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衝喜
古人說「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又說「一喜擋三災」。其實用上「災禍」兩字又未免太嚴重,但犯太歲的人,如能在同一年籌辦喜事的確可以將壞影響減至最低。
各種喜事中尤以結婚、生兒育女及置業等最佳,但這些人生大事很難刻意「製造」,所以不妨透過其他喜慶事如上契、壽宴等衝喜。另外,不時出席喜慶活動及多吃喜慶食品都可略為提升運勢,但犯太歲者碰上探病問喪便可免則免。
二、小心部署計劃
犯太歲代表多變動,包括轉工、搬遷及有較大的投資計劃(如從事生意可以是倒閉或擴張業務)等。雖然今年會多變動,但好壞仍是未知之數,所以下決定前更應詳加考慮。
三、製作太歲符
圖為本處製作的2022年壬寅太歲符,需要的福主可以跟本人聯繫。
四、拜太歲
拜太歲亦是常見的化煞方法,但年輕一輩未必懂得當中的細節。其實拜太歲的方法可繁可簡,但下面的步驟則不可缺少。
一般來說拜太歲可粗略分為三類:
往大廟參拜
各地有很多寺廟都供奉了太歲,但當中最大規模則是龍虎山的天師府。進大願和進細願的拜祭方式略有不同,如欲到大型廟宇參拜,步驟應為:
先到廟外買一份太歲衣(太歲衣的作用有如一份表格,將自己的名字、年齡及出生年月
日寫在上面,以知會太歲應保佑哪一位)。
首先往六十太歲的統領上香。
往當年太歲上香(2022壬寅虎年的太歲為「賀諤」,又名「賀賁」)。
再到自己出生年的所屬太歲上香(大廟設六十太歲一覽表)。
逐一向其餘太歲上香。
最後將太歲衣化掉。
往小廟參拜
小廟因為地方狹窄,很多時會將六十位太歲放在一起,所以拜祭方式比大廟簡單:
廟外購買壽金(小廟一般沒有正式的太歲衣出售,所以通常用壽金代替)。
壽金上寫上自己名字及出生年月日,壽金數目則按自己歲數多少而定。
向廟中太歲上香參拜。
將準備好的壽金放到太歲像下(可請廟中工作人員代勞)。
化掉其餘衣紙。
家中自行拜祭
不論大廟小廟,新春前後總是人頭湧湧,如果不想往廟宇參拜,其實亦可在家中自行拜太歲,俗語稱為「拜當天」:
在紅紙上寫下該年太歲資料,以本年為例,可寫上「壬寅年當年太歲之位」或「壬寅年
賀諤太歲位」。
將紅紙放到家中大神(如觀音、關帝)旁邊。
以六色果(六款生果)、煎堆及齋菜等供奉,再誠心參拜。
將衣紙化掉。
不論你用哪種方法,只要誠心太歲便會保佑。至於最適當的拜太歲的日子可以參考本書拜太歲吉日,而帶去供奉的物品不需有肉,只需要簡單的香燭及生果便可。
拜太歲後亦要謹記於年尾「還太歲」,以酬謝神明一年來的庇佑。還太歲的最適當時間為每年的冬至前,即公曆12月22日至23日左右,方法跟一般還神步驟一樣,同樣只需準備生果香燭便可。
拜太歲的方法,現代人都會覺得太麻煩,可以找專業人士進行拜太歲法事。,需要的福主可以跟本人聯繫。
人人適用趨吉避兇方法
如果你並非犯太歲,但從運程預測中得知來年運勢不佳,其實亦有其他方法趨吉避兇。
化血光之災:捐血或放生
如流年運勢特別容易受傷,甚至有血光之災,除了捐血,主動做全身檢查、洗牙或補牙等都算「應劫」。另外,「放生」也是一種福德,可減低運勢的負面衝擊,最好選擇那些快將成為「刀下亡魂」的家禽或海鮮,但必須留心放生的動物是否有充足覓食能力,亦要注意放生地點是否恰當,以免好心做壞事。
如果流年易有血光之災,危險性活動切勿參加,也忌開快車,總之生活上更加要事事小心謹慎,也要備有足夠的醫療保障以求安心。
化白事:施棺或贈醫施藥
如流年家宅運不穩,甚至有白事之象,宜透過「施棺」或贈醫施藥來穩定整體家宅運。所謂「施棺」,其實指幫助那些過身後無以為殮的貧苦大眾。除了捐助殮葬費外,亦可向死者家屬提供生活上的幫助。這種善舉是莫大功德,亦助人助己,可以化解自己家中輕微白事。
此外,主動向其他病者贈醫施藥也是積福之舉。不妨直接捐款予非牟利的醫療機構,用作資助其他貧苦大眾購買藥物或改善醫療設施,既可助人,亦對自身的健康運及家宅運有所提升。
諮詢範圍:
1. 風水調理布局(催財/催官/催學業/催婚姻/催健康)
2. 六爻梅花佔卜(財運/事業/官運/疾病/學業)
3. 八字命理預測(財運/事業/官運/疾病/學業)
4. 微信頭像改運
5. 駕照考試改運(科目二/科目三)
6. 道法法事化解(送嬰靈/送冤親/還陰債/補財庫/祈福/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