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乘風破浪的姐姐》的日子裡,姐姐們依舊無處不在。
伊能靜霸佔熱搜榜單一周,第三次公演淘汰名單流出,《無價之姐》翻跳無數,萬茜機場抱王霏霏坐實「海王」稱號,胡歌被「神話三美」隔空喊話……
果真是應了開播前「興風作浪的姑奶奶」的外號。
上周第一次公演+淘汰一氣呵成,不少人還在為「浪學」上頭,這周的二公卻預告著:
新的風暴正在來臨!
01
公演的首要任務,當然是分組。
分組意味著選人,選人意味著修羅場開!始!了!
第二次公演,24位姐姐將自選組成8個3人團,同之前一樣,本次訓練考核中,兩組PK表現更優的一團將擁有優先選擇公演順序的權利。
不同的是,這八位隊長由自薦產生。
寧靜第一個起立霸氣當選,在靜姐心裡,隊長等於主唱。
張雨綺、黃聖依兩位「星女郎」緊隨其後。
年輕一輩的優秀代表藍盈瑩、孟佳、王霏霏也紛紛起立。
不過最讓人意外的還是丁當,畢竟經過《艾瑞巴蒂》組的折磨後,她還發了條「隊長好難」的微博。
緊接著,最尷尬最刺激的選人環節來了。
規則是,姐姐們想進哪組就起立示意,隊長再反選,一次只能選一個,無人選擇就輪空,一直到所有人組隊成功為止。
有《非誠勿擾》內味了。
咋說呢,選人環節不僅是人際關係的體現,也是對隊長能力的認可。
比如性格討喜的靜靜子,能力過硬的藍盈瑩、孟佳、王霏霏都非常受歡迎。
但到了另外幾位,氣氛就變得微妙起來。
張雨綺第一輪只有王麗坤選擇,理由還是「沒有人起來」,不過第二輪就收穫迷妹李斯丹妮。
黃聖依那組更神奇,第一輪伊能靜起立,理由是再也不想當隊長了,「和她在一起很省心」,第二輪更是直接輪空。
丁當和袁詠琳大概是和姐姐們還沒太熟悉,第一輪也都只有單人選擇,好在組隊後氣氛都還蠻融洽的。
選人還有些不愉快的小插曲。
在白冰、吳昕、張萌都站起來的情況下,隊長藍盈瑩讓黃齡去選,最終選定了吳昕。
上一輪同隊的白冰表示對此「有點失望」,還直言以為這是情感節目,現在才意識到這是個比賽。
藍盈瑩則表示是因為吳昕兩次選了自己,而後面才知道自己是白冰第一次舉手選的人,直言「很自責很內疚」。
還有一直起立一直被忽視的張萌。
不過這點火藥味兒很快就被選歌的興奮衝散了。大概是第一輪公演的教訓,姐姐們這次都對純vocal的歌敬而遠之,紛紛爭搶熱鬧的唱跳歌曲。
選擇的順序由觀眾投票的喜愛度排名決定,全團票數相加由高到低進行選擇。
女團重要的觀眾緣出現了。
不過這個排名與其說是喜愛度,不如說是話題度和知名度。
分完組就是小組考核測評,每個練習室都圍繞著一個問題:什麼是好隊長。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女團隊長。
對寧靜來說,好隊長是以身作則,不拖後腿。
於是她選了兩個隊友認可的歌曲,飯也不吃,奶茶作話筒,練到要吃速效救心丸。
不得不說,靜靜真是長大了。
對藍盈瑩來說,好隊長是「我可以你也可以」,為了整體效果拼盡全力。
於是她時刻像打了雞血,卻不能及時照顧到同為隊友的吳昕的感受。
吳昕直言,和這麼拼的人待一兩天還挺好的,一個月肯定受不了。
對黃聖依來說,好隊長是讓隊員有存在感,實現自己的價值。
於是,張萌說想加海豚音,她說好。
伊能靜提音樂方面的意見時,她就算控制不好表情也選擇了配合。
至於整體效果,品品趙召老師的表情就知道了。
黃組這段海豚音以及伊能靜教學片斷,可以列入,本期名場面之一,建議反覆觀看!
02
節目播出後,有些的姐姐的人氣水漲船高,有些姐姐的口碑反轉翻車。
到底,什麼樣的姐姐更符合觀眾的女團定義呢?
其實,從上周的公演舞臺我們就可以窺見觀眾的喜好。
出圈的《大碗寬面》,年齡上都算姐姐之中的小輩,和現役女團最為相像。
張含韻甜美可愛,戲腔驚豔,孟佳、王霏霏實力過硬,女團標杆。,李斯丹妮讓人想喊一聲「老公」,鬱可唯忽略羊駝髮型,依舊是實力vocal擔當,金晨、沈夢辰也是典型的女團長相。
這裡面三個選秀出身,兩個韓團出身。
她們是最符合偶像市場標準的一個團。在飯圈女孩的討論中,佔據著主流視野。
同樣受到好評的是《得不到的愛情》則是另一種風格,她們一舉一動都在說:姐是你得不到的愛情。
颯爽如點了一周頭的鄭希怡,狼性熱血如永爭第一的藍盈瑩,慵懶小眾一開口撩死個人的黃齡,溫柔離異的田螺姑娘白冰,永遠十八歲的雅雅姐鍾麗緹。
不是沒有女團做過性感風,但這股成熟女人的魅力,二十歲的小姑娘確實羨慕不來。
當然,拋開舞臺,觀眾的取向還有很多。
比如時刻真香的養成系靜姐。
比如盲目自信的笨蛋美女綺綺子。
比如金瓜海王兩手抓的萬老闆。
這些因為個人特色鮮明而被人記住的姐姐,是路人眼中的香餑餑,甚至是看節目的最大樂趣。
如果我們只是在看一檔綜藝,宛如瓜田和花園的姐姐們,簡直不要太好看。
但節目一開始說,我們要做個女團。
招人喜歡、話題度高是否等於合適的女團人選,這裡,可能要先打一個問號了。
03
說起來播到這期,有個問題好像始終沒有答案。
這個節目要打造一個什麼樣的女團?
韓國有一檔2016年播出綜藝,叫做《姐姐們的Slam Dunk》。
這是一檔純女性綜藝節目,常駐成員包括演員羅美蘭、電視藝人金淑、洪真京、演員閔孝琳、歌手Jessi、少女時代成員Tiffany六人,這檔綜藝的主打點是實現成員們過去希望實現但未能完成的夢想,換句話說,就是成年人的夢想。
裡面的第二個夢想就是閔孝琳的女團夢。
19歲成為練習生的閔孝琳,因為父母的不支持和自身天賦,沒能繼續女團夢,最終走上演員道路,出演了《陽光姐妹淘》一系列優秀的影視作品。
當她回顧自己最遺憾的夢想,依舊是做女團,於是成員和她一起,組成了韓國史上最大齡的臨時女團Unnies。
誰也沒想到,她們以一曲《ShutUp》登頂melon音源榜,在正式音樂節目和歌手們同臺表演,成為韓國2016夏季歌謠界的一匹黑馬。
這個節目要做個什麼樣的女團,從一開始就很確定。
JYP老闆樸振英說,比起最終到達的高度來說,傳遞什麼樣的價值,是這個女團更為重要的意義。
而且,這個價值靠已經是歌手和偶像的成員不能實現,要本不擅長的主持人、演員、綜藝人來拼盡全力,實現超越,才算成功。
《乘風破浪的姐姐》打出的官方概念是:通過呈現當代30位不同女性的追夢歷程、現實困境和平衡選擇,讓觀眾反觀自己的選擇與夢想,重新定義30+的女藝人。
很明顯,節目並不是要搞出一個市場模板的女團。
第一期節目杜華被罵,表面上是因為給黃聖依高分,實質卻在於,她用當下20歲的女子偶像標準來要求這幫中年女藝人。
不得不承認,娛樂圈的「中年女性」困境由來已久,最好的年紀,沒有曝光,不被認識,於是只能被觀眾遺忘,或是符合刻板印象,三十歲演媽媽,四十歲演婆婆。
遺憾的是,這不是女藝人的困境,這是女性的困境。
所以鄭希怡發言飄過的那條「我沒那麼怕變老了」的彈幕才顯得彌足珍貴。
《乘風破浪的姐姐》受到熱捧的背後,是女性終於敢為自己贏得話語權。
所以,一個30+的女團,儘管沿用著101系選秀的賽制,觀眾也不想讓她們被同質化為20歲出頭的小女生,更不想她們和當下的女團競爭。
姐姐團,可以自信,野心,成熟,可愛,更可以用人生厚度累積起的百變魅力,踏破人生風浪不平。
就像趙召老師看到鍾麗緹跳舞時說的:「我們這個女團區別於所有女團的特點,就在這裡。」
說起來,你最喜歡的姐姐是哪一位呢?
近期其他好劇推薦
分享 點讚在看
分享 點讚在看
各位浪花請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