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織經》到底是什麼樣的書?智慧還是謀略,奇書還是偽書?

2021-01-18 一起讀經典

時至今日,《羅織經》仍然是一本非常有爭議性的書籍。有人說它是千古陰謀學的扛鼎之作;也有人說它是一部千古奇書,其中蘊涵著種種做人做事的謀略與智慧。

據說此書是武則天做皇帝時期,手下一名叫做來俊臣的酷吏編著的。因為書中的一些想法和手段非常人能夠想得到的,因此許多人看後,表示直冒冷汗。就連武則天這樣的人翻過此書之後,都嘆道:「如此機心,朕未必過也。殺機遂生。」

古代人寫書將就避諱,諱君字、父字等等,而《羅織經》中中「世」、「民」、「治」等字都是皇帝的名字所用字,卻沒有避諱,尤其武后夫名「治」不避諱,因此有人推測這是一部現代偽書,就是現代人假託古人名號寫成的一本書。

而且在《舊唐書》《資治通鑑》等典籍中記載的,此書不過一卷,現在流傳的版本卻洋洋灑灑十幾卷。現存的這書名氣很大,甚至被譽為「中國第一邪書」。

魯迅對這部書曾評價:

「搗鬼有術,也有效,然而有限,成大事者,古今未有。」

魯迅先生認為,像《羅織經》這類搗鬼的書著實沒啥意思,雖然教人謀略智慧,但格局較小。

這本《羅織經》,現在能找到的版本呢,基本都分12卷:閱人、事上、治下、控權、制敵、固榮、保身、察奸、謀劃、問罪、刑罰、瓜蔓。

前八卷是蠅營狗苟的處世之道,後四卷主講羅織罪名陷害他人的詭道手段。

看起來好像很牛,實際上多是牽強附會的偽科學。尤其現存版本編者說,自己是從日本友人手中收來的手抄本,唐人萬國俊所抄,「查證補疑」而成。

《羅織經》是從人性善惡的角度出發論述思想的,是以惡制惡,你壞,我比你更壞。它的出發點是惡的。所以這才稱它為「千古第一邪書」。看這樣的書難免讓人覺著人心怎麼可以如此險惡?

從根本上講,此書是一部關於「術」的書,而不是關於「道」的書,這就註定它格局有限。所以魯迅先生說:「搗鬼有術也有效,然而有限,成大事者,古今未有。」術只是道的表現形式,道則是術的根本,是術的決定因素。只要掌握了道,術就會無師自通,就會自然而然地顯現出來。首先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加強自己的人格修養,然後才是智慧謀略。

但我們無法保證人人都是好人,都是善心善行,否則秦檜便不會陷害嶽飛了。

無數歷史經驗鮮活的例子告訴我們:奸人的「智慧」不可忽視。他們害人無數,一方面源於他們心狠手辣、無恥之極;另一方面,奸人的心機和手段確實不乏「高明」。

正直善良的人們如果小看了他們,把他們當成一樣的好人對待難免會吃虧上當、遭其暗算。從這個意義上說,揭穿奸人的害人把戲並不重要,重要的人們要能夠洞悉其奸,防患於未然,勿受其害。只有了解邪惡的心理,才能戰勝邪惡。

而《羅織經》就是能讓我們洞察壞人心理的一部書,惡人的思想動機、思維習慣都在此書種被揭示出來了。無論自己閱讀還是送給朋友,都很有意義。雖然《羅織經》內容思想有些讓常人一時難以接受,你不必用到它,但是為了自己卻不能不懂它,快快點擊下方橫幅買來收藏閱讀吧~

-END-

相關焦點

  • 《羅織經》:一本網羅罪名的奇書,一本讓武則天自嘆不如的書
    【羅織經】無意之間讀到一本專門羅織罪名、陷害忠良的經書,俗稱「害人經」、「整人經」。讀完之後鄙人虎軀一震,一身冷汗[震驚],兩股戰戰,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從來沒有想過人心竟然險惡至此。這本《羅織經》不僅讓武則天和狄仁傑自愧不如,就算拿到當代社會,以來俊臣的智慧也足以「吊打」99%的現代人,面對來俊臣幾乎毫無還手之力,這主要源自於來俊臣對人心的洞察之細之深,讓人自嘆不如,下面節選兩句予以解讀:1.來俊臣在《羅織經》中說「為害常因不察,致禍歸於不忍」。
  • 被譽為千古第一邪書的《羅織經》,到底講的是什麼?
    那麼,這書究竟是一本什麼樣的書,是有何等的惡毒與陰險?竟然連殘暴殺子的一代女皇武則天都自嘆不如?以下是截取《羅織經》的部分段落,與大家一起解讀這本書的奇異之處。從《羅織經》部分段落釋意來看,這本奇書實乃是為朝廷奸臣提供陰險惡毒以及害人之方法的書,再來看另一段釋意,這一段則是針對官場的.瓜蔓卷第十二事不至大,無以驚人。案不及眾,功之匪顯。
  • 《羅織經》: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3點就夠了,很多人不知
    在古代就有這樣一本專門寫人心、人性弱點的書,也被稱為「千古奇書」。它就是「害人書」《羅織經》,是唐代臭名昭著的酷吏來俊臣和他的黨羽共同編著而成的,專門用於在當時製造冤假錯案。裡面對人的心理,人性分析得特別透徹,書裡有三句話,不僅揭露了世俗的險惡,還能幫助我們判斷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
  • 陰謀論奇書《羅織經》,8句話揭露人性醜惡,句句陰毒、針針刺骨
    《羅織經》是中國古代陰謀學的一部巔峰之作,是酷吏來俊臣為羅織罪名、陷害殺人而編寫的一部書。據說,酷吏周興臨死之際,看過此書,自嘆弗如;而一代人傑宰相狄仁傑看完此書,也不禁冷汗直冒;一代女皇武則天都感嘆道:如此機心,朕未必過也。時至今日,《羅織經》也被依然被人稱為邪惡智慧之大成的詭計全書。書中有8句話充分暴露了人性的弱點,可以說是句句陰毒、針針刺骨,讓人不寒而慄!
  • 《羅織經》:人不狠,站不穩,揭露成年人要懂得的3種人性智慧
    為了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我們更應該讀點人性智慧,前段時間讀了一本書《羅織經》,這本書被稱為是「中國版人性的弱點」,主要是向我們介紹如何通過那些人性的弱點去算計別人的,裡面涉及到的很多都是人性的智慧,我們不一定要用到,但一定要懂得、
  • 羅織經:狄仁傑看了直冒冷汗,武則天看了自嘆弗如!
    只要能避開不幸,悟透玄機,就能安然度過一生,並且創出屬於自己的奇蹟,中國有一本奇書,被稱為權謀極致之作,如若能讀懂此書,一生足以平步青雲。這本書就是來俊臣所寫的《羅織經》。說到來俊臣,就需要說說他的時代。
  • 《羅織經》入木三分的一句話,僅20個字,說透了多少人的職場困境
    《羅織經》中「入木三分」的一句話,僅僅20個字,說透了多少人的職場困境!世界上最複雜的地方可能就是職場了,職場其實涵蓋的範圍很廣泛,只要有職業的地方就有職場,比如官職是一種職業,因此,官場的生存之道也就適合職場,職場終歸到底是與人打交道,你知道了怎麼與人打交道,那麼,你就能在社會任何地方生存!與人打交道講究的是什麼?當然就是人性!
  • 《羅織經》:聰明人都悟透了3種「人性」,老實人卻一生蒙在鼓裡
    自古以來寫人心的書很多,但是寫「害人」的書卻寥寥無幾,而有一本書是人們公認的「千古奇書」,此書名叫《羅織經》,是唐代酷吏來俊臣及其黨羽編著的,專門用於為武則天製造冤假錯案,除掉絆腳石,書裡的手段令人不寒而慄,但是卻字字參透人心。
  • 《羅織經》:對付身邊小人,運用這3招,讓對方無處躲藏
    從專講小人心理的《羅織經》中學來三招,讓身邊的小人無處躲藏。第一招,以利使奸宵小之人做出的種種惡事,都離不開一個「利」字。他們唯利是圖,且見利忘義,常常因為金錢、名譽、地位等身為之物,做出一些傷天害理之事。這種人可怕,但又很容易對付,只要以豐厚的利益相誘,他們會乖乖地上當,為你所用。
  • 權謀厚黑《羅織經》:助你看透人心
    《羅織經》是武則天時的酷吏來俊臣所著的一部奇書,以「人性本惡」為出發點,講述如何利用陰謀手段以做到保身避禍,剪除異己。在當時,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厚黑學。成也此書,敗也此書,據說武則天看過此書,懼其機心,遂殺之。古人說:不因其人而廢其言。書中不乏精妙之處,筆者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不為權謀,只為趨吉避兇,明哲保身。
  • 《羅織經》:「聰明人」用3種方法操控人心,老實人一生蒙在鼓裡
    古往今來,還真有不少寫人心的書,而寫害人的書卻不多,其中有一本千古奇書,名叫《羅織經》,這本書專注於「害人」,是唐代臭名昭著的酷吏來俊臣所編著的,服務於武則天,專注於製造冤假錯案,並且毫無破綻。書裡描述了3種操控人心的技巧,聰明人都不說破。
  • 跟風書、山寨書、偽書、攢書……碰瓷式出版幾時休?
    一本書的暢銷,往往會帶來「跟風書」、「山寨書」、「偽書」、「攢書」等現象的盛行,出現書名甚至封面設計都極其相似的「雙胞胎」或者「多胞胎」圖書。如今這已不是一個新話題,而是成為了出版界的某種「潛規則」。這種「潛規則」危害著當前的出版生態,對整個社會的功利化閱讀產生了推波助瀾的惡劣影響。
  • 跟風書、山寨書、偽書、攢書?碰瓷式出版幾時休
    一本書的暢銷,往往會帶來「跟風書」「山寨書」「偽書」「攢書」等現象的盛行,出現書名甚至封面設計都極其相似的「雙胞胎」或者「多胞胎」圖書。如今這已不是一個新話題,而是成為了出版界的某種「潛規則」。這種「潛規則」危害著當前的出版生態,對整個社會的功利化閱讀產生了推波助瀾的惡劣影響。
  • 心機大全《羅織經》,多少有能力的人放不下面子,最終一事無成!
    其中的緣由,很多人想了一輩子可能都沒有明白,或許我們能從一本書中找到答案,這本書就是《羅織經》!《羅織經》是古代酷吏來俊臣所著,對於這樣的書,很多人是非常厭惡和鄙視的,他們認為這樣的書只會教壞人,而且在現在這個社會,這樣的書已經沒有存在的價值了,我是非常不贊成這種說法的,我認為這個社會只要有人的存在,就必然會存在利益的爭奪,只要有利益的爭奪,就會促使人耍手段、用心機,很多人馬上就會反駁了,為啥外國就沒有這樣的事呢?
  • 《羅織經》:一個外表忠厚老實的人,未必可深交
    《羅織經》說「人心多詐,不可視其表」,我們通常講一表人才、儀表堂堂,用第一印象來判斷一個人,這其實是非常危險的。現實中以貌取人,被人欺騙的例子也不在少數。越是高級的動物,越是會掩飾自己、隱藏自己,以防被捕捉。
  • 羅織經:真正聰明的人,都參透了3種人性,老實人感嘆:知道太晚
    自古以來寫刑罰的書不少,寫害人的書卻不多,而有一本書被稱為千古奇書,此書便是《羅織經》,為什麼說是奇書呢?因為這本書是由唐代臭名昭著的酷吏來俊臣編著的,此書專門用來陷害栽贓,製造冤假錯案,書裡的手段雖然惡毒,但是卻參透了人性,令人不寒而慄。
  • 《羅織經》:永遠不要原諒故意傷害你的人,退一步就是得寸進尺
    這個世界上是好人多,還是壞人多,大概沒人能說得清楚。只是好人在現實中最容易被欺負,這是不爭的事實。人性都是欺軟怕硬,無論是你上學的時候,還是參加了工作,你都會發現男生欺負女生,高年級欺負低年級,老員工欺負新員工,欺負的都是老實人。
  • 從「粘杆」到權臣,練就處世軟功夫:一部和珅傳,足本羅織經
    和珅知道總編纂官紀曉嵐學識淵博,頭腦聰慧,是編纂這部書的最佳人選,所以二人經常拌嘴,但和珅還是處處對他關照有加。在編纂過程中發生過許多事情,一次在搜集材料時,紀曉嵐發現缺少一部《永樂大典》,沒有它這部書很難編成。
  •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用《羅織經》中的這3句話就夠了
    可不管怎麼樣,面對除親人之外的人,還是要多留一個心眼。有時傷害,往往只是短暫的一念:比如你過得幸福,他過得不幸。長年累月的妒忌,或許會在某一個時刻爆發,甚至把你推入到萬劫不復的深淵。因此在生活當中我們要儘量對他人多留一個心眼,才能避免被小人所害。古代有人專門寫了一本害人的書,叫做《羅織經》。