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術博大精深,流派、門類繁多。醉拳(包括醉棍、醉劍)就是百花園中得小小一朵。
在古代,武術或功夫是戰爭、搏鬥中戰勝敵人、保存自己的身體技能。醉拳也是一樣。醉拳的初始動機並不是像我們在影視作品中看到的那樣是為了「好看」。這是因為,在影視這種事物出現之前,醉拳這種功夫就已經出現了。
一般給人的感覺,似乎喝酒會耽誤事。這是因為酒醉會麻痺神經,造成反應遲鈍,甚至有時會不省人事,一塌糊塗,不能正常做事。可是為什麼醉拳卻還是非常有效呢?這首先是因為,所謂醉拳,酒是可喝可不喝的。而且在古代,可能也是因為酒的度數比現在的低,喝酒很難喝醉成現在的程度。可能很多時候即使喝多,也正好喝到「酒壯英雄膽」,「李白鬥酒詩百篇」,「自古聖賢多寂寞,只有飲者留其名」,以及正好能打醉拳的程度。
事實上,醉拳能夠非常有效發揮一個人的功夫水平,除了上述因素外,更重要的還在於醉拳在「醉酒打拳」經驗中總結出來的套路。這套路也就可以使人不喝酒也可以有效地打醉拳。
生理學和心理學研究成果告訴我們,疾病、遺忘等,很多情況起因於焦慮、緊張和緊張積累。因此,催眠術可以治療一些心理疾病,也可以通過催眠術恢復記憶。人們清醒狀態會迷路,但是在夢遊時卻不會迷路,甚至在迷路時通過進入夢遊狀態會找回迷失的路。學遊泳的人,越緊張越往水裡沉。恐高症,越恐懼就會越容易失足。沒喝酒的人摔倒比喝醉酒的人摔倒,更容易受傷(在一定限度內)。「不經意」的 學習,比當作任務的學習,學習效果更好。緊張的積累會形成壓抑,解除壓抑會釋放能量。
醉拳的原理與此類同。醉拳狀態是形醉意不醉(沒有醉到「耽誤事」的程度),運動時可以連續性地釋放動作的緊張度,使身體動能時刻處於「全方位」勢能起點或勢發常備狀態,可以把自身運動勢能與重力勢能融合疊加在一起,並產生共振,每時每刻既處於「收勢」狀態,也處於「發勢」準備狀態。運動中,你就勢起勢,借力打力,並以醉形醉態迷亂對手,時刻佔據主動,使對手難以捕捉你的動能方位。
如果我們清除掉影視作品中醉拳的表演成分,其內核或主幹,其實就是動態的「陀螺儀」。因此,你自身額外做的功會相對降低,節省體力。在強健體魄的基礎上,熟練掌握技能,手疾眼快,你便可以戰勝對手。
20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