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有一個「球人」的傳說:一開始,人都有一個頭,正反兩個面,四隻耳朵,四隻手,四條腿,力量大於眾神。眾神惶惶不安,宙斯做了一個決定,讓阿波羅用閃電將人從中間劈開。
從此,每一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自己的另一半,當他找到他的另一半,緊緊擁抱,他們就擁有了球人的力量,那力量堪比眾神。
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但是當你找到同樣不完美的另一半,你就完美了。你一個人的力量很小,可是當你找到你命中的另一半,你就擁有了愛人的力量,這股力量超乎想像。
可是真正的愛是世間稀罕之物,不是人人都能擁有。
什麼是愛情?
復旦名師陳果在《好的愛情》一書中說過:「愛情就是相互成全對方的完整。」
美國心理學家斯滕伯格說:「愛情有三大元素——激情、親密、承諾。」而陳果老師認為,按照中文的表達習慣,理解成激情、理解、踐行,會更合適。我深以為然。
01 怦然心動
愛情的第一元素是激情。
什麼是激情?
在茫茫人海中一眼看到了你,就怦然心動,從此目光永遠追隨你,從此其他人都成了背景,春風十裡不如你,這就是激情。
當年,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第一次見面時,不也是這樣怦然心動、互相傾慕嗎?
「有美一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
司馬相如的一曲《鳳求凰》彈得婉轉多情,卓文君當夜便跟著司馬相如私奔了。
私奔的歲月雖苦,但是能與心上人一起當壚賣酒,想來卓文君的心情也是甜滋滋的。
沈從文在一次偶然間,看見張兆和在學校操場上一邊走一邊吹口琴,走到操場盡頭,瀟灑地將頭髮一甩,轉身又往回走,乾脆灑脫。
這種率真的、無法阻擋的青春氣息,只一眼,就讓沈從文深深地愛上了。
現在我們認為的所謂的愛情,很多都只是激情而已。
但激情並不是愛情,光有激情是不夠的。
不然,卓文君的一首《白頭吟》怎麼會只挽回了婚姻,卻挽不回愛情呢?
不然,沈從文怎麼會陷入一個愛情悲劇裡:愛了一生的人,卻從來不理解他呢?
02 我懂你的言外之意,你懂我的欲言又止
愛情的第二元素是親密。
什麼是親密?
親密是兩個人精神的互相理解和高度契合。
我懂你的言外之意,你懂我的欲言又止。
只有真正理解一個人,才可能真正愛一個人。不然,你怎麼知道你愛的是現實的那個他,還是你幻想中的那個他呢?
李清照18歲那年嫁給了太學生趙明誠,兩人均出自書香世家、官宦世家,門當戶對,意趣相投,詩詞唱和,十分融洽。
真正愛一個人,是藏不住的,不說出來,愛意也會從眼睛裡流露出來。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沉浸在愛情的甜蜜裡,李清照一臉嬌憨,滿心歡喜。
他們賞花吟詩,賭書潑茶,剪燭西窗,愛意很綿長。趙明誠每每出行,李清照都害相思。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相思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沈復十三歲就決定非芸娘不娶,芸娘為了給出水痘的沈復祈福,吃了許多年齋。
兩個人彼此互相理解,互相傾慕,志趣相投。婚後,兩人吟詩作對,烹茶品茗,遊湖爬山,總有說不完的話。
沈復甚至還刻了兩枚印章,鐫著:「願生生世世為夫妻。」
兩人精神上的高度契合、高度親密,讓婚姻生活過得如詩如畫。
而這樣的感情,沒有精神上的高度契合,是很難達到的。
試問,現如今的社會,有多少夫妻真正互相理解,精神上高度契合、高度親密呢?
03 為你而活,為你而死
愛情的第三元素是踐行。
什麼是踐行?
愛情不是掛在口頭的一句「我愛你」,而是落實在實際生活中的每一個行動。踐行是心甘情願地把自己全身心奉獻給你,從此與你同甘共苦,共同抵禦風雨。
楊絳在結婚之前,也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嬌小姐,婚後卻洗手做羹湯,成了無所不能的「老媽子」,學會了修檯燈、修門等等,收拾一切錢鍾書留下的爛攤子。
可她一點都不委屈,她說:「因為愛,出於對丈夫的愛。我愛丈夫,勝過自己。我了解錢鍾書的價值,我願為他研究著述志業的成功,為充分發揮他的潛力、創造力而犧牲自己。這種愛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相互理解,才有自覺的相互支持。」
因為愛他,所以心甘情願地奉獻,心甘情願地付出。
錢鍾書和女兒先後去世,世間留下楊絳一個人,獨自寫下《我們仨》。
《安家》裡,宋爺爺和江奶奶的神仙愛情賺了我不少眼淚。
暮年的兩個人,還能如同初見一般,眉眼心間,唯一個你,處處為對方著想。
江奶奶想將房子賣了全部給宋爺爺治病,而宋爺爺卻想給江奶奶買一套帶電梯的房子,再留幾百萬給她養老。
籤賣房合同的時候,江奶奶很快就籤字了,宋爺爺急得直拍桌:「你這樣粗心大意,你以後一個人,我怎麼能放心?」江奶奶說:「不放心,就不要讓我一個人嘛。」
宋爺爺說:「江美廷,我實在不放心你,你太好說話了。」
江奶奶:「宋老師,不是你教我的嗎?吃虧是福,我就希望現在天天吃點虧,就把福報都放在你身上。」
宋爺爺病重時,江奶奶急得直掉淚,讓方似錦跟買家談:「我怎麼能不急?我需要錢,我要救他的命······我要他活著。」
宋爺爺臨終前,一遍又一遍地喚著江奶奶的名字:「美廷,美廷······再會了。」說完,宋爺爺閉了眼,去了。
江奶奶含淚微笑著說:「慢慢走,等著我。」
宋爺爺病逝後,江奶奶捐出房子,也隨他而去。
錢鍾書和楊絳的故事告訴我們,有一種愛,叫做替你活著,活出你的那一份,「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宋爺爺和江奶奶的故事告訴我們,有一種愛,叫做為你而死,你不在了,我生無可戀,做什麼事都沒有意思了。
04 我愛你,但那與你無關
歌德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愛你,但那與你無關。」
不得不說,歌德真是深諳愛情的真理。我愛你,即使你不愛我,我的愛也不會因此而有所減損。
愛是奉獻,不是索取,不是控制,不是以愛之名釣取對方更多的付出。
如果這句「我愛你」是為了讓對方愛自己,那麼,這份愛就勢利了,就不純粹了,不再是真正的愛了。
金嶽霖傾慕了林徽因一生,即使不被選擇,依然無怨無悔地默默付出。林徽因去世,金嶽霖當著學生的面痛哭不已,為了林徽因,他終身不娶。
林徽因去世的多年後,有一天,金嶽霖突然請了一群好友吃飯,大家都很奇怪,他輕輕地說:「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這一年,金嶽霖已經年逾古稀,「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這份愛並沒有因為歲月的流逝而消失,實在是彌足珍貴。
歌德這句話對金嶽霖這份沉甸甸的感情做出了最好的註腳。
是何等強大的心靈力量,才會擁有如此至純至真的愛!
前兩年,我去新疆旅遊的時候,有一個地方叫塔吾薩尼。這個地方有三棵樹,兩棵樹緊挨著,另一棵樹離得比較遠。
當地的人說,這三棵樹蘊含著的深刻寓意是這樣的:每一段美好的愛情中,總有一個故事不遠處的安靜的守望者,因為不被選擇,退而守望。
哈薩克族人智慧的愛情哲理正告訴我們:我愛你,但那與你無關。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願你我都能找到讓我們怦然心動、與我們的精神高度契合、互相理解、讓我們心甘情願付出的那個人!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