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經常被稱為是最"真實"的電影形式。人們用這一體裁尋找事實、探索新發現,並從中學到新東西。紀錄片在電影誕生之初就已出現——《工廠的大門》被很多人視為史上第一部真正的記錄片,同時也作為首批電影作品之一而享有美譽。
事實上,紀錄片類型已催生了許多偉大不凡的電影。從麥可·艾普特的《人生七年》系列,到史蒂夫·詹姆斯的《籃球夢》,各種精彩的電影都採用了這種形式。
其他導演,例如麥可·摩爾和摩根·斯普爾洛克等使用紀錄片的方法使大眾的目光聚焦令人不安的社會問題,如衛生保健和快餐食品等;又例如而伍迪·艾倫喜歡用偽紀錄片風格以假亂真表現原本令人難以置信的主題 ,如《西力傳》,《傻瓜入獄記》。
在這裡,我們要看一些利用強烈的現實主義使觀眾不寒而慄的紀錄片。這些影片不只是通過題外話、閃切和噪音來嚇唬你。他們用冷酷的事實和真實畫面使觀眾心潮暗湧,毛骨悚然。其涉及的主題包括爭議、欺騙和死亡--下面就是有史以來最令人心寒的十部紀錄片。
10.《金門大橋》導演埃裡克·斯帝爾與他的攝製組在2004 年整整一年內,一直拍攝金門大橋。在這段時間,他捕獲了超過一千小時關於這一宏偉建築的素材,但斯帝爾拍攝這座舊金山偉大地標不僅是為了記錄其壯觀,他還有一個隱藏的動機。
誠然,斯帝爾完成該項目後,最終定名為「 The Bridge」,確實描繪出了金門大橋的神秘美麗,但相對於電影真正的自殺主題,這只是一個次要話題。在影片幾千個小時的素材鏡頭中,攝像機共記錄下了24起自殺事件,各種男人女人爬上這座巨大的建築,從兩百二十英尺的高度跳下身亡。
《金門大橋》中的大部分素材都是從遠處拍攝的,所以特寫鏡頭中無法聽到路人懇求輕生者從大橋邊緣退回來的說話聲。一些自殺者被路人說服了。有一些則沒有。一些死者跳下的太快了,甚至在他們落水的時候,攝影機也沒能捕捉到。
《金門大橋》上映以後自然激起惡評。斯帝爾被指責沒有向金門大橋工作人員坦誠他的拍攝目的,而電影本身也因公開展示眾人墜橋自殺而受到爭議。
但無論你對《金門大橋》的意見如何,不可否認的是,看這部電影確實令人毛骨悚然。其中一個名叫吉恩·斯普拉格的男子,在橋上踱來踱去,仿佛在考慮什麼,突然迅速跳上欄杆、向後墜入到下面的水裡,這一幕你永遠不會忘掉。
9.《克羅普西》夜魔的黑暗傳說至今仍然是美國最臭名昭著的噩夢故事之一。多年來隨著故事的流傳,這個神秘人物的形象也出現了無數版本。有時候,他有一隻鉤子手。有時候,他有 12 英尺高。
在紐約的一些都市傳說裡,有一個綁架孩子的瘋狂怪物叫做克羅普西。當導演約書亞·澤曼和芭芭拉·布蘭卡喬對這個令人難以忘懷的傳說展開調查時,他們的發現超乎了之前的預想︰令人心寒的真相是,這個以前被視為只不過是城市傳說的虛構人物確有其人。
經過多番抽絲剝繭、令人不安的調查之後,澤曼和布蘭卡喬挖掘出了精神錯亂、流著口水的安德烈·蘭德圖︰這個精神病綁架者現在仍然挺著嚇人的軀體遊蕩在柳溪的精神病院裡。接下來一系列可怕的真相、報導和圖片,使從前的無稽之談成為了令人厭惡的新奇事實。
《克羅普西》大部分內容令人不寒而慄,而其餘的部分就是噩夢。這是有史以來最可怕的恐怖電影之一。更重要的是--它絕對真實。
8.《無糧的土地》《無糧的土地》或《拉斯烏爾德斯》是曾經搬上大銀幕的最令人難以忘懷的紀錄作品之一,但其令人難忘的原因與其他大多數電影稍有不同。在先鋒派導演路易斯·布努埃爾的執導下,《無糧的土地》不止超現實、有爭議,有時簡直讓人不安。
布努埃爾闖入西班牙拉斯烏爾德斯山區,用攝像頭公開暴露了這一地區與外界格格不入的腐朽和貧窮。他的電影畫面中出現了沒牙的婦女、死去的孩子和腐爛的動物,但其搭配的敘述旁白卻近乎殘酷地與屏幕上的腐敗影像割裂脫節。
1933 年,布努埃爾的這部作品在西班牙剛一上映立即被禁,被認為是一部無謂地以令人反感的品味和色彩描繪該國的電影。關於整個紀錄片是否是布努埃爾偽造的,至今仍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儘管受到質疑,但製作了如此一部令人毛骨悚然、至今仍然無法以任何具體方式加以分類的作品,布努埃爾已足以名垂影史。那麼,它究竟是一部遊記?一部超現實主義電影?還是一部徹徹底底的紀錄片?
誰知道呢。但它真的讓人很不安。
7.《意志的勝利》也許除了其中毫不掩飾的納粹宣傳,《意志的勝利》最讓人心寒的一點是,它竟然拍的如此壯觀。雖然卑鄙的反動思想不值得以如此嫻熟的技巧予以展現,但在這個臭名昭著的紀錄片裡,導演萊尼·裡芬斯塔爾驚人的技術實力確實使得希特勒的德國宛如一個人人自豪愛國的仙境。
芬斯塔爾的這部電影作為鼓勵效忠第三帝國宣傳運動的一部分, 於 1935 年上映,在拍攝期間,她使用了在全球各國電影裡看到的最具創新性的一些影技巧和鏡頭選擇,所以《意志的勝利》經常會被不情願地被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紀錄片之一。影片以1934年紐倫堡集會鼓動民族主義的影像畫面為主,記錄了包括阿道夫·希特勒本人在內、幾個關鍵納粹領導人的演講。
裡芬施塔爾輝煌地將鏡頭打向伸出雙臂歡呼的納粹人潮,以確保吸收每一滴愛國的汗水。元首與魯道夫·赫斯一起假笑,以及成千上萬的德國年輕人敬納粹禮的畫面,在當時許多愛國的德國人看來,只是一番歡樂的景象。而這是一個可怕的想法。現在回過頭來看,這部電影其實只是一場邪惡的慶典,但觀看它絕對是一場令人心寒的體驗。
6.《冒充者》弗雷德裡克·布爾丹有點不對勁。他眼睛中閃爍著欺騙。他的下巴很緊。當他說話時,他令人不安,讓人反感,然而不知何故卻有一種催眠的效果。他就是巴特·萊頓這部引人注目的紀錄片《冒充者》裡的冒充者,影片講述了一個竊取身份的離奇故事,不可知的神秘真相讓人深感心寒刺骨。
布爾丹供認自己是一個招搖撞騙的騙子,早在 1997 年就開始冒充美國失蹤男孩尼古拉斯·巴克萊的身份。儘管布爾的外貌和口音顯然與尼古拉斯不同,但巴克萊一家人公開承認他是他們失散的兒子。雖然公眾最初欣然接受了一個走失的孩子重回家庭的結果,但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沒多久人們開始覺得有問題了。
《冒充者》大膽地留下了無數條足以把你逼瘋的線索,但卻拒絕給出明確的答案,這正是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它利用了生命最令人不安的一個特性︰不確定性。沒有人知道尼古拉斯·巴克利真正遭遇了什麼事情,《冒充者》沒有給我們答案,反而揭露了這一事件不可思議的轉折背後更加令人不安的不確定性,從而成就了這樣一部引人入勝、令人費解又極讓人心寒的紀錄片。
5.《與巴希爾跳華爾茲》
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從沒看過像《與巴希爾跳華爾茲》這樣的影片,它探索了1982 年黎巴嫩戰爭參與者備受煎熬的回憶。這是一部獨一無二的紀錄片︰精彩的動畫、英勇的戰士,以及從開始到結束完全徹底的寒意。
也許《與巴希爾跳華爾茲》最令人難以置信的一點是影片創作者同時擔任主角的創作方式。整部影片中,導演阿里·福爾曼極其坦誠地反省了黎巴嫩戰爭期間他在以色列國防部隊擔任一名士兵的經歷。福爾曼失去了他在此期間的大量記憶,於是影片以此為契機試圖找出如何以及為什麼他忘記了某些戰時事件。
福爾曼的發現之旅足以震撼每個觀眾的心靈,《與巴希爾跳華爾茲》是一部開創性的電影,不僅因為精湛的動畫,而且還在於它坦誠直面戰爭罪行、暴力和人性。
4.《基督營》在《基督營》裡,導演海蒂尤因和理察·格雷迪韋德深入到了基督徒教化灌輸的世界中,針對一群為了參加激烈嚴肅的精神修煉,而駐留在北達科塔州附近的一個基督教夏令營裡的年幼孩子們深入探索。
這部電影特別展現了其中一個營地裡三個孩子的經歷,揭示了他們如何接受牧師叫囂著譴責同性戀和墮胎的講道。營地的領袖問孩子們,如果他們獻身的時間到了,他們是否願意為上帝而死。孩子們回答他們願意。
《基督營》中也有大量令人不安的場景,例如牧師貝基菲舍爾大罵這些青少年聽眾的一幕,她說,"如果是在舊約中,哈利·波特將被判處死刑。你不要指望巫師成為英雄"。夏令營的孩子們哭泣、尖叫,顯然並不喜歡這種需要他們遭受痛苦與不安、還要說方言的精神信仰。尤因和格雷迪以中立的眼光觀察這一切,但很難不會受到基督營中這些令人發狂的激烈做法的幹擾。
3.《殺戮演繹》壞人不總是輸。安瓦爾·剛果和阿迪·祖卡德裡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殺戮演繹》毫不畏縮地與這兩個需要為上萬人大屠殺負責的印尼劊子手較勁,挑釁他們去探討自己如何以及為什麼奪走了這麼多無辜的生命。
約書亞·奧本海默的對抗性紀錄鏡頭逐漸深入到了這些在 1960 年代帶領暗殺小組肆虐印尼的暴徒的人性深處。在訪談中,慢慢地導演敢於把這些種族滅絕的領導者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從而打破他們的心理防線。這些殺手重演了他們的殺人酷刑,並且講述在過去的日子裡,他們可以滿不在乎地隨意處置任何給他們帶來麻煩的人。
當然在電影中,安瓦爾對自己令人髮指的罪惡暴行也有所開悟。雖然祖卡德裡和其他人試圖顯得看上去無動於衷,但我們看到了安瓦爾的基本人性在壓制了這麼多年後終於回歸,在電影的結尾一時有所覺悟。《殺戮演繹》在很多層面上令人不安,但依舊不容錯過。面對這樣一部必看不可的電影,你應該強迫自己去看。
2.《灰熊人》從內心深度不安的男主角提摩西·崔德威,到他最終命喪熊腹的下場,沃納·赫爾佐格這部《灰熊人》的所有一切都令人毛骨悚然。
提摩西·崔德威可能是你在一部紀錄片中看到過的最有趣的人物之一,他興致勃勃、童心未泯,還有點非主流。就是這個男人真的相信熊都是他的朋友,認為他獨自一個人肩負著拯救熊類免受人類可怕本能的傷害。十三年來,每年夏天崔德威都會來和這些兇猛的動物住在一起,因此最終才會在2003 年被他如此熱愛的其中一隻灰熊撕咬的粉身碎骨。
通過採用崔德威長期在自然界中拍攝的鏡頭,再插入自己的鏡頭,赫爾佐格創造了一種更高層次的紀錄片,需要觀眾深深陷入崔德威的世界裡——陷入困境的崔德威認為自己與灰熊關係密切,把自己看作是人類社會的對抗者。崔德威生前拍下了自己餵食、愛撫、甚至與這些野生動物一起遊泳的畫面,從而使整部影片脈動著一股難以承受的張力。
崔德威的殘酷結局也被自己的攝像機記錄了下來,但因為鏡頭蓋沒開,只有錄音。這反而留下了更大的想像力,但赫爾佐格故意沒有在影片中使用這段音頻,而是為觀眾呈現了他個人聽過這段音頻後的回應。在他通過一套耳機聽這段錄音時,幽靈般的臉和顫抖的儀態已足以讓你的血液冷卻。"你一定不要聽這個,"赫爾佐格告訴提摩西的朋友,"毀了它"。
更加不寒而慄了。
1.《浩劫》看過《浩劫》後,你一定會和現在大不一樣。克勞德·朗茲曼這部九個半小時的史詩是一次毫不含糊的殘酷之旅,帶你重拾最黑暗角落裡的回憶,重溫大屠殺的暴行,而且沒有留下任何疏漏——不管多麼醜陋。
朗茲曼使用隱藏式攝像機,面對來自波蘭各地的各種人士,發掘他們在納粹的的猶太清洗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一些採訪令人作嘔。還有很多讓人揪心。他們中每一個的遭遇都令人髮指地讓人心寒。
許多人不願意沉湎於大屠殺的主題,但《浩劫》偏要這麼做。朗茲曼的攝像機記錄了波蘭各地的種族滅絕集中營,將這些鏡頭與訪談交織在一起,打造成了這樣一部內容豐富的紀錄片,詳盡展現了納粹主義在波蘭製造的浩劫。不過觀眾觀看時往往會很痛苦。
其中一位被採訪者是一個老理髮師,曾被迫給進毒氣室之前的猶太人理髮。朗茲曼試探性地追問他在死亡集中營看到了什麼。他甚至不能繼續說下去,懇求朗茲曼別再繼續問:"求求你,別讓我繼續說了"。朗茲曼反應冷靜而堅定地:"求求你,我們必須繼續"。這會是你所看過的最可怕的一部紀錄片中最令人難以忘懷的場景之一。
原文:10 Truly Chilling Documentary Films [Gaz Lloy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