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湖南衛視在播的紀錄片《閃耀的平凡》
今晚第八集《運動潮流設計師》將講述
曾經因為國潮設計引起現象級話題的
運動品牌——李寧
國潮的興起
重新點燃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關注
上個月國潮聯盟發起了
「中華氣魄·龍行天下」2020龍魄平面視覺設計公益接力賽
大賽定向邀請了行業內50名設計師參與
並同時對外公開徵集作品
創作內容要求
以龍為主要創作核心
大賽截止後
共選出60份優秀作品
(來源設計競賽網,不分前後排名,左右滑動觀看)
▵張慶雙《The Chinese people》
以「龍的傳人」為思維本體,將「龍」與「人」的漢字形象以及龍本體的形象相結合,以直觀的視角詮釋龍行天下,勇者無懼的華人氣魄。
▵張玄《水彩 龍》
這是兩幅水彩畫的龍,參照的是中國九龍壁畫中的兩幅,轉換為水彩效果。畫面著重呈現龍與藍色綠色背景的凹凸感,表達出類似浮雕的肌理感。
▵羅丹《中國龍》
設計作品的靈感來源於福建古街廟宇中屋簷上剪瓷雕藝術,提取其中的龍造型為設計形態,結合現代剪紙、塗鴉、拼貼的形式手法將傳統龍的形態重新解構,選用強對比的色彩,刺激視覺,塑造現代視覺視角下強有力的中國龍,蓄勢待發。
▵馮中強《中華精神》
作品以中國的古典元素作為創意的來源,源遠流長的古老中華文明,正煥發出現代化的青春氣息,從理論思維的高度重塑、重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復興,恰逢其時。精神與物質世界的統一是最為高級的,我們中華文明的脈絡是綿長的,同時也是在博弈中發展的。
▵李太忠《玉豬龍》
玉豬龍是各種動物的最早期胚胎,包括人類,即人和動物最早期胚胎。作品用玉豬龍來詮釋我們是龍的傳人,我們是龍的後代,中華氣魄,龍行天下,涅槃重生,中國龍。
▵斯科《龍(橫平豎直中國字/頂天立地中國人)》
橫豎畫做為間隙,構建粗體龍字整體。
▵龐瑞《雙龍氣魄》
本作品採用原子筆手繪的方式,以黑白線條的表達方法,畫面中兩條龍蜿蜒纏綿,氣勢宏大,體現出祖國的偉大,也凸顯出本次大賽主題「中華氣魄,龍行天下」。
▵包雨虹《中華兒女》
中國為世界提供了寶貴的防疫窗口期、提供了可資借鑑的戰「疫」經驗,充分彰顯了中國開放的胸襟、 人類的情懷,體現負責任大國擔當,面對全球蔓延的重大疫情,世界各國應攜手構建戰「疫」命運共同體。 人生無常,日子如常,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希望國家繁榮富強,國泰民安。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武漢 必勝,中國必勝!
▵陳瑞豐《剛柔並濟之龍》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龍一直被視為一種神聖、吉祥的動物,能呼風喚雨,保佑一方,也是一種精神寄託,讓人常懷敬畏之心,難以靠近,反應「龍」剛的一面。設計這款字體的目的,賦予「龍」柔的一面,選用繁體「龍」,展現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文字採用圓環拼接設計,寓意中華民族大團結,寓意龍的傳人,手拉手,心連心,共同面對苦難。
▵楊林濤《中華龍&行天下》作品通過對繁體字「龍」的進一步藝術抽象化處理,其肌理紋路體現一種強大、迸發的力量感,象徵屬於我們華夏的力量,倔強而又強大,堅毅而又團結。
▵李芳文《中國龍》龍的繁體字「龍」行書結合「中國」行書 組合成「龍」,給人遠看上去是「龍」,近看裡面有「中國」,為體現「龍「的內在傳承著中國的文化。
▵田文毅《中國精神之包容》中國文化能夠傳承數千年而不斷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所具有的包容精神,因此中國文化的包容性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常寬容於物,不削於人,可謂至極。《莊子·天下》在這種包容精神下,中國文化不斷借鑑吸收各民族各地區文化,逐漸發展的同時,也使得擁有廣袤疆土的中國各民族不斷融合,形成了現今的龍的傳人-中華民族。
▵黃凱《中華龍》以中文「華」字為構架,結合半抽象龍的圖形,傳達出中華龍文化的獨有特點和韻味。
▵劉賁《龍髯吟詠》綠波浸葉滿濃光,細束龍髯映七彩,該海報漢字「龍」和直觀的龍髯同構,以七彩賦予其「潛淵呼風」變幻神異色調,構圖飽滿,獨具一格,直觀詮釋了「中華氣魄·龍行天下」的包容、獨立精神。
▵王智豪《龍行天下》龍行天下四字表達出華人崛起且可以矗立世界的偉大時代。而書法作為中國國粹,選用隸書手寫四字,加之區別於「狂放」的「收斂」的英文字體設計,配合平面排版,完成此字體與平面結合的作品。英文意為:龍之崛起。背景圖案是根據龍的造型簡化抽象化而來。
▵王智豪《龍之崛起》華字代表中國,用中國傳統的書法隸書寫之,拔地崛起,如春筍般節節高升,謂之崛起。原創的英文字體設計,配合平面排版,完成此字體與平面結合的作品。英文意為:龍之崛起。背景圖案是根據龍的造型簡化抽象化而來。
▵楊慧瓊《Chinese loong》
用中國風的色彩,油畫的筆刷,使畫面呈現厚重又不失文化感。
▵張文龍《龍遊天地》
龍的形象由自然界中各種動物融合而成,將各種不同的象徵意義融於一爐。龍身上兼具祥和、堅忍、機動、城府、神秘、財富、危機、危機及忠誠等象徵意義,華夏民族更將其與民族精神相融合,形成了創新、包容、獨立和開拓進取的精神信仰。龍的精神潛藏於天地之間,呈現於人與自然鬥爭的歷史進程之中,推動著文明不斷發展與進步。
▵要楊華《乘時御天》
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語出《周易•乾•彖》。
六位,即乾卦六爻,代表龍的六個階段。
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此為龍之精神,也就是中華氣魄。
▵自宅設計《科技前行,龍行天下》
龍作為中國文化傳統結合中國科技的飛速發達,用機械與肉體的組合,代表著中國科技技術的力量騰飛!
▵蒙桂鑌《科技強國》
作品運用了火箭與龍作為創作元素,將兩者重組再設計,表達我國科技由中國製造推向了中國智造,真切地感受到祖國的科技在迅速發展,走向世界的舞臺,展示了祖國科技的力量與自信,凸顯中華氣魄,龍行天下!
▵王琪《中華龍魄》
龍魄二字相結合,以傳統碑刻的方式呈現,傳承千年,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之龍魄。
▵趙勇《中國龍》
將龍的面部放大化,突出龍之鹿角延綿向上,象徵著中華兒女自強不息,砥礪前行。中間鼻梁代表著平安中國。
▵劉雪楠《團結一家親》
海報運用了插畫的形式,採用了龍的形象,展現了在困難面前,作為龍的傳人,全國人民互幫互助,我們一定能等到春天的到來,等到櫻花再次開放。
▵羅豔/黃新平《龍馬精神》
韌藏於威 龍盤於虎 水隱於山 毓秀鍾靈。
▵羅豔/黃新平《臥虎藏龍》
韌藏於威 龍盤於虎 水隱於山 毓秀鍾靈。
▵羅豔/黃新平《遊龍戲鳳》
韌藏於威 龍盤於虎 水隱於山 毓秀鍾靈。
▵彭心語《中國魂》
中國魂,中國龍,龍在傳統文化中是吉祥好運的象徵,也是中國氣魄的象徵。
▵劉金柯《龍行天下》
一條巨龍甦醒,在空中飛舞,昭示天下。
▵蘇家民《龍圖騰》
以中華龍圖騰為主體,嫁接龍的西文字母,寓意龍行天下,兼濟天下。
▵鄭智元《龍行天下》
這條龍穿過雲霄,體現中華氣勢。
▵曹禧龍《東方龍》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她的名字叫中國。
▵趙啟鈺《龍躍中華喜》
把「喜」字,形象化為中國傳統建築的樣式,祥龍盤踞而上,保衛中華!龍躍中華喜!
▵冬興《中國龍組合字》以書法為載體,實看是繁體的龍字書法,其中有包含了中國龍三個字組合為一體。
▵奚莎莎《沙畫-鯉躍龍門》凡間一尾錦鯉逆流而上,激流勇進,歷經三十三天之九九劫而躍過龍門化為天龍,從此風調雨順福運連綿。
▵孫琦《龍騰》龍乘雲氣,翱翔於天地之間,日月為伴,遊於山川江河,歷經風露雨雪,身披戰甲,佑我東方。
▵鍾駿《龍魄玉盤》作品以圓形玉盤作為設計主體,盤中一葉扁舟,表現中華民族5000年來,歷盡磨難亦百折不撓,中華民族文化像玉盤一樣圓滿的保存了下來。乘風破浪的龍魄精神刻在玉盤裡,也刻在民族的骨子裡。
▵李彤《中國龍魂》以龍紋樣為主體,書法字貫穿其中,寓意中華之魂,龍行天下。
▵方文浩《中國龍》中國龍在傳統文化中是吉祥好運的象徵,也是體現中華氣魄·龍行天下的勢氣。
▵黃新平(黃陵野鶴)《蟄龍已驚眠·一嘯動千山》創意結合中國山水畫與漢字的融合表現。
▵黃新平(黃陵野鶴)《中國龍》China+龍的創意結合。
▵黃新平(黃陵野鶴)《騰龍》以純情緒書法的形式表達。
▵孫爍楠《龍行》看似陰雲密布、千難萬險,然巨龍自破風而行、披荊斬棘、直擊長空。
▵曾德林《「龍捲風」》潮流 「龍捲風」,盡顯中華氣魄!
▵尹本順《龍·圓融》圓,融合天地之自然,龍,盡顯華夏之文明。圓融代表了中國文化的仁愛,是包容,也是大智慧。中華文明的龍,代表了正義和吉祥,是守護神,也是精氣神。
▵張美棋《龍瑞天下》創意來源:創意來自成語飛龍在天和中國傳統的水墨畫。畫面設計:龍從山上逐漸顯現,豎幅構圖力求視圖的平衡。色彩構思:龍頭利用中國風顏色搭配體現一種朝氣蓬勃、強大生機、神秘的感覺。作品解析:畫面利用雲的藍色來體現龍的距離感,龍對於中國人是一種文化的凝聚與積澱,早已紮根深藏於每個人的潛意識裡,日常生活和生老病死都幾乎打上了龍的烙印,所以利用傳統水墨畫逐漸變成龍形象,突出對於中國傳統龍形的神秘感,太陽用來平衡整幅畫面,又代表中國蒸蒸日上。
▵楊洋《千禧龍之時》創意來源:序言中的「仁愛」一詞讓我想到龍的形象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畫面設計:突出龍的主體,大的形體使人敬畏,引起人的視覺注意,祥雲與浪花圍繞主體,顯其尊貴。構圖簡單,規律。色彩構思:代表中國的顏色,赤、黃、藍三色。作品解析:一個新的時代,華夏兒女開拓進取,讓中國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雙手合十,滿懷仁愛之心,掙脫束縛,譜寫華夏文明的新篇章。
▵毛晴/張夢穎《龍鼎》鼎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徵,同時它也有一言九鼎,鼎力相助的意思,將龍刻畫在鼎身上,表達中國的心胸寬廣和英雄氣概,鼎周身用祥雲環繞,是我對中國的祝福和對未來的美好嚮往。
作者們用不同的元素、風格
非常精彩的表達出心中「中華氣魄」
現代設計和中國傳統元素的碰撞非常吸引人
那麼中國風設計該如何準確表達?
中國傳統圖紋圖樣、手寫體、毛筆字等,有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內涵的元素。這些東西一運用到畫面中,就已經有內味兒了。
書法字體是漢字特有的藝術形式,在設計中也深受設計師喜愛,運用得當時能直接傳遞出中國風的特點。
圖片:@黃陵野鶴
一般會使用中國傳統色彩,中國紅、藍、黃等,根據不同背景,使用飽和度高、對比強的顏色,或是古代傳統色譜中較為沉穩的色系,例如國畫中的水墨、水彩等風格,顏色的飽和度不高,渲染氛圍平靜和諧統一。
圖源:CAA陳思佚
圖源:才仙插畫
黃海設計《封神》坎城電影節海報
小優認為構圖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設計整體水平的高度。中國風設計沒有一種固定的版式,比如常用大面積留白,以傳達某種意境。基本的構圖形式,配合前兩個要素,都能表達出不同的感覺。
最常見的左右、對稱、三分法構圖:中國傳統文化中,很講究對稱,對稱可以很自然的體現出美感,給人平衡穩定的感覺。
衝擊力強的斜線、放射形、鋪滿等構圖:這類構圖用誇張的角度、透視等,具有視覺張力,使畫面產生強烈的對比,構圖飽滿豐富,更能突顯主題的激烈、壯觀等。
吸引視覺的中心、曲線、黃金螺旋構圖:有流線感的畫面,容易引導人們閱讀信息,整體具有靈活性。
張藝謀《影》海報
當下中國風在設計中已經非常常見,把傳統文化特點和現代藝術形式更好的結合,才能呈現出讓人眼前一亮的國潮設計。
看完這些海報,你最pick哪張呢?來評論區寫下作品名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