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羅志祥前女友周揚青的一篇信息量巨大的分手文,為吃瓜群眾撕開了一片瓜田。
周揚青在「分手信」最後說:「因為愛你,我成長,成熟,也變得更獨立,你如果問我難過嗎?也不難過,因為你,一點都不值得。」
她大方地感謝了羅志祥。現在她已經有了自己的事業,雖然是羅志祥離開了,但讓周揚青找回了自己。這完全是「周揚青灑脫敬自由」。
怪不得眾多被渣男傷害過的大v姑娘們都排著隊給周揚青點讚留言。
這個世界沒有新鮮事,人類本質就是複讀機。
高一的時候大家都學過一篇課文叫《氓》,是兩千多年前,一個姑娘被渣男渣了的感情受挫之後寫的詩歌,被孔子選入了《詩經》。
再後來,被各位編教材的老師選進了語文課本,並全文背誦,老師們可謂用心良苦: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翻譯下,就是教育我們:愛情就是盲目的,把幸福寄托在別人身上,必然悲劇。
女主遇見了渣男,感情受騙之後,她灑脫地說「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大白話就是,你的世界,與我無關;我的世界,你也只配旁觀。
去英國上學前,在人大附中上學的周揚青肯定學過這篇課文,在她寫分手信的時候,是不是想到了那個2000多前那個女人。或許正是因為看過學過語文課本裡的這首詩歌,才造就她如此real灑脫的愛情觀。
之前看到過一句話:
與其在你不喜歡的或者不喜歡你的人那裡苦苦掙扎,不如在雲朵下安詳地散步。
很灑脫,可是能在人生裡如此灑脫安詳地漫步,你需要準備好什麼?
一個好家世,不說出身豪門,至少是中產靠上,父母可以為你至少在二線城市置辦房車等產業,即使你辭職浪跡天涯,也不會被房租水電費攪得雞犬不寧。
一個好學歷,即使普通家庭出身,如果上的是北大清華,退一步是211、985類的大學,經過了高考的智商篩選,在這些大學裡面的同學,至少水準都不錯,再開始一段戀情,再遇見一個合適的人,至少不會比之前的差。
一個好工作,即使普通家庭出身,即使普通大學畢業,如果你有一份理想的工作,薪水讓同齡人咋舌羨慕,你的苦戀可能會被美式咖啡的苦給稀釋掉,你的事業攀升會讓戀愛的苦苦掙扎都沒有了時間。
一顆通透的心,即使普通家庭出身,即使普通大學畢業,即使你的工作也普普通通,如果你一顆通透治癒的心,你在哪裡都能把自己的心情照顧得妥妥噹噹。
中國的高收入家庭只佔全國總人口的0.71%;中國985大學錄取率平均也就2%,高考大省才1%;年收入20萬的工作已經是已經站著全國1%的金字塔頂端了。
所以,我們剩下的99%的人,想要安詳的散步,就要擁有一顆通透的心。
四百多年前的一代聖人,明代一哥王陽明35天就平了寧王的叛亂,還不耽誤給學生上課,當時就有學生問他:老師你是讀了哪家的兵法如此厲害?
王陽明回答到:兵法我讀了很多,不過我哪家兵法都沒用。只是用書來養心,讓心不動,就可隨機而動。
這段玄而又玄的對話,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多讀書,讀好書,讓書把自己的心讀通透,讓自己變的更好,然後自己可以根據戰場實際情況,做出最好的判斷,最後取勝。
2017年網際網路風清揚、剁手節爸爸的馬雲在節目裡公開說,自己很少讀書,而且還說光靠看書是賺不到錢的。誰想到靠看書掙錢,基本要完蛋了。
2018年馬雲在另外一個節目談到讀書時說:自己高考失利,數學就考了31分,決定不再考大學的時候,他在火車站撿到了一本勵志書,讓他改變了想法,還是要考大學。他說:「讀書可能不會給你帶來什麼,但讀書會在不經意間改變命運。」
讀書不會讓你百戰百勝,不會讓你富甲四方,但是讀書能改變自己的心態,向著更好的方向改變。
心態的向好地改變會讓自身優秀起來,讓優秀的自己等待機會遇見更好的大學,更好的工作,更好的戀人,更好的生活……
讀書能讓自己通透起來,沒有什麼可以傷害到自己,即使失戀即使沒考上好大學即使工作不順心即使平庸地度過這一生,但是你可以讀書,可以感悟可以思考可以發現自己的美好發現自己生活的微小幸福,就是我們讀書的全部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