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尼和意達泰爾

2021-12-19 通信實習生

馬可尼使用現金的瘋狂收購為沒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IT泡沫破裂及資信等級下調,馬可尼陷入了嚴重債務危機,落選英國電信21世紀網絡成了壓垮馬可尼的最後一根稻草。而意達泰爾從誕生到消亡,都是靠合作來獲得產品,沒有崛起,只有沒落。

一.產品篇

二. 產業篇

三. 公司篇

1. 幾個財務概念  

2. AT&T  -- 通信製造業鼻祖(1995年之前)

3. 國際電報電話公司ITT--國際化的本地公司

4. 其他歐洲設備商

這裡說的其他歐洲設備商包括馬可尼,意達太爾,這兩個設備商雖然公司建立的時間比較長,但是由於都有各自的局限,在全球的影響力是比較小的。而歐洲的其他影響比較小的電信設備製造商,比如比利時電信BTM和標準電話和線纜STC雖然有一定的獨立性,但是實際是ITT(國際電話電報公司)的下屬公司,已經在上一章單獨描述過。其他的還有就是飛利浦,在歐洲也有一定的市場,但是由於不是飛利浦的主業,在歐洲的影響力也不大,並且早早的就退出了電信設備製造業。再小的就是各個國家自己的電信設備製造企業,比如義大利菲亞特旗下的Telettra佔據了義大利傳輸市場的首位,1990年被阿爾卡特收購。而其他幾個國家大的設備商,比如西門子,阿爾卡特,諾基亞,愛立信等將在後面有單獨章節的說明。


1897年3月,無線電報電報發明人古列爾莫·馬可尼(Guglielmo Marconi)在英國取得了無線電報專利,幾個月後,馬可尼就在英國成立了無線電報與信號公司(Wireless Telegraph and Signal Company),這個是後來馬可尼公司的起點之一,因為後來馬可尼公司先後被英國電氣,通用電氣公司(GEC,非美國的通用電氣)收購和合併,而通用電氣公司的創建比馬可尼的公司創建得更早一點,不過不是電信業務。

無線電報與信號公司這個名稱存在的時間並不長,到了1900年馬可尼就將公司的名字改為「馬可尼無線電報公司」,正式開始了馬可尼公司的歷程。當然隨著馬可尼在無線電報之外的短波通信,雷達以及廣播上的持續研究和探索,馬可尼系列的業務也就逐漸豐富起來,包括跨大西洋的無線業務,創建了英國廣播公司(BBC),雷達業務,真空二極體製造業務。當然也分別在美國,加拿大,義大利建立了單獨的業務公司。其中美國的馬可尼無線電報公司在1920年被RCA收購,而BBC在建立後不就脫離了馬可尼公司獨立運作。

馬可尼的無線相關業務雖然範圍比較廣,但是在業務的發展中,通信業務還是局限於無線電報的業務,而其他的無線業務發展得可能相對還好一些,比如雷達。因此,如果說馬可尼是通信的公司,還不如說他是一個無線設備公司,通信的業務並不是最核心的。當然,隨著一戰和二戰,在防衛上的業務也就更加好一些。

 

1906年馬可尼公司僱員

二戰後的1946年,馬可尼公司被英國電氣(English Electric)收購,而英國電氣創建於1918年,最開始主要生產小型馬達和交流發電機,後來業務擴大到蒸氣渦輪機、變壓器、柴油發動機以及軍用渦輪發動機,二戰期間也為軍方提供了大量的軍用發動機。二戰後,為了擴展業務就收購了馬可尼無線電報公司。經過一段時間的整合,馬可尼的業務就被重新整合為通信,廣播,雷達和航空4個部分,並運營了差不多20年,當然隨著業務的發展,馬可尼在此之外還有一些獨立的業務,比如儀器儀表,電臺,以及在義大利的獨立子公司。在此期間,將公司用了幾十年的「Marconi's Wireless Telegraph Company」的名字改為「MarconiCompany Ltd」,作為英國電氣的一個相對獨立的一部分業務。

但是很不幸,英國電氣作為馬可尼的母公司又被通用電氣公司GEC(General Electric Company)收購,但是政府未同意整體收購,因此在1968年,英國電氣及下屬的馬可尼和GEC的業務進行整合。GEC是一家比馬可尼還要早一些的公司,業務範圍也是非常廣,包括民用和軍用兩大類,而整合之後的馬可尼業務範圍則是以安全防務和通信為主。

GEC和西門子在1989年分別接收了Plessey的部分業務,大部分是安全和防務方面的,但是對於Plessey的通信部分業務,GEC和西門子則採用的是合資持有,GEC持有60%,而西門子持有40%,這部分業務是和馬可尼的通信業務是比較相關的。這種混合業務的模式一直持續到發生大改變的1997年。

1997年,在英國通過和西門子之間的系列組合和交易,馬可尼部分業務併入了西門子企業通信,而作為原來GEC和西門子60:40的合資公司GPT(GEC Plessey Telecommunications)則在1998年被GEC全資持有,也GEC收購了西門子持有的40%的股份,GEC和西門子取消了業務合作關係,形成了相對獨立的馬可尼子公司,但是這還不是馬可尼最終的狀態。

1999年,GEC將旗下的防務業務和其他公司進行了重組,而馬可尼只剩下了聚焦於運營商業務部分,這個在當時被認為是一個完全正確的決定,因為90年代末期的運營商業務,無論是用戶,還是收入的增長都是非常快的,在1999年獨立上市並聚焦於運營商業務的馬可尼給投資者無限想像空間。也如預期,馬可尼在股市上面的表現是非常搶眼的,也給自己的瘋狂歷程以非常大的支撐。

1999年4月,馬可尼以13億英鎊(21億美元)的價格併購美國的電信系統產品及服務供應商瑞達通信技術有限公司(RELTEC Corporation);

1999年6月,馬可尼28億英鎊(45億美元)的價格併購美國的網絡及ATM產品生產商福爾系統有限責任公司(FORE System, Inc);

1999年8月併購無線網絡系統及無線網際網路系統提供商RDC通信責任有限公司(RDC Communication Ltd.)

1999年11月收購諾基亞的SDH/DWDM業務,當時諾基亞的無線業務發展的勢頭是遠遠好過固定網絡的業務,包括光網絡業務和不曾聞名的程控交換機業務。

1999年11月購買了Robert Rosch Public Networks(公共電信設備供應商);

2000年4月,馬可尼收購無線規劃和運營支撐系統供應商MSI(Metapath Software International)

2000年5月,馬可尼收購數據中心及IT外包服務供應商SMS(未找到全稱)

如同北電一樣,馬可尼股票也成為市場追捧的對象,股價一度升至每股12.5英鎊。英國媒體將馬可尼公司譽為「英國電信業的巨子」、「英國高科技領域的希望之星」,2000年的時候在140個國家有業務銷售,在光傳輸領域份額排名第三,年營業額超過超過60億英鎊的大型電信設備公司。

但是,馬可尼公司的收購和其他電信公司的收購不太一樣,馬可尼公司大部分收購是以現金的方式,而不是一般資本運作中用股票的方式。而在1999年和2000年的IT泡沫高峰期收購的資產,泡沫是巨大的。雖然馬可尼公司收購的大多數都是相對小的公司(45億美金應該算是比較大的),但是多個公司累計起來,馬可尼的現金支出還是非常可觀的。

就這樣,在短短的2年時間裡面,馬可尼就通過收購建立起光網絡,數據通信,無線服務等多個領域的電信供應商,當然也為自己的消亡埋下了伏筆。

對於光網絡及電信設備供應商來說,感受到IT泡沫破裂已經基本上到了2000年第四季度了,首先感受到的是股價的降低,但是,隨著運營商投資的縮減,對於馬可尼來說,訂單減少和收入的下降就是從2000年年底起的主旋律,特別是在光網絡市場。因此從01年一開始,馬可尼公司開始裁員,縮減開支,調整管理層,但是成本節約的速度趕不上收入下降的速度,從01年開始,馬可尼開始陷入巨虧,而股票也從高峰期的12英鎊跌到02年的0.0955英鎊。

陷入債務危機的馬可尼

但是相比其他電信設備商,馬可尼還有另外一個負擔,就是採用現金收購帶來的巨額債務,在最高峰時,馬可尼負債超過了40億英鎊,而高價收購的資產非但不能帶來期望的收入,而且有高額的支出,巨額的債務利息。

到2002年,巨額的債券償還就成為了馬可尼面臨的最大的難題,因為公司長期信用級別從B下調到B-,並且可能還會進一步調低,長期展望是負面。因此從常規財務上講,馬可尼面臨更高的貸款利率,然而馬可尼肯定負擔不起更高的利率,並開始和銀行談判,希望延長貸款期限,並也老實說,公司近期的銷售無法好轉,將面臨資產重組。在此時,馬可尼的債務包括18億英鎊長期債券以及22億英鎊銀行貸款。這樣談判也令銀行很惱火,因為如果不繼續貸款,馬可尼公司可能會很快就破產,無論是對馬可尼,員工,運營商,銀行,還是債券持有者,都不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

隨後兩年,馬可尼進行了幾輪債務重組而非立即破產,而股票的價格則是繼續往下,直到最後稻草壓倒馬可尼。

2004年年初,英國電信(British Telecom)公布了「21世紀網絡」戰略的轉型計劃,BT計劃5年內建設一個固定,移動融合,寬帶與語音融合的網絡建設計劃,整體建設可能耗資達到100億英鎊,而光網絡的建設則是其中的一個重點,這個也是IT泡沫破裂之後最具雄心的光傳輸建設計劃,以希望通過向寬帶和IP轉型降低自己的運營的成本,增加服務的收入。因此該計劃吸引了所有的光網絡廠商參與測試和認證。

經過長時間的認證和測試,英國電信宣布了富士通、阿爾卡特、思科、西門子、朗訊、愛立信,華為和Ciena為入圍的廠家,而作為本土廠商,馬可尼則榜上無名,這對01年之後已經極度收縮之後的馬可尼來說,相當於致命一擊,因為連家門口的運營商都不再相信馬可尼的產品和技術,當然主要是因為馬可尼整個運營已經非常不好,對於英國電信來說,如果採用馬可尼的產品是需要冒相當大的風險,因為馬可尼隨時可能會倒閉,這個就會涉及到現網設備的維護難題,這個就和中國電信拿到CDMA的網絡之後有計劃的減少弱勢供應商也是一個道理。

被英國電信拒絕之後的馬可尼只剩下被收購一條路可走,實際上在此之前,馬可尼早就開始尋找合適的買家,但是馬可尼的債務及養老金的虧空嚇走了所有的潛在買家。而在21世紀網絡計劃供應商明確之後,反而有人開始考慮收購馬可尼,比如華為,因為實際上05年的華為在英國經營的時間還不是很長,雖然獲得了英國電信的網絡建設合同,但是要交付這些合同,也需要一個相當大的團隊。華為最初的報價差不多是6億多英鎊,和馬可尼當時的市值差不多,但是就是這個報價,已經差不多是華為當時海外收入的一半左右,因此這個收購計劃立即成為了當時的熱點。

隨後,愛立信的收購計劃橫空出世,並且12億的報價差不多是華為的兩倍。也正是由於高溢價的報價,使得愛立信和馬可尼迅速達成一致,但是這個高報價的前提是只收購部分資產,而不是整體收購,這樣就可以避免高額的債務和可怕的養老金虧空。2005年10月,愛立信以12億英鎊的價格收購了馬可尼75%的核心資產,這個對馬可尼的債權人來說是一個好消息,至少可以收回相當大的一部分資金。

愛立信收購馬可尼核心資產

愛立信收購之後立即將公司改名為Telent ,至此,1897年創建的馬可尼公司走到了終點。在馬可尼公司存在前90年,雖然並不是特別強大的,但是發展還算平穩。但是到了電信業務大發展的時代,碰上了IT泡沫中併購浪潮,並且還是用風險最大的舉債方式現金收購,使得馬可尼在2年內就完成了消亡的基礎鋪墊,並在光傳輸及整個電信業的寒冬中隨風而逝。




意達泰爾(Italtel)是一家不為大眾所知的一家義大利公司,這個名字實際上是從1921年開始使用的,而最早是作為西門子公司在義大利的分支機構,在義大利的電信網絡建設中扮演著主要的設備供應商,在鼎盛時期也擴展過其他國家,比如在中國的銷售。在意達泰爾的鼎盛時期,僱員人數超過2萬人,當前意達泰爾只有一千多僱員,收入也只有4億歐元左右。

意達泰爾LOGO

意達泰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98年在米蘭成立的西門子在米蘭成立的義大利西門子電工協會。一戰後的1921年正式成立了一個公司,有了第一任CEO,並開始考慮作為西門子公司在義大利的商業發展,也通過一些小的收購開始擴展業務,比如收購了電報生產商,開始生產電話機,收音機及其他電氣,到二戰前最多的時候差不多有3000個員工。

二戰後,由於公司是西門子公司的分支機構,所以公司就收歸國有,由義大利的財政部持有並管理。到1950年被義大利的兩個運營商聯合收購,並和西門子重新建立的聯繫,主要是從西門子獲得一些產品和技術,並將業務聚焦於電信設備的業務,而將其他的業務剝離。也正是這段時間,由於有多種業務以及作為義大利電信行業的主要供應商,公司的人數僱員超過了2萬人。

到了20世紀80年代,雖然意達泰爾是義大利最大的電信製造公司,但是在公司運營上也出現虧損,在更換了新的CEO之後,將公司正式改名為「意達泰爾」,並更換幾乎所有的管理層,降低成本,精簡規模,並和阿爾卡特,西門子建立技術合作關係,並啟動了數字程控交換機的開發和生產,承擔了義大利國內大部分的模擬交換機向數字程控交換機改造的供貨。本來意達泰爾有計劃和義大利的另外一家電信設備製造商Telettra合併,從而建立起一個和其他電信巨頭競爭的獨立電信設備製造商,但是隨著CEO的去世而取消了計劃。雖然意達泰爾此後還嘗試了合資,合作等手段,但是始終未建立起獨立的產品和技術體系,隨後意達泰爾逐漸開始了收入和業務的減少。

意達泰爾和AT&T也曾經合作過

20世紀90年代初,義大利取消了電信壟斷經營,並將國有運營商私有化,這就使得意達泰爾失去了獨家供應商的地位,迫使意達泰爾也開始開拓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銷售,比如中國,湖北和海南的第一批GSM設備就是使用的意達泰爾的設備,而在更早之前的1985年意達泰爾曾經向中國郵電工業總公司的重慶515廠授權過數字傳輸系統的生產,但是規模並不是很大,並在1991年成立了合資公司。

在20世紀90年代末,意達泰爾將所有的無線業務轉讓給西門子,並經過系列的資本運作和併購,最終義大利電信成為了意達泰爾的100%控股的母公司。而這個過程極大的影響了意達泰爾業務和實力,並進行了第二次大的裁員,並將核心業務轉向了IP語音和網絡融合技術,並逐漸縮小到目前的1000多人,4億歐元的收入規模。

意達泰爾雖然成立的時間比較長,但在整個公司的發展過程中長期處於從屬地位,無論是作為西門子的本地公司還是作為後來的技術合作,合資等。雖然從80年代開始由於強有力的CEO,在一段時間裡有一定的研發及電信設備銷售,但是畢竟沒有全球銷售分支機構和經營,再加上本身的控股權在其他公司,在長期規劃和發展自主權上也有所欠缺,這也就是後來意達泰爾調整業務並逐漸式微的核心原因。

上期連接

ITT多元化,拆解與退出--通信之路【95】

你的點讚和轉發是最大的支持

直接點擊關注「通信實習生」公眾號

相關焦點

  • 無線電通信之父:馬可尼
    1894年,也就是赫茲去世的那年,馬可尼剛滿20歲。有一天,他正和自己的哥哥在阿爾卑斯山度假,偶然讀到了電氣雜誌上赫茲的實驗介紹和論文。海因裡希·赫茲(1857-1894)他馬上想到,電磁波可以用於通信。於是,他匆忙結束假期趕回家中,著手進行相關的實踐。
  • 諾貝爾物理學獎史演義系列(九)——馬可尼和布勞恩
    馬可尼下一個目標就是讓無線電橫跨大西洋!無線電報穿越大西洋,這可是個大挑戰。大西洋跨越達3700千米,這是真正的超遠距離無線傳播;而且,當時很多人都認為電磁波和光一樣直線傳播,大西洋彎曲的地球表面不能傳播電磁波。行不行做了再說,馬可尼抱著這樣的心態,做了很多次實驗。1901年,他在加拿大接收到大西洋彼岸英國發射臺傳來的無線電報,這個實驗讓世界震驚。
  • 伽利爾摩馬可尼被稱為:電臺之父
    馬可尼和他的哥哥阿方索是由他們的母親在英國貝德福德撫養長大的。已經對科學和電力感興趣,馬可尼18歲時回到義大利,在那裡他受到了博洛尼亞大學物理學教授和海因裡希赫茲電磁波研究專家Augusto Righi的邀請,在大學講學並使用其圖書館和實驗室。雖然他從未從大學畢業,但馬可尼後來在佛羅倫斯的Istituto Cavallero上課。
  • 最強蝸牛馬可尼無線電報技能和獲得方法
    18183首頁 最強蝸牛 最強蝸牛馬可尼無線電報技能和獲得方法 最強蝸牛馬可尼無線電報技能和獲得方法 來源:網絡
  • 馬可尼設立首個中國辦公室
    北京2018年12月3日電 /美通社/ -- 馬可尼今日宣布成立首個中國辦公室。新辦公室位於北京中央商業區。馬可尼中國辦公室的設立將幫助其更好地踐行承諾,增強其全球智慧財產權專家團隊服務中國市場的能力。馬可尼也將更好地支持中國企業實現智慧財產權資產價值較大化,幫助企業應對在國內外市場遇到的與智慧財產權相關的挑戰。
  • 最強蝸牛馬可尼無線電報強不強 屬性一覽
    最強蝸牛馬可尼無線電報強不強,屬性一覽。馬可尼無線電報是最強蝸牛手遊中紫色AA級科技類的貴重品,那麼它的加成屬性怎麼樣呢,下面小編帶來最強蝸牛馬可尼無線電報的信息介紹。 鑲嵌技能: 置於探索羅盤,賦予效果:貴重品自身科技+10 置於探索羅盤,賦予效果:探索時,7.5%概率獲得雙倍紫色鍊金試劑 獲取途徑: 機械DNA研究獎勵 以上就是最強蝸牛馬可尼無線電報的信息介紹
  • 國網天津信通公司:順利完成馬可尼SDH傳輸網絡調整
    4月10日,隨著海門變馬可尼業務順利完成割接工作,自此標誌著國網天津信通公司馬可尼SDH傳輸網絡調整落下圓滿帷幕。  目前,天津公司通信傳輸網絡部分設備老舊故障頻發,超齡運行風險較高,信通公司已於2019年開展了大容量骨幹通信網建設工程。
  • 「澳威超 17:00 07-31」賽事前瞻:萊卡特老虎 VS 馬可尼
    比賽隊伍:萊卡特老虎 VS 馬可尼比賽時間:17:00 07-31萊卡特老虎 VS 馬可尼賽事前瞻:萊卡特老虎馬可尼馬可尼半大出色,本賽季8場比賽全部半場有球,而對手老虎新賽季3場聯賽也全部半場有球,綜合來看,本場半大還是有潛力。馬可尼狀態奇佳,本賽季3場聯賽全勝,且狂轟10球。
  • 清華大學電子系博士生王碧釵獲2019年馬可尼學會青年學者獎
    她也是首位獲得「馬可尼學會青年學者獎」的中國大陸高校在校生。王碧釵及其導師電子系戴凌龍副教授應邀赴美參加2019馬可尼學會年度頒獎典禮。2019年馬可尼學會青年學者獎獲得者合影(左一為王碧釵)多址接入技術是無線通信系統更新換代的標誌性技術之一。
  • 愛迪生和特斯拉的電流大戰,用直流電還得交專利費!
    他的發明包括你的無線電遙控器,雷射,潛在的無限自由能源,以及你每天使用的手機和電腦所需的電源,從無到有,都是他在世時候的傑作!但為什麼這麼多年來沒有多少人聽過他的名字?當人們談論電時,他們會想到另一個人——託馬斯·愛迪生,一位擁有100多項專利的天才發明家。但是如果沒有特斯拉,愛迪生可能許多的研究會止步。
  • 二戰義大利的遮羞布,盟軍和德國也要甘拜下風,保持多項紀錄
    希特勒抵制各個民族混合,大力宣傳極端傾向各民族思想理念,蠱惑對猶太民族的仇恨和忿恨,威逼利誘他國參與到法西斯陣營中,而貝尼託·墨索裡尼也指導義大利,也開始大肆宣傳極端民族主義,想藉此機會不斷拓展自身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