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隔空答辯的畢業季:中傳女主播200元自製棉被錄音棚
日暮時分,黃山腳下,黃溪正等著完成自己人生中的一件重要事情。
△ 5月22日,安徽黃山,研究生畢業答辯前,黃溪精心化妝。
目前就讀於中國傳媒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的黃溪,沒想到自己研究生的最後一個寒假,會因為一場疫情,延長到了夏天。她更沒想到,曾經幻想過無數次的畢業答辯,變成了與導師們的隔屏相視。
△ 5月22日,安徽黃山,當聽到導師對自己未來的祝福時,黃溪的淚水奪眶而出。
據人社部2月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高校畢業生數量達到874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畢業生「打怪升級」的難度無疑增加了不少。
三戰考研成,等待答辯汗涔涔
初夏的夜來得慢,5月22日傍晚6點,晚霞痴痴不肯散去。無暇顧及落入房裡的夕陽,黃溪正在桌前做著畢業答辯前的最後準備。她的雙手不自覺在資料書頁間遊走,額前隱隱沁著汗。
縷縷清風拂過身體,明明應是涼爽的感覺,當時卻似觸到了爐火邊的風。事後回想起,黃溪打趣道,「佩弦自急」一詞,恰能描述那一刻的自己。
2008年,黃溪大學本科畢業,順利進入一家地方電視臺,成為了一名新聞主播。但工作幾年後她感覺自己「所學太少,能力太淺,想多讀點書」,便開始為進修做準備。經歷了母親生病、兩次考研失敗等變故後,30歲那年,「三戰考研生」黃溪終於拿到了心儀大學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
因為黃溪早已不是初出茅廬的學生了,所以看到她惴惴不安的樣子,周邊朋友很不理解,一個曾經做過數千場直播的人,竟然也能緊張到有些手足無措的地步?
△ 5月22日,安徽黃山,答辯前,黃溪在做最後的準備。
黃溪的這份緊張,源於此前預答辯成績的不理想。距離正式答辯尚有時日,她便在朋友圈裡寫下了「答辯當日不要打擾」的友情提示。而緊張的情緒,並未就此停止蔓延。答辯前夜,黃溪沒有逃過失眠的魔爪。
△ 5月22日,安徽黃山,黃溪忐忑等待答辯結果。
「上一次這麼緊張,可能是十幾年前,第一次做新聞主播上直播臺吧。」測試攝像頭的拍攝角度,調整入畫區域的書架、檯燈,穿好專門準備的衣服,化上淡妝……一切準備就緒後,黃溪抱了抱站在一旁的母親,叮囑她回房,暫時保持安靜。
暮色漸濃。傍晚6點半,黃溪終於在桌前坐下,打開電腦上的答辯視頻窗口。稍稍緩解的情緒,沒想到被幾分鐘後視頻聲畫不同步的突發狀況弄了個措手不及。她,蒙了。
△ 5月22日,安徽黃山,答辯前,黃溪測試答辯視頻的聲音畫面。
△ 5月22日,安徽黃山,答辯前,黃溪的導師發來鼓勵的信息。
「今晚答辯順利。」惴惴不安時,導師發來的一條信息,安撫了黃溪。放下手機,她重重地吸氣呼氣調整狀態,盡力找回平日裡的從容。
△ 5月22日,安徽黃山,黃溪調整呼吸,儘量讓自己不那麼緊張。
答辯順利通過,喜悅交織不舍
「可能是前期波折不斷,耗掉了大部分緊張吧。」 指針走到正式答辯點時,黃溪已經沒有那麼忐忑了,她自告奮勇第一個完成了所在場次的簡述論文環節。
導師們在肯定論文的同時,提出了諸多意見和質疑。雖然提前做好了心理建設,但是當多個問題同時飛向自己時,黃溪還是有些始料未及,騰地一下出現了「怎麼辦?過不了怎麼辦?」的循環式腦內彈幕。
△ 5月22日,安徽黃山,完成論文概述後,老師們提出的問題與質疑令黃溪手足無措,十分焦慮。
△ 5月22日,安徽黃山,黃溪重新整理思緒,準備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這個時候,多年新聞主播工作積累下的經驗讓她下意識地逼自己「關閉思維」,調整心態,理清思路。再次面對屏幕裡的老師們時,黃溪開始沉著應答,想法亦如發芽小樹般延展開來。看著老師們頻頻點頭,屏幕這邊的她愈漸自信,語速逐步提升,作答越發流利。
窗外早已沒了來往的車流人聲。鏖戰近三小時後,黃溪按下了視頻窗口關閉鍵,累癱在座椅上。屬於她的答辯時間,結束了。
△ 5月22日,安徽黃山,完成答辯後,黃溪癱坐在座椅上。
此時,黃溪的母親正坐在另一間房的床上,女兒答辯過程中,她保持著這一個姿勢幾乎沒變,生怕些微的走動發出聲響,影響女兒發揮。
△ 5月22日,安徽黃山,聽到女兒歡呼,黃溪母親才走出房門。
等待結果的過程是煎熬的。當視頻會議提示音再次響起,聽到答辯主席宣布通過的消息時,黃溪特別激動,開心得鼓起掌來。而隨後聽到自己的導師說「研究生生活結束了,以後到社會上好好的」時,黃溪的淚水奪眶而出,「不知道怎麼的,就感覺眼睛很酸,有種心裡的某一塊突然被抽走的感覺,可能是意識到真的就要離開學校了吧」。
棉被錄音棚裡兼職,度過個人財政危機
一場疫情,改變了太多人的生活。
求學期間,黃溪一直靠課餘時間的多份兼職支撐著自己的學業和家庭開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開學時間推遲,「宅」在家的她失去了不少經濟來源,被生活的壓力弄得有些疲憊。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唄,不是只有我最難。」熱愛生活的人會受到生活的眷顧,這樣的情況就在黃溪身上發生了。一段發布在朋友圈的朗誦視頻,讓她成功接到了一份「錄書」的工作。
△ 5月22日,安徽黃山,黃溪思考問題。
有波折才顯平凡珍貴,遇低谷方知成功滋味。「不是說生活有時如電影麼,劇本裡不設點『攔路虎』才不正常吧。」這一次給黃溪造成困擾的,是錄音環境。
颳風下雨、鳥語蟬鳴、車流熙攘、樓道雜音……此起彼伏的聲響總是會打斷錄製。她嘗試過各種方法,比如在衛生間錄製,因空間小、回聲明顯失敗;又比如借用朋友的空房、花錢去賓館,皆因不可控的聲音幹擾失敗。
萬萬沒想到,拯救這份工作的是一床被子。「也是偶然,發現了躲在被子裡錄音不僅安靜,而且沒有回聲。」
△ 5月22日,安徽黃山,黃溪在家中的簡易錄音棚內錄音,架子是花200元定製的,周邊搭著棉被
。
無意間發現「新大陸」後,黃溪立即花200元去專門定做了一個支架。之後的每天晚上8點,她就會把被子搭在支架上,開啟「錄書」工作。
△ 5月22日,安徽黃山,黃溪在自己用棉被搭制的簡易錄音棚裡配音。
黃溪的「生財之道」除了錄音配音,還有拍攝視頻等。她說,有時候為一些平臺提供視頻素材,不只為了賺錢,興趣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有時候遇到喜歡的題材,哪怕不掙錢,也會屁顛屁顛把活兒接下來。」
△ 5月23日,安徽黃山,黃溪在一景區裡拍攝短視頻。
比如剛剛結束的五一小長假,她就提前預約購票,在假期首日進入家鄉最有名的黃山景區拍攝挑山工視頻。「雖然稿費還沒有花費多,腿也疼了一周,但是視頻上了熱搜,還是很開心的。」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的逐漸好轉,開放的戶外區域越來越多,黃溪之前的經濟來源也在慢慢回來。
山高水遠,未來路長
兼職非長計,對於馬上就要離開校園的黃溪而言,畢業答辯之外,找工作是當前最重要的事。
一月校招時,黃溪與一家公司基本達成了就業意向,原定四月報到上班的計劃因疫情沒了下文。「也沒有什麼負面情緒,當時覺得不能去就抓緊時間準備答辯吧,沒有想太多。」她表現得很淡定,「而且這些年一直在外求學打拼,正好可以趁著這個時間多陪陪母親」。
隨著本地及周邊省份的復工復產規模加大,黃溪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求職。「剛剛去浙江參加了兩個面試,正在等待消息。」她說自己現在的心態其實和讀研之前不會有什麼差別。自己喜歡的行業,儘量離家近,方便照顧母親,就是黃溪找工作的目標。
△ 5月,安徽黃山,黃溪準備前往浙江參加面試。
△ 5月,浙江,面試前,黃溪特意換上了高跟鞋。
△ 5月,浙江,面試前,黃溪打理頭髮。
△ 5月,浙江,黃溪一邊等待面試,一邊回覆信息。
△ 5月,浙江,黃溪排隊等待面試時靠牆休息。
△ 5月,浙江,面試結束後,黃溪準備前往下一個面試點。
△ 5月,浙江,面試前,黃溪翻找資料。與輕裝上陣的本地求職者不同,她帶著行李奔赴面試點,便於結束後趕火車。
夕陽下,黃溪挽著母親,說著往日的趣事,也聊著她的未來。黃溪堅信,自己離目標已經越來越近了。
△ 5月23日,安徽黃山,黃溪和母親一起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