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媛17歲的時候,因為乳腺癌去世了。
此前,她一直跟著在外企工作的爸爸媽媽,生活在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
對李爸爸來說,李淑媛是他從小悉心照料、珍愛了17年的家人,他們擁有同樣的姓氏,了解彼此的性格愛好:他給她準備最好的食材,內蒙古羊肉、澳洲生蠔、煙燻三文魚;李淑媛怕鞭炮和雷電,李先生幫她從國外買了特殊的防雷電馬甲;出去旅行也要帶著她,「從大海到沙漠,從高山到草原」,他們一起看過不少風景。
李淑媛去世後,李先生無法接受,他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復活」李淑媛。
「李淑媛」,是一條狗。
李先生對李淑媛的愛,滲透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以前寵物服務業不發達,不懂給狗洗牙,李淑媛7、8歲的時候掉牙,失去了咀嚼能力,李先生就每天把食物配好、切碎,讓它不用咀嚼,就能吞咽。他也從不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塑造李淑媛,她不喜歡穿裙子,就不穿,「她本身就很美。」
2018年,李淑媛去世時的場景,李先生至今不願回憶。
當天夜裡,他緊急聯繫了中國唯一一家商業化克隆機構「希諾谷」,對方技術人員連夜坐飛機趕到李先生家,於第二天凌晨,在去世不到一天的李淑媛身上,採集到了克隆所需要的活體細胞。
隨後,李淑媛的活體細胞被放入組織液,運送到北京的實驗室。李先生「復活」李淑媛的方式,就是克隆一個一模一樣的李淑媛,她們將會擁有一模一樣的DNA、一模一樣的樣貌甚至性格。
唯一不同的是,克隆李淑媛,不能繼承李淑媛的記憶,但對李先生來說,這已經夠了。
「克隆就是概率事件」,希諾谷的科研人員說,克隆一隻狗,一般會準備三到五隻母犬做「供體」,取四五十個卵,然後進行核移植。等卵母細胞開始變得像一個正常受精卵那樣發育了,再移回代孕狗媽媽的子宮裡。
通常,每兩隻代孕狗媽媽能成功誕下一隻克隆狗,成功率為50%。一個新的生命就誕生了。
66天後,李爸爸見到了克隆李淑媛,她們剛出生,看起來和普通的狗沒有任何區別,工作人員告訴李爸爸,經過一段觀察期,打完疫苗後,就可以帶回家了。
於是,李淑媛有了兩個克隆替身,豆豆和蔻蔻,工作人員給李爸爸出示了第三方鑑定證書,證書顯示,李淑媛克隆體與代孕犬無血緣關係,與本體基因重合度超過99%,可以證明,豆豆、蔻蔻就是李淑媛的克隆體。由於成功誕生了兩隻克隆犬,價格會在38萬的基礎上增加。
無論如何,對李爸爸來說,李淑媛「復活」了。
目前,全世界有不少寵物克隆的研究機構,但僅有兩家商業化克隆機構:一家是韓國的「Sooam」,一家就是中國的「希諾谷」。
2018年2月,希諾谷公司在淘寶上開了店鋪,只要搜索「寵物克隆」,很容易就能找到,客服隨時在線回答你的疑問。今年,線上的諮詢量增長了一倍多,抖音、小紅書、淘寶……寵物醫院、貓舍、犬舍、寵物殯葬……人們從各個途徑找來,還包括不少海外客戶,希望能復活自己的愛寵。
桂彬是希諾谷的線上負責人,他每天都要聽至少三四個關於動物的故事,「我的大寶剛剛去世,能不能立即啟動克隆?」「黑妹的惡性腫瘤讓它太痛苦了,醫生已經建議安樂死,還能復活嗎?」「陪伴我十年的狗狗走丟了,它還能回來嗎?」
來諮詢的客戶,大部分擔心自己的寵物攜帶遺傳病基因,想要及時發現寵物的遺傳病風險,還有一部分人面臨寵物即將去世、或是已經去世的情況,希望克隆自己的寵物。他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克隆需要多久?需要多少費用?ta還有沒有從前的記憶?能擁有多長時間的壽命?
有不少客戶,和李爸爸的情況相似,都是在寵物去世那一刻,生出強烈的要「復活」ta的念頭。遇到這樣的諮詢,桂彬會告訴他,要儘快取樣,並教對方如何給去世的寵物做保溼冷藏處理,「最好是用溼毛巾包裹並冷藏」。
儲存得當的情況下,去世一周內的狗狗和去世三天內的貓咪還可以提取到有活性的體細胞,包括毛髮、皮屑、骨頭、指甲、唾液、血跡……這些都可能提取到生物體的DNA,用於克隆。
克隆寵物不是件容易事,每一個環節只要有了微小差錯,克隆都不會成功。
克隆狗從胚胎發育到長成健康的個體,和普通狗沒有兩樣。從被取走的皮膚組織,到鮮活的生命,這是個攜帶著和前任寵物一模一樣DNA的新生命,很多克隆寵物直接繼承了前一任寵物的名字。
目前,克隆一隻寵物狗,按照體型,價格不等,一般在30萬元上下,而寵物貓則是20萬元上下。至今,希諾谷已經成功克隆了100多例。
也會人有因為價格選擇放棄立馬克隆,但他們可以通過保存寵物的活體細胞,在-196℃的環境中凍存3到5年,等手裡攢夠了錢,再將它「復活」。
讓桂彬驚訝的是,面臨克隆的寵物不少是非名貴品種,「我們過去認為,那些被主人克隆的狗狗多半會是純種狗,應該家世好、顏值高……然而經過這麼長時間的觀察,發現被克隆的串串狗反而超過整體比例的一半,而且樣貌並不出眾。」
「大家克隆狗狗並不是因為名貴,更多是感情上的依賴,克隆串串比例高,一方面是因為串串的基因獨一無二,如果去世了,很難再買到一隻樣貌相似的。」
桂彬還發現,大多數客戶來自經濟發達或是相對發達的地區或城市,東南沿海偏多,白領女性是主要群體,「畢竟克隆服務的價格不菲。」
寵物貓「大蒜」死亡當晚,希諾谷的工作人員便專程從北京飛到了溫州,從「大蒜」的大腿內側取了一塊皮下組織,保存在零下196℃的液氮裡,第一時間帶回公司的實驗室提取體細胞。
在胚胎移植66天後,克隆貓「大蒜」經代孕貓自然分娩誕生,這也是我國第一隻克隆貓。它的主人黃雨是個95後,為這次克隆支付了25萬元。
隨後,這條新聞被推上熱搜,評論裡有不少質疑的聲音,「花25萬元克隆一隻貓值不值?」「克隆了肉體,能克隆靈魂嗎?」
克隆寵物還是原來的那隻寵物嗎?被克隆出來的寵物,就像一個失去記憶的孩子,他們可以和主人重新建立情感連結,但是主人對他們的情感,是替代品,還是延續?
這些問題,也許沒有答案,人類無法凝視倫理的深淵,但是因為失去而產生的內心空洞,確實因為寵物的「復活」而重新圓滿。
桂彬把寵物克隆稱為「人類掙脫上帝之手」,希諾谷一半以上的工作人員,家裡都養寵物,面對在淘寶上諮詢的人,他們能理解寵物主人的痛苦。
他印象很深的一條評論裡,那個女孩說,她不相信死後靈魂的存在,但她一直留著貓咪的骨灰。「我相信那些選擇克隆貓咪的家長也一樣,即使愛寵不在了,但依舊想保留著它的痕跡,讓自己感覺它一直在陪伴著自己,將曾經的愛轉移給它留下的生命。」
有隻克隆狗兜兜,剛生下來的時候絨毛是黑色的,主人王亦清(化名)見了覺得不對勁兒,他記得兜兜一歲多進門的時候,是只淺色的小狗。他特地找到了兜兜的原主人,再三確認才相信,白色的雪納瑞剛生下來,毛色確實是深色的,「以後會越來越像的。」
但是王亦清控制不住自己一直在尋找克隆狗和兜兜相似的痕跡,他總是摸克隆狗的牙齒,因為兜兜有些齙牙,但克隆狗的牙齒還沒長好,於是他會陷入失望,但仔細看那隻狗吃東西的樣子,又覺得「像,真像!」
恢復理性的王亦清又會覺得,即便是攜帶完全相同的DNA,眼前這隻狗也不是兜兜了。兜兜的經歷、他能提供給兜兜的環境都和從前大不一樣,他想把兜兜小時候的玩具掏出來給克隆小狗,也想帶著它去到自己和兜兜去過的地方,「去爬山、去北戴河,給這隻克隆小狗製造和兜兜一樣的回憶。」
但是,它始終不是兜兜。
最終,王亦清給克隆小狗取名字的時候,放棄了「小兜兜」和「兜兜二世」,決定叫它「轉轉」,讓「兜兜」、「轉轉」一起陪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