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內有個公認的魔咒——真人秀火不過三季。然而凡事總有例外,從2018年開播至今,青春籃球成長競技真人秀《這就是灌籃》三季以來熱度不斷飆升。
在豆瓣上,有1947人給《這就是灌籃3》打出了7.2的不錯評分,微博主話題#這就是灌籃3#的閱讀量超過了7823.8萬,而節目同名話題#這就是灌籃#三季以來的話題閱讀量累計超過了72.2億。可見其掀起的籃球熱潮之強悍、持久。
令人欣喜的是,節目的話題性並未局限於高品質的賽場、自帶流量的經理人、教練、成名已久的球星,新一季,關於「新秀球員」的討論幾乎佔據了「半壁江山」。如#鄒偉豪灌籃#、#鄒偉豪MVP#、#朱松瑋得分能力#、#阿迪力吃了沒文化的虧#、#長得又帥打球又好的男生#等熱門話題在社交網絡上一度成為焦點。
很多網友對新人球員的表現如數家珍——「《這就是灌籃》第3季好精彩呀!看得我熱血沸騰!阿迪力好牛,李瑋顥,鄔挺嘉也都很厲害,好man啊!」甚至有「籃球小白」為了追節目中冉冉升起的籃球新星而到處「考古」。
將素人球員群體打造成擁躉眾多的「網紅新秀」,《這就是灌籃3》的強大造星實力可見一斑。
造星力MAX
打造體育垂類「頂流」名場面
作為一檔S級綜藝,《這就是灌籃3》在籃球新秀陣容的選擇上格外走心,節目從上千名報名者中集結出來自街球廠牌、學院明星、海外廠牌的102名實力球員,最大程度上挖掘出了各個垂類中的新星。
雖然這些球員基本都是素人,但他們卻在各自領域有著極強的專業性。比如:西南扣籃王鄒偉豪有著超強的彈跳與滯空實力;神射手鄔挺嘉公認地三分球「穩、準、狠」,是CUBA歷史三分命中榜第一位;控球後衛馬澤來擅長助攻,曾奪得2018年全國U19青年聯賽的搶斷王的稱號……
你從前或許沒聽過這些球員的名字,但看過他們在節目中的表現後無不激動鼓掌,贊一句「這也太燃了吧!」
相比藉助球員實力為自身造勢的不少體育類綜藝,《這就是灌籃3》更加致力於凸顯球員本身的魅力值。在最新一期節目中,不少球員貢獻了自己的「比賽名場面」,再一次激發了觀眾們的籃球熱情。
無論隊員間考驗默契的傳球配合,見招拆招的戰術運用,還是破籃瞬間的高能畫面,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賽前段,北大隊打出了CUBA冠軍隊的氣勢。17歲小將羅浩源快出球長傳隊長趙柏清,唐森茂配合出招就地反搶,程瀾莘「一四戰術」大殺四方,一系列操作讓賽事變得緊張起來。
而追夢隊在對方強勢進攻下,頂住犯規次數壓力,逐漸逆襲的過程,更為精彩。
阿迪力的完美三分球首開勝局、齊城假動作虛晃一招好腳步巧妙灌籃、「湖北保羅」向紫龍大步殺進賽場,來了招必殺技「廬山升龍霸」,後面的罰球環節更是一發命中,令全員氣勢大漲。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在後續的賽程中向紫龍因為抓住對方的失誤,在對手面前迅速上籃兩分穩穩命中,堪稱全場最佳。
而「西南扣籃王」鄒偉豪一場比賽不斷貢獻名場面——中距離半截籃命中、高難度的平躺後仰、抓住對手漏洞果斷上演灌籃表演。可以說,鄒偉豪是當天絕對的「燃炸因子」。
當然,球場不是單個人的秀場,更考驗團隊的凝聚戰鬥力。向紫龍和李龍舸在球場上的默契值同樣熱血,一個迅速突破搶球,一個配合打進,carry全場。
不得不說,新秀球員們在賽場上的表現不僅證明了個人實力與魅力,更驗證了節目組慧眼識才的獨到眼光。
因為《這就是灌籃3》,這群籃球運動新星聚合在一起,有了PK競技的機遇,得以在專業的氛圍下實現迅速成長。再加上節目本身對緊張刺激的賽場進行了真實還原,《這就是灌籃3》和它的追夢隊能火速出圈便有了答案。
全景式呈現籃球少年群像
用球員「成長」詮釋高能蛻變
明星球員間的切磋較量與深度融合互動,無疑是第三季內容上的一大亮點。新秀球員們在賽場上逆風而行,突破自我,提升技能,實力和心境明顯得到鍛鍊,由他們組成的籃球少年群像,展現出年輕人的蛻變與勵志成長之美。
鄒偉豪的前期表現並不好,他卻在教練王仕鵬頂著各方壓力的「偏愛」下實現了逆襲。在外戰第二場比賽的進程中,他攻守兼備,嫻熟運用歐洲步等技巧,轉身上籃將對手置於困境。
最終不負眾望展現了該有的個人能力,拿下該場含金量極高的MVP。就像他自述的心路,「從低谷走到現在,是一種噴發的狀態。鄒偉豪回來了。」
同樣,向紫龍在經歷多場比賽後也有了心境上的變化。在最新一期節目中,他表示了對教練王仕鵬布置戰術的理解——教練是想通過他們模擬北大非常強烈的肢體接觸,造成壓力,讓隊員們提前適應這種對抗。
在整個比賽過程中,向紫龍保持了極為難能可貴的「平常心」,這也應對著他面對教練、球員的正確態度:永遠懷著一顆包容理解的心態,學會換位思考。這些球場智慧奠定了他在追夢隊「軍師」球員的不二地位。
阿迪力算得上是眾多球員中的幸運兒,最初海選階段就獲得了隊長的資格,但這個隊長的名號卻是被CBA選秀狀元區俊炫「讓」出來的。對於自尊心、自信心爆棚的阿迪力來說,這條「灌籃路」的起點多少有些瑕疵。
但一場場比賽下來,他不僅依靠快節奏,強突破的美式打法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在後續的比賽中,還起到了組織和串聯全隊的作用,展現了球隊隊長應有的魅力,這不僅改變了外界對他「很狂很囂張」的偏見,更證實了他在關鍵時刻成為大心臟、大人物的實力擔當。
並不是所有球員都是與生俱來的天才,更有不少憑藉自身努力打出自己一片天的球員,比如劉鴻博。
作為穩紮穩打型的選手,劉鴻博讓觀眾看到,打籃球不一定要進階殿堂,因為熱愛而站上賽場,用紮實的實力配合隊友為全隊拿下每一分,同樣能夠給自己和觀眾帶來賞心悅目的快樂。
天賦、技術、性格的差異造就了球員們不同的籃球成長路,《這就是灌籃3》藉助每一場訓練、比賽的機會,圍繞他們的個人特色進行全景式鋪陳,描摹出了生動的當代優秀籃球少年群像。
透過他們,觀眾能共情到籃球運動的「熱血」,以及籃球少年們成長的勵志能量,產生牢固觀賞黏性的同時,更對籃球運動產生好感與探索欲。
注重體育人才培養
助推體育產業發展
《這就是灌籃3》將視角對準籃球青年,關注他們個人的職業成長與發展,脫離了單純體育賽事僅僅追求觀賞性的訴求,實現對球員的現實關照,力圖擴大對球員職業生涯的正向引導力。
不難看出《這就是灌籃3》非常注重對新人的培養,藉助不同賽程、賽制的引入讓球員們各異的專業素養和特殊技術得到充分發揮。
節目設置的每一次考核與競賽都是為了挖掘、培養更多中國籃球本土的「潛力股」。無疑,《這就是灌籃3》找到了合適的創作語境——通過對優秀年輕球員的培養,助力球員個人出圈,為中國籃球產業不斷發掘、提供新鮮「血液」。
為了更好地激發球員潛力,節目在專業性、資源供給領域做到了極致。這點從邀請到的「明星教練」 陣容含金量便不難看出一二——八冠王王仕鵬、萬分先生朱芳雨、國籃頂流周琦、亞洲第一後衛郭艾倫,他們為球員們提供了最頂尖的技術指導。
「魔鬼教練」王仕鵬則更注重對球場戰略的布局,在賽場上他總能分析出局勢變化和球員如何組合威力更強。多年經驗下,他也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戰術體系,更對人才有著絕佳的毒辣眼光,鄒偉豪的崛起就是最佳證明。
通過多輪「外戰」,球員們更見識到了數一數二的國內頂級教練。比如以三冠王著稱的張劍擅於吸納人才,他的團隊球員在身體條件、籃球意識、場上配合均屬上乘,更是產出了王少傑、祝銘震、張寧等優質球員,他們一路從CUBA高校賽場打到CBA舞臺,對新秀們來講是絕佳的鼓舞。
因為有了這些專業教練的助攻,新秀球員們的球技有了穩健提升。當然,他們收穫的不僅僅是技術上的精進,更有資源上的加持。比如教練朱芳雨帶著三份試訓合同來到節目,這些「綠色通道」無疑為球員們提供了更多出圈的可能。
與以往體育類綜藝不同的是,《這就是灌籃3》找到了一條更貼合的路線,讓體育愛好者真正從中得到利好。因為有了專業籃球人的背書,讓籃球人擁有自己的商業價值,整個行業生態在潛移默化間得到了改變。遵循市場規律,貼合社會價值,是這檔節目最大的特質和意義所在。
在《這就是灌籃3》的引領下,昂揚向上的體育精神重新在年輕人當中成為一種潮流。在以往,籃球往往以男性向的屬性出現在觀眾視野中,而在節目的包裝下,籃球兼具了娛樂性、體育性與潮流性,吸引了眾多女性觀眾,實現從小眾到主流的進階,算是對圈層的一種打破。
從球員選拔到人才培養再到引領市場風向,《這就是灌籃3》助推整個產業的發展,完成了體育產業的閉環。下周六,《這就是灌籃3》將迎來收官,與此同時,追夢隊也將開啟自己的第三場外戰。
契合不斷進取、永不滿足的體育精神,節目組為追夢隊安排了與本季最強陣容的硬核對決。在對手名單中,一大批國際籃球明星赫然在列——曾效力美國發展聯盟的詹姆斯·泰勒、曾效力於NBA公牛隊的史密斯、曾效力於美國PBL聯賽&中國NBL聯賽的傑克遜……在絕對的資歷、實力差距面前,中國籃球少年能否創造新一個奇蹟?
但無論結果如何,他們已經擁有了一次與世界頂級籃球運動員真正「對話」的機遇。而《這就是灌籃3》給中國籃球一代新人乃至體育新人內心種下的那顆希望種子,恐怕才是最具價值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