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與公司鬧矛盾,最後對簿公堂本來也不算什麼稀罕事兒。但是因為池子一篇聲明把中信銀行也拉下了水,所以事情也就變得複雜起來。
這兩天,事件三方也各自做出了表態。在池子將問題挑明後笑果文化迅速做出回應:已提起仲裁,池子違約在先;中信銀行也做出了表示:洩露隱私銀行的行長已被撤職查辦,表示這只是個別銀行員工的「失職」。
但是在這個關鍵時刻,作為池子圈內好友的李誕卻一直保持沉默,並且還關閉了微博評論,這也不由得讓人猜測其原因:李誕不發聲是出於什麼原因呢?
如果你經常看《吐槽大會》,那麼大家一定知道李誕常常被常駐嘉賓以多種方式進行稱呼,但知名度和傳播度最高的還是「蛋蛋」和「蛋總」這兩個。而在我看來,李誕的沉默大部分原因便是因為這「蛋總」二字。
當我們查看笑果文化的控股圖,我們會發現李誕(李瑞超)持股比例達到了5.04%,與擔任《吐槽大會》四季製片人的張瑛婕持股比例一樣。而早在去年笑果其實就已經完成了B輪融資,估值來到了30億元,換而言之彼時的李誕身價就已經有1.5億了。
除去笑果文化,李誕其實還和老婆陳典(黑尾醬)合夥開了多個貿易公司,同時也前前後後投資了十多個公司。而在笑果文化,李誕本身也擔任著內容總監一職,所以他的「蛋總」也不是浪得虛名。
李誕成為了蛋總,而同為脫口秀演員的張博洋、程璐等卻是持股笑果7.05%股份的笑樂(上海)文化傳媒中心的小股東。可別小看笑樂文化這1%出頭的股份,如果笑果上市成功這可就是一百多萬了。
但遍觀控股圖,我沒能見到池子、王建國、龐博這些人的名字。換而言之,李誕成了蛋總,但是池子卻還是那個池子,或者說李誕成了小老闆,而池子卻還是個打工仔。
同時,投資方也不是做善事,既然給了錢那就要看到收益。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吐槽大會》的吐槽越來越浮於表面,甚至在向《洗白大會》轉變。而對內,自然就是儘可能的「壓榨」藝人,讓他們為公司生產更多的利潤了。這麼一想,笑果文化近期與旗下藝人各種鬧不愉快也就找到原因了。
李誕出生在內蒙古的一個礦場,因為所居住的地方水質不佳所以導致他的牙齒不好;同時為了放牧他還曾一人深入草原,深夜「與狼為伴」。高考失利後李誕復讀一年,去了一所廣東的學校,或多或少也有逃離家鄉的意思。可以說,李誕是吃過苦的,於是他也愈發珍惜如今的機會。
在《嚮往的生活》中李誕說自己是一個很「喪」的人。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個一年參加十六檔綜藝,在擔任《吐槽大會第四季》編劇和策劃的同時還出了一本書,工作之餘還兼任老婆淘寶店模特的「喪」人。
但結合李誕的文字和他的經歷,我是願意相信他是有些喪的,但是生活還是要生活的,放在眼前的錢不掙不就成了傻子了嗎?池子則不同,出生於藝術世家的他從小便是離經叛道,在《吐槽大會》中一直也是最敢說的人之一。至於和李誕如今的關係,池子早在一月份其實就有點明了。
在一月份池子和公司的矛盾其實就已經初見端倪,那時候就有網友問李誕的看法,於是池子就發了一條微博來進行說明。在博文中他表示:「蛋哥,是我的蛋哥,他在我這不是蛋總。」還表示「這不是他能左右的事,我們好得很。」
頗為諷刺的是他的兩張配圖,第一張是與李誕的聊天記錄。李誕說:「我就不打聽了」,言外之意(個人推測)就是我也不想摻和這事了;又說:「你需要我幹啥的時候找我」,意思便是現在這事我不想管,以後再說。
而池子也是乾脆的回覆了一句:「朋友,你喝吧。」大概意思便是你就揣著明白裝糊塗就行了,我也懂你。
然後又附上了一張兩人的圖片,而圖片裡的李誕則是被金錢蒙蔽了雙眼。這也很好地回答了池子在博文中提到的兩人關係「大概什麼樣」這一問題。只能說玩文字的還是不一般。
總的來說,池子還是原來的那個池子,但李誕卻已不是那個李誕了。我們常說「每個人都會活成自己討厭的那個樣子」,現在看來把這句話用在李誕身上是比較合適的。當然,無論活成什麼樣其實都是自己的選擇,而生活很多時候能有選擇的機會就已經很不錯了。
那麼大家怎麼看待李誕與池子呢?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原創不易,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也請不要吝嗇你的收藏、轉發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