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隨著《鹿鼎記》劇情一步步的深入,原本對張一山的那些差評已經少了許多,但時不時還是有人會繼續說他演技不行。直到《鹿鼎記》大結局的時候,小編發現大家其實錯怪張一山了,因為張一山並不是演技不行,而是前期導演需要那樣的韋小寶。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人仔細觀看了《鹿鼎記》的大結局,雖然在劇情上有些草草收尾的意思,但整體上來說還是非常不錯的。特別是最後一集的時候,張一山在不同片段時的眼神,表現的非常真實。不誇張的說當時的張一山,其實是在用眼睛演戲,而且演的非常好!
第一個片段眼神,韋小寶從布酷房出來後,轉身時露出的眼神大家注意了嗎?我從他眼中讀出的東西是落寞,那種茫然落寞找不到方向的感覺深入人心。因為在劇情中他最後是和皇上在布酷房摔跤,而當時的韋小寶被皇上摔傷而來,出門後轉身時痛苦的表情非常真實。
其實在劇情的那個時候,韋小寶已經有了離開京城的念頭,只是他還沒有下定決心,所以在落寞過後下意識地看了眼身後,其實他這一些並不是看大門,而是在看大門裡那個與他一起長大的皇上,自己曾經的那個好兄弟,不管自己幹什麼都會支持自己的小玄子。僅僅是這一小段,張一山眼睛上的戲就非常好!
接下來是韋小寶準備離開皇宮時,途中遇到了正在巡邏的趙大哥二人。他本來想上前大聲招呼,但隨著他們越來越近,兩人卻當作沒看見韋小寶似的,把頭撇在了一邊。當時的韋小寶話到嘴邊又落下,他明白不管自己當時說什麼都沒用,兩人還是不會離自己的,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牆倒眾人推嗎?
其實《鹿鼎記》的大結局中,最有深意的眼神就是最後一幕,韋小寶成功逃出了皇城,他坐在船頭自言自語地說著獨白,當時的眼神雖然有些落寞,但張一山展現出來的,更像是看破紅塵的感覺。經歷了這麼多是,遇到這各種各樣的人,被人出賣被人冤枉,別人的不信任,這一切都是他所經歷的東西。所以說張一山的演技哪裡差了?你從他的眼神中讀懂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