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無論做貓還是做人,還是要善良一點

2020-12-23 國漫浮舟舟

《京劇貓》因為開始變得撲朔迷離的世界觀,而讓不少路人眼前一亮。

於是突發奇想,其實無論《京劇貓》的世界觀、背景有多複雜,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善良的問題,有些人因為一時的迷茫而對他人失去了善意,比如目前最大反派的黯就是如此。

當然照常,作為眼宗宗宮前的鋪墊,油彩村事件中,鍾無豔就是一個縮影,也讓人相信,

善良是貓土上所有貓的底色。

01鍾無豔與四大醜女

鍾無豔的故事源於《列女傳》,講鍾無豔雖貌醜卻有志,齊宣王因為她的勸諫而重理政事,並將她奉為王后。因為她的才智,儘管無顏也受到尊重。

而夏迎春的出現,反倒是後世為了戲劇性而添加,一個反差對比,齊人之福,百姓津津樂道,也就有了我們熟悉的「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

而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人盡皆知,都是各具美態。而四大醜女,在面貌上雖然並不完美,甚至一些文字描述得有些「奇醜無比」,但統統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好女子。

嫫母、孟光賢德,無顏、阮氏有智。

於是我們知道了人醜就要多讀書(bushi),咳,修行自己的內心與品德同樣是一種「化妝」。

四大醜女作為極端案例,品行也極端得好,但同樣處在另一極端的四大美女,也並未有品德敗壞的記載。儘管史料無人證明真假,但參考些歷史總沒錯,畢竟以史明鑑~

02《京劇貓》的鐘無豔

其實對於角色黑化,混沌只是最後一根稻草和催發劑而已。

京劇貓中也很巧妙地運用鍾無豔品德的這個特點,設計了丟失了容顏與善良的情節:

因為善良丟失容顏;又因為自卑而失去善良(外加混沌作用),但又因為善良的回歸(混沌的褪去),重新找回了善良,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鍾無豔。

但無豔姐姐還是很漂亮的,混沌褪去後,連聲音也變得溫柔了起來。

當然,這一集劇情的作用主要還是為了鋪墊與打破主角大飛的心理陰影,黑化鍾無豔不想讓人看見她的傷痕而弄瞎了全村的人,而豆豆與奶奶的親情,同時也讓大飛明白了奶奶的苦心,而突破心底的害怕恐懼,面對了自己和過去。

而鍾無豔更是顯性,面對了失去貌美的自己,相信她無論黑化前後,從來都沒有責怪過豆豆,亦或是後悔自己去火場救人。

再回到開頭提到的黯,他對與白貓有關係的所謂「恩人」,是懷有犧牲一切的感恩之心的,但如果放下也很容易,還是執念而已,我也依舊相信,黯大人是善良的

人們總覺得現在的年代,提善良太老套,更有甚者相信了人性本惡,可黑暗與光明共生,也如銀婆婆教給我們的道理,混沌與韻力共生,兩種力量真的就黑白分明嗎?

只能說人性複雜,我們能看到一個人惡到極致,猶如撒旦惡魔;也可以善到極致,譬如光明天使。

我們普通人,還是混沌一片,沒有外洩並控制我們部分邪惡,同時也不會太過聖母而遭受傷害打擊。

這樣的「普通」,何嘗不是一種智慧呢?

相關焦點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
    ,這位國君又為後人貢獻了無數寓言典故,比如「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齊宣王迷惑不已,要醜女鍾離春說個明白。鍾無豔自請見齊宣王,上前施禮,說道:我這舉目,是替大王觀察風雲的變化;張口,是懲罰大王那雙不聽勸諫的耳朵;揮手,是替大王趕走阿諛之徒;拍腿,是要摘除大王這專供遊樂的雪宮。民女不才,但我也聽說『君有諍臣,不亡其國,父有諍子,不亡其家。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
    愛情咒讓她變成醜女,她全心全意付出,只想讓他對她好一點,可這愛情收穫的只是無窮無盡的嫌棄還有他與別人的你儂我儂。決戰沙場之際,收到他的病危書信,心急如焚又跌跌撞撞迴轉,卻發現自己被他輸給了敵國,還是一三五歸甲,二四六歸乙。鍾無豔決然而去,齊宣王緊追不捨,卻道:吳起叛亂,我該怎麼辦?
  • 有事鍾無豔,沒事夏迎春
    一天,有朋友突然問我:「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是什麼意思?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
    故事發生在戰國時期的齊國,一向昏庸好色的齊宣王誤闖夜叉山,碰上了美麗的寨主鍾無豔齊宣王決定把鍾無豔娶為皇后。電影雖來源於生活,肯定多少是有一定的美化。歷史上有記載,齊國無鹽邑之女,雖然其容貌奇醜無比,但是很有才幹。
  • 有事鍾無豔 無事夏迎春
    鍾無豔無美貌,對昏君動情,為齊宣王衝鋒陷陣。即使不喜歡,留著當自己的棋子也是極好的。夏迎春美麗動人,撒嬌得寵幸,沒有男人能不為之心動。人之本性追求美麗,若是我,也希望在開心時刻有美人相伴。所以,無論是哪個時代都是一樣殘忍,鍾無豔和夏迎春都沒有辦法你有我無、我有你無。杜琪峯的港式喜劇,現在看來「無知又腦殘」,但是一遍又一遍地提醒我們生活就是這麼殘忍: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
    他大罵道:「無怪江湖上叫你『毒手無鹽丁敏君』,果然是心如蛇蠍,貌勝無鹽。要是世上女子個個都似你一般醜陋,令人一見便即作嘔,天下男子人人都要去做和尚了。你這『毒手無鹽』老是站在我跟前,彭和尚做了和尚,仍嫌不夠,還是瞎了雙眼來得快活。」只因他深諳世情,「知道普天下女子的心意,不論她是醜是美,你若罵她容貌難看,她非恨你切骨不可」。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什麼意思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什麼意思?好女人如何制約男人的劣根性?鍾無豔和夏迎春是影視劇中的兩個女人,歷史上有鍾無豔這個人,是戰國時期齊宣王的王后,原名鍾離春,字無鹽,因為長相醜,被民間叫做「無豔」。夏迎春是電視劇編出來的人物,代表了齊宣王后宮佳麗。因為鍾無豔有軍事政治才能,所以每當齊國遇到國家大事困難,齊宣王就會找鍾無豔幫忙;而當事情平息後,齊宣王就會找夏迎春這樣的後宮佳麗尋歡作樂。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醜女」鍾無豔的傳奇
    雖然說鍾無豔醜得足以位列古代四大醜女之一,但是她自幼就有遠大的理想。齊宣王在剛剛成為君主時尚且沉浸在做世子時的狀態,沒有作為君主的覺悟,夜夜笙歌,酒池肉林,整日尋歡作樂,沉湎於聲色犬馬之中,還喜歡奉承他的奸佞之臣。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
    雖然嘗不到,但看著還是會覺得有些甜意吧。  ----@武mermer02/暗戀對於一個人來說,是一場兵荒馬亂。  ----@庸人自_擾03/他隻字未提我愛你,你卻句句都是我願意.。----@愛吃魚的喵喵喵04/鍾無豔對齊宣王說:「你始終是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 其實我覺得鍾無豔還有後半句沒說出來,這後半句應該是:「但我還是希望你一直找夏迎春,因為我希望你沒事」  ----@衝你甜甜笑05/我有一瓶09年9月16日他隨手遞給我的統一冰紅茶。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啥意思?
    來源:民俗研究首先這句俗語中的鐘無豔和夏迎春,都是一個人名。
  • 《鍾無豔》——你始終是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
    鍾無豔:「到底愛是什麼?」夏迎春:「愛,就是為心上人無條件付出犧牲,一心只想讓她得到幸福快樂。」鍾無豔:「錯。愛是霸佔、摧毀、還有破壞。為了要得到對方不擇手段,不惜讓對方傷心,必要時一拍兩散,玉石俱焚。」
  • 影評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
    時至今日還是會非常喜歡香港的老電影,至於原因,小編也講不出個所以然,總覺得老電影很有情懷。
  • 《鍾無豔》:男女關係,總有一種是「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
    01 重刷《鍾無豔》之後,對「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有了更深刻地理解,這句俗語從古至今,形容某些男女關係,真的是再合適不過了。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是什麼意思?
    鍾無豔、夏迎春為兩個女子,都是齊宣王身邊的女人,前者奇醜,後者奇美。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老祖宗字字珠璣,道出男人本性
    我國民間自古就有許多的老話和俗語,其中很多的俗語都淺顯易懂,可是背後的道理卻是極為深刻的。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句「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很多人都不解其義,它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背後說的就是人性,如果說你真的讀懂的話,肯定會引起深刻的思考。
  • 俗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啥意思?道出男人本性
    很多俗語還引經據典,初看不解其意,但是了解了時代背景和歷史人物之後,就會有一種恍然大悟之感。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很多人就不解其意,這句俗語到底說的是啥意思?背後的道理其實就是在說人性,讀懂後引人深思。鍾無豔首先這句俗語中的鐘無豔和夏迎春,都是一個人名。鍾無豔是齊宣王的王后,但是外貌極醜,民間稱其為「醜娘娘」。
  • 俗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啥意思?道出男人本性
    很多俗語還引經據典,初看不解其意,但是了解了時代背景和歷史人物之後,就會有一種恍然大悟之感。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很多人就不解其意,這句俗語到底說的是啥意思?背後的道理其實就是在說人性,讀懂後引人深思。鍾無豔首先這句俗語中的鐘無豔和夏迎春,都是一個人名。鍾無豔是齊宣王的王后,但是外貌極醜,民間稱其為「醜娘娘」。
  • 網易雲熱評:鍾無豔說:你始終是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但還有下...
    鍾無豔大概是個備胎角色,甚至連備胎都不如。只有當皇帝闖禍需要擦屁股時才會找她,而大部分時候,皇帝都跟夏迎春在一起。所以鍾無豔對皇帝說:「你始終是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養了一隻「綠茶貓」,是什麼體驗?
    別人家的貓,聽話乖巧又懂事;我家的貓,只有需要我的時候才聽話,其餘的時間,活在自己的貓窩裡。這讓我想到了一個典故: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只有貓咪需要你的時候,才願意走到你面前,對你表現出親暱;而當貓咪不需要你的時候,立馬把你拋在腦後,無論你怎麼叫喚它,它都不願意搭理你。-01肚子餓了,才會想起你貓咪粘人的時候體現在哪個方面?那就是貓咪肚子餓了的時候。
  • 俗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啥意思,這樣的人你身邊有多少?
    很多俗語還引經據典,初看不解其意,但是了解了時代背景和歷史人物之後,就會有一種恍然大悟之感。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很多人就不解其意,這句俗語到底說的是啥意思?背後的道理其實就是在說人性,讀懂後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