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第一場雪已經開始下了,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最先登上熱搜的不是東北不是內蒙不是新疆,而是下圖這個地方!
小紅書@藏地玩家傑森
這裡不是什麼北海道的城堡,也不是雪域的秘境,而是洛陽的老君山!
圖蟲@託託尼尼
圖蟲@劉小瘋
說起洛陽,大家都會往歷史課本或者影視劇方向去想,一代神都、龍門石窟、牡丹花、漢魏隋唐等等關鍵字,譁譁地往上湧。
小紅書@舒芙蕾
但其實,今天的洛陽,慢慢褪去了傳統旅遊城市的「古板」,在微博、INS某、紅書裡,它悄悄地美成了一座顏值和實力並存的網紅目的地~
@央視新聞
因為顏值和歷史底蘊都在線,2020年央視的中秋晚會選了這裡舉辦,億萬觀眾通過電視機,重新欣賞到了這座歷史城市的另一種別樣的美。
@《風起洛陽》劇照
近幾年爆紅的小鮮肉王一博就是洛陽人,最近他還攜手宋茜拍攝了一部《風起洛陽》,看來是要身體力行地為家鄉打call。
圖蟲@秘境之光
網紅之外的洛陽也更深厚。唐宋的輝煌在此彰顯,十三朝的沉浮在此落款,「一座洛陽城,半部中國史」,甚至可以說整個華夏文明都在此起源。
圖蟲@hippoo
洛陽還是一座很「佛系」的城市。龍門石窟靜默如迷,白馬寺開宗立派,在厚重的歷史之下,洛陽的禪意甚至比京都還悠遠。
@BIUBIU
還有還有,洛陽,也是一座被忽略已久的美食小城,滿城都是質樸又充滿幸福感的小吃,餵飽你風塵僕僕的胃,更填滿了你飢腸轆轆的心。
圖蟲@張靜靜
曾經的洛陽低調太久,如今city walk 一番後才知道,這裡永遠是雪天比晴天好看,夜裡比白日華美。
趁著老君山的雪還在下,耶啵的新劇還在預熱,小飛君今天就帶大家看一看,這個低調又絕美的古都洛陽,到底憑什麼火了成2020中原第一網紅城市!
仙山道骨的洛陽
被低估太久的山河秘境
圖蟲@Lancelot1
雖然有人一提到洛陽就,難免會先上N節歷史課,但小飛君還是想先放一放洛陽的歷史,因為這裡的山水,實在被低估太久了!
小紅書@橘子大王ba1
最近一下雪,整個洛陽的峰峰壑壑統一美成了仙境。這座千年的山水古城,也緩緩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 一下雪,洛陽就變成了神都 /
今年洛陽山裡的冬天來得很早,10月初就有老君山下雪的新聞了。雖然大部分地方的雪還沒有積起來,但這份飛雪中的金殿,也的確是美得仙風道骨。
小紅書@橘子大王ba1
其實年年洛陽的雪景都會美得驚動熱搜,特別是老君山,11月份的初雪過後,整座景區都宛如人間仙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就像是寫這裡。
小紅書@棠頌九
走在這滿山的白雪中,讓人忍不住套用一句有點俗氣的流行梗:一下雪,洛陽就變成了神都!
於是乎,各路古風愛好者也喜歡在冬天紛紛打卡洛陽,隨便一拍就是一部史詩感大片。
小紅書@橘子大王ba1
披著一襲紅衣走在老君山的標誌建築金殿之前,仿佛是家門鼎盛時期的王熙鳳,又像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寶二爺。
小紅書@橘子大王ba1
如果你是航拍愛好者,那麼也一定會愛上雪後初晴的老君山。整個金頂在純白的山巒中顯得頗為神聖。仿佛這裡就是千年前的模樣,時光未動過老君山分毫。
小紅書@橘子大王ba1
與老君山金殿呈三足鼎立之勢的亮寶臺和玉皇頂,冬雪一落也動不動就美成了天宮仙境。由於地勢高視野開闊,抖音上很多拍雪中金殿的高贊內容,機位也都是在這裡。
@天地旅遊
@新華社
不止老君山,下過雪的洛陽白雲山也是美得像是另一個洞天。如果遇見了風晴天冷的日子,枝條上的霧凇連成一片,這是不輸日本北海道的冬日小秘境。
冰天雪地的洛陽美得不可方物,但是四時流轉,不下雪的時候,洛陽的山河照樣有著自己美美的容顏。
/ 老君山 /
圖蟲@HEYONGJIAN
老君山在道教有著和武當山齊名的地位。「南有武當金頂,北有老君鐵頂」,甚至連老君山這個名字,都是唐太宗借著老子曾在此修煉的傳說御賜下來的。
老君山更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人文,甚至比洛陽城本身還古老。
借著一山靈秀,這裡修了整整16處廟宇。而最被津津樂道的金頂道觀群,無論在氣勢還是美感上,都驚豔得君臨天下。
圖蟲@HEYONGJIAN
這其中C位中的C位——老君山金殿,是整座仙山的詩眼。這座金碧輝煌的道觀位於正北獨峰,明末重建後,一直憑著當時人們過硬的審美,成功融入了雲山的仙骨裡。
即使雪不落,天尚晴,從山頂道觀裡看出去也是一片旖旎,因為有霞光和雲山相照,這裡日出日落的時景色往往又仙又美。
圖蟲@用戶_5be84444
拋開人文,老君山也是八百裡伏牛山的主峰,自古被譽為「天下無雙聖境,世界第一仙山」,這雲霧繚繞的群山,好像是西遊記裡神仙修煉的道場。
@王煜文
從中天門上山,徒步1.5h就能到達位於中心位置的馬鬃嶺,來過這裡才知道,原來盆栽裡那些微縮的山水,居然真的是有現實的原型。
圖蟲@用戶_5be84444
雖然索道能上山,但沿著山間棧道緩緩看過十裡畫屏或許才是老君山的正確打開方式。人走在山的風光裡,山飄在人的呼吸間,這些只有爬過山的人才懂。
/ 白雲山 /
圖蟲@Struggle-奮鬥
不止廣州,洛陽也有一座白雲山。這裡的白雲山借著一片雲海翻騰,被官方冠上了「人間仙境」的美名。
白雲山本質上也是伏牛山的一部分,橫跨了長江、黃河、淮河三大流域。綿長的山巒孕育了豐富的植被,讓這座青山在白雲下秀麗得賞心悅目。
去哪兒@薛科長
去哪兒@薛科長
和老君山金頂遙遙相望的玉皇頂也屬於白雲山,頂上的這方玉皇閣是許多人看日出最愛來的地方。
這裡的朝陽也被稱為「中原第一日出」,晴天雪天,這裡都有不同風格的旭日,運氣好還能拍到雲海。
小紅書@懶兔
如果你走進白雲山,這裡更是層巒飛瀑林立,怪石險峰遍布。中國最愛的山水散件,好像在這裡隨便走走就能集齊。
登高望遠,白雲山又顯現出一份純粹的山川之美。未必能跟五嶽叫板,但也夠得上的是一座人間小仙境的滿目風光。
/ 龍潭大峽谷 /
圖蟲@雪峰402
龍潭大峽谷景區是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景區,但熱愛山水的遊客其實不太關心枯燥的地質學,清秀又峻拔的風景才是它的名片。
世界地質公園評審專家兩次盛讚龍潭大峽谷景區是「世界上最美的峽谷」和「全世界人人都該來的地方」,這裡更是CNN評出中國最美的四十個景點之一,甚至是河南唯一上榜的景區。
小紅書@大北
山風和流水的雕琢下,這裡還有著不輸美國科羅拉大峽谷的美景,像是一部流淌的山河史詩。
歷史書裡走出來的古都
一座洛陽城,半部中國史
《狄仁傑之神都龍王》劇照
《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的開頭有這樣一句臺詞:「大唐,我夙夜憂思的母國。洛陽,我魂縈夢系之地。看!這就是『神都』洛陽。」
@圖蟲
神都只是洛陽眾多的稱謂之一,中國的古都再多,都沒有哪座城市像洛陽一樣,曾以「中國」二字作為自己的別稱。
它有著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後有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一百多個帝王在此指點江山。「普天下之無二置,四海之內無並雄」說的就是洛陽深厚的底氣。
@王煜文
洛陽更是名副其實的水城。瀍河、洛河、澗河都穿城而過,形成了中原少有的港口城市,交錯的河道互通了往來也方便了運籌天下,也難怪女皇武則天會遷都來這裡理政。
via 維基百科
@王琰琰
這裡還是絲綢之路的起點,河洛文化的起源。一直以來國花呼聲最高的牡丹,也是洛陽的品種名動天下。
洛陽更難得的是,這裡的歷史散落在城市的方方面面,有時候夜裡走一走,覺得這裡不像是一座城市,而更像是一個巨型的古裝影視基地。
/ 應天門 /
圖蟲@洛城夜雨
應天門始建於隋大業元年,是隋唐時期洛陽城的正南門,也是當時朝廷舉行重大國事慶典與外交活動的重要場所。
小紅書@ANS
圖蟲@浪漫的水蛇
白天,這裡是落落大方的應天門遺址博物館,安安靜靜地向大家呈現「雙向三出闕」建築的皇家風範。
夜幕降臨,夜色中的應天門在3D燈光秀投射下又端莊又華美,成為了洛陽城必打卡的地標景點。
圖蟲@洛陽影者
今年央視中秋晚會的主舞臺背景就在這裡。盛世的煙花一放,惟願祖國繁榮昌盛!
/ 麗景門、十字街 /
圖蟲@我不是頭腦空空的羊
「不到麗景門,枉來洛陽城」,俗話雖然簡單直白了一點,但也的確說明了這座城門在洛陽人心裡的地位。
圖蟲@Lancelot1
這裡是老城的中心,更是洛陽老城十字街的起點。一到晚上,燈火將整座中原第一門的氣勢徹底烘託出來,讓人合理懷疑太平公主周迅掀趙文瑄面具就發生在它的腳下。
小紅書@鹿林西
走進老城,好像一千年多年的時間和新世紀柔和碰撞在一起。石板青青,叫賣成群,古色古香的牌匾下,十字街裡藏著的洛陽最真實的煙火氣。
/ 隋唐遺址國家公園 /
圖蟲@曉輝-Foto
這裡是女皇武則天在「神都」洛陽的政治權力中心,明堂、天堂兩座建築交相輝映,不太像大家印象裡的皇宮,卻的的確確是武周王朝皇權的象徵。
圖蟲@奮鬥的張小寶
圖蟲@文心雕龍0001
明堂是執政的皇宮正殿,裡面藏了一個「萬象神宮」,代表了一代天后的霸氣豪情。
天堂是皇家的禮佛堂,更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高的建築。這或許是彼時洛陽離天空最近的地方,也是天家對佛家的最高敬意。
/ 洛邑古城 /
@王琰琰
洛邑古城是一座由渡口衍生出來的繁華老城。
被譽為「中原渡口」的它留下了很多古蹟——文峰塔、文廟、妥靈宮、金元古城牆遺址等等。走在這裡,就像走進了古風網遊的主城裡。
小紅書@鹿林西
「洛邑」實際上也是洛陽古時的舊稱,在古城裡,真古蹟被保存修復的很好,仿古建築也不突兀,有時走著走著,真的會有穿越回舊時的神都錯覺。
這裡和整座洛陽城一樣,永遠也是夜晚比白日有味道。遊客多的時候滿城煙火氣,遊客少了,又是另一種舊時王謝的氛圍。
圖蟲@Basketballneverstop
冬日裡初雪再一落下來,時光又倒撥回了一千多年。亭臺樓閣美得雪落無聲,像是從古風插畫裡走出來的城市。
/ 各大博物館 /
@王煜文
@王煜文
洛陽是個隨處可見博物館的地方。洛陽博物館、夏都遺址博物館、天子駕六博物館,甚至還有古墓博物館。歷史被切成一小片一小片,妥善地保管在了每個展廳。
洛陽博物館是每個熱愛洛陽歷史的人必打卡的去處。館裡共有著1.1萬件文物。整座洛陽的千年底蘊,大部分都被藏進這家博物館裡。
洛陽網@劉冰
天子駕六博物館,因為了保存了周朝「天子駕六」的車馬坑而聞名。有人說它是「東周瑰寶,舉世無雙」,更是21世紀東周考古的重要發現之一。
洛陽網@劉冰
位於伊水、洛水之間的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更是直接將洛陽的歷史從周朝拉遠了數百年年。這裡藏著的是「最早的中國」,也是整個華夏文明的源頭。
@王琰琰
這裡還有中國少見的古墓博物館,是很多盜墓迷的鐘愛的地方。雖然聽起來有點陰森,但是真實逛過之後才發現地下的洛陽,也有著更多不為人知的驚喜。
中原佛都
一千多年的禪意悠長
小紅書@G艾
曾經的帝都洛陽,也藏著中國皇家最虔誠的靈魂。佛教從這裡紮根整個中國,龍門石窟訴說著帝王的宏願。香火繚繞間,梵音已經在神都傳唱了一千年。
/ 龍門石窟 /
圖蟲@seven127
終於要說到無數人打卡洛陽的必去之地,這座「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的龍門石窟。
整座龍門石窟多為皇家貴族所建,甚至當年武則天還命人用自己的儀態雕刻成了大佛的面龐,果然有了皇位就是任性吧。
@EJAY阿傑
這裡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其石窟則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盛於唐,終於清末。歷經10多個朝代陸續營造長達1400餘年,是世界上營造時間最長的石窟。
圖蟲@徐林城立
雖然有著天家的供奉,但石窟還是慢慢在歲月裡殘破了千百年。這種侘寂般的靜美,似乎更應和了佛學中夢幻泡影的哲理。
/ 白馬寺 /
圖蟲@DawnZ
白馬寺始建於東漢,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古剎」,中越朝日四大古國都認這裡是東亞的「釋源」、「祖庭」。
小紅書@G艾
和中國無數古寺一樣,白馬寺也在歲月和佛偈的加持中悠然地老去著。秋日的白馬寺,銀杏的葉子成片的黃了,襯著古寺飛簷磚瓦分外的好看。適合趁著雪落前,借著秋陽消磨一個下午。
小紅書@auchy
但……你以為這座千年的古剎就僅此而已?
其實,這裡還藏著一個人間小泰國!泰國捐資在白馬寺國際寺院區內修建了一座泰國風格佛殿。幾乎以假亂真,誰能想到中原地區居然藏了一個微型東南亞呢。
小紅書@小木板的紀念冊
今年許多去不了泰國的人也紛紛過來打卡,這種神來一筆的操作,讓白馬寺在一千多年後忽然成為了許多網站的熱門景點。
舌尖上的淡然
餐桌上的中原
@BIUBIU
走出古蹟山水,洛陽在吃方面反而樸樸素素,沒有一絲的網紅氣質。好像那個繁華的帝都時代已經遠去,留下的那些中原氣質的美食,總是低調得令人難以上心。
@BIUBIU
但,等你逛餓了之後,一屁股坐在街邊的小店,才能體會到舌尖上的洛陽,原來藏著這麼多驚喜。
/ 洛陽水席 /
@為你舞步
洛陽水席跟龍門石窟、洛陽牡丹並稱為「洛陽三絕」,說白了就是各種湯菜集中開會。但看似單調,實則學問很多,並不是糊弄事的美食。
傳統水席共24道,有涼有熱,食材上至海參,下至蘿蔔山藥,可豐可儉,有時甚至還會有甜湯,可謂是一種正正經經豐富多樣的宴席菜。
雖說起源眾說紛紜,但想到冬日裡乾燥寒冷的氣候,洛陽人對於水席的愛也完全可以理解,這是屬於北方人的「潤一潤」。
/ 各種湯水 /
不喝湯,你就等於白來洛陽。這裡有牛肉湯羊肉湯丸子湯不翻湯胡辣湯,可能是作為水席的平替,關於喝湯,這裡的人有著不輸廣東人的執著。
@BIUBIU
牛肉湯清鮮,羊肉湯柔嫩,二者搭配各種碳水,乾濕結合,就成了洛陽人簡單又豐盛的一餐。很多城裡人甚至會為了喝上一口湯大排隊。
@BIUBIU
用各種蔬菜和麵粉搓成的素丸子,炸過之後成為了吸湯小利器,扔到鮮湯裡煮一煮,就是一碗地道的丸子湯,搭配餅絲食用,簡簡單單吃飽吃好~
河南的胡辣湯上過《舌尖3》,洛陽人自然也愛得深沉。濃鬱辛辣的胡椒味加上熱湯滑過喉嚨火辣辣的感覺,瞬間就點燃了當地人一天的食慾。
你要問這麼重口味的東西什麼時候喝最好?洛陽人會告訴你,就是早上,清晨,伴著水煎包呼啦呼啦的吃下去,整個胃和靈魂都被這紅紅辣辣的刺激喚醒。
/果子油茶/
@慵懶國王
果子油茶,顧名思義就是花生油茶上面鋪滿了油炸的果子。看似簡簡單單,但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了。
空心的果子酥脆,加了胡椒的鹹口油茶醇厚,拌勻以後一口下肚,哦!這該死的高油高糖帶來的滿足感!
/漿麵條、糊塗面/
@BIUBIU
洛陽的老城區隨處可見兼賣糊塗面和漿麵條的店鋪,這其中的漿麵條就帶著酸漿特有的酸味,讓人越吃越開胃,是個帶點風味的特色小吃。
而糊塗面則是另一種滋味,起源於糧食短缺時代的隨手亂燉,直到如今也沒什麼固定搭配,只要用料豐富,湯鮮濃香,燒火味十足,就是一碗令人心安的糊塗麵條。
有時候這兩碗麵條下肚,這座中原小城的心和胃才漸漸暖起來又飽起來,有了力氣和底氣,朝著平和美好的明天,大步邁進。
-End-
部分圖片來源於地道風物,洛陽網和其他網絡渠道,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原標題:《王一博宋茜聯名安利的千年古都,初雪一落,直接美上了熱搜!》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