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北極度過120天的極夜,會焦慮嗎?

2020-12-24 騰訊網

《權力的遊戲》中有一句經典臺詞:「凜冬將至。」在原著小說的設定中,維斯特洛大陸會有長夏和長冬的天氣,夏天和冬天會持續好幾年,「凜冬將至」的意思就是未來的這個長冬會非常難熬。

或許,原著作者喬治·R·R·馬丁就是從南北極的極晝和極夜得來的靈感。北極的極晝就是在數月裡一直持續白天,極夜就是在數月裡一直持續黑夜。電影《光語者》就是一部講述極夜、極光、全球變暖等諸多自然現象和氣候的作品,這裡面還強調了人與自然和關係。

紀錄片《光語者》遠赴北極新奧爾松·黃河站拍攝,講述了主人公劉楊博士2018年底在黃河站駐守120天的經歷,此時正好北極的極夜,一個人在北極圈生活120天,而且還始終處於黑夜的狀態,是不是一種很魔幻的體驗?

在新奧爾松附近,還有一座小鎮名叫「朗伊爾城」,這裡生活了2000多居民,他們中有的人甚至在這裡居住了超過50年。因為在北極圈裡,朗伊爾城的生活也極具童話色彩,通過鏡頭,我們可以看到居民們上街出行可以用滑雪板,在極夜中生活,每天每時每刻抬頭都能看見美妙的星空,以及偶爾出現的神奇極光,這是一種非常夢幻的生活方式。

主人公劉楊博士平時在黃河站負責北極空間環境監測,工作閒暇之餘會來到朗伊爾城休閒放鬆,在這裡吃飯、健身、以及和朋友們談天說地。據他在映後交流時和觀眾說:「極夜並不會讓人感到焦慮,反而會很放鬆。但是極晝會相對讓人緊張,畢竟數月裡每一天都是白天,睡覺的時候還要想辦法把窗簾捂好不透光。」

一個人在北極度過120天的極夜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孤獨,通過劉楊博士120天的生活經歷,我們觀眾可以看到一個現代的北極。

在現代社會,科技發達,人類旅遊的腳步也逐漸深入北極,朗伊爾城也有了遊客,因為這裡有極光。地球的極光,是來自地球磁層或太陽的高能帶電粒子流(太陽風)使高層大氣分子或原子激發(或電離)而產生。

《光語者》這部電影裡拍出了最美的極光,因為劉楊博士的工作之一就是觀測極光,攝製組在北極拍攝長達數月,經過上百次的拍攝,最終選定在影片中呈現的極光是最瑰麗的一幕,在影院中看到這樣美麗壯闊的極光,令人神往。

身處地球的北極,劉楊博士和攝製組能更深刻和直接體會到氣候變化給北極圈帶來的影響。朗伊爾城的氣溫升高更加明顯,城市港口在冬天冰凍是很正常的,但是近年來卻提前化凍了。還有北極熊進到朗伊爾城覓食,它冒險闖入人類的生活區域,也是說明它餓極了。

同處於一片天空之下,無論是身在何方,保護環境、愛護自然都是每個人應該恪守的準則。當我們無限嚮往北極的廣闊與美好時,應該想到全球變暖對北極和南極的傷害,愛護環境,也就是愛護我們人類自己。

《光語者》中有一個細節令人印象深刻,有一位老人年過80歲,她在這裡生活超過50年了,但她即將回到歐洲的城市生活,因為朗伊爾城沒有非常完備的醫療條件,這裡當然也沒有墓地,這裡是一座沒有生、也沒有死的城市。不會有人在這座北極的小城出生,也不會有人在這座小城裡去世,這或許也是人類對這片北極土地的尊重。

崔汀/文

相關焦點

  • 《光語者》:一個人的極夜,一群人的光,一個到不了的遠方
    《光語者》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同一個時空下,光是一個人和一群人最清楚的信仰。歷時兩年,精心打磨,成為了這部中國首部北極紀錄電影,也讓人感受到了一個人的極夜,一群人的光,還有一個我們這一生可能永遠都到不了的遠方。
  • 《光語者》首部北極紀錄電影
    北極黃河站位於北緯78°55'、東經11°56的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新奧爾松。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這裡都處於完全極夜的狀態,最有利於光學的連續觀測。小鎮上有分屬於不同國家的科考站,2004年我國在這裡設立了中國北極黃河站,並擁有全球極地科考中規模最大的空間物理觀測點。黃河站的二層小樓,總面積約500平方米,實驗室、辦公室、閱覽休息 室、宿舍、儲藏室一應俱全。在小樓的頂部有五個小「閣樓」——光學觀測平臺。
  • 自然俄羅斯:最長的極夜在哪裡
    極夜現象可以在位於北極圈
(北緯66°33′以北)以內的地方看到,俄羅斯這樣的領土就佔了20%!北極地區10月天就開始黑得早了,從秋末起太陽基本上不會露出地平線,只有皚皚白雪和北極光能增添一絲光線。冬末太陽才會回來。最短的極夜在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首府薩列哈爾德和摩爾曼斯克州南部。由於太陽會短暫出現一會,那裡的極夜常被稱為「不徹底的極夜」。
  • 中國首部北極科考電影《光語者》預告
    群像版先導預告時光網訊中國首部北極科考紀錄片《光語者》將於12月21日上映,近日該片曝光了預告,呈現了在北極工作和生活的各類人群。這一次,他要獨自駐守在中國北極黃河站,負責極區空間環境的觀測。北極黃河站位於北緯78°55'、東經11°56』的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新奧爾松。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新奧爾松處於完全極夜狀態,最有利於光學的連續觀測。小鎮上有分屬於不同國家的科考站,而黃河站是一棟獨立的二層小樓,在那裡,劉楊將獨自度過120個極夜。孤獨,是劉楊每天必須要面對的。
  • 我國首部北極科考紀錄電影《光語者》公映
    一個人的極光從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位於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新奧爾松都處於完全的極夜狀態,最有利於光學的連續觀測。我國北極科考站——黃河站就建在那裡。作為負責北極空間環境監測的極地考察隊員,劉楊獨自駐守黃河站,在這座看不到太陽的「永夜城」裡度過了120天。沒有白天,只有24小時的黑夜,劉楊對時間已經不再敏感,「錶盤上的時間一直在走,但外面的光線沒有一點變化。失去了習以為常的參照物,總讓人對時間產生錯覺。」
  • 北極科考電影《光語者》的主題曲《無盡光芒》MV首發
    許巍老師的《無盡光芒》作為中國首部北極科考電影《光語者》的主題曲MV(因版權緣故,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觀看視頻
  • 電影《光語者》終極預告曝光,北極神秘氛圍全面升級
    《光語者》以隻身駐守北極黃河站的高空物理學家劉楊為線索,記錄在極夜的惡劣環境下,人們追尋光、傳遞希望的故事,以光與自然對人類的影響,引發出人們更深層次的思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為了工作,也為了心中的夢想,2017年10月底至2018年3月,120多個極夜,中國科考隊員劉楊獨自在北極黃河站執行冬季考察任務。2018年2月,他一個人迎接中國的新年,與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人們分享中國新年的傳統食物:餃子。在這裡,劉楊也認識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新的朋友,他們相互鼓勵,共同度過孤獨的極地時光,也共同追尋夢中的Aurora女神:極光。
  • 《光語者》中國大氣高空物理科學家劉楊: 孤身奔赴北極,為科考忍受...
    作為負責北極空間環境監測的極地科考隊員,劉楊獨自駐守在中國北極黃河站,度過120個極夜。北極黃河站位於北緯78°55'、東經11°56的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新奧爾松。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這裡都處於完全極夜的狀態,最有利於光學的連續觀測。小鎮上有分屬於不同國家的科考站,2004年我國在這裡設立了中國北極黃河站,並擁有全球極地科考中規模最大的空間物理觀測點。黃河站的二層小樓,總面積約500平方米,實驗室、辦公室、閱覽休息 室、宿舍、儲藏室一應俱全。在小樓的頂部有五個小「閣樓」——光學觀測平臺。
  • 中國首部極地科考電影《光語者》全國公映,「北極之光」暖冬呈現
    在極夜的漫長黑夜中,他們活出了真正的自我《光語者》以隻身駐守北極黃河站的中國高空物理學家劉楊為線索,記錄了一位85後中國空間物理研究者的北極徵程作為負責北極空間環境監測的極地科考隊員,劉楊獨自駐守在中國北極黃河站,度過120個極夜,最終迎來第一縷陽光。鏡頭將中國科考隊員劉楊在黑暗中堅守的信念原原本本的呈現給觀眾,充分展現了中國科考工作者無私、專注、堅韌的「奉獻精神」。
  • 《光語者》中國大氣高空物理科學家劉楊:孤身奔赴北極,為科考忍受...
    作為負責北極空間環境監測的極地科考隊員,劉楊獨自駐守在中國北極黃河站,度過120個極夜。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這裡都處於完全極夜的狀態,最有利於光學的連續觀測。小鎮上有分屬於不同國家的科考站,2004年我國在這裡設立了中國北極黃河站,並擁有全球極地科考中規模最大的空間物理觀測點。黃河站的二層小樓,總面積約500平方米,實驗室、辦公室、閱覽休息 室、宿舍、儲藏室一應俱全。在小樓的頂部有五個小「閣樓」——光學觀測平臺。
  • 展現北極奇觀與人文情懷 極地科考紀錄電影《光語者》即將上映
    展現北極奇觀與人文情懷的極地科考電影《光語者》宣布定檔,將於12月21日在全國上映。作為紀錄電影,《光語者》記錄下了一群生活在北極小城朗伊爾的人,講述了他們在極夜中的生活故事,勾勒出人們對光的渴望、追逐和依戀。
  • 【紫牛頭條】一位中國人在北極極夜待4個月看極光,太美太浪漫還是...
    在北極地區斯瓦爾巴群島的中國黃河站,科考隊員劉楊一個人在漫漫極夜中堅守了4個多月,研究極光現象,維護站裡的儀器。一個攝製組來到這裡,把劉楊默默守護這座小小科考站的經歷拍了下來,同時讓觀眾了解到地球最北的一座小鎮裡人們的生活。
  • 深夜觀影|世界上還有一個比上海更冷的地方:北極,斯瓦爾巴
    北極的壯美,反襯人類的渺小。一人份的120個極夜,中國極光觀測科學家,會給世界盡頭的小鎮,帶來什麼不一樣的北極春節氛圍? -  你 將 收 獲 - 遙遠的北極,真實的魔幻,充滿生命力!親歷者將現身電影放映現場,今年,我們對著影片,聽TEDx講者,北極親歷者重新介紹一次她眼中的斯瓦爾巴。北極團遊通常著陸朗伊爾,短暫休息1晚,大部分在遊輪度過奢華「探險」之旅。
  • 極目遠望若有光 評中國首部北極科考電影《光語者》
    這部影片用真實的鏡頭記錄了北極的自然現象和當地的生活情景,展示了「極地人」在極端惡劣的生存環境中,以各自的方式尋找光、傳遞希望的故事。  極地中的極簡生活  影片的開頭,主人公以一名中國極地科學家的視角帶領觀眾走進了神秘的北極。
  • 中國首部極地科考電影《光語者》定檔12月21日,盡現北極奇觀與人文...
    中國空間物理專業研究者劉楊在北極小城朗伊爾,用真實的鏡頭語言記錄了屬於他的極夜歷程。作為一名負責北極空間環境監測的極地科考隊員,《光語者》的他,駐守在中國北極黃河站,獨自一人度過120個極夜。這種孤獨的情緒經由《光語者》克制的鏡頭被放大:漆黑寂靜的極北荒原與神秘詭譎的極光,北極的壯美反襯出人類的渺小。極光與黑夜更給觀眾帶來了極大的視覺衝擊,也讓大多數人對這個可能此生無法涉足的「地球邊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這一角度而言,《光語者》不僅向觀眾展現了極地的自然氣候,更揭示了一種獨特的生命體驗。
  • 《光語者》北極科考題材紀實電影橫店推介會
    10月30日,北極科考紀錄影片《光語者》在橫店院線推介會,並公布影片將於年底登陸全國院線。推介會上曝光了影片的先導海報以及超長版預告片。中國北極科考題材首次以紀錄電影的形式出現在中國的大銀幕上。全片以散文的形式首次將人文關懷投向北極圈小城,是我國首部北極題材紀錄電影。正如影片名字所說,在極夜之下,每個人都是Light-Chaser,都在追逐、發出屬於自己的那道光。在上帝照顧不到的地方,人只有自己說出:要有光...紀錄中國北極科考科學家的160個極夜當太陽公轉到南半球,北極圈就會陷入極夜。
  • ARCFOX極狐聯合出品中國首部北極科考電影《光語者》
    由ARCFOX極狐聯合出品的《光語者》用絕美的鏡頭語言紀錄了以中國空間物理學博士劉楊為主線,生活在北極的「極地人」們的生存現狀,面對蒼茫黑暗的極夜,堅持不滅的信仰,等待著北極第一縷曙光到來的真實故事。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生,卻在追逐光的過程中融合為一體,成為獨一無二的「光語者」。
  • 「願有光,照見你」——中國首部北極科考電影《光語者》在京首映
    ,生活在北極的「極地人」們的生存現狀,面對蒼茫黑暗的極夜,堅持不滅的信仰,等待著北極第一縷曙光到來的真實故事。被譽為「人類最後一塊淨土」的北極,遙遠而美麗。這裡是最純淨的地方,千年的冰川閃爍著藍色的光芒,恍如童話般晶瑩剔透;尤其是多種多樣綺麗無比北極光,曼妙多姿又神秘難測,在自然界中還沒有哪種現象能與之媲美,千百年來吸引無數人仰望蒼穹,令人望而生嘆,頓感人生渺小,宇宙無限。  探索北極一直是人類數百年來熱衷的事業,可以說,探索北極的歷史就是不斷打破邊界、拓展邊界的歷史。
  • ARCFOX極狐聯合出品 中國首部北極科考電影《光語者》首映
    「極地人」們的生存現狀,面對蒼茫黑暗的極夜,堅持不滅的信仰,等待著北極第一縷曙光到來的真實故事。,為了執行冬季考察任務,獨自一人駐守中國北極黃河站,在那裡度過了120個漫長黑暗的極夜。極夜雖長,卻並不孤單,與劉楊一起度過極夜的還有被稱作「極北之城」朗伊爾小鎮的居民們。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種族、不同的文化,卻沒有生出隔閡,因為他們都是追逐光的人。為了迎接每年極夜過後露出的第一縷光,他們載歌載舞,用「太陽節」嘉年華活動表達對光的崇拜——對光的無上渴求和執著追逐,這就光語者的由來。
  • 《光語者》北極科考題材紀實電影將於12月中登陸全國院線
    將於12月中登陸全國院線  10月30日,北極科考紀錄影片《光語者》在橫店院線推介會,並公布影片將於年底登陸全國院線。中國北極科考題材首次以紀錄電影的形式出現在中國的大銀幕上。  這部由劉宇、何朝霞、饒子君、王紅玲、馬程超聯合出品,極光映像製作的《光語者》,把鏡頭對準了極夜之下的北極圈居民:科考站的科學家、小城畫家、音樂家、老人與孩子。全片以散文的形式首次將人文關懷投向北極圈小城,是我國首部北極題材紀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