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開幕後的第二天。距離頒獎盛典還有兩天的時間,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獎、最佳男女主角獎等重要獎項的歸屬,備受關注。
作為金雞獎中的重量級獎項,最佳故事片獎向來角逐激烈,本屆金雞獎共有6部影片入圍,分別是《少年的你》《白雲之下》《奪冠》《我和我的祖國》《春潮》和《誤殺》。其中,《少年的你》以11項提名全面領跑,影片大膽啟用年輕演員,用視角獨特的鏡頭語言,細膩表現了兩個少年的內心世界,主演易烊千璽和周冬雨,分別入圍最佳男、女主角獎提名。在此前舉辦的中國電影百花獎評選中,他倆憑藉該片分獲最佳女主角獎和最佳新人獎。同時獲得8項提名的是《奪冠》和《誤殺》,《奪冠》用克制而細膩的手法,呈現了中國女排近40年的浮沉變遷,《誤殺》則憑藉精準的懸念搭建,成功走入觀眾的內心世界。文藝片《白雲之下》從籌備到完成共歷時12年,導演王瑞在面試了上百位演員後,最終才從中挑選出了兩位主角,影片講述了一對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夫妻的矛盾生活,電影《春潮》則深入探討了母女關係的情感問題。
去年國慶檔,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票房高達31.68億元,影片在七位導演的傾力打造下,用小人物的視角書寫大時代的情懷,該片的七位導演與王瑞、陳可辛、曾國祥等一同獲得最佳導演獎提名。
本屆競爭最佳男主角獎的,除易烊千璽之外,大鵬、肖央、吳昱翰、黃曉明也入圍提名,黃曉明不久前因為對該角色的成功塑造,獲得了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值得關注的是,58年前曾經以《紅色娘子軍》獲得大眾電影百花獎首位最佳女演員,同時也是第2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終身成就獎得主的祝希娟,此次與青年演員任素汐、周冬雨、柳巖、譚卓共同入圍本屆金雞獎最佳女演員獎提名。
85歲高齡的牛犇老師,曾經獲得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已連續兩年來廈門參加金雞盛會,他對金雞獎的評選格外關注。
演員 牛犇:我就希望評出更多好看的電影來,我看大家工作的人都很認真,不管哪方面,所以這也預示著我們這回33屆的金雞獎活動會很成功的,會受到廣大觀眾欣賞的。
41部國產新片和民族影片在廈門展映
在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盛典系列活動中,國產電影展和「多彩中華」民族電影展相繼啟動,將有41部優秀電影新作與觀眾見面。
本次國產電影展邀請了《氣球》、《第十一回》等24部優秀國產新片參加展映。影片題材多樣、類型豐富、風格各異,部分作品在廈門進行了首映。本次金雞國產電影展還新設了「新動力電影」板塊,推介優秀青年導演。
電影《小偉》導演 黃梓:電影《小偉》作為那麼多電影的裡面的小小的一部,能夠被看到,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大的肯定,以後有機會如果有合適的故事題材,也希望在廈門創作取景。
在「多彩中華」民族電影展映中,《波依拉》、《我的喜馬拉雅》等17部民族電影在5天時間裡將接連上映。作為開幕式首映禮特邀影片,電影《布朗山的兒女》是第一部展現布朗族故事的影片,講述了布朗族女大學生村官回到了自己家鄉任職,與扶貧幹部攜手努力,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的故事。
電影《布朗山的兒女》主演 高雅軒:帶領大家脫貧致富,這是一個大愛,我們就是把我們的小愛變成大愛,把我們的小夢想變成大夢想。
多個電影論壇 聚焦中國電影產業
作為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盛典的系列活動,多個電影論壇接連舉辦,盤點2020年電影現象,關注金融資本與電影產業的融合、創新與發展。
論壇上,七位知名編劇、製作人、作家、演員圍繞著疫情下的中國電影、演員的修養、拓展中國編劇創作力等內容輪番發表演講。今年受疫情影響,中國電影院停擺超過180天,但恢復開放後,僅國慶黃金周全國票房就達到近40億,成為全球電影恢復最快的市場。除了院線電影,37部網絡電影在視頻平臺上也有良好收益,分帳在1000萬元以上。與會電影人認為,疫情帶來了危機更帶來了機遇,開拓了中國電影人的思路,推動了中國電影產業創新。
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 尹力:我們十幾年產業化改革,我們7萬塊銀幕,那麼多熱愛國產電影的這些年輕觀眾是中國電影的剛需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中國電影,它一定是未來構成我們作為文化大國存在的最基本的盤。
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 詠梅:城市是很美好的,金雞也是電影最大的一個殿堂,結合在一起是這種美好感覺。
同期舉辦了「中國電影投資大會·高峰論壇」,以「金融資本與電影產業的融合、創新與發展」為主題進行探討,並發布了《中國電影投融資報告》。論壇上還舉行廈門市影視產業項目籤約儀式,完成籤約項目32個,總金額近200億元,集中展現廈門多措並舉推動影視產業帶來的集聚效應。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