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滸傳》中,梁山眾人都以宋江為老大,尊稱宋江為「公明兄弟」,不過在這些人中,卻有三個是異人,他們上梁山前都身懷絕技,不過上山後卻沒有施展,這三人又是誰呢?
撲天雕李應
李應本是獨龍崗李家的莊主,善使渾鐵點鋼槍,背藏五刀,能百步取人,神出鬼沒,人稱「撲天雕」。與梁山本無任何關係,甚至可以說,他還是梁山的敵人。那時的梁山泊眾人都是山賊,會做些劫掠的事情,受到大家的驚嚇,李應的李家莊就與祝家莊、扈家莊結盟,希望梁山受到攻擊時,能救對方。
那時楊雄、石秀、時遷跑到梁山,途經祝家莊,偷吃店家報來的公雞,與祝家莊發生衝突,時遷因此被捕。楊雄與李應的管家杜興交好後,藉此認識了李應,並請李應幫忙討回時遷,但祝家莊根本不買李應的面子,為此雙方又發生激烈衝突,甚至李應也因此受傷。李家莊與祝家莊的矛盾已經算是結束了,也正因為如此,在梁山進攻祝家莊時,李應並沒有選擇幫助祝家莊。
梁山攻祝家莊與李應目的相同,解救時遷。但李應卻不同意梁山眾人的意見,他一直認為梁山眾人都是賊寇,所以雙方交戰時,他也沒有幫助梁山。李應只是想安穩地生活,雙方都不想惹惱。打完祝家莊後,宋江和吳用卻利用計謀將李應給騙到梁山上。
本來李應是不願意加入梁山的,畢竟梁山是賊寇,不會有好下場的,而他李應有家有室,生活富裕,根本不用做這樣的冒險,結果宋江把他一家老小都帶到了梁山,這就迫使李應必須加入。
梁山排座時,李應排在第十一位,號天富星,與柴進同任掌錢糧的頭領。儘管身居高位,李應卻一直對宋江懷恨在心,並不真的忠於宋江,最後他也及時退隱,沒有被宋江牽連,最終得到了善終。
魏定國、單廷珪
魏定國和單廷珪應該放在一起講,因為他們兩個人都叫水火二將!大概只有你一個人知道這兩個人的絕技吧。
魏定國原為凌州團練使,手下有絳衣軍五百人。在戰鬥中,他擅長火攻兵法,喜歡使用火器,被稱為神火將。槍械這種東西,不過是大殺器啊,它直接改變了整個人類社會。的確,在宋朝時,火器的威力並不如現在那麼大,但作為一種新型武器,在戰場上給人的震撼還是不可小覷的。
單廷珪與魏定國同為凌州團練兵使,但他擅長水攻戰,名曰聖水將!
根據蔡京的決議,朝廷命令魏定國、單廷珪二人統兵徵剿梁山,而關勝因與二人熟識,自告奮勇,準備迎戰二人,趁機勸降。其結果出乎關勝的意料,他打了第一場,就被擊敗了,如果不是林衝、楊志及時救人,關勝很可能會被魏定國、單廷珪活捉。
關勝不服輸,再次率軍進攻凌州,這一次,他卻用刀劍活捉了單廷珪。魏定國見單廷珪被俘,率軍來攻,用計謀誘使關勝來攻,關勝再敗。
原:兩將不到十合,魏定國望本陣便走。關勝卻欲追,凌州陣中,早飛出五百名火兵,身穿絳衣,手執火槍,前後擁出五十輛火車,車中儘是蘆葦引火之物;士兵的背上,各拴一鐵葫蘆,裡面藏著硫黃焰硝、五色煙藥,一齊點著,飛搶出來。接近的人倒在了地上,馬碰上了馬。關勝兵四散而去,退兵四十八裡。
魏定國的火法的確很厲害,連馬軍五虎將中的第一關勝也在他手中屢次吃虧。但魏定國最終還是寡不敵眾,在他出徵的時候,凌州已經被李逵等人偷襲攻陷,只能倉皇逃走。魏定國退到中陵縣,被梁山眾人圍困,無法脫身,最後在關勝親自勸降,選擇放下武器。但他並不是真正的投靠梁山,加入梁山之後,基本上也沒見他用過槍。
單廷珪與魏定國二人被稱為水火二將,上梁山前便以手藝聞名天下,但加入梁山後,卻鮮有再一次見到他們,估計是因為他們對宋江不懷好意,不願為梁山出力。
李應、魏定國、單廷珪三人,加入梁山之前都身強力壯,結果上梁山後再也沒有施展才華,原因很可能是他們三人並沒有真正加入梁山,都是被迫加入的,與梁山眾人的價值觀不同,無法做到全力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