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圖大大在古風圈的地位自然不比多提,河圖出手,必是精品,人氣都十分之高,河圖的那麼多精品歌曲中,人氣最高的前十首你能猜到嗎?
第十首,《寸縷》
寸縷這首歌的意境可以說是十分令人壓抑和悲傷了,整首歌曲都充滿著單戀和痴情的至死不渝,歌詞中有「三魂七魄都因你極盡溫柔」這樣極致的深情,也有「無能執手相望,無法去嘗試結髮同窗」這樣無解的絕望,可謂是令人痛心斷腸。寸縷這首歌雖然對於河圖的粉絲來說是耳熟能詳,但對於剛入圈的小透明來說,實在是算不得熟悉,這首歌雖然比不上其他的人氣那麼高,但他擁有獨特的意境和至死不渝的深情,排在第十位也說的過去。
第九首,《伶仃謠》
伶仃謠這首歌講的是一個趕屍的故事,一聽到趕屍這個詞是不是就毛骨悚然,感覺十分陰冷,但這首歌中的意境卻是悲傷中透露著溫暖的,趕屍的人他們存在的意義就是讓那些死在戰場上的人,死後能夠重歸故裡,而苦苦等待丈夫的妻子也能夠不再孤獨。
第八首,《不見長安》
看歌名就知道這首歌和長安有關,每每聽到這首歌,仿佛就能想到一個俊朗挺拔的書生為了看到夢中的長安,離開家鄉,跋山涉水來到長安,但是一切都不像他心中想的那樣美好,書生在大雨傾盆中有些迷茫和無措。長安很美很繁華,但是只有真的到達長安後才發現,自己從未到達心裡的那座長安城。歌詞優美,意境深遠,人氣高可以說是當之無愧。
第七首,《白衣》
白衣這首歌的意境就像歌名一樣美好,「一步踏盡一樹白,一橋輕雨一傘開,一夢黃粱一壺酒,一身白衣一生裁」,柳永潦倒但驕傲,一身白衣從未有過汙點,一生鍾愛白衣,比旁人多了一份灑脫,也多了一份恣意,誰曾在煙花巷陌裡,等待過這個白衣卿相。
第六首,《為龍》
為龍這首歌的格局可謂是十分之大,「謹記生而為龍的模樣,謹記我的姓名是炎黃」,當代人的民族榮譽感並沒有古代人那麼強,古人的民族榮譽感和忠誠度都要比現在好很多,我們可能沒有機會體會到古人對於國家和民族的信仰,但一定要記得,我們的姓名都是炎黃。這首歌也正是憑著強烈的民族感被很多人喜愛。
第五首,《鳳凰劫》
這首歌中的深情與眷戀被很多人喜愛和傳唱,歌曲中生生世世的追隨和等待令人動容,千百年的執念只是因為那一場情劫,究竟是塵緣還是夢魘,劫灰還是炊煙,但曼陀羅花一朝盛開,終究還是忘卻所有,歌詞中的婉轉眷念,以「誰應了誰的劫誰又變成了誰的執念」來結尾,實在是令人心痛不已。
第四首,《風起天闌》
風起天闌這首歌講的是女將謝婉至死守城的故事,女將謝婉率城中將士與敵軍苦戰,援兵卻遲遲不來,城破後,謝婉被擒,但寧死不肯降敵軍。國破家亡,但謝婉一生肝膽相照,作為一介女子,拼死也要守住城池與國家,儘管王城已經更換了姓名,她還是在這裡堅持守候著,後來也衍生出了一個守夜人的愛情故事,歌曲大氣磅礴,事關國家帝業,很值得一聽。
第三首,《如花》
如花就是這個悽美愛情故事的女主人公,她獨自在渡口等待了十八年,等待心上人高中回故鄉娶她,但心上人卻被皇帝囚禁在明月樓,一直至死,他都沒有忘記對如花的諾言,而如花也死在了渡口上。歌曲中的戲腔為故事意境增色不少,一個是十八年的思念溫柔,一個是十八年的寂寞守候,不辜負約定和諾言,如此悲傷卻又美好的愛情,排在第三應該沒有疑問吧。
第二首,《第三十八年夏至》
這首歌中的戲腔也是一絕,把戲子和軍官的悽美感情表現的淋漓盡致,軍官的承諾卻不能實現,戲子去不了臺北,失去了愛情,只能在戲曲中度過餘生,他是否知道軍官並不是辜負他,他是否知道軍官早已不在人世,其實這首歌中隱藏著很深的意義,國家與私情,終究是不能兩全。這首歌也是河圖的代表作之一,流傳甚廣。
第一首,《傾盡天下》
傾盡天下毫無疑問必須是第一名,這首歌在古風圈可以算得上是一個裡程碑式的作品,被無數人循環過千百遍的一首歌,可以稱得上一曲神作,在許多古風愛好者心中,這首歌已經達到了無法企及的高度,當然,這首歌無論情還是意,都值得第一名這個寶座。
文:冷軒
(本文純屬作者原創,不經授權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