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四鐵」幹部怎樣煉成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強調,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關鍵在於培養造就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幹部隊伍。如何理解「四鐵」幹部?「四鐵」幹部如何煉成?本期邀請部分黨員幹部參與討論。
李明新/繪
「四鐵」是有機整體
「四鐵」作為一個整體,從信仰、信念、紀律和擔當等方面詮釋了新時期黨員幹部的新標杆,缺一不可、偏廢不得。其中信仰是立身之本,沒有理想信仰,就不會有堅定信念,不能自覺地遵規守紀,談不上擔當負責;信念是處世之基,影響到一個幹部能不能保持堅定信仰、恪守紀律、強化責任擔當;紀律是從政之道,匡正行為規範,為信仰保駕,為信念護航,為擔當立規;擔當是履職之要,一旦不敢擔當、無所作為,信仰就會成為空中樓閣,信念成為鏡花水月。由此可見,信仰管方向,信念立支柱,紀律作保障,擔當生動力,四者統一於幹部隊伍建設當中。
對照「四鐵」的標準,一些黨員幹部不能正確把握好其中的內在聯繫,常常存在顧此失彼、一損俱損的問題。有的認為只要幹好工作就行,忽視黨性修養,導致精神支柱倒塌,迷失方向;有的把理想信念只當口號喊,得了「軟骨病」,往往守不住規矩、幹不好事業;有的紀律意識不強,滑向信仰缺失、信念動搖、行為出軌、事業受損的泥潭;有的把遵規守紀與幹事創業對立起來,只要不出事、寧願不做事。
培養「四鐵」幹部,注重齊頭並進,做到統籌兼顧。堅持把鐵一般信仰作為人生的「導航儀」,始終堅定政治立場、明確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把鐵一般信念作為思想開關,在風口浪尖面前咬定青山不放鬆,不做隨波逐流的「推拉門」。把鐵一般紀律作為前行的「紅綠燈」,任何時候都不說違背原則的話、不做違背紀律的事。把鐵一般擔當作為工作的「發動機」,遇到困難敢於面對,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江西省上饒市委組織部 胡軍)
發揮教育培訓的固根守魂功能
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是黨員幹部不斷成長成熟的根基與靈魂之所在。這種根與魂不是黨員幹部與生俱來的特質,必須從後天的不斷學習、不斷鍛造中來。學習鍛造既要靠個人自覺,也要靠組織上的教育培訓。培養造就「四鐵」幹部,就要發揮好教育培訓的固根守魂功能。
然而,實際工作中,有的認為思想教育和理論培訓是「虛功」,重形式輕內容、重一般輕具體、重過程輕結果,雖然開了班、講了課,但黨員幹部思想仍有疙瘩、認識仍有誤區。有的思想教育和理論培訓的吸引力下降,一些幹部參加培訓不積極,態度不端正。教育培訓的質量不高,就難以鍛造出純淨的信仰信念和過硬的紀律擔當。
因此,要進一步加強教育培訓工作,確保黨員幹部鍛造信仰信念和紀律擔當有一個滾燙的「熔爐」。要創新方式方法。理想信念教育不能是空洞的說教,要創新方式方法,增強感召力。「馬克思主義並不玄奧。馬克思主義是很樸實的東西,很樸實的道理。」要善於案例教學,運用正反兩個方面的案例,讓教育入腦入心;善於「現場教學」,通過挖掘紅色資源、體驗群眾疾苦等方式開展作風教育,增強幹部為民擔當的意識。要增強針對性。教育培訓對象不同,可能需要加油的方向也各異。因此要堅持黨員幹部缺什麼,就補什麼。比如,對信仰不堅定的要及時補鈣加油,對紀律意識不強的要進行紀律教育,等等。
(湖北省武漢市委組織部 胡俊)
在幹事創業中錘鍊成長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過去人們之所以常用「特殊材料製成的人」來讚譽我們黨的幹部,就是因為我們的黨是從血與火的實踐檢驗中走出來的。當前培養造就「四鐵」幹部隊伍,關鍵還是要在實踐這個高溫熔爐中去淬鍊。
世界上的事都是幹出來的,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現在一些幹部之所以不具備「鐵一般」的意志和品格,怕犯錯誤、怕擔責任,只要不出事、寧願不做事,遇到阻力就畏難而退,稍有不確定因素就偃旗息鼓,甘當「不作為、不擔當」的太平官,一個很重要因素就是沒有經歷過艱苦環境中的摸爬滾打,缺少急難險重任務的砥礪磨練。
實踐是最好的老師,一線是最好的課堂。尤其當前改革進入攻堅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無論是時下熱議的供給側改革還是扶貧攻堅戰,都為打造「四鐵」幹部隊伍提供了最好的實踐熔爐。堅守鐵一般的信仰,就是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重大部署決策,不打折扣、不講條件把一項項措施落實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堅持鐵一般的信念,就是越是條件艱苦、越是困難重重,越要牢記職責使命,不爭論、不猶豫,始終與黨和組織保持高度一致,表裡如一,不做「牆頭草」「兩面派」;恪行鐵一般的紀律,就是把紀律挺在前面,法無授權不可為,守住思想道德的「底線」,黨性原則的「防線」,法律法規的「紅線」;強化鐵一般的擔當,就是要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思都用在幹事創業上,對認準的事,咬緊青山不放鬆,頂著壓力也要幹,冒著風險也要擔,把嘴上說的、紙上寫的、會上定的,變為具體的行動、實際的效果、不達目標不罷休,不能年年歲歲花相似,每年重複昨天的故事。
(山東省蓬萊市委組織部 賈趙勇)
用好考評指揮棒
有什麼樣的政績考核導向,就會形成什麼樣的幹事風氣。培養造就「四鐵」幹部,要加強和改進考核工作,用好用活用實考評指揮棒,讓幹部的心和行向「四鐵」靠攏、向「四鐵」看齊。
不可否認,當前一些地方和部門的幹部政績考核不科學、不全面、不深入。有的考核指標不科學,弱化淡化對幹部理想信念、紀律作風的考核;有的考核不實,導致一些幹部投機取巧,甚至弄虛作假,「材料出政績、數字出幹部」;有的重考核不重結果運用,導致「有信仰的不如有關係的、敢擔當的不如搞勾當的、遵守紀律的不如請客送禮的」、「幹得好的用不上,敢擔當的靠邊站」等等。
要營造爭當「四鐵」幹部良好氣氛,須從用好考評指揮棒入手,讓考核真起來、實起來、硬起來。優化考核指標,讓考核真起來。考核指標設置要突出「四鐵」,注重全面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真正讓考核棒變成貨真價實的「金箍棒」。改進考核方式,讓考核實起來。綜合利用座談走訪、隨機調研、網上問卷、反向測評等方式方法,把幹部理想信念、紀律作風、擔當精神的現狀考細考實考像。堅持把年終考核與日常考核結合起來,全面進行考核評價,避免「乍看是『四鐵』,細看一身鏽」。著力加大「民意」分量,讓群眾的聲音、服務對象的聲音成為衡量一名幹部是不是「四鐵」幹部的主要評價標準。用好考核結果,讓考核硬起來。讓那些通過考核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四鐵」幹部及時得到提拔重用,讓那些無思路、無紀律、無擔當、無作為的「四無」幹部沒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