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被譽為晚清第一功臣,雖然他天資平庸,但最終位極人臣,除了他的個人奮鬥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另一項能力,那就是善於識人和廣交益友。
曾國藩認為交友要「推誠守正,委曲含宏,而無肆意猜疑之弊」。「凡事不可佔人半點便宜。不可輕取人財」。
曾國藩給子孫的家書中,告誡子孫這九種人不可深交,應斷絕來往,否則不但沒有益處反而會害了自己。
一、不交志不同者
古人有云:「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者不必強合,勉強之事,必不能長久。
沒有共同的志向與理念,沒有共同的價值觀、人生觀的人,是無法成為朋友的,即使勉強走在一起,也會因為不同的思想分道揚鑣,有的甚至會反目成仇。
二、不交不孝不悌者
不交不孝不悌者,是指對待自己的父母長輩不孝順恭敬的人。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父母有養育之恩、父母兄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至親之人,如果一個人連至親之人都不懂得孝順尊重,他又怎麼會真心善待別人呢?這種人是最不可信的。
三、不交諛人者
不交諛人者,是指不要結交那些阿諛奉承的人。
有些人,見利忘義,只會趨炎附勢,遇到對他有用的人就一味地阿諛奉承,口是心非,所言並非心中所想,哪怕是看到了對方的缺點也視而不見。
這樣的人與你是無法成為真正的朋友的,他們的眼裡只有利益,只有自己,沒有他人,更沒有朋友。
人和人相遇,靠的是一點緣分;人和人相處,靠的是一份誠意;人和人相交,靠的是一顆真心。做人不要耍心眼,別人都不傻,你真我就真。
四、不交落井下石者
不交落井下石者,是指不結交對你落井下石之人。
古語有云:「作奸犯科者,未必小人;然糾纏刁難,落井下石,必敬而遠之」。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難免會經歷挫折,有些人當你遇到挫折時,不但不施以援手,甚至會落井下石,幸災樂禍,跟這種人相處百害而無一利,要儘可能地遠離。
五、不交好佔便宜者
不交好佔便宜者,是指不結交喜歡佔小便宜的人。
曾國藩認為,愛佔便宜的人性格自私,做事不顧他人感受。目光短淺,只考慮到眼前的蠅頭小利,卻容易失去他人的信任。
做人做事往往是捨本逐末,貪小便宜最終會吃大虧。適當讓出自己的利益,讓別人感覺佔了便宜,反而會贏得他的尊重的信任。
六、不交恩怨顛倒,全無性情者
所謂不交恩怨顛倒,全無性情者,是指不結交恩怨不明、是非不分、沒有自己風格與主見的人。
一個人假如沒有正確的人生觀、總是恩怨不明、缺乏人情味,與此類人相交,他常常是以怨報德,分不清好壞人。
你對他好他也全然不知,非但得不到他的幫助,反而還會誣陷你、冤枉你,這如同社會中那些扶跌倒老人起身,反被冤枉的事件一樣,跟這種人相交,徒然浪費時間而已。
同樣,一個人如果沒有自己的主張與觀點,只是一味的人云亦云,做事優柔寡斷,這樣的人是不能與其共事的,那麼他的優柔寡斷會影響你的決定。
七、不交口蜜腹劍者
口蜜腹劍者,是指嘴上說的很甜美,心裡卻懷著害人的主意。
曾國藩認為,善於阿諛奉承的人,往往口蜜腹劍,內心虛偽城府深。這種人跟你相處時必然不會以誠相待,要麼是有求於你,要麼是別有用心。
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和口蜜腹劍者相處是最危險的。口頭上最好的朋友,誇得像一朵花,但背地裡說不定哪天捅一刀,防不勝防。
八、不交迂腐者
不交迂腐者,是指不結交那些思想頑固迂腐的人。
曾國藩雖然出生於清朝,接受的教育是傳統的儒家文化,但他對西方的先進文明一直保持積極擁抱的態度。從他積極協助開展洋務運動就可以看出,他並不是迂腐的文人,他甚至十分討厭這類人。
當下的時代是一個多種思想匯聚的時代,是一個講究創新、新思想不斷湧現的時代,迂腐之人頑固不開化,故步自封,眼界狹隘,胸無大志,不能聽從他人意見,不接受新的事物和觀點,這種人難以成大事,與此人為伍言辭稍不順心,容易反目成仇,這樣的人最終會被社會所淘汰。
九、不交德薄者
不交德薄者,是指不結交那些品德素質低的人。
常言道:「君子以厚德載物」,一個人做人做事都有著自己的道德標準、做人底線,假如這個人沒有道德觀、做事不考慮後果,沒有底線,那麼他便會成為那種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人,眼中只有利益沒有朋友,這樣的人嚴重的會誤入歧途,指不定哪天就禍害到你身上,甚至會走上犯罪的道路。
這九種人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出門在外,大家務必擦亮眼睛,看清他們的真實面目,保持距離敬而遠之才是上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