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經典:大提琴&低音提琴 7張專輯大禮包

2021-02-19 古典音樂分享

特別推薦名家經典7張專輯:

大提琴&低音提琴大禮包


馬友友 2CD

《演變六章 - 巴赫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發行逾百張專輯,贏得十九座葛萊美獎,馬友友重返初衷絕對經典之作。超過六十年演奏生涯,第三度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錄音。馬友友:「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是我音樂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馬友友有個心願:要讓更多人聽見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越多越好。新錄音同時也象徵全新的開始,未來數年,除了持續深究樂曲之外,馬友友還會在世界的各個音樂廳,演出全本六首無伴奏組曲。2017年9月,馬友友在好萊塢露天劇場(Hollywood Bowl)的全本巴赫無伴奏音樂會,《洛杉磯時報》說,現場超過一萬三千名的觀眾「聽得如痴如醉」!


在忙碌的演奏行程之餘,馬友友也致力於推廣文化活動,透過文化,將大眾與公眾機構整合起來。馬友友相信,在瞬息萬變的時代,只有人文才是型塑人類未來的關鍵角色。馬友友說,「這是我最後一次錄製巴赫無伴奏,同時也是展開全新旅程的第一步。分享給那些在顛沛流離的時刻,尋求慰藉與平衡的人們。卡薩爾斯,我的父親,還有我,以及數不清的人,都在巴赫的音樂裡找到救助。音樂,就像所有的人類文化一樣,幫助我們更加理解我們的環境、人際關係、還有我們自己。文化讓我們可以想像一個更美好的未來,文化把「他人」轉換成「自身」。這些事情,一直都很重要」。

音色最醇厚的大提琴協奏曲錄音,皮亞蒂戈爾斯基錄音已是他晚年時間,其演奏與早期哥倫比亞/奧曼迪不可同日而語,但我們依然可以聽到大師的獨特氣質和優美連綿的發音,錄音是大提琴稍為趨前……喜歡大提琴的發燒友必買。

——《CD/DVD聖經》

大提琴向來以低沉迷人的音色,為發燒友所喜愛。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協奏曲優美迷人、色調溫暖,向來是大提琴曲中試金石之作。此輯中皮亞蒂戈爾斯基以其詮釋浪漫派作品的深厚功力,將大提琴豐潤迷人的音色發揮到極至,被認為是作品與演奏的天合之作!

 

沃爾頓的協奏曲原本就是寫來獻給皮亞蒂戈爾斯基的,本專輯收錄的也是皮亞蒂戈爾斯基與明希在1957年的首演錄音,原汁原味,可謂珍貴絕倫。它似乎生來就是用於考驗音響素質的,音場十分驚人。

《日本唱片藝術》推薦,德沃夏克 舒曼 「大提琴協奏曲」,葛萊美獎大提琴大師斯塔克演奏。大提琴家的試金石,愛樂者必備的基本曲目。大提琴大師斯塔克超越自己,媲美羅斯特羅波維奇版本的珍貴錄音。

驚現!他並非只有巴赫的「大無」。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協奏曲以浪漫、抒情和至難的技巧,被譽稱為十九世紀最偉大的大提琴協奏曲。舒曼的大提琴協奏曲也蘊藏了高度的演奏技巧,與他的鋼琴協奏曲互相輝映。

斯塔克的演奏追求質樸、剛勁,特別以演奏巴赫的作品著稱,但是在本專輯中他泰然自若的運功和天賦非凡的技巧,不時觸動聽者的心弦,這讓人不禁感嘆:聽斯塔克,不能只聽他的巴赫。

另外,國際知名美籍指揮家斯拉特金領銜的聖路易斯交響樂團和英國指揮大師戴維斯率領的班貝格交響樂團的演奏也中規中矩,較好地把握了樂曲的獨特韻味。

 

 

「音準無暇,技巧紮實,音色優美感性」

——《紐約時報》

「魅力非凡,遊刃有餘而毫不保留。」

——《英國衛報》

「它具備音樂的睿智和敏感,成熟而深邃。」

——權威提琴雜誌《Strad》

出生於上海音樂世家的秦立巍是當今古典音樂界最炙手可熱的大提琴家之一。他13歲時便獲得中國全國大提琴比賽第一名,1992年獲得澳洲全國大提琴比賽第一名。迄今為止,秦立巍已包攬了12個國際大賽的第一名及眾多榮譽:他是英國皇家北方音樂學院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終身教授、被英國BBC廣播公司譽為「新一代藝術家」稱號等。1998年,秦立巍獲得第11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大提琴銀獎,這也是近四十年來中國大提琴家在該項比賽中所獲的最高獎項。2002年,秦立巍當選澳大利亞「十大傑出青年」。

華人音樂家秦立巍是當今世界樂壇上最為傑出的大提琴演奏家之一,被譽為新一代的馬友友。《紐約時報》曾評價他的演奏:「擁有無瑕的音準,鋼鐵般的技巧和柔美的音色。」 

秦立巍在環球錄製的第一張唱片曲目為極具挑戰性的貝多芬大提琴奏鳴曲全集。他也成為繼馬友友之後又一位在國際知名唱片公司錄製這一經典曲目的華人大提琴家。


「大師系列」「大師-41」

巴赫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低音提琴演奏)


近五年來,最重要的古典新專輯出版計劃。星外星隆重推出「大師系列V」,讓真實更加真實,這裡的每一個音符都來自上世紀珍稀乃至無以尋覓的歷史錄音。

埃德加·梅耶(Edgar Meyer,1960-)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低音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他平常演奏的樂器是鋼琴和低音提琴,同時還能演奏吉他、班卓琴、古大提琴、曼陀林和多不羅等樂器。5歲起梅耶便師從父親學習低音大提琴。1994年獲專門給古典音樂最高成就者頒發的艾弗裡·費雪大獎,成為首位獲該獎的低音大提琴演奏家。梅耶與大提琴家馬友友合作的錄音曾創下美國流行音樂排行榜榜首並停留了16周的成績,並為他們贏得葛萊美獎最佳古典跨界專輯。2012年,他們再度合作的錄音再次榮獲一座葛萊美獎。

巴赫的六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BWV 1007-1012)是無伴奏樂曲中最早聞名於世的典範,在音樂結構、藝術魅力和思想深度上都舉世無雙,自1901年被卡薩爾斯「發現」並介紹給全世界的聽眾以來,它們便成了無限意義的延伸,更被譽為演奏家技巧與修養的試金石,卡薩爾斯、史塔克、傅尼葉等無數大師都爭相屢次詮釋這一紀念碑式作品。這張由埃德加·梅耶用低音大提琴演奏的錄音版本獨一無二,成為古典發燒友爭相追捧的經典名盤。


低音提琴名演發燒天碟——低音提琴演奏家弗蘭克·杜薩《Father Time 牛筋王1》


這張由美國低音提琴手弗蘭克·杜薩(Frank Tusa)作為領奏者之一的專輯《牛筋王1》被enja納入24bit大師系列中。專輯錄製於1975年,杜薩包攬作曲,他將爵士與世界音樂、吉普賽音樂融合,完美地為樂迷展現了融合爵士的魅力。專輯中的其他樂手也是相當有來頭,比如演奏鋼琴的裡齊·貝拉切(Richie Beirach),他曾是Stan Getz的鋼琴手,而來自巴基斯坦的打擊樂手巴達爾·諾伊(Badal Roy) 則曾為Miles Davis效力。

——弗蘭克·杜薩

Enja(恩亞)是一家爵士音樂廠牌,1971年創立於德國慕尼黑。40多年來,Enja以嚴苛的德國製造打造著高品質音樂產品,至今出版發行音樂專輯超過800種,其中包括小號大師查特·貝克,鋼琴大師伊布拉辛,爵士女伶珍妮·伊文斯等在內的老中青三代知名音樂家的作品。Enja的每一份錄音都以發燒水準製作,品質一流,我們精挑細選了一系列最適於音響試音的發燒唱片引進出版,以饗樂迷。

 

「24bit大師」(24bit master edition)系列唱片系Enja公司於2006年將30個當年具備發燒品質的錄音以24bit聲音規格進行高規格(24bit)後期母帶混音處理後,再版發行,使當年珍貴的錄音得以煥發生機,也讓樂迷可以很容易地聽到無比珍貴的歷史錄音。

Super ADMS是Leo Fung集合3年ADMS母盤調教經驗,不斷尋求突破,並不斷更新器材和線材,不斷鑽研音頻的玄妙下的成果。新系統在母盤音效改善上令音場更闊更深,動態衝擊力和能量的表現更大,通透度明顯更勝一籌。Super ADMS母盤調音技術又比ADMS再更上一層樓, 音色更臻完美。

這張錄製於1975年的專輯,將爵士與世界音樂、吉普賽音樂融合,完美地為樂迷展現了融合爵士的魅力。

恩亞系列大牛筋與吉他爵士二重奏發燒天碟——五弦低音提琴展技高手雷納德·加西亞·馮《全世界》


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大牛筋」,更不曾聽過它低沉醇厚的音符,如果你又對雷納德•加西亞-馮聞所未聞,更不知道他是「大牛筋」展技高手,那麼,快來聽聽這張專輯,它不僅能滿足你的好奇心,更能讓你見識你不曾知道的音樂世界。

這是「大牛筋」展技高手超技完美呈現,11首沒有特定形式的音樂,引領聽者走向希望與光明。專輯即融會歐美,貫通東亞,且旋律醇厚迷人,充滿正能量的音樂,全世界的音樂。

典發燒友必備|大提琴&低音提琴 7張專輯大禮包:

1.馬友友《演變六章 - 巴赫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2CD

2.TD18德沃夏克沃爾頓大提琴協奏曲

3.Best100-62德沃夏克/舒曼 大提琴協奏曲

4.秦立巍:貝多芬大提琴奏鳴曲全集(14再版)

5.「大師系列」「大師-41」 

巴赫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低音提琴演奏)

6.低音提琴名演發燒天碟:

低音提琴演奏家弗蘭克·杜薩

《Father Time 牛筋王1》

7.恩亞系列大牛筋與吉他爵士二重奏發燒天碟:

五弦低音提琴展技高手雷納德•加西亞-馮《全世界》

- end -

*微信編輯:星妹(來自享樂愛樂聯盟)

*圖片:網絡

相關焦點

  • 古典發燒友必備|名家經典:大提琴&低音提琴 7張專輯大禮包
    特別推薦名家經典7張專輯:大提琴&低音提琴大禮包
  • 名家經典:大提琴&低音提琴
    他平常演奏的樂器是鋼琴和低音提琴,同時還能演奏吉他、班卓琴、古大提琴、曼陀林和多不羅等樂器。5歲起梅耶便師從父親學習低音大提琴。1994年獲專門給古典音樂最高成就者頒發的艾弗裡·費雪大獎,成為首位獲該獎的低音大提琴演奏家。梅耶與大提琴家馬友友合作的錄音曾創下美國流行音樂排行榜榜首並停留了16周的成績,並為他們贏得葛萊美獎最佳古典跨界專輯。
  • 大提琴&低音提琴專輯淘碟指南
    他平常演奏的樂器是鋼琴和低音提琴,同時還能演奏吉他、班卓琴、古大提琴、曼陀林和多不羅等樂器。5歲起梅耶便師從父親學習低音大提琴。1994年獲專門給古典音樂最高成就者頒發的艾弗裡·費雪大獎,成為首位獲該獎的低音大提琴演奏家。梅耶與大提琴家馬友友合作的錄音曾創下美國流行音樂排行榜榜首並停留了16周的成績,並為他們贏得葛萊美獎最佳古典跨界專輯。
  • 怎麼分辨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1.從外形視覺上看:小提琴(Violin)和中提琴(Viola)都是橫把位(夾在脖子上演奏),同規格的中提琴比小提琴略微大一點(近看容易比較出);演奏姿勢都差不多,只是對於演奏員來說,把位(簡單的說就是兩手指在同一音高差之間的距離)小提琴小一點,中提琴大一點。帕薩卡利亞 中提琴小提琴二重奏大提琴(Cello):最直觀的,是只能坐著演奏的。
  • 劉漢盛榜單\十大發燒唱片榜上天碟《倫敦低音大提琴之聲 》SACD
    當來自倫敦愛樂樂團、皇家愛樂樂團、BBC交響樂團等英國一流名團的低音提琴名家齊聚一堂,最震撼人心的低音提琴合奏便應運而生。    這張自發行以來一直於古典圈和發燒圈都炙手可熱的天碟《倫敦低音大提琴之聲》由英國頂尖低音提琴大師加利·卡爾(Gary Karr)和其他8位來自英國各個著名樂團的低音提琴演奏家共同執弓
  • 知識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的不同
    專業  純正  高品質                  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的不同之處
  • 【古典樂器】低音提琴
  • 低音提琴《輓歌》一曲無字的輓歌,漫過心際的孤獨.
    低音提琴是一個比大提琴音域更低的樂器,但演奏起來卻一點也不遜色於大提琴,在表現悽美的旋律時甚至比大提琴更加飽滿有力量。7日)是一位義大利的低音提琴家、指揮家以及作曲家。雖然博泰西尼生前作為獨奏家、指揮家、作曲家、音樂教育家等多重分身活躍在舞臺上,但在西方音樂史上,尤其是提琴藝術史上,博泰西尼主要是以低音提琴炫技名家的身份而為後人所知。他的作曲生涯也主要是為了低音提琴服務的,並將這種樂器的獨奏性能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輝煌高度。後世稱博泰西尼為「低音提琴界的帕格尼尼」。
  • 【發燒名盤】《倫敦提琴經典》SACD——給音響系統做個「全面體檢」
    這個系列由指揮家Geoffrey Simon精挑細選英國四大樂團:倫敦愛樂、皇家愛樂、愛樂管弦樂團與 BBC 愛樂中頂尖的弦樂手所組成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與低音提琴合奏團所灌錄。 當中,由40把大提琴演奏的《倫敦大提琴之聲》、48把小提琴演奏的《倫敦小提琴之聲》、48把中提琴演奏的《倫敦中提琴之聲》、10把低音提琴演奏的《倫敦低音提琴之聲》……每一張專輯都獲得廣大樂迷的喜愛以及權威樂評家的高度讚賞
  • 極為罕見的7版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給你永恆的感動!
    比爾斯瑪是一位具有學者氣質和人道主義精神的大提琴家,他非常善於演奏巴洛克時期的大提琴作品,並推崇以「古樂」的方式詮釋作品。他錄製的這套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備受讚譽,深沉含蓄,不疾不徐,速度和力度都恰到好處,具有典型的學院派氣質。他的琴聲中有著一種歷經滄桑後的頓悟感,這非常符合巴赫作品中人性與神性高度統一的特質,充滿了哲學意味。 巴赫:第四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
  • 為低音提琴刷存在感
    他還曾與楊秀桃音樂學院樂團在二零一二年合作了由美國著名作曲家弗蘭克-普若託的低音提琴協奏曲《帕格尼尼主題與九個變奏》的亞洲首演,大獲好評。2015年,他受邀加入了Barrage 8,這個流行樂隊融合了搖滾舞曲、鄉村音樂、古典音樂,運用提琴豐富多變的音樂表現力再結合一些運動技巧、芭蕾舞和打擊樂,並配以輕搖滾藝術,創造出了一種多方位的感官體驗和震撼。自1997年起,全球巡演演出場次超過3000場,橫跨亞洲、美洲、歐洲27個國家。總共發布過五張專輯、及一張現場專輯、一張精選集和兩張巡演DVD。
  • 【獨幕劇】話劇《低音大提琴》今日正式開售!
    《低音大提琴》國際舞臺演出最多場次的單人獨幕劇 福建人藝(省話劇院)將在5月首演由國家一級導演陳大聯執導獨幕劇 《低音大提琴》。 原作《低音提琴》由德國著名作家派屈克·聚斯金德創作。
  • 低音提琴 | 世上最雄渾性感的聲音
    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相比,低音提琴保留了更多原來維奧爾琴的外形,比如在琴肩部分,低音提琴是斜的,但其他三種提琴卻是圓形的。近年來,加入第五條弦的方法在各地不少的職業樂團中被採納使用。另外亦有其他方法:除此以外,早期的低音提琴尚有3弦五度定弦法(一度流行於義大利等地的獨奏低音提琴家)、3弦4度定弦法等等,今已淘汰。今日有少數低音提琴家主張4弦5度定弦(A2, D2, G1, C1)。由於這種定弦要求演奏者的手需夠大,且對傳統的低音提琴指法、把位體系有徹底改動,因此尚未流行開。
  • 《低音大提琴》:聚斯金德經典小人物話劇
    《低音大提琴》的編劇是長期居住在法國巴黎的德籍作家、小說《香水》的作者派屈克·聚斯金德。這部作品是其舞臺處女作。
  • 中國愛樂青少交低音提琴導師張師銘|「大器晚成」的藝術人生
    07年受到低音提琴首席邵世岐老師的啟發和引導,考入中國愛樂樂團擔任低音提琴演奏員至今。導師問答 小編:您與低音提琴的淵源?張師銘老師:我與它之間的淵源,說起來還真挺有意思的。我記得大概7、8歲的時候偶然間我看到一篇小短文,短文的題目叫《河馬與低音提琴》。大概講的是一頭可愛的河馬為了不讓一臺低音提琴掉落在水裡,張開大嘴含著琴最終保護了它的小故事。
  • 傅永和:扛起臺灣低音提琴大旗的音樂家
    >越 聲  前不久,臺灣著名低音提琴演奏家、教育家,現任臺北藝術大學、東吳大學及實踐大學副教授的傅永和來上海音樂學院與同行交流,聊天中得知其花費多年精力而「打磨」出來的改編版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低音提琴版本,一經出版,由於適合低音提琴演奏,即刻成為中國眾多低音提琴音樂比賽的指定曲版本。
  • 發燒天碟|Gary Karr蓋瑞.卡爾大提琴SACD精選套裝
    蘇珊娜」、「康城賽馬」、「尋求主耶穌」、「深河」、「老黑喬」等早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曲目。這次低音提琴大師蓋瑞.卡爾與老搭檔Harmon Lewis以二重奏的形式重新演繹,展現濃濃的民謠風味。這張專輯分為兩個部分,除了第一部分收錄14首佛斯特作品之外,另外選了5首同樣經典的黑人靈歌。
  • 樂器皇后小提琴與大提琴,你知道還有中提琴嗎?
    原均為羊腸制的裸弦,約從18世紀起,低音G弦常包以銀絲,使其反應靈敏。現代則將G、D、A3根弦用纏金屬絲的羊腸弦或鋼絲纏弦,晚近也用尼龍弦。E弦改用鋼絲弦,使其在高音區的音色更佳。大提琴是由古代歐洲的膝琴演變而來的,自16世紀以來即流行於世。大提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6世紀末,是一種叫作「低音維奧爾琴」或「膝間維奧爾琴」的 15世紀的樂器演變而來。
  • 中國愛樂樂團大提琴演奏家張集老師帶你了解大提琴
    小編:大提琴在交響樂隊中的地位與作用?張集老師:大提琴在交響樂隊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大提琴的音域寬廣,在交響樂的配器中經常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在第一小提琴和管樂演奏旋律的時候經常作為低音的陪襯。在交響樂的演奏中,低音聲部的節奏往往決定著一首作品的成敗,當然在很多交響樂作品中也有大提琴演奏的大段旋律片段,比如: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的第二樂章,就是由大提琴聲部的旋律開始,其他聲部逐漸加入。所以大提琴在交響樂中不只是一件伴奏樂器,它是交響樂團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 藝術 | 低音提琴:感受來自胸腔的共振~
    又稱倍大提琴。提琴家族中體積最大、發音最低的弓弦樂器。它是樂隊中音響的支柱,基本節奏的基礎。低音大提琴用於獨奏略顯單調,但一加入合奏中,則使整個合奏發出充實的音響與立體的效果,因而成為管弦樂、室內樂、爵士樂等所有合奏種類的基礎。低音提琴是四度定弦,4 根弦分別是E、A、D、G,為了避免在低音譜表上過多地加線,其音響比實際記譜低 1 個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