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娛姬電影』▲ 你想看的這裡都有
最近你應該經常會聽到一個劇的名字。
《傳聞中的陳芊芊》,目前豆瓣7.6分,在小而美的劇作中,這個評分很可觀。
《傳聞中的陳芊芊》是趙露思和丁禹兮主演,通俗來講,這部劇就是甜寵搞笑題材。
劇情比較有意思:母胎單身的編劇陳小千寫了一部古裝劇,但是男主韓爍卻不滿意劇本的感情戲。後來陳小千進入了自己的劇本中,成為了花垣城地位尊貴的三公主陳芊芊。本來是一個活不過3集的小角色,卻為了活命開編劇副本。
近幾年通過「奇葩劇情畫風」成功上位的「小作坊劇」其實很多,像是《太子妃升職記》等等,張天愛也是憑藉這部劇才走入了主流觀眾的視線。
而對於這種類型的劇,我們不能要求太多。比如像是服化道、演技可能都達不到標準好劇的水平。
服飾顏色鮮豔俗氣顯廉價。
道具太少,沒有絲毫煙火氣。
場景單薄,道具假。一塵不染的水泥地,和旁邊灑落的水果車,一看就是隨意搭建的場景。
群演表情浮誇,還出現在各個場景,並多次循環利用。
橫國的盒飯那麼好吃嗎?
總的來說,劇的精美程度是完全達不到及格線。
但是《傳聞中的陳芊芊》靠著「沙雕」「節奏」「劇情」「女尊」「穿越」「上帝視角」等等其他方面,慕名而來了大批觀眾。
首先,是「女尊」這個設定。
「女尊」在小說中,其實很常見,我們學生時代,很多人都讀過幾本「女尊」的小說,但是真正改編成劇的不多,我印象是第一部。
「女尊」區別於大女主劇,大女主劇的設定一般是在男尊女卑社會裡,通過自己的努力而達到一定的社會定位,可以和男性並肩而立,或者超越男性。
但「女尊」,從設定的源頭上就完全不同。《傳聞中的陳芊芊》中,在花垣城是以女為尊,女人當家做主,女人天生金貴,而男人的地位卑劣。男人沒有做官和讀書寫字的資格,女人可以娶很多個「老公」。
為了體現這個中心思想,劇中在各個場景中都會展現「女尊」的狀態,很「有趣」,也很有「諷刺」的味道。
比如生孩子。如果一個家庭中生了女兒,就會特別開心慶祝,要是生的是男孩,這家男人就會被唾棄,說你這個廢物,你這是要絕了先人的後。
男孩不僅沒有讀書的權利,還會被勸告說,讀書還不如找個好人家。
他們要苦修男德。
大部分賣藝的歌舞人員都是男人。
還有一個關於男德的「七出之罪」。比如膝下無女,不順父母,不安於室,不合規矩.等等。
男人還需要在新婚之夜畫上守宮砂。
在新婚之夜,還要帶著面巾,誰將面巾取下,男子就要追隨於誰,否則就要視為不貞。
如果男生生病了,還會被安慰,「注意身體,多喝熱水。」
有意思的是,關於前段時間網上最火熱的Papi醬孩子的「冠姓」問題,這部劇裡也有。在女主所生活的地方:出生的孩子是跟媽媽的姓。
還有一個場景是,當時女主騙所有人說自己懷孕,都知道孩子不是和男主生的,後來聖旨還給男主頒了個翡翠金冠的帽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綠帽子,送了一堆綠色的獎品。而這個頒獎,是長輩在誇獎男主,恪守夫德,賢良大度。
女尊社會中,男性也會為了爭寵,而耍心機。
這些片段本身就是取悅女性觀眾,看的時候會格外感覺到「爽」。
所以說白了,它能夠在圈內「小火」,也逃脫不了它本身是個「爽劇」的設定。
第二,「沙雕」「搞笑」也是這部劇的一個主題。
在豆瓣的歸納欄裡,它的第一個屬性,是喜劇。
「喜」在哪個方面呢?就是不按照套路出牌。
這部劇女主是「上帝視角」,因為小說是她寫的,她知道故事的走向,所以她要按照已知去改變。
第一集,男主韓爍和女主陳芊芊大婚,原劇本,韓爍會在大婚之夜用毒酒把陳芊芊毒死。
然而開了上帝視角的陳芊芊,當然早就知道了這件事,直接逼問男主,「酒裡有沒有毒,你心裡沒點數啊。」
笑死。
被發現下毒的男主表情也是一副尷尬模樣。
第一次嘗試失敗,就開始第二次下毒,說要把毒下到琉璃盞裡,結果發現上的菜盤被女主全部都換上了琉璃盞。
在原小說裡,有個角色叫做梓銳。陳芊芊說塑造這個角色,當初是為了增加字數,才在你的身上加了好多的詞。(瞬間聯想到了國產劇的「注水」、「加戲」)
劇裡的臺詞也比較好笑,而且好笑的同時,你細品,還真的有道理。
而且就愛反套路。
本來鎮國之寶龍骨是要到大結局一直都有的,結果還沒到第十集,就被女主給燉了拿去給男主治病,病是治好了,只是男主沒了滅花垣城的動機,按照原來劇本的內容,就已經結局了。
劇中沙雕好笑的場面很多,也比較頻繁。
很多人都說這部劇是下飯劇,下飯劇其實就是保證輕鬆好笑,劇情節奏順暢就足夠了。
但是「沙雕」很容易走入一個誤區,就會變成「腦殘劇」,這個度一定要把握好,很多劇因為度沒有把握好,天平傾斜嚴重,就成了「爛劇」。
第三個選項是「甜寵」。
《傳聞中的陳芊芊》本質上還是一部甜寵劇,在甜寵這個方向,它和其他的小成本甜寵劇是一樣的。
畢竟還是要談戀愛,男女主還是要甜的。
有些小動作和小表情,也能夠聽到心動的聲音。
女主趙露思對於這類萌萌的女主形象把握的要稍微好一點,比《三千鴉殺》那種有心計的大女主要強。
男主雖然不帥,但跟女主有CP感。
所以就算有「女尊」,有「沙雕」,也不會耽誤嗑糖。
我看到網上很多人狙這部劇,說「女尊」實際上還是男權,沒有真正意義上做到平權。
其實編劇已經儘可能地去做平衡了。
它沒有把整個基調都定在「女尊」,比如男主出生的地方玄虎城是以男為尊,與花垣城反之,對比強烈也就更能突出「平權」,男女平等的這個點。
而且開頭就點出來了,女主劇本裡的女尊,所表達的女權是和抨擊的男權沒有什麼不同。
也點名了主題,愛情的基礎是平等,不平等的兩人,連溝通都無法做到,更別提相愛了。
而這些關於「平權」的內容,劇中臺詞都有體現,比如職場不要搞性別歧視。
有些不僅適用於女性的平權,也適用於男性。比如撒嬌為什麼是女人的專用,為什麼不能是男人?
目前看到第8集,劇情的走勢還可以,不過很擔心編劇之後的內容能不能再回到主線上。
不過在想法和主題設定上,《傳聞中的陳芊芊》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小而美的甜寵劇。
這部劇,我不會推薦給所有人,特別是服化道潔癖的人們。
但如果你對這個題材感興趣,想要一個輕鬆的下飯劇,那我覺得你在劇荒的時候,不妨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