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貓》因為開始變得撲朔迷離的世界觀,而讓不少路人眼前一亮。
於是突發奇想,其實無論《京劇貓》的世界觀、背景有多複雜,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善良的問題,有些人因為一時的迷茫而對他人失去了善意,比如目前最大反派的黯就是如此。
當然照常,作為眼宗宗宮前的鋪墊,油彩村事件中,鍾無豔就是一個縮影,也讓人相信,
善良是貓土上所有貓的底色。
01鍾無豔與四大醜女
鍾無豔的故事源於《列女傳》,講鍾無豔雖貌醜卻有志,齊宣王因為她的勸諫而重理政事,並將她奉為王后。因為她的才智,儘管無顏也受到尊重。
而夏迎春的出現,反倒是後世為了戲劇性而添加,一個反差對比,齊人之福,百姓津津樂道,也就有了我們熟悉的「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
而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人盡皆知,都是各具美態。而四大醜女,在面貌上雖然並不完美,甚至一些文字描述得有些「奇醜無比」,但統統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好女子。
嫫母、孟光賢德,無顏、阮氏有智。
於是我們知道了人醜就要多讀書(bushi),咳,修行自己的內心與品德同樣是一種「化妝」。
四大醜女作為極端案例,品行也極端得好,但同樣處在另一極端的四大美女,也並未有品德敗壞的記載。儘管史料無人證明真假,但參考些歷史總沒錯,畢竟以史明鑑~
02《京劇貓》的鐘無豔
其實對於角色黑化,混沌只是最後一根稻草和催發劑而已。
京劇貓中也很巧妙地運用鍾無豔品德的這個特點,設計了丟失了容顏與善良的情節:
因為善良丟失容顏;又因為自卑而失去善良(外加混沌作用),但又因為善良的回歸(混沌的褪去),重新找回了善良,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鍾無豔。
但無豔姐姐還是很漂亮的,混沌褪去後,連聲音也變得溫柔了起來。
當然,這一集劇情的作用主要還是為了鋪墊與打破主角大飛的心理陰影,黑化鍾無豔不想讓人看見她的傷痕而弄瞎了全村的人,而豆豆與奶奶的親情,同時也讓大飛明白了奶奶的苦心,而突破心底的害怕恐懼,面對了自己和過去。
而鍾無豔更是顯性,面對了失去貌美的自己,相信她無論黑化前後,從來都沒有責怪過豆豆,亦或是後悔自己去火場救人。
再回到開頭提到的黯,他對與白貓有關係的所謂「恩人」,是懷有犧牲一切的感恩之心的,但如果放下也很容易,還是執念而已,我也依舊相信,黯大人是善良的。
人們總覺得現在的年代,提善良太老套,更有甚者相信了人性本惡,可黑暗與光明共生,也如銀婆婆教給我們的道理,混沌與韻力共生,兩種力量真的就黑白分明嗎?
只能說人性複雜,我們能看到一個人惡到極致,猶如撒旦惡魔;也可以善到極致,譬如光明天使。
我們普通人,還是混沌一片,沒有外洩並控制我們部分邪惡,同時也不會太過聖母而遭受傷害打擊。
這樣的「普通」,何嘗不是一種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