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曾說,雖然戀愛是甜美的酒漿,但是過度服用它將是烈性的毒藥,意思是人們不要過於看重愛情,一個人即便是沒有了愛情,那麼也還有親情和友情,不必要太過執著。
戀愛之中分分合合是很常見的事,再戀愛之中看清對方,遠比婚後在認清一個人損失會小很多,換個角度來看待問題,有些情感結束了也未必是壞事!只是有些人過於執著罷了。
1月5日,山東濟南,一名20歲的小夥因為失戀在酒店自殺,警察發現以後迅速把他救下送往醫院治療,經過醫院搶小夥已經沒有生命危險。
但是他卻在自殺前留下了一份遺書,寫道「我至愛的人,和她相處了596天,1430小時,858240分鐘」,並囑咐自己父親要把自己火化然後把骨灰撒向大海。
他的這份勇氣和對戀愛的執著,也確實是讓人感到欽佩,好在警察及時找到他並把他給救下了,要不然也許他就從此與父母親人陰陽兩隔了,希望經過這次鬼門關的遭遇,能夠讓他看透一些事吧!
據出警民警介紹:他確實在酒店裡面準備了木炭,是警察及時發現並且挽救了他的性命,讓辦案民警都是連連搖頭,現在的年輕人對愛都是那麼執著嗎?
從這個20歲小夥子失戀燒炭自殺事件,我們可以分析一個問題,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戀愛觀也會有所影響,有很多父母考慮到戀愛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就會告訴孩子在上學期間不要談戀愛。
殊不知孩子處於青春期,怎麼可能會對戀愛沒渴望呢?正是對異性巨大好奇心的時候,光靠堵很顯然是行不通的,有些東西可以堵,有些東西只能疏,這個戀愛才是問題的本質,就連大學都鼓勵學生談戀愛促進學業之間的交流,因為學校不光要傳授知識還要培養孩子的情商。
作為在大學裡面都不禁止的東西,但是家中父母卻來禁止,難道父母比那些所謂的教學專家還要懂嗎?很顯然並不是這樣的情況,部分父母明知道是一廂情願,還要作出這樣的要求,最後導致孩子偷偷摸摸地談戀愛,受到挫折也沒有地方傾訴,一時之間想不開才會出現類似的事件。
筆者見解:
作為父母而言,孩子成年以後,他們已經具有一定的辨別能力了,不宜過多地把大人的思想強加給他們,也許很多父母不太願意承認,無論父母生活有多新潮,和孩子的生活它就是有代溝的,社會發展瞬息萬變,孩子的心理也是如此。
孩子同樣也是需要父母尊重的,自從孩子記事的那一刻起,他們就已經有了一定自尊心,家長平時嚴厲的批評教育會讓他們對生活失去信心,進一步不願意和父母有太多的交流,最後的結果就是子不知父,父不知子的局面,這應該是天下間父母都不想看到的吧!一心想要控制孩子的父母也該改變下心態了,孩子應該具有獨立的思考能力,而不是逆來順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