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導,前不久澳大利亞國防部發言人公開承認,在2009至2013年期間,澳大利亞駐阿富汗部隊以非常殘忍的手段,殺害了至少39名阿富汗平民,其中甚至還包括兩名14歲男孩。而澳軍士兵之所以會對這兩名未成年人痛下殺手,僅僅只是因為懷疑他們同情塔利班,兇手不僅將兩人以割喉的方式殺死,還隨手把屍體扔進了河裡。除此之外,澳軍還曾無緣無故的槍殺一名正在田間勞作的阿富汗農民,原因據說是指揮官想讓他的士兵「練膽」。
在更早之前,曾有一位匿名的前美國海軍陸戰隊軍官向媒體爆料稱,他在阿富汗服役期間,曾親眼目睹過澳軍士兵槍殺戰俘的行為,當時他是一名直升機機長,負責將澳軍特種部隊和幾名阿富汗戰俘運走,但由於直升機上缺少一個座位,幾名澳軍士兵嘀咕了一陣後,直接將一名戰俘當場槍斃,接著坐上直升機揚長而去。這位前軍官表示,在駐阿富汗的多國部隊中,澳軍的名聲是最惡劣的,他的戰友們用「嗜血」這個詞來評價他們,稱他們絕對是患有精神疾病。
澳軍的種種暴行被揭發以後,引來了國際社會的一片討伐之聲,但是西方國家這回卻唱起了反調,竟然幫著澳大利亞辯解,甚至反過來指責我們,如此行徑令人感到十分詫異。原本自由、平等、博愛等都是西方的主流價值觀,再加上澳大利亞在西方國家中名聲一向不佳,不少人將他們視作罪犯的後代,是粗魯的野蠻人。所以當澳軍暴行事件發生後,很多人都以為西方國家這回肯定要「大義滅親」了,可萬萬沒想到的是,「白左」氛圍非常濃鬱的法國竟然率先站出來為澳大利亞說話。
11月30日,法國外交部發布官方聲明稱,批評澳大利亞軍人謀殺阿富汗平民的言論「存在偏見」、「令人反感」、具有「侮辱性」。不得不說,法國方面的表態著實讓人無法理解,因為事件的起因源自一幅諷刺漫畫,結果澳總理莫裡森看到該漫畫後暴跳如雷,公開稱這張「照片」(其實是漫畫)是「偽造的」,侮辱了澳大利亞軍人的形象。如果說澳大利亞作為涉事方,通過胡攪蠻纏、耍無賴可以一定程度上混淆視聽,維護自身名譽。那麼法國此時發聲,則很難從利害關係角度找到原因,畢竟法國自身也曾因諷刺漫畫遭到恐怖襲擊,而且堅決不肯向穆斯林群體道歉,稱這屬於言論自由。發生在10月16日的「法國教師被斬首」事件,就是因為遇害教師在課堂上展示了幾幅諷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而遭到極端分子的襲擊身亡。事件發生後,法國上下舉國悲痛,還為遇害教師舉行了國葬,總統馬卡龍聲稱決不妥協,要捍衛法國人的言論自由權。結果類似的事情發生時,法國人的態度卻180度大轉變,絕口不提什麼言論自由了。
與西方國家的包庇袒護相比,俄羅斯在關鍵時刻說出了大實話。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洛娃表示:澳大利亞在國際上的信譽已經完全粉碎,澳大利亞所謂保護世界的承諾,應該重新被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