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搖滾樂有何不同?英媒:這是一種平等而純粹的熱愛

2021-01-07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5月2日報導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4月22日刊登了題為《北京地下搖滾:與世界隔絕的中國聲音》的文章,作者系BBC駐中國記者史蒂芬·麥克唐納,文章摘編如下:

北京的搖滾樂有何不同?

活在中國首都北京的獨立搖滾樂隊在某種程度上游離在世界音樂之外,但也正因為如此,這些音樂人有著他們自己獨特的、原始的聲音。

飛躍牌的高幫球鞋踩上效果器,鼓聲和吉他聲開始響起,然後一群人的身體跟隨著聲音節奏舞動,這就是北京地下音樂的風景。

搖滾樂隊在北京老城區的地下酒吧裡像英雄般受到崇拜,中國各地的年輕人來到首都,部分人就是因為非主流音樂能在這裡受到認真地對待。有些人會告訴你,北京就是一個搖滾城市。

2018年12月26日,北京,北京13club livehouse13周年紀念日,多支地下搖滾金屬樂隊到場演出。(東方IC)

當然,你在這裡也可以聽到出色的交響樂或者爵士樂,這裡也有音樂劇和舞蹈,還有像京劇這樣的傳統中國音樂。那麼問題來了,北京和這裡的樂隊到底有什麼特別?

這座城市並不是搖滾樂的發源地。這種我們或許可能形容為「北京聲音」的東西,可能來自於這裡的某種孤立。這並不是說中國的年輕搖滾人就沒有聽過大衛·鮑伊,而是說很少有國外的樂隊能在這裡演出。所以,如果你想要去北京看現場音樂,當中大概率看到的將是一支中國樂隊。

就像上世紀80年代雪梨的音樂氛圍,今天的北京音樂圈有種特別的氣息,因為遠離搖滾世界的中心,因為國際樂迷較少問津,更加重了這種味道。

這裡的音樂本身是原始的,少有修飾,卻有著濃重的熱情和對音樂純粹的、別無其他的愛。

人人平等的演出

樂手們知道,他們的作品可能不會上電視或者在電臺播出。他們的樂迷是通過來他們的現場才能聽到他們的音樂,名聲則是通過口口相傳。

2018年10月13日,果味VC樂隊參加北京的搖滾馬拉松。(東方IC)

這裡的演出有種人人平等的意味。最有名的樂隊不一定就是演出的頭牌,演出次序經常是在一個帽子裡抽籤,歌單也可能是完全隨機的。

對北京的搖滾現場最大的威脅很可能是租金。音樂圈多數聚集在老城區,曾經那些破舊的空間現在變成人們趨之若鶩的潮流據點。業主更傾向於住到別的地方,然後想通過這些舊樓房獲得更高的利潤。

於是,運營這樣一個場地就是純粹關於熱愛的事情。這些地方都仍然在:樂空間、學校酒吧、黃昏黎明俱樂部……大部分夜晚的時間都有現場樂隊的表演。

我希望搖滾樂能在北京留下來。

相關焦點

  • 樂遊· 紀 | 究竟是搖滾樂選擇了北京?還是北京選擇了搖滾樂?
    作為全國政治中心、「天子腳下的土地」,帝都北京可謂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山環水抱,藏風聚氣,是絕對的【寶地】。大概這也是為什麼,就算幾千年過去了,故宮一下雪還是可以瞬間佔領實時熱搜,畢竟全國人民都對紫禁城坐落的這片土地,懷抱著一種獨特的情感。這樣的「福氣」,同樣適用於搖滾樂。
  • 「看完《樂隊的夏天》,我突然不想再聽搖滾樂了」
    作為追完兩季的鐵粉,書單君非常開心原來小眾的搖滾樂,能夠走進大眾視野。 被看見總歸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兒,但這種高興之下,也潛藏著一種擔憂的聲音:搖滾樂火了,被捲入資本遊戲後,很多東西都會變味。很多人搖滾樂迷都表示,資本終於向搖滾樂伸手了,但被資本裹挾的搖滾樂不再純粹,我也不想再聽它了。
  • 簡析一下美國搖滾樂的興起與演變
    它呼喊出的自由、平等的聲音以及敘述生活的共同體會所引發的共鳴,不僅道出了他們的真實想法,而且也引發了社會的集體思考。 一、美國搖滾樂的緣起 美國搖滾樂興起在20世紀50年代,但起源卻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或者更遠的布魯斯。布魯斯是美國黑人音樂的一種典型曲調。起初的布魯斯基本上都是自然放鬆的歌曲,其主要的演唱特徵是沙啞的嗓喉和不加修飾的喊叫。
  • 說唱碰上搖滾樂....100張早鳥票
    對於C.J而言,搖滾樂是一種融入血液裡的力量,但是音樂從不分家。既然現在做說唱能讓自己開心就再堅持下去,對於海門,我們沒有天賦,但是我們敢於突破自己。精通 英語,負責創作編寫隊內旋律/英 文歌詞。 Bass:磊磊 1999年開始接觸搖滾樂年開始接觸搖滾樂,,於2006年加入發條卡目索年加入發條卡目索 樂隊擔任Bass手,2013年由於音樂理念的不同退出 樂隊,演出經驗豐富
  • 實施前VS實施後,案件判決有何不同?
    實施前VS實施後,案件判決有何不同?原標題:《實施前VS實施後,案件判決有何不同?》
  • 熱愛搖滾樂的你,該看看這些漫畫!Vol.1-《BECK》
    漫畫僅靠分鏡和圖像、以及擬聲詞,表達事件時始終存在著局限性,比如表達搖滾樂,直接就喪失了聆聽的快意。
  • 最熱愛搖滾的人,不是任何一個搖滾樂手,而是每一個被稱作骨肉皮的女孩兒.
    點擊上方↑搖滾幫三個字可關注最熱愛搖滾的人,不是任何一個搖滾樂手,而是每一個被稱作骨肉皮的女孩兒。
  • 搖滾樂是一團年輕而迷幻的夢
    從 D22 營造的五道口輝煌的地下搖滾時代,到 MAO 門口聚集著的五顏六色的搖滾青年,對於搖滾樂的情結大概是伴隨這些閃閃發光的字眼一起建立起來的。而隨著這兩年幾大演出場地的相繼關門,對於一直以來遙距北京還未來得及參與進這個搖滾盛世的年輕學生來說,搖滾樂好像一個從斜刺裡跳出來給你一個猛烈的擁抱,冷不丁卻突然決絕地留給你一個背影的敏感多動的小朋友。
  • 《徒手攀巖》:勇氣、耐力、純粹與熱愛
    心無旁騖是一種純粹。他覺得結交女朋友,對於事業都可能是一種幹擾。他從小就沒有得到擁抱。他不怎樣會和別人相處,包括和現在的女友,他不會表達想法。對他而言,生命就是攀巖,這項運動給他巨大的滿足感,他感受到生命的律動和存在的意義。影片中呈現出他的日常生活,包括和女友的愛情,以及和攀巖朋友的友情。
  • 搖滾樂的服飾風潮,嬉皮風格的服裝成為60年代年輕人的一種時尚
    談到音樂對服裝的影響,翻看音樂史,沒有一種音樂能像搖滾樂那樣對世界服裝影響如此巨大。從搖滾樂誕生到當代,不管搖滾樂的形式如何改變,它對服裝的影響卻從未改變。搖滾樂誕生於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此時的美國經歷了二三十年代的經濟危機、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進入一個相對穩定和繁榮的時期。
  • 中國搖滾樂的發展歷程
    完全個人愛好勿噴,這三人都有共同的特點音樂素養高,做人低調,不求名利、個人魅力高、舞台風格好。竇唯生於北京,父親搞民樂。高旗生於北京,生長在音樂世家,父母都在中央音樂學院。吳彤出生在北京滿清貴族音樂世家。看看簡歷都生於北京,而且都是音樂世家,他們的音樂作品基本都是民樂及中國風的音樂居多。到了這把年紀,用現在的話說都是北京老炮兒。
  • 吳俊德:做搖滾樂的人是有大愛的人
    在這期間才開始有一些拳擊這些運動,還騎過自行車。到1991年的時候,還在騎自行車,那時候我發現握把的時間太長,手太累就彈不了琴了。我就把自行車賣了,不做體育這一行了,我覺得我還是最愛音樂嘛。未遲:在當時,帶著音樂夢想去北京,還是很大的一個決定。吳俊德:當時我們喜歡搖滾樂,最早聽了Metallica這些國外的樂隊以後,非常震撼。在1989年左右又聽了崔健的音樂,非常喜歡。
  • 英媒:為什麼一些海洋生物沒有眼睛仍能「看」到東西?
    新華社北京1月6日新媒體專電 英媒稱,據研究一種棲息在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灣珊瑚礁中的海星表親的科學家說,這種生物沒有眼睛,但仍能「看」到東西。
  • 英媒發布川普前妻丟棄的照片(圖集)
    如此緊張的時刻,英媒《每日郵報》今天(9日)發布了一系列川普居家好爸爸的「美照」。大家在迫切等待之餘,來欣賞一下川普少見的另一面吧。  大概在兩年前,一家舊貨店的收藏家拿到了一個川普前妻丟棄的皮箱。一打開發現,裡面居然有約一千張川普和他家人、朋友的照片。
  • 英媒無奈感慨:今年只有中國做到了這一步
    美國本身對於中國的發展就感到不是太順心,就算多次進行幹擾,迎來的也是失敗而歸,所以他們也是一次次的失望,這不,在英媒無奈感慨道"今年只有中國做到了這一步"時,就意味著這次又讓美國感到失望了啊。02中國出現衛生難題這不,就在各國急需恢復經濟的時候,世界上有90%左右的外資企業,都將目光轉移到了中國的身上,
  • 英媒:英國脫歐紛爭變成經典英法對抗
    原標題:英媒:英國脫歐紛爭變成經典英法對抗參考消息網12月6日報導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2月4日發表題為《英國脫歐紛爭變成了經典的英法對抗》的報導稱,英法關係在過去幾個世紀的多舛歷史以及英國在過去幾十年裡艱難加入歐盟並同樣艱難退出歐盟的經歷表明
  • 那些2019年仍在搞搖滾樂的年輕人們
    我們挨個和他們簡單聊了聊,想知道即將進入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的今天,這些仍在玩搖滾的年輕人,是怎麼理解搖滾樂、創作搖滾樂的。「一個樂隊五個人一起出去演出,演出費平分就是搖滾樂。」面對「什麼是搖滾樂」這個問題,夏日入侵企畫的主唱灰鴻這麼回答。灰鴻92年出生,北京人,自嘲「做樂隊前沒怎麼出過北京、對我來說長安街以南就算南方」。
  • 英媒「助紂為虐」:印度疫苗遭竊取?美媒罕見力挺中方……
    英媒「助紂為虐」:印度疫苗遭竊取?美媒罕見力挺中方。同為人口大國的中方和印度,一直是其他國家比較的對象,但是無論從綜合國力還是經濟實力上看,中方都能完全吊打印度,當然,新德裡顯然對自身實力沒有明確認識。據英國媒體3月3日報導,印度情報公司Cyfirma對外宣稱,中方黑客組織正在試圖竊取印度疫苗信息,以獲得超過印度的優勢!
  • 「樂隊的夏天」:對搖滾樂展開一次賓主盡歡的還原
    而在他們出道的當時,也確實和「清醒」「花兒」「子曰」等樂隊一起,被稱為「北京新聲」。  看看「面孔」在今年《樂隊的夏天》舞臺上的颱風,就知道最早的中國搖滾樂隊普遍喜歡重金屬和硬搖滾曲風。他們的音樂很硬,他們的颱風很正,他們很多時候,就是舞臺上的搖滾明星範兒。  「新褲子」則不一樣。
  • 「中國搖滾樂之父」崔健早年音樂被禁播,搖滾是支撐自己的動力
    搖滾音樂被大家所喜愛,崔健早年為推動中國搖滾樂的發展付出了自己很多的心血。演唱的每一首歌都可以被稱為經典,其中《一無所有》是最具代表的一首。這首歌是崔健為打開中國搖滾發展的開端,這首歌是中國搖滾的裡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