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2004年,發行首張個人全創作專輯《Life Is Like A Dream》。2007年,在香港星光大道留下手印。2010年12月30日至2011年12月29日,舉辦「張學友1/2世紀世界巡迴演唱會」,打破12個月內巡演觀眾人數的金氏世界紀錄。2015年,主演動作片《赤道》。2018年4月20日起,在臺北小巨蛋舉辦6場「學友·經典世界巡迴演唱會–2018臺北站」。
1984年,憑藉歌曲《大地恩情》獲得首屆香港十八區業餘歌唱大賽冠軍;同年,與寶麗金唱片公司籤約,從而正式進入歌壇。
1985年4月,發行個人首張粵語專輯《Smile》,該專輯在香港地區的銷量達到20萬張;
12月,發行粵語專輯《遙遠的她AMOUR》;專輯主打歌《遙遠的她》獲得十大勁歌金曲獎,另外一首歌曲《月半彎》獲得第9屆十大中文金曲獎;同年,獲得第8屆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獎;此外,他還與呂方在香港紅館共同舉辦了「雙星演唱會」。
1986年5月,發行個人首張國語專輯《情無四歸》;10月,發行粵語專輯《相愛》。1987年8月1日至8月6日,張學友在香港紅館舉辦一連6場的演唱會,這也是他首度舉辦個人演唱會;6月,發行粵語專輯《Jacky》;專輯中的歌曲《太陽星辰》獲得十大勁歌金曲獎以及第10屆十大中文金曲獎。
1988年1月,發行國語專輯《意亂情迷》;3月,發行的粵語專輯《昨夜夢魂中》在香港的銷量只有幾千張;而在當年香港的幾大音樂頒獎禮上,張學友亦一無所獲;於是,他開始出現在蘭桂坊的酒吧,並且染上了酗酒的習慣。
1989年,在發行了專輯《給我親愛的》後,他開始重新振作,並重返香港樂壇一線歌手的行列;12月,發行粵語專輯《只願一生愛一人》,並憑藉該專輯在香港樂壇獲得關注;其中同名主打歌《只願一生愛一人》獲得十大勁歌金曲,而專輯中的另外一首歌曲《夕陽醉了》則獲得十大勁歌金曲獎以及第13屆十大中文金曲獎。1989年至1990年間,譚詠麟和張國榮先後退出香港音樂頒獎禮,張學友抓住機會成為寶麗金唱片公司的主打歌手之一。
1991年,在香港、廣州、上海、北京等城市舉行巡迴演唱會;同年發行兩張專輯《情不禁》和《一顆不變心》,其中收錄於《情不禁》中的《每天愛你多一些》在推出後受到聽眾的歡迎,獲得商業電臺「叱吒殿堂至尊歌獎」、「金曲廿載十大最愛歌曲獎」,香港電臺「世紀十大中文金曲獎」等獎項。
1992年,發行的粵語專輯《真情流露》在香港地區銷量45萬張;該專輯有9首歌曲登上香港音樂流行榜;《分手總要在雨天》獲得十大勁歌金曲金獎,《相思風雨中》獲得「最受歡迎男女合唱曲獎」,《暗戀你》獲得IFPI國際歌曲大獎,張學友憑藉該專輯獲得香港藝術家年獎流行音樂男歌手獎。
1993年,發行國語專輯《吻別》,該專輯的年度銷量超過400萬張,並打破多個地方的唱片銷量紀錄,他的歌唱事業亦至此達到高峰。《吻別》在臺灣地區的銷量達到136萬張,打破臺灣地區的唱片銷量紀錄,此外這張唱片還打破了華語唱片在新加坡的銷量紀錄;同年,舉辦個人首次世界巡迴演唱會;年底,發行國語專輯《祝福》;
1994年,發行粵語EP《餓狼傳說》、粵語專輯《這個冬天不太冷》以及國語專輯《偷心》;其中的歌曲《這個冬天不太冷》由張學友作曲,並獲得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獎;同年,在新加坡舉辦個人演唱會,演出售價達450.00新加坡元,打破華人歌手演唱會的票價紀錄。
3.張國榮(1956年9月12日-2003年4月1日),生於香港,男歌手、演員、音樂人;影視歌多棲發展的代表之一。1977年正式出道。1983年以《風繼續吹》成名。1984年演唱的《Monica》獲十大中文金曲、十大勁歌金曲。1986年、1987年獲勁歌金曲金獎。1987年憑藉專輯《愛慕》成為首位打入韓國音樂市場的粵語歌手,是華語唱片在韓國銷量紀錄保持者。1989年獲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1993年,主演電影《霸王別姬》,該片先後獲得第4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費比西獎,第51屆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等多項國際大獎。1999年獲得香港樂壇最高榮譽獎金針獎。2000年獲CCTV-MTV音樂盛典亞洲最傑出藝人獎;並執導公益電影《煙飛煙滅》。2003年4月1日抑鬱症病情失控自殺身亡。2005年入選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2010年入選美國CNN評出的「過去五十年裡全球最知名的20位歌手或者樂團」 ;同年被美國CNN評為「史上最偉大的25位亞洲演員」之一。
1977年,張國榮獲得《華僑日報》最有前途新人獎;同年加入麗的電視。 1979年,張國榮在電視劇《浣花洗劍錄》中飾演方寶玉。 1980年,張國榮憑藉電視短劇《我家的女人》獲得大英國協電影電視節最佳表演獎;同年其主演的電視劇《浮生六劫》在新加坡播出,收視率不俗 。1981年,張國榮主演電視劇《遊俠張三丰》。1984年,張國榮主演由張愛玲作品集改編的電視連續劇《儂本多情》,該劇在香港上映後受到歡迎。1985年,張國榮與張曼玉合作出演電視劇《武林世家》。
張國榮是中國流行文化的指標人物之一;影視歌全能亞洲巨星;華人演藝圈多棲發展的代表之一。憑藉音樂和電影,他在亞洲獲得了很高的人氣,他在《霸王別姬》中的表演為他贏得了世界性的聲譽。他是一位成功的歌手、演員、音樂人;演藝圈天賦與勤勉兼具的代表,對華語樂壇和影壇均有很大影響 。他在演藝事業上很成功,是一位很有才華和有貢獻的藝人。他演技精湛,電影表演在香港演員裡是非常突出的幾位之一,同時也是一個很好的歌手,舞蹈也很好,且擅於個人創作 ;是一位有著多方面能力的全才。張國榮敢於嘗試不同的表演方式,是一個勇於創新的全能藝人。他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他在藝術上的成就是很多藝人的榜樣。他是亞洲頂級巨星,擁有令人激賞的演藝才華。
作為歌手,張國榮是粵語流行音樂的指標性人物之一,他是香港歌壇第一位全方位能快能慢的男歌手;在舞臺上聲色藝俱全。 他憑一曲《風繼續吹》成名,之後一步步登上香港歌壇的頂峰。 除了對粵語流行音樂貢獻良多外,他亦為華語流行音樂在韓國開拓市場做出了貢獻。 他在亞洲很受歡迎,作為第一個打開韓國唱片市場的粵語歌手,他保持著華語唱片在韓國的銷量紀錄;打破了只有歐美流行歌手壟斷韓國外國樂壇的傳統。20世紀80年代,張國榮囊括了香港樂壇的多項大獎,他是首位連續兩年
同時獲得「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和「叱吒樂壇男歌手金獎」的華人歌手;屢獲歌壇大獎的張國榮不僅歌唱技藝精湛,才華橫溢的他更是一位多面手,從作曲、作詞、再到製作他都一一能夠勝任。他不僅為自己創作出《沉默是金》、《風再起時》等流行金曲,還為王菲、周慧敏等歌手寫出了《忘掉你象忘掉我》、《如果你知我苦衷》等歌曲。他除了在歌唱與詞曲創作上有傑出表現外,還擔任了自己多張專輯的唱片監製,剪輯與導演了自己的多個MV,是一位多才多藝的歌手。
作為演員,他能演喜劇片、動作片,還可以演文藝片和愛情片,電影《霸王別姬》在世界範圍內的成功使他揚名國際;確定了他在亞洲影壇的巨星地位。張國榮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的演員;他的表演是華人演員中的典範。《倩女幽魂》中的寧採臣、《胭脂扣》中的十二少、《阿飛正傳》中的旭仔、《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東邪西毒》中的歐陽鋒、《春光乍洩》中的何寶榮都已成為留名影史的經典角色。從出演喜劇片到武俠片,再到悲劇片,張國榮出眾的演技為他贏得了國際性的讚譽。他是一位很好的演員,同時他也是一位很有實力的演員; 沒有張國榮就沒有《霸王別姬》。 張國榮塑造的具有國際聲譽的電影角色讓他成為他那一代人中廣泛認可的中國演員之一。
4.鄧麗君,1953年1月29日出生於中國臺灣省雲林縣,中國臺灣歌唱家。1967年,推出首張個人專輯,開始其歌唱生涯。1969年,因演唱連續劇《晶晶》的同名主題曲而在臺灣成名。1974年,憑藉日文歌曲《空港》獲得日本唱片大賞「新人賞」。1976年,於香港利舞臺舉行首次個人演唱會。1980年,當選臺灣金鐘獎首位最佳女歌星。1983年,舉行華人歌手首次巡迴演唱會。1984年,以《つぐない》獲得日本有線大賞。1987年,起呈半隱居狀態並淡出樂壇。1995年5月8日,因哮喘突發在泰國清邁湄賓酒店逝世,享年42歲。1996年,臺灣金曲獎追認授予鄧麗君「特別貢獻獎」。2007年,鄧麗君成為日本古賀政男音樂博物館「大眾音樂殿堂」表彰者。
1953年1月29日,鄧麗君出生於中國臺灣省雲林縣褒忠鄉田洋村。1953年6月,鄧麗君隨家人遷往臺東縣池上鄉,次年遷移至屏東縣眷村。1959年,鄧麗君隨家人移居至臺北縣蘆洲市,就讀於臺北縣蘆洲市蘆洲國民小學,表現出音樂和表演天賦。
1961年,鄧麗君接受啟蒙老師李成清的歌唱指導。1962年,鄧麗君隨「九三康樂隊」四處慰問演出。1963年,鄧麗君參加「中華電臺」全臺黃梅調歌唱比賽,以《訪英臺》擊敗眾多年長選手,獲得比賽冠軍 。1964年,鄧麗君代表學校參加全縣國語朗讀比賽,獲得第一名。1965年,鄧麗君就讀臺灣金陵女子中學。
1966年,鄧麗君接受臺視《藝文夜訪》節目訪問並獻唱歌曲,首次與聽眾見面;利用課餘時間參加正聲公司歌唱訓練班,以第一名成績結業;參加金馬獎唱片公司歌唱比賽,以《採紅菱》奪得冠軍。1967年,鄧麗君參加臺視《群星會》節目,首次於電視節目中表演。
1995年5月8日16時許,鄧麗君因長期感冒未愈伴隨支氣管炎引起哮喘發作,由於交通堵塞延誤救治時間和使用支氣管擴張噴劑過量,致使腦部重度缺氧和心臟停頓,於泰國清邁蘭姆醫院接受近45分鐘的全力搶救,17時30分許,鄧麗君被證實錯失有效救治時機以致搶救無效逝世,終年42歲;5月11日,鄧麗君遺體搭載泰航633客機運抵臺灣;1995年5月12日,李登輝頒發象徵最高榮譽的「華夏一等獎章」表彰其藝術貢獻;5月19日,李登輝特頒「藝苑揚芬」挽額表彰其歌唱成就 ;5月23日,僑委會頒發「華光獎章」表彰其海外演藝榮譽;5月28日,臺北第一殯儀館舉行鄧麗君公祭儀式;鄧麗君安睡於可保遺體50年完好的水晶銅製棺木之中,靈柩獲覆蓋國民黨軍旗、黨旗,安葬於臺北金寶山「筠園(鄧麗君墓園)」。
1995年10月14日,臺灣鄧麗君文教基金會成立;香港樂壇追認授予鄧麗君「金針獎」;11月25日,全日本有線放送大賞追認授予鄧麗君「特別功勞賞」;12月1日,日本有線大賞追認授予鄧麗君「有線功勞賞」;12月31日,日本唱片大賞追認授予鄧麗君「特別功勞賞」;年底日本《日刊時報》根據全國各地卡拉OK點唱數據做出「日本卡拉OK點唱十大演歌」統計報告,鄧麗君日語代表作《時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別れの予感》、《つぐない》位列其中,分列第1位、第3位和第5位,是唯一有多首作品入榜的歌手;鄧麗君專輯《Super Selection》獲日本唱片協會「金唱片大賞」。
1996年,臺灣金曲獎追認授予鄧麗君特別貢獻獎;鄧麗君專輯《Recollection~追憶~》獲日本唱片協會「金唱片大賞」。
1998年1月19日,鄧麗君日文名曲《時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作為唯一非日籍歌手的演唱作品入選「20世紀中感動全日本的歌曲」,位居第16位;1998年4月,鄧麗君獲選《天下雜誌》「400年來對臺灣最具影響力的50位人物」第19位,成為榜單排名最高的文藝界人士。
1999年,鄧麗君演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位居「香港20世紀十大中文金曲」評選活動榜首;鄧麗君獲選馬來西亞《南洋商報》「華語流行歌壇世紀100人」第1名,並作為唯一亞洲歌手寫入《百年歌壇巨星》一書。
5.黃家駒,1962年6月10日出生於香港,中國男歌手、原創音樂人、吉他手,華語樂隊Beyond的主唱及創隊成員。1983年,以《大廈》在香港歌壇出道;同年,Beyond正式組建。1988年,發行專輯《秘密警察》。1989年,作曲的《真的愛你》獲得十大勁歌金曲以及十大中文金曲獎。1990年,憑藉《光輝歲月》獲得十大勁歌金曲最佳填詞獎。1992年,發行專輯《繼續革命》。1993年,獲得第十六屆十大中文金曲獎追頒的「無休止符紀念獎」。1993年6月24日,在日本參與某綜藝節目期間意外受傷;6月30日,黃家駒逝世,終年31歲。;同年,被追頒十大中文金曲獎「無休止符紀念獎」。
1983年,Beyond正式組建,黃家駒擔任樂隊主唱。
1984年,黃家駒和Beyond其他成員除了參與一些樂隊的演出外便開始嘗試寫更多的音樂作品。香港的一家唱片公司集合了一些地下樂隊灌錄了一張名為《香港》的唱片,其中收錄了Beyond的兩首英文原創歌曲。
1985年,Beyond向銀行貸款租下港島明愛中心,以地下樂隊的身份開了一場「永遠等待」演唱會。
1986年,Beyond發行了唱片《再見理想》,專輯同名主打歌《再見理想》由黃家駒作曲並個人獨唱。
1987年,Beyond出了一張EP《永遠等待》,專輯中由黃家駒創作的歌曲《昔日舞曲》登上了香港電臺流行榜,並被電視臺拍成MTV,這也是Beyond第一首作品被拍成MTV;此時黃家駒和Beyond其他成員仍未被大眾所接受,他們的裝扮也受到外界的批評。
1988年,Beyond發行了粵語專輯《現代舞臺》,雖然銷量欠佳,但卻是Beyond批判社會現象的開始。這張專輯共收錄了11首歌曲,黃家駒參與了其中8首歌曲的作曲;同年,Beyond在香港大專會堂舉辦了一場音樂會;隨後Beyond出版了專輯《秘密警察》,嘗試走向大眾化,這張專輯收錄了黃家駒創作的多首歌曲,其中《喜歡你》是黃家駒寫給已經分手的女友的一首歌曲;《再見理想》是黃家駒為了表達自己無助失落的情感而創作的歌曲;《大地》則在1988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獲得了十大勁歌金曲獎。
1989年,Beyond發行了專輯《Beyond IV》,取得了雙白金的銷量成績;同年,由黃家駒作曲的《真的愛你》獲得當年十大勁歌金曲獎以及十大中文金曲獎,這首歌曲也成為Beyond的代表作品之一。
1990年,Beyond發行了粵語專輯《命運派對》,在這張專輯共收錄了10首歌曲,其中有8首歌曲由黃家駒作曲。專輯中有不少關懷第三世界的歌曲,如《光輝歲月》是黃家駒為致敬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曼德拉所寫;黃家駒亦憑藉《光輝歲月》獲得了十大勁歌金曲「最佳填詞獎「。
1991年9月,Beyond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了五場「生命接觸」演唱會;同年,他們在日本NHK的節目上出現,並籤約日本經紀公司Amuse,正式進軍日本樂壇。
1991年底,Beyond在臺灣發行了第三張國語大碟《信念》,並重新籤約滾石為其發行國語唱片,不過Beyond的國語唱片在臺灣卻叫好不叫座。
1992年,黃家駒獲得香港新城電臺的「作曲人獎」;同年,黃家駒和Beyond其他成員轉投華納唱片,將音樂事業的重心轉移至日本。黃家駒在日本接下了很多通告,其中包括他最不願意的遊戲節目。在日本的兩年期間,Beyond推出了兩張日語專輯以及三張日語EP,但是成績平平。
1993年5月,Beyond發行大碟《樂與怒》;同年,黃家駒作曲的《海闊天空》不僅獲得了當年十大中文金曲獎,還在1993年度的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上獲得「我最喜愛的本地創作歌曲獎」。
1993年6月24日,黃家駒在東京富士電視臺錄製節目時,不慎從舞臺上跌落成重傷,之後昏迷不醒;同年6月30日,黃家駒在日本東京去世,年僅31歲;7月5日,黃家駒的遺體被運往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15段6臺25號安葬。
6.梅豔芳,1963年10月10日出生於中國香港,中國香港女演員。1982年在第一屆香港新秀歌唱大賽奪冠後籤約華星唱片公司,推出了第一張專輯《心債》。1983年,在第12屆 東京音樂節獲得亞洲特別大獎。1985年推出唱片《壞女孩》,打破了當時香港唱片的銷量記錄。1987憑藉電影《胭脂扣》拿下金馬獎、香港金像獎及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后冠。1997年參演電影《半生緣》,憑藉該片獲得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第3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配角獎。2002年憑藉電影《男人四十》獲得第6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第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獎。2003年12月30日病逝,終年40歲。
梅豔芳,1963年10月10日出生於香港旺角,家中兩兄一姐,她排行最小。梅豔芳的父親早逝,其母獨力供養四名子女,全家僅靠母親經營破舊的「錦霞」歌舞團維持生計,家境十分窘困。小小年紀的梅豔芳深受影響,加上本身具有音樂天分和表演欲望,四歲半便踏上舞臺,與姐姐在香港荔園遊樂場登臺表演,從此與舞臺結下不解之緣。
梅豔芳未曾正式拜師學藝,少時四處登臺,打下紮實的演藝功底。對於此種表演生涯,她起初並未感到不妥,但隨著年齡漸長,梅豔芳既要表演又要兼顧學業,十分不易。而令人嚮往的校園生活也沒有給她帶來歡樂。在那個年代,像她這樣具有音樂天賦的孩子並不被人們認同,相反,她會唱歌卻遭到同學的恥笑,說她是個「歌女」,是個沒出息的孩子。她曾回憶:「以前藝人不受尊重,被人們呼為『歌女』、『戲子』。在他們眼中『歌女』是個不正經的行業,於是便阻止了同學與我來往,看著別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自己永遠是一個人,感覺十分孤單。」
梅豔芳曾談到,她為賺錢養家喪失了寶貴的童年,少年時出入最多的地方並非學校,而是大小歌舞廳,有時甚至在街頭獻唱。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她坦言希望多讀書,不用一顆小小心靈便擔憂挨餓。梅豔芳少年時期歷經坎坷,姐妹兩人表演常遭白眼和欺侮,時常忍凍挨餓。後來母親的歌舞團遭遇火災,欠了債款,梅豔芳便被迫輟學。
梅豔芳一生珍惜朋友、交遊廣闊,她在娛樂圈裡是公認的豪爽與仗義。正因為這種真誠、博愛、俠義的性格使她成為演藝界尊崇的「大姐大」。「施比受,更有福!」梅豔芳曾這樣形容她對友情的看法,「有人擔心我交友輕信,會被人利用,但我覺得那都是一種』施』,不計較有否回報,其實都很開心。」2002年,梅豔芳在慶祝入行二十年的紀念節目上對大家說:我在娛樂圈闖蕩二十年,四個字概括:「友情歲月!」
梅豔芳為人義氣豪爽,雖常因「真性情」遭受挫折,卻從未說過半句後悔。當年因為辭演《阮玲玉》,有人以為她與張曼玉有了隔閡,殊不知兩人友情依舊。在梅豔芳逝世多年後,張曼玉在《魯豫有約》專訪中緬懷故友,坦言梅豔芳是其最喜歡合作的女演員,是沒有嫉妒心的影響力女性。好姐妹楊紫瓊也在《魯豫有約》中表示梅豔芳始終活在自己心中,過往的美好點滴一直銘記。曾志偉曾回憶梅豔芳逝世前的情景:「所有朋友一個通知一個,全都趕來看她。醫院整層都封給了探視的人,晚些趕到的都站到了樓梯外面。這是我一生最難忘的場面,因為她的好人緣、講義氣,非常感動!」
無論事業上還是感情上,梅豔芳都是一個喜歡完全付出的人,她一次次將美麗和驚喜奉獻給觀眾,她是一個收穫許多過去的人,也是一個挑戰未來的戰鬥者。她在娛樂圈打拼二十多年,贏得最多的不是名利而是友情,這是她的真正財富。
7.林子祥,1947年10月12日生於香港,香港男歌手、演員。1980年,憑《在水中央》及《分分鐘需要你》兩首歌曲在第三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連獲兩個金曲獎。1983年,憑一曲《在水中央》奠定樂壇地位。1994年,在香港電臺第十七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獲頒「香港樂壇最高榮譽──金針獎」。2003年,獲得CASH音樂成就大獎,是首位唱作人獲得此殊榮。2012年,為明星慈善大會獻唱歌曲《男兒當自強》。
林子祥曾就讀於德信學校,拔萃男書院及英國Dover College,學生時期曾組織樂 隊,1976年推出首張英文專輯《Lam》,其後推出過多張廣東專輯。他亦曾拍過多部電影,包括《投奔怒海》、《貓頭鷹與小飛象》、《三人世界》等。1983年,他憑電影《投奔怒海》中精湛的演出,獲提名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惜鎩羽而歸。亦曾在無線電視與汪明荃合作拍攝《不是冤家不聚頭》、《四季情》等電視劇。他作風低調(故冠以「歌隱」之名),給人沉默寡言的感覺,最令人印象深刻就是他的鬍子(他的鬍子在1976年開始留的)。
1980年,他憑《在水中央》及《分分鐘需要你》兩首歌曲在第三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連獲兩個金曲獎,成為當年的大贏家。他從此亦成為樂壇頒獎禮的常客。而在1994年舉行的香港電臺第十七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上,林子祥獲頒「香港樂壇最高榮譽──金針獎」。2003年,林子祥獲得CASH音樂成就大獎,是首位唱作人獲得此殊榮。
林子祥是創作歌手,他懂得彈吉他及鋼琴。他曾創作多首名曲,如《在水中央》、《分分鐘需要你》、《幾段情歌》、《海市蜃樓》、《追憶》、《誰能明白我》、《這一個夜》等。除此之外,他也多次作出創新突破的嘗試。1985年,林子祥的名曲《每一個晚上》,正是由兩首中西樂曲(安德魯·勞埃德·韋伯創作的音樂劇《貓》和黃自為白居易《花非花》譜曲的同名作品)拼合而成,卻不著痕跡,渾然天成。同年,他把二十二首當時得令的流行作品,以高超的編曲技巧組織起來,做出《十分十二寸》這首經典串燒歌,可謂前無古人,更牽起一片串燒歌熱潮,後來周潤發、朱咪咪、古巨基也曾以類似形式製作串燒歌。而此兩首歌曲均得到當年年終樂壇頒獎禮的評審賞識,林子祥憑前者獲頒1985年度十大中文金曲金曲獎,後者獲頒1985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金曲獎。
綜觀整個八十年代,在這十年之間,他共有23首歌曲登上香港電臺中文歌曲龍虎榜冠軍位置,僅次於譚詠麟的28首。他也是眾多演藝界人士的偶像或最喜愛的歌手,包括徐小鳳、梅豔芳、張國榮、黃耀明、劉德華等等。
林子祥的前妻吳正元是林子祥的伯樂,當初林子祥還未成名,吳正元已經是著名唱片公司的高層人物了。林子祥曾經常對外公開地表示:「我實在是太愛吳正元了,如果沒有她,我就什麼都沒有!」最後兩人於1980年在美國秘密結婚。結婚後的吳正元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專心在家中相夫教子,兩人幸福地育有一雙兒女!儘管後來有媒體報導,林子祥多年來緋聞連續不斷,但是夫妻兩人還是維持了十多年的婚姻關係。
林子祥與葉倩文的「紅娘」也正是吳正元,正是吳正元安排兩人合唱了《重逢》等歌曲,自從1992年合作了著名情歌《選擇》之後,有關兩人的緋聞就不絕於耳。 其實葉倩文是典型以第三者身份而介入的!最早葉倩文剛剛到香港發展時,就是林子祥的老婆吳正元將葉倩文拉進唱片公司的。當時,林子祥經常為葉倩文寫歌並教她說粵語,而葉倩文則稱林子祥為「老師」。後來葉倩文在香港華語歌壇走紅,而林子祥就成了她的最佳情歌搭檔,最後兩人成了婚外戀情的搭檔!當年葉倩文也知道自己已陷入有婦之夫的情網,但正如她所說,當初愛情來臨時想攔也攔不住! 林子祥與葉倩文的「師生戀」,當初很多人都不看好,但林子祥卻愛得義無反顧。當年葉倩文為躲避社會輿論的壓力,曾經有段時間很少唱歌,而林子祥則默默地帶她出國,四處去遊玩以及打高爾夫球散心!1995年,他義無反顧地付出3500萬港元的扶養費與前妻離婚,1996年正式與葉倩文在溫哥華結婚。
從1995年離婚後一直沉默的吳正元,2005年首度開腔談當年婚變,稱當年葉倩文是第三者搶奪自己的老公。吳正元說當年與林子祥是奉子成婚,而婚姻初期,自己一直像小女人一樣什麼事情都聽老公的。而葉倩文當年在美國時一定要住她家隔壁,還在別人面前說很喜歡她的小孩,這令她感覺很恐怖。不過林葉結婚後,葉倩文和吳正元一雙兒女的關係似乎還不錯,特別是兒子。
8.許冠傑,1948年9月6日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國香港歌手、演員、音樂人。1967年,擔任蓮花樂隊的主音歌手,同年發行首張專輯《Just A Little》。1970年,以個人身份發展。1971年,憑藉創作的歌曲《鐵塔凌雲》受到關注。1973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馬路小英雄》。1974年,發行的粵語專輯《鬼馬雙星》揭開了香港粵語流行樂壇的序幕。1977年,憑藉專輯《半斤八兩》獲得第1屆金唱片獎百年紀念獎。1978年,主演喜劇電影《賣身契》。1981年,由他創作的歌曲《印象》獲得第4屆十大中文金曲獎。1982年,籤約新藝城電影公司;同年主演的喜劇電影《最佳拍檔》成為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1985年,獲得第8屆十大中文金曲獎金針獎。1986年,在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上獲得勁歌金曲榮譽大獎。1989年,發行專輯《許冠傑89歌集》。2004年復出歌壇,並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38場演唱會。2005年,獲得CASH金帆音樂獎音樂成就大獎。2010年,在廣州體育館舉辦演唱會。2014年,在上海舉辦演唱會。
1973年,出演首部電影《馬路小英雄》;12月,與王羽、張艾嘉共同主演動作片《龍虎金剛》,飾演以養鴨為生的小楊 。
1974年,許冠傑與三個哥哥合組許氏電影公司 ;同年與許冠文、喬宏合作主演武打喜劇片《鬼馬雙星》,影片在香港上映後取得了625萬港幣的票房,不僅位列香港電影年度票房第一位,還打破了香港電影的票房紀錄 ;之後與苗可秀、李昆共同主演電影《綽頭狀元》,飾演一個富有正義感的騙子,該片上映後以167萬港幣的票房名列香港電影年度票房第六位;4月4日,主演的喜劇電影《小英雄大鬧唐人街》上映 。
1975年,主演喜劇電影《天才與白痴》,飾演一位愛貪便宜的男護士 ,該片上映後以455萬港幣的成績獲得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1976年,與許冠文、許冠英聯袂主演喜劇電影《半斤八兩》,這部影片上映後成功地打入了日本、西班牙等國家的電影市場;該片在香港的票房達到853萬港幣,成為1976年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 。
1977年,客串出演由吳宇森執導的喜劇動作片《發錢寒》。1978年,與許冠文、許冠英共同主演對社會及人性進行諷刺的喜劇電影《賣身契》,飾演青年魔術家朱世傑;該片在香港的票房達到782萬港幣,成為1978年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 。
1979年,主演的電影《半斤八兩》在香港重映,五天時間取得了190萬港幣的票房;4月,主演的電影《半斤八兩》在日本公映;5月,主演的電影《賣身契》在臺灣上映。
1981年,與許冠文、許冠英共同主演賀歲片《摩登保鏢》,飾演一位想盡辦法對付刻薄上司的保安員;該片在香港上映後取得了1776萬港幣的票房成績,位列香港電影年度票房排行榜第二名 。
1982年,許冠傑離開了嘉禾電影公司,加入新藝城電影公司;同年主演的喜劇電影《最佳拍檔》是他離開兄長許冠文以後的首部作品,片中他扮演的神偷金剛是一個身手矯健、精通各種高精尖武器的高手 ;該片在香港上映後取得了2600多萬港幣的票房,成為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 。
1983年,《最佳拍檔》的續集電影《最佳拍檔大顯神通》在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的130家戲院同時公映,該片在香港的票房達到2327萬港幣,成為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
1984年,主演由石天執導的喜劇電影《全家福》;同年主演的喜劇電影《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上映,該片在香港的票房達到2928萬港幣,位列香港電影年度票房排行榜第一名 。
1985年,與王祖賢、泰迪羅賓共同主演喜劇電影《打工皇帝》,飾演在麵廠打工的亞忍。1986年,主演賀歲片《最佳拍檔4千裡救差婆》,該片在香港的票房達到2701萬港幣,位列香港電影年度票房排行榜第三名。
1987年,主演科幻題材的電影《衛斯理傳奇》,飾演具有冒險精神的衛斯理;這部電影在尼泊爾拍攝期間許冠傑還得了高山症 。
1988年,客串喜劇電影《雞同鴨講》。1989年,主演動作喜劇電影《新最佳拍檔》。1990年,許冠傑離開了新藝城電影公司;之後與許冠文、許冠英共同主演喜劇電影《新半斤八兩》;同年與葉童、張學友、張敏合作主演武俠電影《笑傲江湖》,飾演機智幽默的大俠令狐衝 。
1993年1月,主演的喜劇電影《花田喜事》上映,許冠傑在片中首次演反角周通 ;6月,與沈殿霞、吳孟達、毛舜筠、黃沾等共同主演古裝喜劇片《水滸笑傳》,飾演打虎英雄武松;之後,他選擇淡出影壇。2000年1月29日,客串出演電影《大贏家》,飾演騙盡天下無敵手的黃大千 。
9.陳慧嫻,1965年7月28日出生於香港,中國香港女歌手。1984年以一首《逝去的諾言》出道,獲選當年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1986年推出《反叛》大碟,成為香港一線女歌手;1989年,推出大碟《永遠是你的朋友》,獲得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最佳監製獎、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IFPI全年銷量最高大碟獎等多項大獎;1995年回歸樂壇推出大碟《Welcome back》連奪六星期IFPI銷量冠軍,並獲得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十大優秀流行歌手獎;2008年獲得第五屆《勁歌王》全球華人樂壇年度總選頒獎典禮至尊歌手獎;2016年參加綜藝節目《隱藏的歌手》。
2014年3月11日,陳慧嫻宣布自己會於2014年進行的兩大重要事項,除了於6月在紅磡體育館舉辦出道30周年紀念演唱會之外,同時也在成為暌違14年重建的「寶麗金唱片」的首位籤約歌手後,於4月在香港發行自己的個人專輯,慰藉香港歌迷多年的期盼之苦。在此之後,出道30周年全球巡迴演唱會也同時開始,屆時會攜新老歌曲與支持自己的歌迷面對面親密接觸。
2014年4月25日消息,陳慧嫻重返環球,環球的前身寶麗金,這次重返環球,第一張專輯的歌曲全部翻唱寶記其他歌手的經典金曲,包括草蜢《Lonely》、譚詠麟《忘不了你》、張學友《還是覺得你最好》等,她自己的作品僅得《花店》,她說:「寶記有太多經典歌手,每個都好多經典歌曲,由我、公司和監製一齊選歌,都要我和監製有感覺才可以!」她直言最難選是翻唱自己作品:「《花店》除了編曲不一樣,我都用了成熟的方法去演繹,聽一下以前版本覺聲音好小女孩,現在是成熟版。」
年近半百的陳慧嫻天生一副童顏,她慶幸自己有張笑臉,令大家感覺年輕了,本身不愛打扮的她,終明白到女孩子要愛美才可以保持得好,所以她正積極減肥,希望回到最佳狀態,讓大家認識成熟版的陳慧嫻。
陳慧嫻坦言目標希望減到100磅:「我本身不是愛美的人,但營養師說一個女孩子不愛美不可以的,要保持愛美的心態才可以,他叫我一定要化妝出街,每天都要打扮,我明白他的道理,一個女孩子要愛美才可以保持得好。」
2014年6月23日,香港粵語天后陳慧嫻「紀念出道30周年」個人演唱會香港紅磡站暫落下帷幕。繼19日首場歌神張學友以嘉賓身份出席之後,21日香港天后容祖兒也登臺為陳慧嫻助陣。兩代天后首次在紅館合唱,擦出意外火花,不但配合默契且頑皮相互調侃,現場陳慧嫻更爆料,容祖兒男友劉浩龍幼年時和自己親弟弟到自家玩的趣事,引得歌迷歡笑掌聲不斷。之後,二人大耍鬼馬頑皮童心,陳慧嫻也似乎心情大好,剛在19日演唱會上和藍顏知己張學友上演「震撼之吻」掛上娛樂頭條之後,這邊又和容祖兒嘴對嘴玩起「親親」,瞬間惹來臺下各種尖叫和鎂光燈的吸引。
陳慧嫻個唱香港站,不僅表演嘉賓星光熠熠,臺下觀眾嘉賓陣容也堪稱重量級——譚詠麟、徐小鳳、李克勤、黃耀明、徐濠縈、黃偉文等知名藝人前來捧場,鄭秀文、張敬軒、吳雨霏等未到場藝人也紛紛送至花籃表示祝賀。
10.李克勤(Hacken Lee),1967年12月6日出生於中國香港,香港歌手,演員。1985年,憑《霧之戀》奪得「十九區業餘歌唱大賽」冠軍而晉身樂壇;1989年,憑藉《一生不變》連奪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和TVB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金曲獎;1993年,以一首《回首》奪得1993年度十大勁歌金曲的金曲獎;2002年,在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中首次獲得「最受歡迎男歌星」;2003年,再次獲得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以及叱吒樂壇流行榜「我最喜愛的男歌手」獎;2004年獲得「香港十大中文金曲最優秀男歌手獎」;2007年以一曲《花落誰家》奪得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的「金曲金獎」;2016年1月,參與錄製湖南衛視音樂真人秀節目《我是歌手》第四季[2];2017年1月,登場央視春晚。2017年3月27日,李克勤獲得第24屆東方風雲榜香港地區最受歡迎歌手獎。2018年1月2日,2017年度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李克勤憑藉《失魂記》獲得叱吒樂壇至尊歌曲大獎第一位、叱吒樂壇男歌手金獎。
李克勤除了是歌手外,亦是填詞人。他填詞的歌曲超過80首,絕大部分由自己演繹。當中如《大會堂演奏廳》、《紅日》、《高妹》、《深深深》等都是紅極一時的作品。
克勤拍了不少TVB劇集,如《不再少年時》、《淘氣雙子星》、《浪族闊少爺》、《他來自天堂》、《廟街.媽.兄弟》等。並於 2002 年憑《法網伊人》所飾演"高志朗」一角於TVB臺慶頒獎典禮中奪得「我最喜愛電視角色」,也是唯一一位獲得該獎的歌星。
他口才了得,擔當節目主持亦受好評,曾主持《叻人新世紀》、《勁歌金曲》、《香港小姐競選》、奧運、世界盃(98, 02和06年)等。2005年與梁榮忠擔任主持的《殘酷一叮》便贏取TVB38周年臺慶頒獎典禮中「最佳諮訊節目」和「最具創意節目」兩個獎項。而2005年播出的第一輯決賽《叮皇爭霸戰》更創下33點的一周收視冠軍紀錄。
克勤非常喜愛足球、高爾夫球、網球及籃球運動,是明星足球隊的成員。更是英格蘭國家隊與曼聯的忠實球迷。家中珍藏的球衣數百件 ,2003 年被香港版《 曼聯官方雜誌》委任為香港曼聯球迷會榮譽會長,2004年又獲邀主唱曼聯普通話及廣東版會歌,2005年更成為曼聯中文官方網站的大中華區代言人,2010年出席香港曼聯主題餐廳開幕,和球星白賴仁笠臣主持打手印及剪彩儀式。
克勤愛看電視特別是美國連續劇。曾在自己的博文寫:「又電視又美劇又波(不同球類的比賽),你知我點解唔使出街啦(你應該明白我為什麼不愛出外了)!
一些抒情歌曲主歌伴奏不強烈,聽起來或許不明顯,不好分辨。但聽到副歌部分,是否假唱一聽效果就知道。哪怕你頭腔共鳴再好,也會被伴奏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